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讓創意自由

Out Of Our Minds: Learning To Be Creative
嚴長壽推薦序: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們文化再生及創新一些值得參考的啟示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7個人喜歡
  • 9 315
    350
  • 分類:
    中文書心理勵志自我成長改變/轉念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肯.羅賓森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譯者:黃孝如、胡琦君
  • 出版社: 天下文化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1/08/31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簡單卻顛覆的思辯,帶你穿越人生迷霧...自我成長書展75折起,滿額送保溫袋 👉逛逛去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內容簡介

創造力,是最偉大的反叛
創意,是科學,是藝術、是電影、是文學,是一切生活美學的基礎,
更是所有重要發明背後的火種、推動人類文明的力量。

學齡前的孩子都是創意大師
出了校門多年,為什麼自認有創意的成年人愈來愈少?
重新找回充滿創造力的自己,是我們面對這個不確定世代的第一步。


瞬息萬變的經濟情勢與科技競爭,如何迎頭趕上,成為先行者,讓各國政府與全球企業頭痛不已。他們需要具備創意、創新,與應變能力的人才。但這種結合了創造力、人文素養、人際溝通、合作精神及問題解決能力的人才為何如此缺乏?為何所有機構的頭號難題會是這個?問題出在哪裡?該如何解決?本書會為所有政府機關與企業解答這個創意與創新匱乏的問題。

提倡創意為什麼那麼基本? 政府、企業,與組織從來沒有這麼重視創意與創新。這為什麼那麼基本,少了創意的代價又是什麼?

發展創意為什麼必要?為什麼有那麼多成年人自認缺乏創意(而且不夠聰明),但多數的孩子都可以不停丟出許多點子?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提倡創意需要什麼?創意是人人都有,還是只限於得天獨厚的少數人?創意能培養嗎?該如何培養?好創意能帶來什麼好處?

Robinson認為,各國政府企業都面臨了同樣的問題:許多社會新鮮人出了校門卻仍然摸不清自己的能力與專長。這個問題的根源就在學校。Robinson的說理與敘事能力向來讓人信服,他指出了政府與個人可以從什麼角度來迅速補強創造力。

新版的內容符合全球性教育制度的變遷,也收錄更多案例,重點是以更多國外教育的例子與美國教育制度對照,希望能吸引更多海外讀者。

名人推薦

我認為「文化」是一個社會的核心價值,不能簡化成文化創意產業,而是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的東西。這本書能給我們文化再生及創新一些值得參考的啟示。
──嚴長壽(亞都麗緻飯店董事長)

企業所要求能溝通、會思考、可以預期未來的人才,這些能力其實都源自了解別人內心動機和慾望。作者說的對,根本解決之道在教育,教育的確是改變社會最勇猛的武器。
──洪蘭(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要有創意,不只是不斷解決問題,而是要學著問「重要」的問題,問「大」的問題,問「對」的問題,有時這比找尋正確的答案還重要。在快速變動的時代,我們需要敢於藐視主流,不畏懼模糊不確定的人才。
—溫肇東(政治大學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主任)

這本書對人力資源的意義,有如《寂靜的春天》在環保運動的地位。
──Wally Olins(國際品牌大師)

無論是西方文化或是現有的教育制度,都在各個層面上顯示對創造力的輕忽,羅賓森在本書中對各種相關現象指證歷歷,並提出了精闢的見解。
──John Cleese(英國老牌演員,喜劇團體蒙蒂巨蟒成員)

如果你真的想要釋放自己與每一個人都擁有的天賦創造力,那麼現在就動手……從閱讀本書開始!
──Simon Woodroffe(英國迴轉壽司創始人,獲選「倫敦年度企業家」)

作者創造力的領域中,可說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最佳代言人。他的觀點不僅是教育機構培養學生創造力的指南,也是企業激發員工創造力的引導。此書是挑戰現代人自滿心態的重要著作。
──Ruth Spellman(英國Investors in People總裁)

譯者


黃孝如

政治大學哲學系畢業,曾任天下文化、遠流出版公司主編、城邦出版集團原水文化總編輯、台北書展基金會執行長。譯作有《生涯定位》、《相愛到白頭》、《世界的另一種可能》(皆為天下文化出版)、《夏日農莊》、《這輩子,你想做什麼?》等。

