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亞洲史研究巔峰.集英社創社95週年紀念鉅獻★人物如星,交織燦爛歷史星空構築出籠罩全亞洲的歷史全景壓迫與變革交錯的時代、民族意識覺醒、每個選擇都形塑了亞洲的未來《亞洲人物史》第十卷聚焦於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中葉。這是一個抗爭、獨立與變革的時代,亞洲各地在帝國主義壓迫與近代變革浪潮下掙扎求存,殖民統治與近代化的矛盾激發民族意識覺醒,各地人民在不同處境下,探索通往解放、獨立與自由的道路。從革命志士到女性運動先驅,從民族獨立領袖到文學思想家,各地人民不僅對抗外來殖民統治,也在階級、性別、宗教與知識體系上展開抗爭。在朝鮮,有人積極投身獨立運動,也有人選擇調和折衷;在中國,文學與思想界交鋒激盪;在蒙古與阿富汗,政治與軍事變革塑造新國家;在阿拉伯與印度,憲政運動與女性解放並行推進。本書描繪了亞洲如何在壓迫中尋找生機,如何在西方主導的知識體系中重建自身的歷史話語。本書不僅探討獨立運動與民族抗爭,也關注那些選擇不同道路的人們。透過這些人物的故事,重構亞洲歷史,呈現「民族解放之夢」的多重樣貌,並深思壓迫與自主、傳統與變革之間的複雜關係。【本卷主要人物】尹致昊/金瑪利亞/李載裕/魯迅/張愛玲/林獻堂/卡蒂妮/卡瑪拉德維・查托帕迪亞/奧爾佳・列別傑娃/阿卜杜勒希德・易卜拉欣/多斯特・穆罕默德/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八世/薩德・扎格盧勒/瑪拉克・希夫尼・納西夫/後藤新平/夏目漱石/柳田國男/與謝野晶子叢書特色:• 跨越地域,從東亞到西亞,涵蓋整個亞洲的歷史長河。• 突出「交流」視角,深挖和平與衝突中的文化碰撞。• 匯聚現代亞洲史研究權威,打造精緻的評傳與分析。歷史不僅僅是故事,而是對人性的深刻關照。開啟您對亞洲文明的全新理解。
內容簡介★亞洲史研究巔峰.集英社創社95週年紀念鉅獻★人物如星,交織燦爛歷史星空構築出籠罩全亞洲的歷史全景帝國競逐走向盛世、統御廣土眾民、東西文化交流新頁《亞洲人物史》第七卷進入十六至十八世紀,這是一個帝國興衰、知識變革與文化交流激盪的時代。此時,鄂圖曼帝國、薩法維帝國與蒙兀兒帝國在西亞與南亞霸權崛起,明清更迭改變東亞政治格局,日本從統一、擴張進入「鎖國」體制,朝鮮在戰爭與學術發展間尋找自身定位,而東南亞各國則在海洋貿易與歐洲殖民影響下經歷變遷。本書收錄影響此一時代的政治統治者、宗教領袖與思想家,如以伊斯蘭神祕主義教團教主之姿立國的伊斯邁爾一世、力挽狂瀾擊退日軍的朝鮮名將李舜臣、自覺知識分子責任的黃宗羲,以及飄洋過海來到東方的耶穌會傳教士。他們在動盪與變革的世界中,或開疆拓土,或魄力變革,或開創思想,形塑了亞洲歷史的重要篇章。這是個帝國競爭與文化交融的時代,草原與農耕文明持續對抗,貿易與戰爭交織出複雜的世界網絡,學術與宗教思想亦在東西交流中發展。這些人物的行動與思想,不僅改變了當時的世界,也影響了今日亞洲的文化與歷史進程。【本卷主要人物】阿拔斯一世/蘇萊曼一世/卡蒂普・切萊比/阿克巴/沙勿略/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李舜臣/光海君/李滉(李退溪)/李珥(李栗谷)/鄭氏一族(鄭成功等)/康熙帝/黃宗羲/達賴喇嘛六世/良淵王叢書特色:• 跨越地域,從東亞到西亞,涵蓋整個亞洲的歷史長河。• 突出「交流」視角,深挖和平與衝突中的文化碰撞。• 匯聚現代亞洲史研究權威,打造精緻的評傳與分析。歷史不僅僅是故事,而是對人性的深刻關照。開啟您對亞洲文明的全新理解。
