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全〉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簡單卻顛覆的思辯,帶你穿越人生迷霧...自我成長書展75折起,滿額送保溫袋 👉逛逛去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內容簡介
作者何林華教授利用實驗心理學的方法作為研究基礎,將與教學及學習有關心理原則論述說明。本書的寫作秉持人類心理實際是一致的信念,且相信教學與學習的原理實際很簡單,可根據觀察的事實得道明晰的概括作用。
本書特色
1.作者何林華教授利用實驗心理學的方法作為研究基礎,將與教學及學習有關心理原則論述說明。
目錄
序
第一編 心理學的基礎
第一章 導言
一、教育的目的
二、經驗是唯一的導師
三、教育是實驗的事業
四、教育的範圍
五、本書內容的一瞥
第二章 學習心理
一、低等動物的學習
二、嬰兒的學習
三、生前的學習
四、較高等的學習(語言)
五、文字的學習(替代測驗)
六、彈鋼琴的學習
七、開汽車的學習
八、精細動作的學習思想(感情和態度)
九、發現與學習
十、學習歷程圖解
第三章 控制與心理平衡
一、反射的控制
二、通常活動的控制
三、可教性與敏銳性
四、可教性與擴大性的變動
五、錯誤的心理平衡之例
六、錯覺是由於缺乏控制
七、神經病的缺乏控制
八、學習遷移現象
九、可教性敏銳性與智力
十、學校活動中的心理控制
十一、助長與干涉
十二、心理控制分析圖
十三、創作的基礎
第四章 動機:教育的動力
一、刺激的動機觀
二、動機常為機動物
三、動機或動力與誘因或刺激
四、由個人發生的動機
五、動力與誘因的合作
六、學習中的刺激和動機
七、動機的敘述與改變
八、目的的心理
九、著名的效果律
十、動機與效果律
十一、學習是經濟動作和預期將來
十二、總結
第五章 教育上的人類動機
一、人類工程
二、生機的活動
三、動物的行為:反射
四、開接適應的反射
五、為整個有機體利益而起適應
六、本能的概念
七、以有機體的苦惱代替本能
八、人類心理學上的本能
九、主要的人類動力
十、侵害自我的苦惱
十一、從社會發生的苦惱
十二、由思想與同情而生的苦惱
十三、兩種解除苦惱的方法
十四、人類適應中的情緒與本能
十五、人類的原始活動或基本適應舉例
十六、動機的相對強度
十七、實際的應用
第六章 學習者的品質
一、人類特性的分析
二、各種測量結果的比較
三、發展期中的變化
四、發展定律
五、三個兒童的心理圖解
六、心理能力的型式
七、心理能力的型式與能力所達到的程度
八、職業與教育指導
九、預言以發展知識為基礎
十、教育對於個別差異的影響
第二編 教學技術
第七章 教學心理
一、學習指導
二、教學的具體項目
三、豐富學生的經驗
四、供給背景和指導練習
五、從學科方面說明
六、文字拼法
七、口語拼法
八、學習者的動機
九、拼法的錯誤
十、地理的教學
十一、地理課程舉例
十二、教學的技術
第八章 學習的一般因素
一、定性與定量的研究
二、特殊定量的問題
三、能德結果的一些研究
四、學習的曲線
五、典型的學習或練習曲線
六、學習曲線的特性
七、教師對於學習曲線的利用
八、學習與年齡
九、成年學習能力的降下
十、學習能力的個別差異
十一、學習者本身的變異性
十二、時間的經驗與不用的效果
十三、遺忘的心理
第九章 詳細的教學方法
一、印入方法的一個實驗
二、各種印入方法
三、反覆練習的效果
四、最有效的練習分佈
五、引起注意的方法
六、注意的方向
七、避免學習未純熟動作的衝突
八、試行背誦的益處
九、全體與部分的學習
十、結果知識
十一、供給有效的動機
十二、刺激的方式
十三、具體材料與符號
第十章 教學法的心理
一、幾個典型的方法
二、學徒法
三、畢生事業的動機
四、教室中的練習
五、用閃爍卡片作練習工具
六、歸納或「論理的分析」法
七、對於赫爾巴特方法的說明
八、有目的的問題法
九、問題法的說明
十、有目的問題法的各種形式
十一、有目的問題法的心理考察
十二、設計教學法
十三、本方法的特點
十四、設計法的改變
十五、設計的心理
十六、設計教學的社會可能性
十七、再談發現與學習
