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成為更好的自己:未來少年的18堂心理必修課

專門為小少年量身打造的18堂心理課,讓你對自己有全新的認識。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1299個人喜歡
  • 79 300
    380

出版情報

我們為什麼一定要工作呢?

2024/11/25 身為成熟的大人,我們都知道要做孩子的好榜樣。孩子鬧脾氣說不想上學、不想寫功課時,我們義正嚴辭地解釋責任的重要性,溫柔堅定地請他們好好完成自己的任務。然而,你我都知道,我們的內心時常是崩潰的:「啊啊啊啊我也不想工作啊!為什麼明天又是星期一了?」《紅燈先生和綠燈先生,不想工作了!》就從突然對工作感到厭煩的紅燈先生和綠燈先生開始,展開一連串對於工作意義的探討,時而爆笑、時而充滿哲理。繪者高畠那生擅長鮮明大膽的繪圖風格,再配上作者植村珠詼諧有趣的故事情節,為我們帶來一段重要的反思。 紅燈先生和綠燈先生對於工作的厭煩看似突如其來,實則是在風吹日晒雨淋、日復一日的執行任務中,熱情被一點一滴耗損,也喪失了工作的初衷。更糟的是,有隻站著說話不腰疼的烏鴉,此時補了一刀:「那你們就不要工作啊,反正我又不需要紅綠燈!」兩人索性罷工,交通於是大亂。其實,對工作會有懷疑、厭煩,正是因為充滿責任感與愛。後來,維修工廠的叔叔開導兩人,因為有行人號誌,才能保障馬路的安全。兩人這才體悟到,自己的工作對於他人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工作不只是工作,而是為他人、也為自己創造理想世界的方式。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讓自己快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為他人帶來快樂。」工作的意義和成就感大概也是如此。我們難免碰上不喜歡的任務,內心充滿無可奈何,此時若能以不同的角度思考:「我的工作為他人帶來了什麼幫助呢?」,或許能找回一點動力。親子共讀時,也能陪著孩子思考任務的意義,那些「令人厭煩的差事」,都可能是「為生活帶來更多美好」的行動,進而培養孩子自主思考如何將事情做得更好的習慣。 不過,完全拋開這些,純粹欣賞這個可愛的故事也沒問題。想像紅燈先生和綠燈先生一樣躺平、胡鬧、隨心所欲的跳舞,也是可以的。畢竟偶爾的倦怠和自我懷疑,都是我們反思自己在世界上的定位,必經的一段過程。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一鍵選好開學文具懶人包,適合快速返校採買、50元電子禮券現領現折!↓點我去逛逛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活動期間購買童書類別滿額199元,即贈《傲嬌公主的奇幻冒險》早優券,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內容簡介

★老師沒有教,但你一定要學!
所有你想知道的,這裡都有答案!
關於--
˙讀書是為了什麼?
˙我到底聰不聰明?
˙為什麼很難專心?
˙怎樣記才不會忘?
˙大腦如何開竅?
˙爸媽真的愛我嗎?
˙學語言有什麼訣竅?
˙怎樣交到知心好朋友?
˙我也想要天天開心
……


專門為少年量身打造的18堂心理課,
讓你對自己有全新的認識。

★一堂不在學校課表上的課,卻是最重要的一門課!
你對自己好奇嗎?
你想了解自己嗎?
心理學,是專門研究腦袋裡的東西的學問,
當你了解了腦袋是怎麼運作的,
你就更了解人,包括自己和他人。

這堂課沒有考試,
但有很多練習和心理測驗。
當你懂得愈多,
就可以在日常生活裡幫助自己,
讓你的學業更進步、
人際關係更和諧、
心理素質更健康。

本書針對少年生活經驗中之大小問題,結合心理學理論、心理實驗,為小讀者化解心理問題,提升正向心理素質。
書中共有18個主題,每個主題都緊密圍繞著少年的生活與學習,舉凡學習、情緒、交朋友人際關係、青春期、親子問題……等,都可以在書中找到理論基礎,以及最實用的應用方法。
每章最後的「想想與練習」,提供心理小遊戲、智力測驗玩一玩,及簡單的思考提問與練習,引導少年讀者反思自我,也提供家人之間的互動練習,增進親子關係。