內容簡介品中餐之形,嘗異國之味,舌尖上的全球史豪華美饌在地與正宗的美味對決!牛肉麵、酸菜魚、肉骨茶、拉麵、河粉、椰漿飯……是我的中式美食?還是你的異國料理?挑戰飲食民族主義,剖析世界與中國菜的距離。料理不只是文化底蘊,更是國族想像的一環。透過這本書,希望您能意識到中國菜不僅是我們飲食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也是一種寶貴的文化象徵。它可以是觀察世界史的透鏡,更可以是組織世界史的接合劑。──岩間一弘|作者,第44屆三得利學藝賞(社會風俗部門)得獎感言20世紀,中式飲食文化飄洋過海,在星馬等地開花結果,在英屬香港和日治台灣殖民地獨立發展,更進一步傳入亞洲及歐美各國。中菜在百年間遍布全世界,化作各式佳餚,廣受各地人群喜愛。然而,這並不是一個如你想像、宏揚民族文化的復興故事。當中菜在世界各地大放異彩,中國這個傳統國家卻正不像衰落與混亂。而且不僅是中國人,接受並吸納中式料理的日本、韓國甚至印度人,都為中菜的傳播和擴散貢獻了一己之力。為了克服飲食民族主義偏見,飲食史專家岩間一弘爬梳大量資料,還原近代中菜的傳播過程,指出中國菜最鮮明的特點是在許多國家實現在地化,並深入各地人們飲食,甚至成為所在國度的「國菜」,超越了外國菜或民族菜的範疇。此間民族國家的成立,深刻改變了亞洲料理和飲食文化。從近年蔚為風潮的全球史出發,聚焦於國家建設與民族主義,本書為我們畫出了一幅中式佳餚餐盤上澎派、豪華、可口的世界史面貌。本書重點:★ 你不知道的特色料理創生記,顛覆常識的飲食歷史!→韓國炸醬麵、日本拉麵、越南河粉和馬華炒粿條,麵食文化的一百種面貌!→中共「開國第一宴」吃些什麼?上海蟹與文化大革命有關?味精竟能促進世界大同?→東坡肉、左宗棠雞、李鴻章雜碎,名菜是如何誕生的?→中國有春捲,越南有夏捲,各國潤餅口味作法都不同;料理如何因應地方風土與民族特色,迸出新面貌?★ 料理是戰爭!餐桌上的文化競爭與國族想像。→餃子怎麼吃?直接吃還是配飯吃?台日網民爭論不休!→該叫「泡菜」還是「辛奇」?料理正名為何重要?→肉骨茶源自新加坡還是馬來西亞?官方又為何冷處理?→孫中山推廣州菜,毛澤東愛淮揚菜,中國四大菜系競爭不亞於軍閥混戰!→《傅培梅時間》、《大長今》、《黑白大廚》都是美食外交的一環?如何用料理爭奪國際話語權?★ 中菜的不能承受之重:與中國的距離→石鍋拌飯竟然是中國的料理?中國申報石鍋拌飯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韓國氣得跳腳?→中式雜碎如何從中國人吃老鼠跟蛇肉的偏見中脫胎換骨,席捲西方快餐界?→梅子炒飯、真鯛大陸圖、大魔術熊貓麻婆,動畫《中華一番》包含了怎樣的中國想像?又隱藏了哪些日本元素?→二戰後的唐人街「中國」餐館,廚師都是日本人?60年代風靡歐美的亞洲名曲竟是「壽喜燒」?日本人在近代中菜的傳播中扮演什麼角色?→從席捲大街小巷的酸菜魚、螺螄粉、肉夾饃,我們如何重新思考當代中菜的傳播與台灣的關係?
內容簡介穿越千年,成就神威20位教科書級歷史人物,凝鍊大和之魂!誰是日本人?!從神祕的卑彌呼女王,到搭著子彈列車的和服女孩,日本這個國家充滿著隱晦又曖昧的氛圍——禪意與科技共存,傳統與未來並行。令國人自傲、令外人著迷。但日本的文化是如何形成?《大和神威》用20位傳奇人物的生命故事,講述著橫貫千年,既精彩又刺激的大和建構史。這不是教科書,是歷史的角色設定集!從操縱人心想像的巫女王卑彌呼,到開啟近代經濟奇蹟的澀澤榮一;從親手寫下《源氏物語》的宮廷才女紫式部,到讓漫畫變成世界語言的手塚治虫。他們跨越時代,身分多元,有帝王將相,也有革命家、僧侶、藝術家、外交官、女詩人。無論身處何時,他們都是變革的象徵,有人提筆,有人執劍,有人提供了思想底蘊。各式各樣的大小人物,共同形塑出現代日本。在世界問出「何謂日本」的現在——我們用歷史作答這是一部寫給現在的日本,也寫給正在尋找自己文化定位的我們。從歷史裡讀出力量,從人物中找到共鳴。不論你是日史控、文化迷,這本書都會讓你重新認識那個既熟悉又陌生的「日本人」。
