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想遠離煩惱就要先管住你的腦:54招超強馭腦術,工作、人 際、戀愛問題迎刃而解!

感覺不到幸福的大腦,會讓人變成怪獸……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1個人喜歡
  • 9 315
    350
  • 分類:
    中文書心理勵志自我成長心靈練習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加藤俊德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譯者:劉宸瑀、高詹燦
  • 出版社: 台灣東販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1/03/29

出版情報

感覺不到幸福的大腦,會讓人變成怪獸……

2021/04/19 前幾日,在賣場排隊等著結帳時,見到一位暴跳如雷、拍桌挑釁,還引來警衛關切的阿伯,姑且稱他為阿伯A好了。惹怒他的點在於,排在他前面的另一位阿伯B在看手機,以致隊伍前進時,延遲了約0.5秒才準備動身。然而,不知這位阿伯A是真的趕時間到連這0.5秒也等不了,還是只是為了發散壓力,他緊咬著對方「不應該在排隊時只顧著滑手機」這點,不聽阿伯B的耐心解釋,強行插隊而且破口大罵,讓周圍的眾人面面相覷。 我突然想到了《想遠離煩惱就要先管住你的腦》這本書裡,某個篇章的標題──「感覺不到幸福的大腦,會讓人變成怪獸……」。只要看看新聞,就會發現很多人類突然變身成為怪獸的例子,重則像是突然開槍掃射校園、殺害前女友一家人……等等,輕則如同前面提到的阿伯A、以及所謂的恐龍家長、怪物部下。他們的共通點在於,始終都站在受害者的立場,覺得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所以不會去想事情會如此演變,原因是不是在自己身上,並且認為抗爭是他們理所當然的正當權利。 至於人為什麼會感覺不到幸福,作者以腦科學的角度來解釋,可能的原因有三:首先,這些人的大腦,理解系統腦區比較弱,他們無法了解對自己來說天經地義的事情,對別人來說並不一定如此,換句話說,他們不明白對方也有對方自己的立場。其二,怪獸化的背景原因之一是睡眠不足,睡得不好時,對壓力的耐受力也會下降,使人變得容易生氣。第三個原因則是貧血,血液中含有的鐵質是構成血清素和多巴胺等「幸福荷爾蒙」的原料,當人因為貧血而鐵質不足時,他們將難以感受到幸福,很容易因為一點小事就心懷不滿。 是不是很清楚明瞭呢?我想看了本書以後,感覺自己似乎是怪獸預備軍的人,以及不幸面對一頭怪獸的人,都能找到避免衝突的辦法,以及讓自己釋懷的解釋。另外,體貼的作者也提醒大家,假如在工作上無論如何都非得跟怪獸打交道不可,為雙方的交流加上時間限制,規定幾點到幾點處理這件事情,是應對此種人的鐵則。 當我們按照上述方式,設法創造出一個「容易感受到幸福的大腦」之後,又該如何積極主動地爭取幸福?談一場彼此契合的戀愛,可能是個不錯的點子!然而,也有許多人會擔心遇到的不是真命天子(或天女),反倒招惹來一段磨耗身心靈的爛桃花。如果你有上述煩惱,「為什麼會不由得對愛情產生依賴?」、「好想擺脫老是愛上爛男人的循環」、「解讀愛嫉妒且獨占慾強的人的內心」、「沉溺於婚外情的人,大腦和劈腿的人不同嗎?」等篇章,可能很適合你。 話又說回來,大家都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開始關心起大腦的狀態呢?有些人可能是因為生完孩子以後發覺記憶力大不如前,又或者正在準備考試、希望在短時間內提升腦力。我自己則是因為家母才60出頭就被診斷罹患失智症,因此開始找尋鍛鍊大腦、延緩老化的方法。 對於如何常保大腦的健康、活力,書中提出了不少經過實證研究的建議。說到底,人還是要不斷接觸新事物,有時候勉強自己做一點不想做的事,離開一下舒適圈。例如刻意和人群接觸,即使你覺得累、只想宅在家;或是習慣每天都喝拿鐵的人,偶爾也要換換星冰樂或新產品;每天更換不同的路線回家。這樣一來,大腦才會時刻保持敏銳的狀態,避免僵化。願大家都能擁有比實際年齡更年輕的大腦,過著青春無極限的超酷人生!!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簡單卻顛覆的思辯,帶你穿越人生迷霧...自我成長書展75折起,滿額送保溫袋 👉逛逛去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內容簡介

為什麼同事總是讓周遭人感到困擾?
為何室友寧願忍受髒亂也不願動手整理環境?
男友無時無刻都不能放下手機的原因是什麼?
為什麼最近對做愛提不起興致?