影音介紹


作者

劉軒

劉軒有兩個小孩:千千(目前十歲)、川川(目前八歲)。他非常愛他們,很希望讓他們知道爸爸熱衷的「心理學」都在研究些什麼,所以為他們寫了這本書。
千千和川川知道爸爸之前寫過很多書(雖然沒有爺爺多),也時不時有人會在街上跟爸爸說「我從小看你的書長大的耶!」,還有人會說「我聽過你放歌!」或「我看過你在電視上!」或「我曾經跟你在網上一起做感恩日記!」那些都是劉軒「樂在其中」所做的事情。他也希望幫助每個人找出自己生命裡的「樂在其中」。劉軒認為正向心理學 (positive psychology) 在這方面很有效,於是過去這幾年積極熱心分享這些知識,和他個人的經驗,希望有一天正向心理學能成為社會大眾的常識。

郭乃文(審訂)

國立成功大學 醫學院行為醫學研究所 教授

目錄

作者序 成長路上與你同行 劉軒
1 都是因為好奇──開講篇
2 獨一無二的自己──個性篇
3 戰勝壞情緒──情緒篇
4 為什麼要讀書?──動機篇
5 學語言,有訣竅──語言篇
6 你是怎麼個聰明法?──天賦篇
7 向科學家學思考──實驗篇
8 怎樣記才不會忘──記憶篇
9 專心,其實很燒腦──專注力篇
10 大腦如何開竅?──學習篇
11 量身訂做好行為──習慣篇
12 誰是真正的朋友?──友情篇
13 家人的愛,勝過一切──親情篇
14 對朋友說不的勇氣──從眾篇
15 學習高EQ──心情篇
16 青春期風暴──成長篇
17 快樂跟你想的不一樣──正向篇
18 成為善解人意的人──同理心篇

序/導讀

【自序】
成長路上與你同行


親愛的同學,你好!

當你翻開這本書時,可能剛做完了功課,讀一點課外書做消遣;也可能是睡前的閱讀時光,恰好枕邊放了這本書;或是在書店、圖書館漫步,被書名吸引,所以抽出來翻看幾頁。

但不管怎樣,你的內心裡都有一點「小衝動」,想要從閱讀中,找一些和平常「不太一樣」的東西。這是一種很微小的感覺,可能小到你都沒有注意到。但可不要小看它,正是因為它,我們的生活才有了別樣的意義。

我們人類能從衣食住行裡挪開眼光,去探索星空大海,去鑽研細胞微塵,去挖掘我們內心世界的奧祕,都是從這一點點的「衝動」開始的。

這一點,可以稱之為我們的內驅力,也可以叫做生命力的綻放。

它使我們從出生那天起,就不斷的探索、發現、成長;不斷的以爸媽為原點,對外拓展自己的活動半徑,從小時候的街道,到附近的幼兒園,幾公里之外的中學,幾百公里之外的大學……。直到在離家很遠的城市落腳,有了自己一生的朋友、伴侶,也有了屬於自己的「英雄旅程」。

這個過程,未必會一帆風順。一個人會遇到家庭的羈絆,也有成長路上的風雨,還有一路從幼稚到成熟的跌跌撞撞。關鍵是,沒有人能替你完成這個過程,只有你自己。

我之前在大學讀的是人類發展心理學,從心理學的普遍視角,人的成長也就是這樣子。

在孩童時代,我們完全依附父母親,隨著青春期的到來,我們逐漸有了獨立的衝動,想要掙脫舊環境,發出新聲音。我們開始尋找自己,探索邊界,開始有一些「脫序」行為,大人們稱之為「叛逆」。

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親友能給的,是目送的眼光,是觀念的碰撞,是理性和感性的糾纏。而你自己,要開始認識自己,學會管理自己,並要結合自己的特質,形成對「自我」的認知,定義出自己的獨特價值,開始成人意義上的「長大」。

不過,真的不容易哦!紙上說來輕鬆,有時卻要耗盡一生。

我自己也是一樣,在青春的迷茫期,滿目望去都是人生的問號。於是,鑽圖書館啃書,旅行做背包客,去北極圈、去赤道圈體驗不同的風景人情,來尋找答案。還把這段經歷寫了一本書叫《尋找自己》。

好在我的父母比較寬容,對於我的「不羈之舉」,視作年輕人長大的必由之路,於是耐心等我「暴風雨」之後的彩虹。

我很幸運,有機會上哈佛這種「高規格」的學校,跟一些有智慧的老師們一起研究心理學。

於是今天,我有機會來寫這樣一本書。運用我學過的知識,和我自己的人生經驗,用比較淺顯易懂的方式,跟你聊聊心理和成長。

在我看來,長大成人,不只是從家庭的世界,開始進入到另一個更大的世界。還要從對家庭的歸屬感中,逐漸尋找到屬於你自己的歸屬感。那可能是一個團體,一種信念,一套原則,也可能是一種價值觀。