內容簡介★ 第一本集體書寫的臺灣性別文學史 ★性是權力的根源,文學是社會革新的力量寫給每一顆騷動心靈的臺灣.性啟蒙讀本!從女鬼到女人,從同志到酷兒,從Me too到Me only,21位作家學者深入歷史迷霧,接力傳遞的文學革命暗語。 臺灣性別運動跨度百年,從傳統禮教下男尊女卑的困境中萌芽,在性別平權的艱困道路上奮力搏鬥,進而拓展出性別流動的燦爛風景,春光乍現。在性別運動中,文學時常扮演關鍵性的角色,成為改變社會的先聲與契機;文學,蘊含反抗者的意志。 這是一段屬於臺灣的性別文學故事,從暗黑到光亮,從陰間到陽間,從壓抑到解放,反抗者重重穿越,接力突破。這是一座性別意識的花園,有交纏掙扎的林投叢、從異域移植的絢爛櫻花,以及號稱堅忍不拔的梅花,而曾閃躲至角落的玫瑰少年,也終於在向光植物的世界中,嗅聞到下一層歷史簾幕的百合香氛。 透過性別,我們始能洞悉自己,在性別意識綻放的島嶼上,坦然自在做你自己。新世紀的性別文學讀本《性別島讀》,獻給每一位不懈探尋自我而獨一無二的你。本書特色★ 國立臺灣文學館特展超進化21位作家學者穿越「可讀.性」展間時空,串起追求平等與解放的跨世紀物語。★ 性別文學秘境的全方位指南時間橫跨清末、日治、戰後至21世紀,領域囊括傳說、小說、散文、詩與劇場。★ 文青必備的性別社會透視鏡關注制度壓抑、創作者的書寫介入,以及從邊緣反抗的性別運動等全面現象。
內容簡介十七世紀以後,中國與朝鮮的關係是「父子關係」,與日本的關係是「養父子關係」,與越南的關係是「兄弟關係」,臺灣孤懸海外,發展出獨特的「遺民關係」型的中華意識。 《中華秩序追求與華夷論辨:近世以來東亞知識人的鄉愁》嘗試提煉出一個簡要關係,說明17世紀以後東亞知識人圍繞在中華秩序上的複雜關係,依其地理遠近或屏障的難易程度,以及政治、文化的吸收深淺,分成了數種關係。 本書分上下兩篇,含緒論共計12章,【上篇】分析近世知識人追求中華秩序的四種關係類型,是作為宏觀的整體視野,來看待東亞區域的發展趨勢,【下篇】則以比較微觀的個別視角,或以知識人,或以官員訪問,或以漂流人事件等,扣緊「華夷論辨」涉及敏感的「中華╱中國」意識,佐證前面所爬梳的四種關係類型。
內容簡介生活再亂、工作再煩、世界再吵,都可以靠IKIGAI禪學打造日常美好!跟著知名腦科學家茂木健一郎,從檢視日本的生活方式、文化、傳統、心態和生活哲學開始,了解 IKIGAI 的真義!什麼才是你甘願早起、願意堅持的理由?我們努力向前,卻常忘了為什麼出發。當生活失去重心,也許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還沒找到自己的 IKIGAI。你也有過這些感覺嗎?‧做得再多,卻覺得自己一點都沒價值?‧被現實拉著走,卻說不出「我為了什麼活著」?‧每天很忙,卻不知道什麼真正重要?IKIGAI 是一個答案,也是一種提問,不是你做了什麼、成就了什麼,而是:「你願意為什麼事,活出最真實的自己?」▍究竟什麼是 IKIGAI?IKIGAI是日本人用來描述生存意義跟喜悅的詞彙。這個詞是由「IKI」(生存),和「GAI」(理由)組合而成的。在日文中,IKIGAI會用在各種情況下,從最枝微末節的日常小事到遠大的目標和成就,這是個大家隨意使用的日常詞彙。最重要的是,你用不著功成名就,也能有IKIGAI。▍從 IKIGAI 的五大支柱,發現生命意義作者茂木健一郎從環繞 IKIGAI 的各種價值觀,整理出五大支柱,幫助我們啟發嘗試生命中的新事物,做出一步步導引,哪怕還在迷惘,也請用你相信的方式,活出想要的日子:‧你好好做完一件小事、踏實工作、慢慢走完回家的路,這是「從小處著手」; ‧你不再硬撐討好,開始說「不」、開始勇敢喜歡,這是「解放自我」; ‧你用心經營每一段關係,不論是與人、與物、與自然,這是「和諧與持續」; ‧你因為一杯咖啡的香氣或為路上偶遇的小貓感到快樂,這是「些微的喜悅」;‧你放下雜念,只與當下相處,那是心流的入口,也是「活在當下」。這五個支柱沒有高低、先後之別,只要你擁有或找到任何一項,都是你向著自己生命中的 IKIGAI 更靠近一步的證明。▍厲害的大師,都有 IKIGAI‧想在捏壽司時死去的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從捏製壽司單調且費時的精細步驟,找到了深厚的意義。‧女官清少納言,寫了一本著名的《枕草子》,沒有華麗詞藻,也從不提及自己,而是描述周圍的微小事物,反而更能有效的表達出自身個性。‧動畫大師宮崎駿接受過無數的榮譽,但他工作的真正報償卻是來自製作動畫本身。他用「心流」製作動畫,讓作品在議題之外散發出的創作的幸福感。‧雅樂師東儀秀樹說:「我們在寧靜的皇居裡演奏樂器,唱歌跳舞,但是沒有觀眾。我們演奏到深夜。有時候我們覺得已故天皇的靈魂似乎從天上下來,跟我們一起欣賞音樂,然後再回去。」‧東京豆腐名店的老闆山下健,暗地裡就是個哲學家。他討論不同的黃豆種類,簡直像是談論獨特的人類靈魂一樣。無論正經歷職涯轉換、自我懷疑、或只是單純想找回生活熱情,這本書將是你的溫柔指引,幫助你探索自我、與世界和解的起點。