胡琦君

十八歲時接下第一個翻譯委託案,從此立志成為專業譯者。大學英文系畢業後,先後當過空姐、祕書、國小英文老師。閒暇之餘,兼做口筆譯,以及自行車賽事主持人。取得師大翻譯所碩士前,曾赴美國阿拉斯加農場工作,並在《中國時報》擔任實習編譯。譯有《樂活工作的一年》等書。部落格:tw.myblog.yahoo.com/caseyhu-yahooblog

目錄

推薦文
教育,將文化台灣推向世界 嚴長壽
教育是改變社會的利器 洪蘭
創意台灣需要兩大支柱 李仁芳
從朗讀經典培植創意種子 楊定一

前言
不要以為只需緊緊盯著後視鏡,我們就能成功駕馭複雜的未來世界。如果真的這麼沒有前瞻性,
那麼一定是因為我們沒有讓創意頭腦發揮到淋漓盡致。

1
打破一切創意藩籬
本書不像一般談創造的書,空談問題表面的病徵,只提供追求短期目標的一些小撇步,而是找出
問題的癥結。

2
面對創意革命
文明是教育與災難拔河的結果。然而現代的公共教育制度本身就經常是個大災難,不僅對未來沒
有遠見,還故步自封,耽溺在過去。

3
教育應該不一樣
目前教育制度的規劃,不足以讓我們應付今日面對的挑戰。這個體制是根據上一代的需求而設計
的,所以只改革是不夠的,必須要徹底革新。

4
學位不再至高無上
由於世界巨大變遷,人們的生活和謀生方式也產生了極劇烈的變化。過度執迷於提高學術水準並
不能解決我們面對的問題,為了人類的未來,我們必須對天賦創造力產生全新的看法。

5
探索你的創意極限
當前社會比以往任何時代更需要多樣化的人才,再也不能只仰賴一元化的人才觀了。

6
如何活出創造力
人們一旦找到天命歸屬,便能認清自身的天賦,進而獨當一面。唯有幫助他人探索其內在源源不
絕的創意,才能激發出他們最好的表現。

7
跟著感覺走
沒有情感的世界可說是毫無人性,然而,我們的教育體制卻鮮少著墨在情感這一塊的訓練。要汲
取真實的創造能量,我們不能只透過理性,還必須仰賴情感,才能和其他人共創多元且豐富的人
類文化。

8
創意天才不寂寞
世界上與文化絕緣、完全不受文化影響的人可以說少之又少。換言之,個人創意幾乎都是受到其
他人的作品、想法、和成果所激發出來。

9
創意領導人
任何機構想要建立創新文化,唯有領導者帶頭做起才可能成功。有了領導人的全力支持與參與,
要想改變企業環境絕對不是問題。

10
創意學習,永不止息
教育並非為了替未來鋪路的線性過程。教育旨在培養才能與敏銳感受,透過它們,我們就能擁有
最棒的人生,並開創自己美好的未來。

後記
教育與訓練是開啟未來的鑰匙。鑰匙可以轉兩個方向:轉其中一邊,你就將資源鎖上了;轉另外
一邊,你就把資源打開,還給原本擁有它們的人。

注釋

序/導讀

自序

創造力是人類最偉大的天賦,當世界變得愈複雜,我們就愈需要發揮創造力以應付挑戰,可是很多人根本就認為自己毫無創造力可言。本書就是希望說明為什麼創造力如此重要,為什麼人們總自認欠缺創造力,以及我們的創造力是怎麼喪失的,這樣我們才會知道到底應該如何來重新激發世人的創造能力。本書初版於二○○一年推出,目前讀者手上的這個版本是經過修訂之後的全新版本。話說回來,為什麼我要改版,又有多少內容是經過更新的呢?