過程中,你要找到真正的自己,了解自己的個性,找到自己的內驅力,學會與情緒共處,也懂得好好利用時間,能夠用同理心待人……

你會完成自身很多的轉變,把你的性格、能力、需求、價值觀等等,形成一套專屬於你的框架。用心理學術語來說,叫建立「自我的統一性」。由此,伴隨你的「英雄之旅」,是一個人心智的逐漸成熟。

在這本書中,我會分享心理學對於記憶、專注力和好習慣的研究,也會談到人際關係的議題,包括如何交朋友、和父母的相處、情緒管理。還會從人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和你聊聊青春期風暴會帶來什麼樣的心理變化,以及同理心和正面情緒的重要性。

這裡面有一些概念,也有不少故事,還有一些互動問題,希望你在讀完這本書後,對自己有更多的了解,也對他人更理解。

希望這段閱讀旅程,讓你既看到星辰大海,也看到內心繁花。

與你同行在成長道路上的朋友
劉軒

試閱

13對朋友說不的勇氣──從眾篇
從眾不是錯,
但你自己心裡要有一把尺,
這把尺就叫「原則」。

我小學時最大的嗜好,就是收藏「恐龍卡」。那是去住家附近的雜貨店,買口香糖隨包附贈的。每一個包裝裡的卡片都不一樣,所以你拿到哪一張,完全看運氣。只要拿到比較珍貴稀有的卡,我一定帶到學校跟同學們炫耀。「哇!好羨慕喔!」他們總是這麼說。聽到這些話,我覺得自己好有面子。

後來,我移民去了美國。那裡的孩子不蒐集恐龍卡,他們蒐集另外一種卡片:棒球卡。上面印有美國大聯盟各個職業棒球員的照片,背面是球員的各種數據,像是打擊率、全壘打次數等等。

同學間的共同話題

你能夠想像,我一個黃臉孔的孩子,英文很破爛,拿出我的恐龍卡秀給那些美國同學看嗎?我一次都沒有拿出來過。我反而開始跟美國同學們一起蒐集棒球卡。當時,我連棒球比賽都還看不太懂呢,就跟著同學們一起瘋狂買棒球卡、討論棒球卡,我也覺得棒球卡超酷的。

那些曾經花了我不少零用錢,曾經是我生活重要一部分的恐龍卡呢?竟然就這麼被我打入冷宮,收進紙箱。

每次我想到這件事,除了覺得好可惜、好浪費,同時也提醒我:同學的影響,從眾的心理,對我們有多麽大的影響。

和朋友們相處,總是影響著彼此。有些影響是好的,譬如有個朋友個性特別好,讓你很欣賞他,會想要模仿他。

但有些時候,同伴也可能帶來負面的影響。在學校,同學們叫你一起蹺課,或慫恿你去便利商店偷東西,甚至聯手霸凌別人。
13對朋友說不的勇氣──從眾篇

從眾不是錯,
但你自己心裡要有一把尺,
這把尺就叫「原則」。

我小學時最大的嗜好,就是收藏「恐龍卡」。那是去住家附近的雜貨店,買口香糖隨包附贈的。每一個包裝裡的卡片都不一樣,所以你拿到哪一張,完全看運氣。只要拿到比較珍貴稀有的卡,我一定帶到學校跟同學們炫耀。「哇!好羨慕喔!」他們總是這麼說。聽到這些話,我覺得自己好有面子。

後來,我移民去了美國。那裡的孩子不蒐集恐龍卡,他們蒐集另外一種卡片:棒球卡。上面印有美國大聯盟各個職業棒球員的照片,背面是球員的各種數據,像是打擊率、全壘打次數等等。

同學間的共同話題

你能夠想像,我一個黃臉孔的孩子,英文很破爛,拿出我的恐龍卡秀給那些美國同學看嗎?我一次都沒有拿出來過。我反而開始跟美國同學們一起蒐集棒球卡。當時,我連棒球比賽都還看不太懂呢,就跟著同學們一起瘋狂買棒球卡、討論棒球卡,我也覺得棒球卡超酷的。