內容簡介生活再亂、工作再煩、世界再吵,都可以靠IKIGAI禪學打造日常美好!跟著知名腦科學家茂木健一郎,從檢視日本的生活方式、文化、傳統、心態和生活哲學開始,了解 IKIGAI 的真義!什麼才是你甘願早起、願意堅持的理由?我們努力向前,卻常忘了為什麼出發。當生活失去重心,也許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還沒找到自己的 IKIGAI。你也有過這些感覺嗎?‧做得再多,卻覺得自己一點都沒價值?‧被現實拉著走,卻說不出「我為了什麼活著」?‧每天很忙,卻不知道什麼真正重要?IKIGAI 是一個答案,也是一種提問,不是你做了什麼、成就了什麼,而是:「你願意為什麼事,活出最真實的自己?」▍究竟什麼是 IKIGAI?IKIGAI是日本人用來描述生存意義跟喜悅的詞彙。這個詞是由「IKI」(生存),和「GAI」(理由)組合而成的。在日文中,IKIGAI會用在各種情況下,從最枝微末節的日常小事到遠大的目標和成就,這是個大家隨意使用的日常詞彙。最重要的是,你用不著功成名就,也能有IKIGAI。▍從 IKIGAI 的五大支柱,發現生命意義作者茂木健一郎從環繞 IKIGAI 的各種價值觀,整理出五大支柱,幫助我們啟發嘗試生命中的新事物,做出一步步導引,哪怕還在迷惘,也請用你相信的方式,活出想要的日子:‧你好好做完一件小事、踏實工作、慢慢走完回家的路,這是「從小處著手」; ‧你不再硬撐討好,開始說「不」、開始勇敢喜歡,這是「解放自我」; ‧你用心經營每一段關係,不論是與人、與物、與自然,這是「和諧與持續」; ‧你因為一杯咖啡的香氣或為路上偶遇的小貓感到快樂,這是「些微的喜悅」;‧你放下雜念,只與當下相處,那是心流的入口,也是「活在當下」。這五個支柱沒有高低、先後之別,只要你擁有或找到任何一項,都是你向著自己生命中的 IKIGAI 更靠近一步的證明。▍厲害的大師,都有 IKIGAI‧想在捏壽司時死去的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從捏製壽司單調且費時的精細步驟,找到了深厚的意義。‧女官清少納言,寫了一本著名的《枕草子》,沒有華麗詞藻,也從不提及自己,而是描述周圍的微小事物,反而更能有效的表達出自身個性。‧動畫大師宮崎駿接受過無數的榮譽,但他工作的真正報償卻是來自製作動畫本身。他用「心流」製作動畫,讓作品在議題之外散發出的創作的幸福感。‧雅樂師東儀秀樹說:「我們在寧靜的皇居裡演奏樂器,唱歌跳舞,但是沒有觀眾。我們演奏到深夜。有時候我們覺得已故天皇的靈魂似乎從天上下來,跟我們一起欣賞音樂,然後再回去。」‧東京豆腐名店的老闆山下健,暗地裡就是個哲學家。他討論不同的黃豆種類,簡直像是談論獨特的人類靈魂一樣。無論正經歷職涯轉換、自我懷疑、或只是單純想找回生活熱情,這本書將是你的溫柔指引,幫助你探索自我、與世界和解的起點。
內容簡介——重返海德堡,再讀語絲——金耀基最動人的散文經典,典藏新裝重現一本書寫近四十年的經典文學之作,一段跨越學術與情感的思想旅程。【新封面 × 新編排 × 作者獨家新序】海德堡——一座山川秀麗、詩意盎然的城市,也是一處思想激盪的學術重鎮。踏著哲人足跡走進這座文化薈萃之地,展開一場跨越時空的智慧對話。海德堡是個擁有悠久學術傳統的城市,也是「韋伯學」的重要基地,孕育出無數深刻的思想。1985年初秋,金耀基先生赴海德堡大學訪學,在這片充滿人文底蘊的土地上,以其獨到的視角與縝密的思考,寫就這部交織哲理與情懷的散文集。本書收錄了金耀基訪學期間的觀察與省思,內容涵蓋哲學、歷史、文化與教育等範疇。作者憑藉深厚的學術功底與敏銳的洞察,探討學術自由、東西文化的交融與對比,以及知識分子的責任與使命,並在理性剖析之外,流露對日常生活的閒適體悟。思想如絲線般細膩流動,在字裡行間交織出學術與人文的文化旅程,牽引讀者穿梭於理性與情感之間,感受歐洲學術傳統的深遠影響。《海德堡語絲》不僅是學者的心靈札記,更是一篇東西文明交匯的深情論述。金耀基在理性與感性的交織中,引領我們徜徉海德堡,探尋自由、文化與教育的真義,體會學術求索的喜悅與理想主義的光輝。