第十一章 教育測量
一、測量的需要
二、測量的幾個問題
三、一種簡單活動的測量
四、標準的需要
五、標準的來源
六、解釋的根據
七、量表和工具
八、一般能力的測量
九、團體智力測驗
十、特殊能力測驗
十一、情緒和品性的測量
十二、學力的測量
十三、算術測量
十四、讀法測量
十五、整套的學力測驗
十六、新法考試
十七、幾個實際問題
第十二章 特殊兒童的教育
一、特殊教育的心理
二、感覺和動作的困難
三、語言的缺陷
四、愚蠢兒童的教育
五、教育的可能性
六、天才兒童
七、天才生的研究
八、關於天才兒童的迷信
九、天才兒童的實驗教育
十、嗣後的學力
十一、能力分組的心理
第三編 學科心理
第十三章 感動技能的教育:以打字為例
一、一個沒有指導的人的憂愁
二、預先的分析
三、刺激簡約化的第一步驟
四、刺激簡約化的第二步驟
五、再進一步的簡約
六、觸動意象的簡約
七、字每階段的完成
八、高級習慣的刺激簡約化
九、打字工作的完成
十、打字的學習曲線
十一、打字的工作曲線
十二、影響打字的因素
十三、對一種外力影響的測量
十四、職業指導與打字
十五、打字的課程研究
十六、打字的測量
十七、教師的職務
第十四章 符號的學習:以讀法為例
一、讀法的意義
二、讀法的複雜性
三、以視覺探視而閱讀
四、朗讀心理
五、閱讀的刺激簡約化
六、讀法中的擴大因素
七、理解的閱讀
八、意義的分析
九、閱讀與思想
十、教讀法時的特殊問題
十一、增進閱讀的方法
十二、讀法的進程
第十五章 知識與思想的成果:以科學教學為例
一、知識技能與欣賞
二、社會生物和物理科學
三、科學教學的目標
四、算術心理
五、算術:符號的使用
六、科學教學的目的:以算術為例
七、算術的推理
試閱
教育心理學的教本,可以分為幾類。第一類本來是為著學教育的人而寫的普通心理學,所討論的是一般人類心理學的題目,不過用教育的例來說明。第二類本來是初級或高級的學科心理,大部分為特殊教學方面的教育實驗報告,或討論特殊的方法。至於第三類則與教育課題緊相啣接,而對於人類心理的知識也有大概敘述。其著重點為將心理學的原理用到教育的問題,且須使學生有心理的原理和心理學術語的知識。
於這種方法中須選擇那種,顯然應該以教本是作如何的用途而定。本書除第一編與平常不同地略將與教學及學習有關心理原則說明外,其餘則都是與教育密切有關的題目。如果教育心理學不是一種「牛溲馬勃敗鼓之皮」都搜集的書籍,即算是它的優點,因為前進的教師至少可以從其中看出一個合於事實的一致的體系。本書的寫作頗具有人類心理實際是一致的信念,且相信教學與學習的原理實際很簡單,可根據觀察的事實得道明晰的概括作用。
作者相信第一編所說的刺激簡約化,擴大性或控制,動機及個別差異,是教師所必須知道的基本原理,如果將這些原理應用到教育的各方面,可提綱挈領的幫助教學及學習工作以使之藝術化和科學化。
書中所用材料的出處都見頁末的附註,另外在每章的後面都列有參考書,主要都是名著和易於瞭解的書籍。各章都附有問題,用以作班上討論,表演和思索的補充材料。此外具有同樣的教育課題的有用書目,以及一些問題,個案和討論題目,可參考Watson and Spence, Problems in Education for Psychological Study, The MacMillan Co. 1930,如以本書作基本教材而以Watson and Spence的書或Whipples problems in Educational Psychological(Public School Publishing Co.)作補充教材則是再好不過了。
如果這課程是一星期三小時,依照作者的計畫,可以一小時討論一章的內容及章後的問題;以一小時將這個題目加以發揮或加入補充材料,或討論其他一章;其於一小時則(a)仿照討論「討論會」的辦法,分成小組,討論實際問題,與(b)表演簡單試驗,或作測驗和練習。對這兩樁事體可每星期輪流的做。此外於這一小時內還可組織委員會研究,或指定專人報告一些新發生的特殊性質的題目。另外還有一個方法是將這小時改為二小時的實驗,利用實驗心理學的方法作關於學習遷移、記憶心理測量、個別差異和動機的試驗。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