本書初稿是在二○○○年完成的。所以改版的第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時至今日,無論我本身的經歷或是全世界的大環境,都已經又呈現了全新的面貌。在這段期間,書裡提及的每一個領域變化的速度都快得驚人,所以每一個議題也都愈來愈迫切需要解決。大家只需看看科技變化之快就知道了。十年前,大多數人對網際網路還覺得很陌生,智慧型手機、iPod也還沒有推出,更別提足以改變全世界文化和經濟面貌的臉書、推特、YouTube或其他公共交流網站了。此外,從震驚全球的九一一事件,到二○○八年全球經濟大衰退產生的許多後續嚴重影響,可以說無論在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環境上,這十年來都發生了很多根本預料不到的重大事件。人類日後仍將面臨種種難以預測的危機,這正是本書論述的重點之一,所以我才會竭力主張:無論在企業界、教育界或日常生活的每個層面,我們都必須積極培養大家的創造力。

重新編撰本書的第二個原因,是因為我對於書中提出的許多核心思想該如何落實,這些年來又累積了很多新的想法。過去十年來,我幾乎跟各行各業所有層級的人都討論過本書的各種觀念,這些人包括:跨國大企業或非營利組織的領導人、政界人士、藝術家、科學家、學生、學生家長及老師等,與各界人士研商之後的豐富心得,讓我更相信本書宗旨的重要和急迫,以及廣泛讓世人認識本書建議的必要。

第三個原因則是,在這十年之中,不僅這個世界不斷地改變,我本人亦然。事實的確如此,在我撰寫本書第一版時,我和家人住在莎士比亞的出生地,也就是英國的雅芳河畔斯特拉特福(Stratford on Avon)小鎮。可是重新修改這個新版本時,我已遷居目前的住所,也就是美國洛杉磯熱鬧的大城市裡面。名建築師萊特(Frank Lloyd Wright)曾說,在你扭轉世界之前,不妨先到洛杉磯來徹底放鬆一下。所以在推出第一版之後,我們全家真的搬到這裡來徹底放鬆。你可以想見這對我們的影響有多大。從那時起,我開始遍遊美國,認識了很多傑出人士,也見識了很多令人激賞的開創性事物。這些經驗讓此新版本更為豐富,無論對美國、亞洲還是歐洲的發展都描述得更透徹,因為本書所討論的議題的確是全球性的現象。

到了二○○六年,舉世聞名的非營利網站「TED」(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曾在加州的蒙特利舉辦座談,我有幸在會中發表演說,分享了本書的一些重要觀點,那次的演講後來分別在一百多個國家內被下載了超過五百萬次。要順便一提的是,我兒子詹姆斯和女兒凱蒂曾要我上網看YouTube的一個三十秒短片,內容是有關兩隻貓咪似乎在彼此交談的小故事,這段小影片竟被下載了高達三千萬次,我對這類事情才終於有了一點概念。話說回來,我在TED上的演講內容畢竟與貓咪聊天不同,因為我那次的演講影片在全世界的大小會議及研習營等場合播放,至今估計點閱次數大約已達一億次。這是廣大群眾對這類議題深感興趣的一個指標。二○一○年時,我又獲邀在TED網站上做第二次演講,這一回也同樣引起了極廣大的迴響。

二○○八年那一年,我寫了《讓天賦自由》(The Element: How Finding Your Passion Changes Everything,中文版由天下文化出版)一書,初版於二○○九年一月在美國發行,之後並在全世界推出各種語言的版本。這本書的主題是闡述人們的天賦能力和創造力,以及如何激發這些能力的種種外在條件。本書在很多方面都是《讓天賦自由》一書的延伸,只不過本書更深入探討了幾個重點:為什麼人類社會迫切需要激發每一個人的天賦才能,尤其是創造力?為什麼企業、特別是教育機構,打從一開始就走上扼殺人們的創意天賦這條路?

所以我欣然接納了出版社凱普斯東(Capstone)的建議,在本書出版十週年紀念的此刻發行這本更新過的修訂版本。我不得不承認的是,一開始我並沒有打算修改這麼多篇幅,本來只想利用週末一面小酌幾杯,一面對原版內容略做潤飾即可,沒想到最後我幾乎重新改寫了整本書,不僅增添了新資料、立論更明確,全書的文字也更平易近人了。所以即使有讀者曾看過這本書的原版,我也不反對他再購買或借閱這本全新增訂版,因為兩個版本有很大的差異,讀者在閱讀過程會發現就像在看一本新書。如果讀者是第一次閱讀此書,那麼無論你是在企業界工作,或是在教育界和非營利組織任職,或者你只是關心自己的創造潛能有沒有充分發揮,我相信你都能被本書的內容深深吸引。