那些曾經花了我不少零用錢,曾經是我生活重要一部分的恐龍卡呢?竟然就這麼被我打入冷宮,收進紙箱。

每次我想到這件事,除了覺得好可惜、好浪費,同時也提醒我:同學的影響,從眾的心理,對我們有多麽大的影響。

和朋友們相處,總是影響著彼此。有些影響是好的,譬如有個朋友個性特別好,讓你很欣賞他,會想要模仿他。

但有些時候,同伴也可能帶來負面的影響。在學校,同學們叫你一起蹺課,或慫恿你去便利商店偷東西,甚至聯手霸凌別人。

大家都這樣,所以我也要

我們會屈服於同伴的壓力,有幾種不同的心理原因。有些人想要被喜歡、被接受,他們害怕如果不跟著大家一起做的話,會被取笑,甚至被欺負。而有些孩子就是忍不住誘惑,看到同伴在做什麼,會很好奇,想要跟著嘗試。有些時候,光是聽到別人說一句「大家都這樣」,就已經是足夠的理由了。

其實,「從眾」是非常正常的行為。心理學家針對從眾現象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我們搭電梯的時候,通常都是走進電梯,再轉過來,按下樓層按鈕,然後就會面對門的方向。有這麽一個實驗,讓一個不知情的人搭電梯,接著,電梯在每一層樓停下,其他走進電梯的人串通好,一進電梯,就直接面對後面的牆壁。一開始,那個面對門的人不會有任何反應,但是當電梯裡的人愈來愈多,每個人都面對牆壁的時候,那個人撐到後來,也會忍不住跟著大家一樣轉身面對牆壁,因為他不想成為那個唯一不同的人。從攝影機看這些畫面,實在滿搞笑,像是惡作劇一樣。因為你知道電梯裡只有一個人不知情,他看起來很困惑,一邊在電梯裡東張西望,一邊忍不住跟著大家做同樣的動作。

跟朋友說「不」,壓力很大

心理學家發現,「從眾壓力」竟然是人類最強的心理壓力之一!不合群讓人非常痛苦。再加上每個人的個性不同,有些人比較隨和,不喜歡衝突,希望大家都可以好好相處,這種人通常更容易從眾。

從眾不一定是壞事,也會有好的影響。像好朋友的相處,往往是讓彼此進步的動力。當然,如果個性隨和的人遇上壞朋友,那就麻煩了,因為他會不好意思拒絕這些負面的影響。

如果從眾的壓力會讓你不舒服,你明明不想做,但硬要你配合;或這明明是錯的事情,像朋友們要你聯合起來欺負另一個同學。這時候,你該怎麼辦呢?

跟朋友們說「不」,需要很多很多的勇氣,但你還是可以做到的。

首先,你要能夠分辨事情的對錯,也要能夠設想做這件事情的後果。如果你知道,跟朋友一起去雜貨店偷東西是不對的,後果也會很糟糕,那麼你就必須站穩立場,甚至馬上離開現場。

如果朋友問你「為什麼不要?你怕嗎?」,你說:「因為我爸媽叫我不能這麼做」。朋友可能會笑你是個「媽寶」。我覺得更好的回答方式,雖然需要更多勇氣,但會顯示你很成熟。你可以說:「我不偷東西。」「偷東西是錯的。」

這麼說,跟之前的那句話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不是父母不讓你做,而是你自己決定不要做。這顯示你有自己的道德原則,對錯分明,而且能夠堅持自己的原則。

站在同一邊的朋友

另外,如果你能夠找到跟你一樣願意說「不」的朋友,也會很有幫助。在前面提到的從眾心理學實驗中,只要電梯裡有另外一個人也是不面對牆壁,那個原本面對門的人也就不會轉身面對牆壁。只要有一個和你站在同一邊的夥伴,就會讓你們兩個彼此給對方力量,更容易抵抗從眾壓力。

還有,「慎選朋友」相當重要。如果你的好朋友們不蹺課、不作弊,你也比較不會受到影響。大家都這樣,所以我也要

我們會屈服於同伴的壓力,有幾種不同的心理原因。有些人想要被喜歡、被接受,他們害怕如果不跟著大家一起做的話,會被取笑,甚至被欺負。而有些孩子就是忍不住誘惑,看到同伴在做什麼,會很好奇,想要跟著嘗試。有些時候,光是聽到別人說一句「大家都這樣」,就已經是足夠的理由了。

其實,「從眾」是非常正常的行為。心理學家針對從眾現象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我們搭電梯的時候,通常都是走進電梯,再轉過來,按下樓層按鈕,然後就會面對門的方向。有這麽一個實驗,讓一個不知情的人搭電梯,接著,電梯在每一層樓停下,其他走進電梯的人串通好,一進電梯,就直接面對後面的牆壁。