種種「詭異行為」及「難以言述的心情」,
都是心與腦幹的好事!

只要了解腦和心靈的運作機制,
改變思路、習慣和行動,
就能從壓力中解放!
感覺活得好累的你一定要看!


大部分人的煩惱或心理問題,都能藉由了解大腦的運作來解決。

作者相信,對自己的大腦感興趣,可以讓人每天過得更開心,同時對周遭也會產生好的影響。

因此,他針對大多數的煩惱提出一些從大腦觀點出發的建議,希望能幫助讀者建立更好的人際關係,並了解自己的內在和整個社會的運作模式,也可以單純當成雜學知識輕鬆閱讀。


本書特色與使用方式

從「大腦」和「心靈」的角度出發,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釋在工作、戀愛、日常生活等各種狀況下所產生的疑問。

第1部分
從大腦理論了解心理機制
從基礎開始解釋腦部呈現怎樣的構造,各個部位又分別負責什麼樣的任務。同時也會介紹8個腦區的運作及訓練方法。

第2部分
一切解答盡在腦中!
將54個問題分門別類,劃分成「棘手事項」、「行動」、「戀愛」、「心理」、「成功」、「不可思議事件」共6項主題,並從大腦和心靈的層面來深入解說。無論是從第一篇開始循序漸進地閱讀,還是從自己有興趣的項目讀起都可以。

編輯推薦

感覺不到幸福的大腦,會讓人變成怪獸……
文/東販編輯部 陳映潔


前幾日,在賣場排隊等著結帳時,見到一位暴跳如雷、拍桌挑釁,還引來警衛關切的阿伯,姑且稱他為阿伯A好了。惹怒他的點在於,排在他前面的另一位阿伯B在看手機,以致隊伍前進時,延遲了約0.5秒才準備動身。然而,不知這位阿伯A是真的趕時間到連這0.5秒也等不了,還是只是為了發散壓力,他緊咬著對方「不應該在排隊時只顧著滑手機」這點,不聽阿伯B的耐心解釋,強行插隊而且破口大罵,讓周圍的眾人面面相覷。

我突然想到了《想遠離煩惱就要先管住你的腦》這本書裡,某個篇章的標題──「感覺不到幸福的大腦,會讓人變成怪獸……」。只要看看新聞,就會發現很多人類突然變身成為怪獸的例子,重則像是突然開槍掃射校園、殺害前女友一家人……等等,輕則如同前面提到的阿伯A、以及所謂的恐龍家長、怪物部下。他們的共通點在於,始終都站在受害者的立場,覺得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所以不會去想事情會如此演變,原因是不是在自己身上,並且認為抗爭是他們理所當然的正當權利。

至於人為什麼會感覺不到幸福,作者以腦科學的角度來解釋,可能的原因有三:首先,這些人的大腦,理解系統腦區比較弱,他們無法了解對自己來說天經地義的事情,對別人來說並不一定如此,換句話說,他們不明白對方也有對方自己的立場。其二,怪獸化的背景原因之一是睡眠不足,睡得不好時,對壓力的耐受力也會下降,使人變得容易生氣。第三個原因則是貧血,血液中含有的鐵質是構成血清素和多巴胺等「幸福荷爾蒙」的原料,當人因為貧血而鐵質不足時,他們將難以感受到幸福,很容易因為一點小事就心懷不滿。

是不是很清楚明瞭呢?我想看了本書以後,感覺自己似乎是怪獸預備軍的人,以及不幸面對一頭怪獸的人,都能找到避免衝突的辦法,以及讓自己釋懷的解釋。另外,體貼的作者也提醒大家,假如在工作上無論如何都非得跟怪獸打交道不可,為雙方的交流加上時間限制,規定幾點到幾點處理這件事情,是應對此種人的鐵則。

當我們按照上述方式,設法創造出一個「容易感受到幸福的大腦」之後,又該如何積極主動地爭取幸福?談一場彼此契合的戀愛,可能是個不錯的點子!然而,也有許多人會擔心遇到的不是真命天子(或天女),反倒招惹來一段磨耗身心靈的爛桃花。如果你有上述煩惱,「為什麼會不由得對愛情產生依賴?」、「好想擺脫老是愛上爛男人的循環」、「解讀愛嫉妒且獨占慾強的人的內心」、「沉溺於婚外情的人,大腦和劈腿的人不同嗎?」等篇章,可能很適合你。