本書的宗旨,是想讓每個人都了解自己多麼有創造力,也讓企業在了解自己擁有創新能力之外,還知道應該怎樣打造有利於發揮創意的環境,此外更想推動創新的教育改革,讓教育體制更有助於人們發揮創造力。

我曾在原版的序裡提到,當時自己之所以會用「讓創意自由」當做書名,主要出於三種原因。如今我沿用原書名,仍然是出於三個理由。第一,人類生存的世界,是根據我們對想像力和文化秉持的觀念、想法及價值觀塑造出來的。我們思考和感受到的不只是來自世界的外觀,同時也摻雜了自己的想法、觀念,並且多少也是根據自己過去的經驗來詮釋看到的事物。因此,每個族群的生活型態都不相同,各族群的觀念不一樣,賦予經驗的意義也各異,所以我們根本可以算是活在自己創造的世界裡面。正因如此,我們當然也能重新再創造自己的世界。人類史上會發生偉大的革命,通常都是因為擁抱了新觀念,正因為新觀念讓原本視為當然的想法產生了動搖,革命才會發生,這就是文化變遷的基本過程。

第二個理由是,想要找到一種平衡的生存之道,就必須讓天賦自由,並且充分發揮我們的創造力。教育本應協助我們做到這一點,卻往往未能善盡其職,反而耽誤了很多人的一生,讓他們無法發揮自己真正的天賦。所以很多人的天賦都被扼殺了,反而沒能善用他們的創意頭腦。第三點理由是,由於目前教育政策的腳步凌亂不堪,為了找到合理的做法以應付當前特殊的變局,大家已經聽膩了提高教育水準的高調。畢竟所謂的教育水準其實是為已經過時的社會背景而設計的,而時代背景改變了,教育目標自然也不同了。我將在本書中詳述其間的種種時代變遷和因應方法。總之,不要以為只需緊緊盯著後視鏡,我們就能成功地駕馭複雜的未來世界。如果真的這麼沒有前瞻性,那麼一定是因為我們沒有讓創意頭腦發揮到淋漓盡致。

肯‧羅賓森
二○一一年二月,於洛杉磯推薦文
教育,將文化台灣推向世界


在台東成功三仙台風景區有一個原名為「比西里岸」的原住民部落,這原本是個毫無生氣的阿美族小漁村,村裡青壯人口流失嚴重,青少年流連於網咖,找不到生命的方向。後來,一位同是阿美族的藝術家,開始教導他們撿拾廢棄的定置漁網浮筒,剖半製鼓身,再用山羌、羊皮繃成鼓面,以漂流木為底座,製成了一個又一個獨具風格的「寶抱鼓」(Paw Paw就是浮筒之意)。

咚—咚—咚—,原本捕魚用的浮筒,成為藝術的道具,隨著廢棄物的再生,這些孩子也開始新的探索。二年多前,我在這裡首次聽到他們渾然天成的鼓聲,極為震撼。之後我請來朱宗慶打擊樂團的副團長阿棋老師,引用更為系統的教學,為他們打開了全新的學習視野。

如今,他們已是部落最好的代言人,也為部落再生找到最合適的溝通傳達語彙。我看到這些孩子因為接觸大量的藝術及音樂,而有了極大的轉變。原本對外人閃躲的眼神,靦腆的應對,轉為自尊及自信的神態。每次聆賞他們演出,隨著鼓點起落、腳步奔馳、純淨無染的歌聲瀰漫舞台,一股藝術的能量,從頭到腳改變了他們,感染了觀眾。這個時候,我的心啊,總是震顫不已。

我們的生活世界是與時俱進的,我們過去膜拜的成功教育典範,也將面對嚴苛的挑戰,我一直很關心偏鄉弱勢的教育,有什麼辦法可以為這些天賦異秉的孩子,量身打造他們真正需要的教育?寶抱鼓隊的故事還沒結束,而我已經看到藝術創新的力量之大之強,無可匹敵。

然而這些卻全是在我們現今正規教育中被壓抑、被忽略的面向,而羅賓森這本新書,便是將讓天賦自由,導引到創意的積極實現。

天賦要能夠自由,必須重新走回教育,但這個教育必須有新的視野。羅賓森認為,長久以來,學校教育的通病就是偏重學科,不重視提升心靈的培養,甚至將藝術貶為感覺、情緒或直覺而已。