內容簡介——重返海德堡,再讀語絲——金耀基最動人的散文經典,典藏新裝重現一本書寫近四十年的經典文學之作,一段跨越學術與情感的思想旅程。【新封面 × 新編排 × 作者獨家新序】海德堡——一座山川秀麗、詩意盎然的城市,也是一處思想激盪的學術重鎮。踏著哲人足跡走進這座文化薈萃之地,展開一場跨越時空的智慧對話。海德堡是個擁有悠久學術傳統的城市,也是「韋伯學」的重要基地,孕育出無數深刻的思想。1985年初秋,金耀基先生赴海德堡大學訪學,在這片充滿人文底蘊的土地上,以其獨到的視角與縝密的思考,寫就這部交織哲理與情懷的散文集。本書收錄了金耀基訪學期間的觀察與省思,內容涵蓋哲學、歷史、文化與教育等範疇。作者憑藉深厚的學術功底與敏銳的洞察,探討學術自由、東西文化的交融與對比,以及知識分子的責任與使命,並在理性剖析之外,流露對日常生活的閒適體悟。思想如絲線般細膩流動,在字裡行間交織出學術與人文的文化旅程,牽引讀者穿梭於理性與情感之間,感受歐洲學術傳統的深遠影響。《海德堡語絲》不僅是學者的心靈札記,更是一篇東西文明交匯的深情論述。金耀基在理性與感性的交織中,引領我們徜徉海德堡,探尋自由、文化與教育的真義,體會學術求索的喜悅與理想主義的光輝。
內容簡介十七世紀以後,中國與朝鮮的關係是「父子關係」,與日本的關係是「養父子關係」,與越南的關係是「兄弟關係」,臺灣孤懸海外,發展出獨特的「遺民關係」型的中華意識。 《中華秩序追求與華夷論辨:近世以來東亞知識人的鄉愁》嘗試提煉出一個簡要關係,說明17世紀以後東亞知識人圍繞在中華秩序上的複雜關係,依其地理遠近或屏障的難易程度,以及政治、文化的吸收深淺,分成了數種關係。 本書分上下兩篇,含緒論共計12章,【上篇】分析近世知識人追求中華秩序的四種關係類型,是作為宏觀的整體視野,來看待東亞區域的發展趨勢,【下篇】則以比較微觀的個別視角,或以知識人,或以官員訪問,或以漂流人事件等,扣緊「華夷論辨」涉及敏感的「中華╱中國」意識,佐證前面所爬梳的四種關係類型。
內容簡介人生的滋味,尋常味道的不尋常平凡人有其平凡樂趣,自有其甘酵的真味這一份記憶,永遠在舌尖上……念人情,談滋味,千錘百鍊人間真味散文名家徐國能飲食與記憶的經典散文之作 出版10週年經典珍藏版各高中職推薦書單、必讀書單收入〈毒〉、〈食髓〉、〈第九味〉、〈刀工〉、〈興亡錄〉等名作天下的喫到底都是一個樣的,不過是一根舌頭九樣味。食物八味,指的是:酸甜苦辣鹹澀腥沖,至於第九味,則在時光與美食交會的人生之中。散文名家徐國能回憶老牌餐廳「健樂園」主廚:曾先生嗜辣,說「辣」是百味之王,有些菜酸甜鹹澀交雜,謂之「風塵味」,甜則是后妃之味,最解辣;鹹最俗而苦最高……一樣滋味,卻有不尋常的記憶,就看怎麼品嘗它,怎麼享受它。正如「健樂園」曾經婚宴、壽宴席開百桌,滿鼻子菜香酒香,爆肉的嗶啵聲,剁碎的篤篤聲,盛況空前,然而,人事變遷,多少繁華的宴席聚了又散散了又聚,多少人事沒有一樣留得住。回憶起「刀工」,父親用刀講究的是力通腕指、氣質刃尖與專心致志,正如烹調的材料、火候與調味,看似簡單,其實易學難精,是永無止境的功夫。正如父親提示的境界:「能喫就好,何必不厭精細」,曾經眼見杯觥交錯的風華化為遍地的荒蕪,再精巧的烹飪,也無法永遠留在舌尖:能真切停駐在心中的滋味,不是華美佳餚,而是歡樂與痛苦之後的平淡與寧靜,才是耐人尋味之處。《第九味》共分四輯,輯一昨日之歌是作者對過往光陰的巡禮,從童年住家的街道,吟詠到在東海就學時,常流連駐足的學校周邊商店,作者以感性細膩的筆調鋪陳懷舊歲月。輯二飲饌之間收錄作者得獎散文,嫻熟的文字、對烹飪與人生間的深刻體悟,賦予飲食文學新的意境,蘊無味於有味。第三輯雪地芭蕉描述作者觀畫寫詩讀詩讀史的心得,鞭闢入理的解析,對人生的獨到見解,談史論志時的開闔磅礡氣魄,呈現作者纖細之外的另一面貌。第四輯毒繼續論詩、論棋、論人生。清麗雅致的生活小品,如亭亭夏荷,淡淡吐露季節的芬芳。作者徐國能以細緻的筆調巡禮往昔光陰,談及童年住家、求學時光、飲饌美食、讀詩觀畫心得,有其獨到的見解與感懷:每一番記憶都是動人的意念,只有行過人生,「第九味」才顯得益發有情有味。
