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的彊域:東方人與西方人的思考方式為何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西方人和亞洲人存在著思想差異,是當今的共識,但因為交通和溝通工具的發達,全球性的知識和思考模式,讓許多人認為東西方之間的差距應該已經漸漸消失。介紹並理解東西方思考上的不同,進而繪製出東西方的思維地圖,是作者尼茲彼所想在本書嘗試的目標。
本書出版後,立即成為討論東西方人思考方式基礎的最新指標。當前各國都在積極培養具世界性的前瞻領導人才,不管是從事文化研究、國際關係、乃至跨國企業,這本不可或缺的必備參考書,讓我們足以站在一窺世界的高度。以了解東西方文化及思維的差異,來養成更寬廣的思想疆域。到頭來,孔子和亞里斯多德不過只隔著一個波斯灣。
適合引領世界發展、解決國際問題的,是「東方人」還是「西方人」?
台灣若要再起,需要知己知彼,立足一窺世界的高度。
約翰‧尼茲彼為我們繪製出東西方思維的地圖
本書特色
在本書提出的主要問題包括:
◎為什麼古中國人對於數學代數及算數發展精進,但是幾何學方面,相較於希臘時期的認知如歐基理得就沒有相當的認識?
◎為什麼東亞人對於把物體從環境中抽離有這麼大的困難?
◎為什麼西方嬰兒學習名詞較動詞快速,但是對於亞洲人則正好相反?
◎這些隱喻涵義對於未來國際政治發展有什麼影響?這些理論能夠支持Francis Fukuyama所提出「歷史終結論」嗎?還是航亭頓的「文明衝突」說法?
本書出版後,立即成為討論東西方人思考方式基礎的最新指標。當前各國都在積極培養具世界性的前瞻領導人才,不管是從事文化研究、國際關係、乃至跨國企業,這本不可或缺的必備參考書,讓我們足以站在一窺世界的高度。以了解東西方文化及思維的差異,來養成更寬廣的思想疆域。到頭來,孔子和亞里斯多德不過只隔著一個波斯灣。
適合引領世界發展、解決國際問題的,是「東方人」還是「西方人」?
台灣若要再起,需要知己知彼,立足一窺世界的高度。
約翰‧尼茲彼為我們繪製出東西方思維的地圖
本書特色
在本書提出的主要問題包括:
◎為什麼古中國人對於數學代數及算數發展精進,但是幾何學方面,相較於希臘時期的認知如歐基理得就沒有相當的認識?
◎為什麼東亞人對於把物體從環境中抽離有這麼大的困難?
◎為什麼西方嬰兒學習名詞較動詞快速,但是對於亞洲人則正好相反?
◎這些隱喻涵義對於未來國際政治發展有什麼影響?這些理論能夠支持Francis Fukuyama所提出「歷史終結論」嗎?還是航亭頓的「文明衝突」說法?
目錄
作者中文版序
導讀/劉世南
序論
第一章:西方的「三段論法」與東方的「道」:古希臘與古中國的哲學、科學及社會
古希臘人與個人意志
中國傳統與和諧
本質或稍縱即逝?
矛盾或關聯?
第二章:心智的社會起源:經濟學、社會習俗和思維
自我平衡的社會認知體系
起源理論的近代支持
「思維」在現代社會中的意涵
第三章:共生與獨存:現代東西方的社會生活及自我意識
非西方式的自我概念
獨立自主與相互依存
觀點的變異
撒嬌(Awase)與積極(Erabi)
第四章:「眼觀四面」還是「直盯目標」?:展望世界
整體論對分析論
知覺這世界
掌控世界
穩定或變化?
第五章:「人性本惡」還是「與惡人交」?:東西方的因果歸因和因果模型
因果歸因在東方與西方
避免基本歸因錯誤
建立因果模型
避免後見之明
第六章:是「動詞」還是「名詞」形成世界?:範疇與規則對關係與相似性
現代思維中的分類及關係
在充滿物體或關係的世界中成長
個性、穩定性及範疇
是語言的作用嗎?
第七章:「那合邏輯嗎?」還是「你說的也有道理」?:邏輯與非矛盾原則;辯證法與中庸之道
邏輯對經驗
「若非……就是」對「既是……也是」
胡扯、情感和數學
第八章:若是思維的原則不能放諸四海皆同?:對心理學、哲學、教育和日常生活的啟示
東西方思維之不同,要緊嗎?
人們應該如何思考?
教學及測驗
結語:「心理學的窮盡」或是「心智的衝突」:差異萬歲
西化?
繼續分歧?
融合?
參考書目
導讀/劉世南
序論
第一章:西方的「三段論法」與東方的「道」:古希臘與古中國的哲學、科學及社會
古希臘人與個人意志
中國傳統與和諧
本質或稍縱即逝?
矛盾或關聯?
第二章:心智的社會起源:經濟學、社會習俗和思維
自我平衡的社會認知體系
起源理論的近代支持
「思維」在現代社會中的意涵
第三章:共生與獨存:現代東西方的社會生活及自我意識
非西方式的自我概念
獨立自主與相互依存
觀點的變異
撒嬌(Awase)與積極(Erabi)
第四章:「眼觀四面」還是「直盯目標」?:展望世界
整體論對分析論
知覺這世界
掌控世界
穩定或變化?
第五章:「人性本惡」還是「與惡人交」?:東西方的因果歸因和因果模型
因果歸因在東方與西方
避免基本歸因錯誤
建立因果模型
避免後見之明
第六章:是「動詞」還是「名詞」形成世界?:範疇與規則對關係與相似性
現代思維中的分類及關係
在充滿物體或關係的世界中成長
個性、穩定性及範疇
是語言的作用嗎?
第七章:「那合邏輯嗎?」還是「你說的也有道理」?:邏輯與非矛盾原則;辯證法與中庸之道
邏輯對經驗
「若非……就是」對「既是……也是」
胡扯、情感和數學
第八章:若是思維的原則不能放諸四海皆同?:對心理學、哲學、教育和日常生活的啟示
東西方思維之不同,要緊嗎?
人們應該如何思考?
教學及測驗
結語:「心理學的窮盡」或是「心智的衝突」:差異萬歲
西化?
繼續分歧?
融合?
參考書目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