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口罩,只要擁抱!(比較哲學)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簡單卻顛覆的思辯,帶你穿越人生迷霧...自我成長書展75折起,滿額送保溫袋 👉逛逛去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內容簡介
明瞭「比較機制」對我們情緒、工作、生活以致一生的重要性,才有機會成為真正快樂的人!
【本書簡介】
◎疫情期間,有些地方「距離遠一點,愛就長一點」,有些地方卻「不要口罩,只要擁抱」!奇怪嗎?
◎基準相異,南轅北轍,誰才是「對的」?若各不妥協,造成的結果可會很殘酷,一點都不浪漫!
◎通過定準、比較才能作出最有利、最有效的行動,但是你明白何謂合宜的基準及合宜的比較嗎?
本書獻給
新冠疫症大流行中不幸逝去的人士,
願他們安息;
亦願世人為此多深刻反省,
不要讓他們的死亡了無價值!
我們生活上一切的決定與行動,
總被一個複雜、多樣性、隱晦不明的「比較機制」所操控,
但我們對這個難以捉摸的機制又有多少了解呢?
我們又願意被它暗地裡操弄著我們嗎?
我們每人心中都有一把尺,
把要量的東西與這把尺放在一起,
得出這東西孰長孰短,
藉此才會引發我們的反應、抉擇和行動。
如何正確運用這把尺?
這把尺人人不同,亦隨時空的變化而改動。如何能正確運用這把尺,在複雜多變的社會中,探明社會上的一些現象、解開生活上的一些疑團,令生活上減少焦慮、決定上減少錯誤呢?
本書要闡釋的便是這把尺下的「比較機制」。你我對它總是似知非知、似懂非懂,所以常被它操弄著而不自覺,對它帶來的破壞與損害更不會留意。要能提升我們的生活與生命素質,明瞭理解它便重要了,特別在時代高速遞變及全球一體化下的今天,更是有這個需要!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生活多比較
第二章 個人基準
第三章 公認基準
第四章 個人基準與文化(公認)基準的矛盾
第五章 基準的組成
第六章 反應的差別
第七章 時空的影響
第八章 合宜基準與超越式基準
第九章 合宜比較
第十章 比較效應
第十一章 結語
後記
附錄一 符號一覽表
附錄二 解釋抑鬱症發病的模式:壓力與抗壓力的關係
序/導讀
【作者序】
今次的新冠病毒世紀大流行,嚴重影響到全球每一個人,每一個國家,每一個角落,帶來不少乏力、無奈、恐慌、悲哀、傷痛、死亡,迄今(2021年4月21日止)已知染疫人數達1億4千3百餘萬人,死亡亦超越了3百萬人, 見證了人類的渺小、不濟及病毒的威力、狂猛。
我們祈求情況早日受控、大流行早日結束,同時,在哀悼逝去死者之餘,我們當以謙卑的態度認真反思人類在地球上的角色,我們是否已經越過了上帝設下的底線?我們是否應尋求落實更具遠見的補救工作?
在這段疫情情緒低落期間仍能夠完成了本書,也幸運地絲毫無損,實在感恩。內子李小燕女士給我的助力不少,本書頗多的討論與心得,都是從她而來外,上了年紀的我,執筆忘字每天都在發生,有時倒令人氣餒,所以在本書文字處理上她也付出了不少,我得感謝她。
生活離不開比較,所以,這「比較機制」對美好生活追求有它的特殊關鍵角色,這是本書帶給讀者的信息,希望它在這方面能夠說得清楚明白,更希望它對提升讀者生活的認知與素質方面有所貢獻。
這個「比較」的課題算是討論完畢,由於我的學歷、閱歷有限,掛一漏萬、粗疏籠統實在所難免,但願此書能成為一個起點而不是終點,讓讀者在這課題上繼續討論、尋索、發掘,相信這課題還有很多值得大家跟進、開發與完善的地方。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