內容簡介很怕生、覺得說話很難嗎?從害怕開口到自在溝通,不逞強,做自己就好的無壓力對話法!〔同樣也是社交I人的專家親授〕不擅長交談也能輕鬆對話的90個技巧關於說話,這些困擾你也有嗎?.覺得和人說話很痛苦.容易緊張,不太會接話.反應不夠機智,說話不幽默.很怕一對一交談,自認是無梗王.最對方突然沉默事實上,沒有人天生就很會說話,大部分的人都需要學習。本書就是要幫助這樣的人,不擅長交談也無妨,你一樣能輕鬆與人對話。▍停止逞強,才能消除對說話的恐懼身為說話專家的山口拓朗,其實最初也很討厭說話,一想到要與人交談或面對面就覺得心煩,買了大量說話書來看也沒用。就在某天,他豁出去「不想再努力了」後,情況反而出現轉機。原來不再勉強自己後,反而更能傾聽對方的聲音,也比以前更能輕鬆傳達想法和感受。▍社交I人也無妨,一樣能輕鬆對話大部分的說話書都會提供許多技巧,目的就是要改變你的個性,不過對害怕說話的人來說,這些書看多了不但沒幫助,反而會更緊張。因此山口拓朗反而是要告訴你,保持原本的個性就好,就算不善交談,還是可以根據不同場合愉快溝通。▍書中收錄各式對話情境,任何人都能上手並套用!〔與朋友或同事閒聊〕╳ 把閒聊看得太重,拚命想找話題。○ 不用想太多,隨意聊聊天氣、美食就好。〔自我介紹〕╳ 因為緊張,加入很多不必要的訊息。○ 除了姓名、職業外,分享個人喜好,最容易引起對方興趣。〔開口提問〕╳ 問題太封閉,讓對方只能回答「是」或「不是」。○ 採用開放式問題,讓對方自由回答,如「最近有看哪些劇嗎?」〔聽不懂對話時〕╳聽不懂對話內容,只好不懂裝懂○承認自己不懂,表達「你能多說一點嗎?好像很有趣」,反而能加深彼此關係書中收錄多達90個對話技巧,不論是會議、拜訪、請託、安慰,甚至是走廊上的閒聊,都提供馬上可用的對話框架,幫助你避開說話地雷,和誰都能閒聊,建立信任關係。
內容簡介★亞洲史研究巔峰.集英社創社95週年紀念鉅獻★人物如星,交織燦爛歷史星空構築出籠罩全亞洲的歷史全景帝國競逐走向盛世、統御廣土眾民、東西文化交流新頁《亞洲人物史》第七卷進入十六至十八世紀,這是一個帝國興衰、知識變革與文化交流激盪的時代。此時,鄂圖曼帝國、薩法維帝國與蒙兀兒帝國在西亞與南亞霸權崛起,明清更迭改變東亞政治格局,日本從統一、擴張進入「鎖國」體制,朝鮮在戰爭與學術發展間尋找自身定位,而東南亞各國則在海洋貿易與歐洲殖民影響下經歷變遷。本書收錄影響此一時代的政治統治者、宗教領袖與思想家,如以伊斯蘭神祕主義教團教主之姿立國的伊斯邁爾一世、力挽狂瀾擊退日軍的朝鮮名將李舜臣、自覺知識分子責任的黃宗羲,以及飄洋過海來到東方的耶穌會傳教士。他們在動盪與變革的世界中,或開疆拓土,或魄力變革,或開創思想,形塑了亞洲歷史的重要篇章。這是個帝國競爭與文化交融的時代,草原與農耕文明持續對抗,貿易與戰爭交織出複雜的世界網絡,學術與宗教思想亦在東西交流中發展。這些人物的行動與思想,不僅改變了當時的世界,也影響了今日亞洲的文化與歷史進程。【本卷主要人物】阿拔斯一世/蘇萊曼一世/卡蒂普・切萊比/阿克巴/沙勿略/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李舜臣/光海君/李滉(李退溪)/李珥(李栗谷)/鄭氏一族(鄭成功等)/康熙帝/黃宗羲/達賴喇嘛六世/良淵王叢書特色:• 跨越地域,從東亞到西亞,涵蓋整個亞洲的歷史長河。• 突出「交流」視角,深挖和平與衝突中的文化碰撞。• 匯聚現代亞洲史研究權威,打造精緻的評傳與分析。歷史不僅僅是故事,而是對人性的深刻關照。開啟您對亞洲文明的全新理解。