一開始,那個面對門的人不會有任何反應,但是當電梯裡的人愈來愈多,每個人都面對牆壁的時候,那個人撐到後來,也會忍不住跟著大家一樣轉身面對牆壁,因為他不想成為那個唯一不同的人。從攝影機看這些畫面,實在滿搞笑,像是惡作劇一樣。因為你知道電梯裡只有一個人不知情,他看起來很困惑,一邊在電梯裡東張西望,一邊忍不住跟著大家做同樣的動作。

跟朋友說「不」,壓力很大

心理學家發現,「從眾壓力」竟然是人類最強的心理壓力之一!不合群讓人非常痛苦。再加上每個人的個性不同,有些人比較隨和,不喜歡衝突,希望大家都可以好好相處,這種人通常更容易從眾。

從眾不一定是壞事,也會有好的影響。像好朋友的相處,往往是讓彼此進步的動力。當然,如果個性隨和的人遇上壞朋友,那就麻煩了,因為他會不好意思拒絕這些負面的影響。

如果從眾的壓力會讓你不舒服,你明明不想做,但硬要你配合;或這明明是錯的事情,像朋友們要你聯合起來欺負另一個同學。這時候,你該怎麼辦呢?

跟朋友們說「不」,需要很多很多的勇氣,但你還是可以做到的。

首先,你要能夠分辨事情的對錯,也要能夠設想做這件事情的後果。如果你知道,跟朋友一起去雜貨店偷東西是不對的,後果也會很糟糕,那麼你就必須站穩立場,甚至馬上離開現場。

如果朋友問你「為什麼不要?你怕嗎?」,你說:「因為我爸媽叫我不能這麼做」。朋友可能會笑你是個「媽寶」。我覺得更好的回答方式,雖然需要更多勇氣,但會顯示你很成熟。你可以說:「我不偷東西。」「偷東西是錯的。」

這麼說,跟之前的那句話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不是父母不讓你做,而是你自己決定不要做。這顯示你有自己的道德原則,對錯分明,而且能夠堅持自己的原則。

站在同一邊的朋友

另外,如果你能夠找到跟你一樣願意說「不」的朋友,也會很有幫助。在前面提到的從眾心理學實驗中,只要電梯裡有另外一個人也是不面對牆壁,那個原本面對門的人也就不會轉身面對牆壁。只要有一個和你站在同一邊的夥伴,就會讓你們兩個彼此給對方力量,更容易抵抗從眾壓力。

還有,「慎選朋友」相當重要。如果你的好朋友們不蹺課、不作弊,你也比較不會受到影響。

如果你持續面臨一些壞朋友的壓力,建議找大人談談,像學校的輔導老師、或你能夠信任的長輩。不要因為自己曾經犯過一兩次錯,就因此不敢告訴大人。即便我們以前做過錯事,任何時候都可以重新開始,做對的事。不要讓自己因為內疚,反而一直錯下去。

從眾不是錯,但你自己心裡要有一把尺,知道什麼是對的,這把尺就叫「原則」。一個有原則的人,即便不合群,也會受人尊敬。希望你能成為一個能夠與別人合群相處,同時又能堅持自己原則,知道分寸,能營造正面影響力的好朋友。

想想與練習
1.你和同學朋友的共同話題是什麼?
2.你身邊的朋友對你的影響正面和還是負面?
3.你曾經在同儕的壓力下,做了自己覺得不對的事嗎?如果重來一次,你有更好的做法嗎?
如果你持續面臨一些壞朋友的壓力,建議找大人談談,像學校的輔導老師、或你能夠信任的長輩。不要因為自己曾經犯過一兩次錯,就因此不敢告訴大人。即便我們以前做過錯事,任何時候都可以重新開始,做對的事。不要讓自己因為內疚,反而一直錯下去。

從眾不是錯,但你自己心裡要有一把尺,知道什麼是對的,這把尺就叫「原則」。一個有原則的人,即便不合群,也會受人尊敬。希望你能成為一個能夠與別人合群相處,同時又能堅持自己原則,知道分寸,能營造正面影響力的好朋友。

想想與練習

1.你和同學朋友的共同話題是什麼?
2.你身邊的朋友對你的影響正面和還是負面?
3.你曾經在同儕的壓力下,做了自己覺得不對的事嗎?如果重來一次,你有更好的做法嗎?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5535308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164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11~15歲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 開學季-買指定類別贈電影早優券
※ 小天下x未來社方聯展(2本75折)
預計 2025/09/19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