許多學校大幅縮減美勞等實作課程,有的學校減少體育課時數,學生喪失許多與自己身心能量連結的機會,精神日趨萎靡。龐大的教育體制,日夜耕耘,最後只是培養出一大堆有腦無心的人。

然而,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中,這種空有一大堆知識,卻沒有活用智慧的人,早已過時,所謂的人才的必須重新界定,於是當前教育最重要的課題之一,便是激發並實現創意。如同羅賓森強調的:「培養自己天賦的想像力、創造力和創新力,已經不是一種抉擇,而是迫在眉睫的需要。這是全球化的挑戰,沒有人可以豁免,而且每個人都無所遁逃。」

這些話給我很深的啟發,向來台灣的弱勢是「國際化」,可是「文化」卻是台灣最大的優勢,在我們讚嘆台灣累積出這麼厚實文化的同時,我又心痛的看到這些多年累積的文化基礎正在流失當中。

我傾注無數的心力關懷教育,其最深切的原因乃在於,我認為「文化」是一個社會的核心價值,不能簡化成文化創意產業,而是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的東西。我希望羅賓森這本《讓創意自由》,能給我們文化再生及創新一些值得參考的啟示。是之為序。

嚴長壽(亞都麗緻大飯店董事長)

推薦文
教育是改變社會的利器


這本書最初引起我注意的是它的英文書名“Out of Our Minds”(跳脫你的心智框框),我馬上聯想到孔子說的「不踰矩」,「矩」究竟限制了我們多少?

古人說「形為物役」,收藏的東西多了,主人就變成東西的僕人,人也是一樣,慾望多了,「身為心役」,身就變成心的僕人。奇怪的是,我們雖然知道心是主宰,但是整個教育和社會的制度還是圍繞著「身」在轉,定了很多法條來限制「身」,卻沒有徹底去改變「心」,所以效果不彰。

作者看到了這點,大聲疾呼,革命要從心做起,重新創造自己的世界。人是活在自己創造的世界裡,既然是自己創造的,當然也能夠自己去改變它,趙孟能貴之,趙孟能賤之。他認為打造一個符合21世紀要求的人性新世界是有可能的,科學會進步是因為有個「典範移轉」(paradigm shift)的機制,新觀念出現,動搖了過去奉為臬圭的舊觀念,搖得厲害時,舊的就被推翻,新的取而代之,科學就往前邁進了一步。作者認為這個科學的革命也可以發生在文化上,但是阻礙這革命發生的是目前教育體制中的考試制度。他說教育本應幫助人們發揮他的創造力,卻因人過度迷信學校考試成績,反而打壓了人原有的天賦能力,造成人力的浪費。

我們現行的教育制度源自工業革命後,天賦人權的思想。為了使人人都能受教育,教育不得不從重質的菁英制度轉換為重量的生產線制度,生產線注重的是一致性和標準化。兩百年後,它不合時宜了,因為現代企業要的是彈性和多樣化。所以我們不能再用舊的框子去限制新的發展,作者特別用林肯的「解放自我」來強調跳出這個舊框的必要性。

但是要擺脫舊信念的束縳不是這麼容易,中國有句話「撼山易,撼舊範式難」,人的思想信念是最難改變的。韓愈說「化當世莫若口,化來世莫若書」,因此作者重新改寫這本書,十年間,世界的改變太大了,不是更動幾點就可以應付的過去的了,讀者會發現,這是同樣名字的一本新書。嚴長壽總裁在他的新書《教育應該不一樣》中說:教育不是後視鏡,它應該是探照燈,為青年照亮未來;作者也說不要以為緊盯的後視鏡,我們就能駕馭未來。時代不一樣了,想法也要不一樣,所以現代學校教育的目的已經不是學到什麼有用的東西(因為知識會改變),它是培養正確的價值觀、高尚的人格和情操。價值觀引導我們的抉擇,而抉擇又決定我們是個什麼樣的人,它與自我認同是一體兩面。