內容簡介★亞洲史研究巔峰.集英社創社95週年紀念鉅獻★人物如星,交織燦爛歷史星空構築出籠罩全亞洲的歷史全景壓迫與變革交錯的時代、民族意識覺醒、每個選擇都形塑了亞洲的未來《亞洲人物史》第十卷聚焦於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中葉。這是一個抗爭、獨立與變革的時代,亞洲各地在帝國主義壓迫與近代變革浪潮下掙扎求存,殖民統治與近代化的矛盾激發民族意識覺醒,各地人民在不同處境下,探索通往解放、獨立與自由的道路。從革命志士到女性運動先驅,從民族獨立領袖到文學思想家,各地人民不僅對抗外來殖民統治,也在階級、性別、宗教與知識體系上展開抗爭。在朝鮮,有人積極投身獨立運動,也有人選擇調和折衷;在中國,文學與思想界交鋒激盪;在蒙古與阿富汗,政治與軍事變革塑造新國家;在阿拉伯與印度,憲政運動與女性解放並行推進。本書描繪了亞洲如何在壓迫中尋找生機,如何在西方主導的知識體系中重建自身的歷史話語。本書不僅探討獨立運動與民族抗爭,也關注那些選擇不同道路的人們。透過這些人物的故事,重構亞洲歷史,呈現「民族解放之夢」的多重樣貌,並深思壓迫與自主、傳統與變革之間的複雜關係。【本卷主要人物】尹致昊/金瑪利亞/李載裕/魯迅/張愛玲/林獻堂/卡蒂妮/卡瑪拉德維・查托帕迪亞/奧爾佳・列別傑娃/阿卜杜勒希德・易卜拉欣/多斯特・穆罕默德/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八世/薩德・扎格盧勒/瑪拉克・希夫尼・納西夫/後藤新平/夏目漱石/柳田國男/與謝野晶子叢書特色:• 跨越地域,從東亞到西亞,涵蓋整個亞洲的歷史長河。• 突出「交流」視角,深挖和平與衝突中的文化碰撞。• 匯聚現代亞洲史研究權威,打造精緻的評傳與分析。歷史不僅僅是故事,而是對人性的深刻關照。開啟您對亞洲文明的全新理解。
內容簡介很怕生、覺得說話很難嗎?從害怕開口到自在溝通,不逞強,做自己就好的無壓力對話法!〔同樣也是社交I人的專家親授〕不擅長交談也能輕鬆對話的90個技巧關於說話,這些困擾你也有嗎?.覺得和人說話很痛苦.容易緊張,不太會接話.反應不夠機智,說話不幽默.很怕一對一交談,自認是無梗王.最對方突然沉默事實上,沒有人天生就很會說話,大部分的人都需要學習。本書就是要幫助這樣的人,不擅長交談也無妨,你一樣能輕鬆與人對話。▍停止逞強,才能消除對說話的恐懼身為說話專家的山口拓朗,其實最初也很討厭說話,一想到要與人交談或面對面就覺得心煩,買了大量說話書來看也沒用。就在某天,他豁出去「不想再努力了」後,情況反而出現轉機。原來不再勉強自己後,反而更能傾聽對方的聲音,也比以前更能輕鬆傳達想法和感受。▍社交I人也無妨,一樣能輕鬆對話大部分的說話書都會提供許多技巧,目的就是要改變你的個性,不過對害怕說話的人來說,這些書看多了不但沒幫助,反而會更緊張。因此山口拓朗反而是要告訴你,保持原本的個性就好,就算不善交談,還是可以根據不同場合愉快溝通。▍書中收錄各式對話情境,任何人都能上手並套用!〔與朋友或同事閒聊〕╳ 把閒聊看得太重,拚命想找話題。○ 不用想太多,隨意聊聊天氣、美食就好。〔自我介紹〕╳ 因為緊張,加入很多不必要的訊息。○ 除了姓名、職業外,分享個人喜好,最容易引起對方興趣。〔開口提問〕╳ 問題太封閉,讓對方只能回答「是」或「不是」。○ 採用開放式問題,讓對方自由回答,如「最近有看哪些劇嗎?」〔聽不懂對話時〕╳聽不懂對話內容,只好不懂裝懂○承認自己不懂,表達「你能多說一點嗎?好像很有趣」,反而能加深彼此關係書中收錄多達90個對話技巧,不論是會議、拜訪、請託、安慰,甚至是走廊上的閒聊,都提供馬上可用的對話框架,幫助你避開說話地雷,和誰都能閒聊,建立信任關係。
內容簡介玩,是孩子最自然的學習方式;桌遊,是教養最強的神隊友。玩桌遊,學素養!從遊戲開始培養未來競爭力!孩子總是坐不住、不專心、不擅表達?或許,他只是需要一種更有趣、更貼近天性的方式。桌遊不只是娛樂,更是孩子練習專注、溝通、邏輯思考與合作行為的最佳媒介。《桌遊教養全攻略》作者陳介宇是一位資深桌遊玩家與收藏家,也是一位特殊教育學者,他結合教育心理學與豐富的課室經驗,提供清楚易學的桌遊教學策略。書中收錄多款適合不同年齡、能力與需求的桌遊建議,協助家長與教師透過遊戲,陪孩子一步步培養各種關鍵能力。無論是一般學童,還是需要特別支持的孩子,都能在「玩」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節奏與方向。這是一本獻給正在努力教學的老師,也給陪伴成長的爸媽――讓我們一起透過遊戲,重新看見孩子的能力與可能,讓學習變得自然、有趣,也更有意義。本書內容包含──★如何根據孩子的能力與需求挑選合適的桌遊。★課堂與家庭中實用的遊戲帶領技巧與適性調整方法。★協助觀察孩子反應、引導行為與提升內在動機的實務建議。★推薦23類400+遊戲,快速對應學習目標與能力發展需求。孩子將能從中快樂發展──★培養專注力、增進人際互動力。★強化語言表達與情緒調節。★發展邏輯思考與生活應對能力。