話又說回來,大家都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開始關心起大腦的狀態呢?有些人可能是因為生完孩子以後發覺記憶力大不如前,又或者正在準備考試、希望在短時間內提升腦力。我自己則是因為家母才60出頭就被診斷罹患失智症,因此開始找尋鍛鍊大腦、延緩老化的方法。

對於如何常保大腦的健康、活力,書中提出了不少經過實證研究的建議。說到底,人還是要不斷接觸新事物,有時候勉強自己做一點不想做的事,離開一下舒適圈。例如刻意和人群接觸,即使你覺得累、只想宅在家;或是習慣每天都喝拿鐵的人,偶爾也要換換星冰樂或新產品;每天更換不同的路線回家。這樣一來,大腦才會時刻保持敏銳的狀態,避免僵化。願大家都能擁有比實際年齡更年輕的大腦,過著青春無極限的超酷人生!!

作者

加藤俊德(KATO TOSHINORI)

新潟縣出生。腦神經內科醫生兼醫學博士。加藤白金診所(Kato Platinum Clinic)院長。「大腦學校」股份有限公司代表人。昭和大學客座教授。
「腦區訓練」的提倡者。大腦發育科學與磁振造影(MRI)圖像診斷的專家。14歲時便為了了解「鍛鍊大腦的方法」而下定決心讀醫學系。於1991年發現「功能性近紅外線光譜(fNIRS)」,如今此種腦部活動測量法已被運用在全世界700所以上的機構之中。1995年到2001年時,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放射科從事阿茲海默症與磁振造影圖像的研究工作,發現和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溝通障礙等病症有關的「海馬迴遲緩症(Hippocampal Infolding Retardation)」。
返回日本後,在慶應義塾大學、東京大學等單位從事腦科學研究,並創業建立「大腦學校」、開設「加藤白金診所」,運用獨門研發的加藤式腦部影像鑑定法(磁振造影大腦圖像診斷)診療超過一萬名以上的患者,患者年齡層從幼兒到極端高齡人士兼具。目前加藤白金診所的過動症專科門診會針對疑似患有過動綜合症(併發型過動症)的患者實施強弱腦區的診斷,並提供學習指導、就業指導以及不完全仰賴藥物的治療。
著有《66妙招,輕鬆練出好腦力》(天下文化)、《打造A咖腦:懂這些,工作就是比別人獨到!》(行路)、《日常的活腦訓練:腦活力UP!積極主動・正向思考・持續鍛鍊,永保青春時的靈活反應!》(養沛文化)、《做家事練大腦:健忘、詞窮、慢半拍……善用不同家事動作,對症訓練退化腦區,提升工作和學業表現》(采實文化)等多部作品。

目錄

CONTENTS

序言
本書特色與使用方式

第1部分
從大腦理論了解心理機制

一起觀察大腦的構造吧
「我們只用到3%的大腦」這是真的嗎?
大腦的運作機制
大腦有「區塊」之分
大腦的成長與老化
嬰幼兒期~學齡期
青春期~青壯前期
中年(壯年後期)~高齡期
大腦可分成八大區
思維系統腦區
情緒系統腦區
表達系統腦區
理解系統腦區
運動系統腦區
聽覺系統腦區
視覺系統腦區
記憶系統腦區
COLUMN 1遠距工作對腦部的影響


第2部分
一切解答盡在腦中!

為什麼會「做不到」?
不收拾物品的人是怎樣的人?
為什麼讀不懂地圖?
公司裡不擅長接電話的人增加了嗎?
無法妥善安排行事曆!(做不好時程管理)
不能多工處理事情!
明明肚子不餓,手卻不知不覺伸向食物……
早上起不來。鬧鐘響也沒用……
一天到晚離不開手機!

那些問題人物的行為之謎
老是為周遭人帶來困擾的人是什麼樣的人?
怪獸家長和恐龍上司的行動謎團
解析對每一個人發火的人的大腦內部
為何有些人會在不可以笑的時候不小心笑出來?
粗枝大葉的人與心細如髮的人之間的差別
沒有惡意卻說謊的人的大腦是如何運作的?
老愛壓人一頭的人是怎樣的人?
「心理變態」是什麼意思?

