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邏輯 (2版)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想成為一位不必依賴任何權威角色的協助,就能單憑自身理性思考的能力,進行推理、批判與判斷事理的是非、真假或善惡的人,那麼就必須精確、熟稔地運用邏輯思維法則。
本書可讓有心學習或願意接受邏輯思維訓練的人,不依賴教師也可以自修,進而讓更多人可以輕易駕馭邏輯,使自身的思維或思考方式更加符合邏輯。
本書先介紹論證的結構形式及推理的方式,接著講述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邏輯謬誤,一方面可避免受到這些謬論的誤導,另一方面在建構論證第1 章 導言時,可避免謬誤推理,進而建構具有說服力的健全論證。隨後逐步介紹各類邏輯系統,幫助讀者循序漸進掌握傳統邏輯、當代初階語句或述詞符號邏輯系統的概念,及符號意義與解題技巧。
目錄
第1章 導言
第2章 論證
第3章 謬誤
第4章 傳統邏輯的基本概念:概念、命題與判斷
第5章 四角對當與三段論證明
第6章 語句邏輯(一):邏輯符號與真值表
第7章 語句邏輯(二):自然演繹規則與證明
第8章 述詞邏輯(一):述詞邏輯的語句符號化
第9章 述詞邏輯(二):述詞邏輯規則與證明
第10章 歸納推理及其難題
習題解答
序/導讀
再版序
2021年9月出版的《基礎邏輯》一書,儘管我們在它出版之前,就已經花了許多時間校稿,但是很遺憾的,等它出版之後,還是發現其中有些錯誤。不過慶幸的是,這本書很快地能夠再版,讓我有機會能夠借此機會將先前沒注意的錯誤加以修訂。在此,首要感謝讀者對本教科書的支持與批評指正,以及對其中錯誤的寬容與諒解。
自從《基礎邏輯》出版以降,也就是自從111學年起,我在輔大全人教育課程中心增開「邏輯與批判性思維」這一門通識課程,許多外系同學對邏輯知識的渴求,從其專注的上課眼神中可以窺知。絕大部分的同學認真學習的態度著實令我驚豔,不過也有少數同學急於批判,總以為批判性思維的訓練就是一群人群聚在一起,拿篇新聞稿件或文章,大家一同討論與批評,如此就可以自然養成具有批判性的思維能力。殊不知,一群具有思維盲點、偏見或自以為有邏輯的人聚在一起所形成的共識,其實是一種虛假與扭曲的共識。如果人們習慣性地透過邏輯謬誤進行思維推理,完全無意識到自己偏狹的思維框架,那麼這些人充其量只是在建構同溫層的封閉性話語或價值。換句話說,沒有具備清晰與嚴謹的邏輯推理能力,就不可能擁有理性批判的思維能力。
不容否認,邏輯與批判性思維是現代公民應該具備的基本生存能力之一,就像投資理財的能力一樣,現代人缺乏這些基本生存的能力,無法讓自己活的有尊嚴、有品味與自在。如果現代人不具備有邏輯推理與批判性思維的能力,不僅會傻傻的成為財閥賺錢的工具,而且容易被人帶風向瞎起鬨,成為無腦的小粉紅或網軍,成為政客奪取政權的墊腳石,更容易被騙去柬埔塞當豬仔,被賣了還幫人數鈔票而不自知。
然而,什麼是「邏輯與批判性思維」?批判就是一種自我反思,與思考對象保持間距。也就是說,從一開始就對思考對象採取一種否定、質疑與懷疑的態度,進而加以剖析與認識,使我們能夠盡可能地掌握到真相,趨近客觀事實,逼近真理本身。但是,批判性思維並不是一種懷疑論。懷疑主義的立場是不相信有任何確切不疑的東西存在。懷疑論者認為,一切事物都是不確定的,因此我們無法建構知識,如果我們相信有所謂的知識,那一定是一種獨斷,要不就是那人智商有問題。但是真的是如此嗎?當然不是。
事實上,批判性思維的訓練,主要提升自己檢證錯誤的敏感度與推理能力,使自己具有識破他人論述的邏輯謬誤,以及辨識政客刻意掩藏的政治意識形態,蓄意煽動民族主義進行政治惡鬥與維權,或有心人士刻意的唬爛、嘴砲、講屁話與鬼扯的伎倆。重點是,我們該如何訓練我們的邏輯與批判性思維呢?誠如Descartes(笛卡兒)所述:在完整的知識中的各部分,每一真理和其他真理之間,互相都有關係,若找到某部分,其他部分也可找到,就像一生命體,任何部分受影響,其他部分也會受影響是相關的。所以我們首先必須提出一套方法,說明如何使用理性建立一套「有機聯結的真理」的完整知識。每個人都有理性能力,而須以一組規則、方法來控制駕馭理性。理性據此方法進行有系統、條理的思考。據此,Descartes 提出指導心靈如何走向正確的方向的四條規則:
第一,研究題目所關心的,不是別人說什麼,而是我們可以非常清晰判明的觀察,確定的推論。
第二,須能正確的觀察看出真的東西,而不會將假的看成是真的。
第三,若碰到非常複雜含混的主張,將它分成越多、越細越好,則主張會變得比較容易、簡單,理性就從最簡單的開始了解,而由簡單到複雜的知識。
第四,我們要接受的是在心中清晰明辨的概念,沒有絲毫懷疑的,否則就要停在那裡。
所以,當我們面對他人提出的意見、主張與論述時,首先要提出質疑(疑問),再則試圖回答(自己尋找解答),揭示思維中的不連貫以及思維中的不清晰之處,進而找出引領我們重新思慮,值得推敲斟酌的部分,以使思慮更加周延(周全),接著表述支持某個論點、觀點、假說或理論的理由或表述反對某個論點、觀點、假說或理論的理由,然後檢證論述中某個概念定義的完整性與本質性,最後檢證論述涉及的某個原則的適用性與普遍客觀性。然而,從事這一切思維推理的活動,都仰賴理性的批判者能夠掌握一套健全與完備的邏輯系統。針對上述,我相信這本教科書應該可以持續發揮其作用,為培養現代化公民略盡棉薄之力。
周明泉
2023 年10 月2 日筆於輔大文研樓LG304 室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