內容簡介最遙遠的歐洲小說切角,割破最哀愁的亞洲島國歷史觀點文學獎、柏林藝術獎(文學類)、三度入圍德國圖書獎年度決選,德國小說大家施益堅,震動歐洲文壇的跨境歷史書寫新作!第一本以臺灣日治時期為背景,書寫跨度七十年,並碰觸二二八事件的德文歷史小說.德國國家文化廣播電臺.《新蘇黎世報》.《每日明鏡報》.《SR文學通訊》.《科隆城市報導雜誌》.《德國之聲》.《中央社》───好評報導日本統治、太平洋戰爭、二二八事件、國民政府來臺……這是國家如風中草芥的時代。皇民、灣生、原住民、外省人、臺灣人……這也是個所有人都不知何去何從的時代。一九四○年代,日治時期的臺灣正逐漸步入陰影。彼時,八歲的梅子仍無憂無慮地生活在島嶼北方,皇民化家庭的她,仍天真地為自己流利的日語還有被譽為當地棒球隊明日之星的哥哥感到自豪,尚不知戰禍一觸即發。然而,當軍隊大舉進駐金瓜石,在近郊設立戰俘營,她的世界瞬間崩塌。那個懵懂樂天的女孩,隨著歲月流轉,看盡悲歡冷暖,終成滿頭白髮的老嫗。縱然七十年過去,戰時的負疚和罪惡感仍如影隨形,無法從她記憶中抹去。往事靜默如金,這次該由誰開口訴說?時代翻覆人心,施益堅試圖透過一個大時代中歷經四代的家族故事,叩問讀者關於歸屬感與認同。對於歷史洪流中的個體,過去已然塵封蓋棺,而未來的我們,又該如何直面這段歷史,真正去了解知道自己是誰?又經歷過什麼?
內容簡介國際知名友臺德國作家.成名暢銷作.似水新封版突破初老困境的人生之書2012年德國圖書獎(Deutscher Buchpreis)年度決選之作感覺是會移動的標的。我們沒有目的地,只能經過。告別中年的心靈探究,尋記憶之河,溯源而上的人生之旅。一個內心仍充滿期盼的初老之人,面對事業轉折、婚姻失落、家庭挫敗的生命難題,他開車穿越歐洲,展開長達三千公里的心靈之旅,直到所有的離心力靜止下來……邁入暮年的何暮德‧海巴赫,回顧看似順遂的人生:順遂的哲學教授職涯,理想的婚姻與妻子,雖然結婚二十年,他仍愛她如初。然而就在某個時間點一切全變了樣。太太搬到柏林,婚姻生活變成周末激情,唯一的女兒又始終與父母保持距離。他對大學學制改革的強烈不滿也奪走對工作的熱情。一個轉換跑道的機會突然降臨,他渴望徹底釐清婚姻狀況、和女兒之間的關係以及人生軌道上種種萌生的失落感,一切驅動他上路去尋找答案。途經法國、西班牙,一路到葡萄牙里斯本,一趟回溯記憶而上的追尋旅程,讓他不得不重新審視前塵過往,哪怕接下來很可能得放棄一切或者失足於生命的無底深淵。抵達終站後他才發現,原以為最重要的決定,其實早已盡在不言中。
內容簡介國際知名友臺德國作家.出道成名作.柔情新封版重啟人生下半場的幸福之書2009年德國圖書獎(Deutscher Buchpreis)年度決選之作歷經婚姻的創傷與家庭的磨耗,人生下半場歸零重啟,還有第二次幸福的機會?我們不再是二十郎當歲,不再是美好的生活還在眼前。我們也還沒有七十歲,並不是生活已經過去了。我們是四十幾歲,生活正在經過我們。踏境節總在七年間隔中到來,每逢此刻,數千人浩浩蕩蕩,邊境行走的不只是盛大歡度節慶,每七年的循環中,人與人重逢又分離,情愫飄來忽去。人們嘆望時光的流逝,重新估量自己的人生⋯⋯來自四十多歲的單親媽媽凱絲汀,有個青春期的叛逆兒子、逐漸失智的母親。日復一日的看顧中,她感到失去自我,困於彷彿一灘死水的生活而動彈不得。年紀相仿的男人懷德曼,單身、學術生涯不順,回鄉教書,畢生所追逐的事業理想瀕臨破滅。前次遶境行走,她倆美好初遇,如今重逢於生活夾縫中,早已冷卻的悸動,剎那間,又有了新的蕩漾……一段在稜線上行走的人生,擺盪在哀莫大於心死與情欲激亢之間。來自柏林與科隆的兩人,一路從德國海森鄉間轉戰大法蘭克福情色夜店,只爲追尋第二次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