解開戀愛結婚之謎
離正式交往就差一步,該做什麼好?
應對大男人主義老公的方法
最近對做愛不感興趣,怎麼辦?
走進那些被稱為「草食系」的人的大腦裡
沉溺婚外情的人的大腦,跟出軌不一樣嗎?
為什麼會不由得對愛情產生依賴?
「戀愛讓人變美」是真的嗎?
什麼是「倦怠期」?該如何擺脫它?
好想逃離老是愛上廢物男的循環
明明非常喜歡,但為什麼熱情會突然冷卻?
解讀愛嫉妒且獨占慾強的人的內心

解開心靈之謎
自我肯定感高與低的人差在哪?
擅長排解壓力的人跟不擅長的人差別為何?
喜歡跟討厭是靠大腦判斷?還是憑心而論?
容易遺忘過去的人跟過再久也無法忘懷的人,彼此的差異是什麼?
實戰強跟實戰弱的人有何差別?
正義感強的人是怎樣的人?
最近總是無法感覺到幸福……
情緒亢奮時會流眼淚的原因
有一種內心受到壓抑的感覺,這時大腦發生了什麼事?
為什麼就算未曾實際體驗,情緒依然會受到影響呢?
人為什麼犯罪?
造假跟抄襲在科學界永無止盡的原因

解開對大腦有益的事和成功之謎
深呼吸跟坐禪真的對大腦有好處嗎?
長大成人後再學習有意義嗎?
睡眠會對腦部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好想知道成功人士的用腦訣竅!
可以讓大腦進入完全的休息狀態嗎?
有錢人的用腦方法
動動手對大腦有益是真的嗎?
芳香療法為什麼能療癒人心?
會做義工的人有什麼樣的大腦?

那些不可思議的事件也能用大腦來解釋!
「吸引力」是真的存在嗎?
心靈感應是真的存在嗎?
預知夢或惡夢與大腦的關係
大腦與原力共在!?
真的有鬼壓床嗎?不可思議的體驗是大腦錯覺嗎!?
COLUMN 2在家也能做的益腦動作

結語

序/導讀

心靈的祕密就在大腦裡面

隨著腦科學領域的發展,我們逐漸能從大腦的角度著手解釋那些過去總認為是「心理作用」的案例。我也曾有一段時間徹底博覽各種心理學書籍,只為把大腦和心靈連繫起來;可是,不管讀再多心理學的書,也幾乎完全無法獲得任何能為大腦與心靈建立連結的資訊。即使是在30年後的今天,此事也依舊令我記憶猶新。

就算在醫學院裡修了神經外科和神經內科的課程,到最後腦部的奧妙與從大腦說明心理問題等教學內容也不曾出現在課堂規劃之中。
此外,關於大腦的情報也同樣貧乏,醫學上的腦部專書大多都是不斷在描述疾病相關的內容,好不容易終於有提到疾病以外的敘述,也不是在講人類的大腦,而是談論將老鼠或猿猴實驗的成果活用在人腦上的發展狀況。

於是,我一邊做臨床醫師,一邊到研究所進修,然後領悟到「要想了解人類的大腦,唯有自己親自動手研究」,並開始踏上作為一名正統腦科學學者的研究之旅。後來,在30歲的時候,我發現了兩種測量腦部活動的方法。

一種是本書中會介紹的fNIRS(近紅外光腦光譜儀,參見199頁),另一種則是能夠使大腦網絡運作可視化的MRI(磁振造影)技術。在發現這兩種最新的腦科學技術後,我一直致力於各項研究、醫療行為,以及對本書宗旨「心腦機制」的闡明。透過解開有關腦部的疑問,我們已經漸漸能夠從腦的角度解釋心靈的問題。

大部分人的煩惱或心理問題,很多都能藉由了解大腦來解決。我相信,對自己的大腦感興趣,可以讓人每天過得更開心,同時對周遭也會產生好的影響。

盼望各位務必在理解大腦與心靈的相關資訊,以及我所提倡的腦區理論的同時,樂在其中地閱讀。另外,針對大多數的煩惱,我也提出了一些從大腦觀點出發的建議,所以希望感到活著好難的人也可以讀一讀這本書。

只要了解大腦,就能改變人生。


「大腦學校」負責人、加藤白金診所(Kato Platinum Clinic)院長
腦神經內科醫生 加藤俊德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511657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08
    • 商品規格
    • 21*14.8*0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2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