教育的本質應該在理解內心最深處的自己,只有透過理解人性,我們才能去理解他人內在的動機和慾望。企業所要求能溝通、會思考、可以預期未來的人才,這些能力其實都源自了解別人內心動機和慾望。作者說的對,根本解決之道在教育,教育的確是改變社會最勇猛的武器,掌握了思想就掌握了行動,就改變了世界。

洪蘭(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推薦文
創意台灣需要兩大支柱


談到創意,太原山西大學我的一位同行說法是:「世界的未來,由不安定份子開創;由安定份子看守。」不安定份子,他指的是我常講的「創意異類」(creative deviant)。

類似的意思,羅賓森的說法是:「創意最常讓人聯想到的畫面,是天才獨自泅泳,奮力對抗傳統的沉重激流,追求前人從未有過的想法。」

先不管別人,看看我們自己的一條﹁傳統沉重激流﹂長什麼樣子?對我們的影響又為何?各界領導對台灣產業所持的主流見解,大體還是「知識經濟」,是「科技掛帥」吧?

沉重的主流見解認定科技/知識就是客觀、事實及產業現實;而藝術/文化只是感覺、情緒式直覺的呈現、展演,是吧?

不然怎麼解釋五年五百億的頂尖大學方案,國內三所藝術大學一分錢也沒分配到的現象。

科學、技術、工程、數學是台灣教育體系中的主要學科;藝術、音樂、舞蹈,則是這個教育體系的「副科」!先不要夾纏太深的理論辯證與論述,不妨看看台灣的資訊電腦工業近況。我們可以藉此檢視並思考一下台灣「知識經濟」思維典範下,科技「主科」、藝術「副科」潛在論述的產業後果。

台灣切割代工業務建立獨立個人電腦品牌,始自二○○○年。到二○一○年,第一品牌產量上看一年四千萬台。然後蘋果iPad於二○○九年推出,不到兩年已逾四千萬台的年銷量。而台灣個人電腦業務則下降相當幅度,從全球十大品牌坐二望一,現已降至全球第四名。

蘋果勝出主因在App Store上逾四十二萬五千款應用程式與服務,供全球九十國客戶選用,其中三分之二需要付費。收入排行榜前十名中有七款是遊戲,前二十名排行有十五款是遊戲,前一百名中則有六十款是遊戲。遊戲類的軟體與其說是「知識經濟」中所謂「主科」科技創新領域,還不如說是「美學經濟」裡「副科」文化創意的領域,所涉及的是美術、色彩、故事腳本、造形、音樂……等設計創意。

數十年來,我們各界領導人的「科技掛帥」、「知識經濟」、「頂尖大學五年五百億」等政策論述風行全島上下。但很現實地說,我們是否看到iPad威脅到我們的資訊工業,蘋果靠的是他們「文創+科創」兩條腿走路,「科文共裕」的平衡協作打倒了我們的「傳統沉重激流」「科技掛帥」論述。

「科文共裕」的理論基礎也不深奧。從想像力、創造力的開發,到創新的實踐;從教育體系到產業體系,一路上要「讓創意自由」,理性知識與感性體驗的開發是同等重要。這是台灣個人電腦工業發展近況給我們的深刻啟示。

我們主流社會的決策者們,似乎很少意識到,藝術家和科學家事實上很可能對同樣的主題感到興趣。就如同羅賓森的細緻觀察:

畫家和地理學家可能都熱愛風景;
小說家與心理學家可能都熱中研究人際關係;
詩人與生物學家,認知科學家可能都熱情探討意識的本質。

從創造力教育層次來看,藝術教育更是與科技教育有同樣的機會去協助學生學習專注、保持靜心、並開拓其創造力之潛能,與對自我期許的自信與自尊。

國內知名表演團體優人神鼓三年前接受行政院文建會媒合演藝團體駐點計畫的安排,進駐彰化二林收容所,破天荒打進收容所「高牆」。好幾位年輕收容人從姑且學之的冷淡態度,到一棒、一棒擊出感動,藝術教育確然鼓舞了這些少年的人生。

廿四歲的阿甘曾是叛逆少年,曾為逞一時意氣加入幫派打群架,被判殺人未遂;小蔡為求走路有風,窩藏槍枝,還持槍搶劫超商,兩人都被關進鐵窗。三年前優人神鼓在深耕彰化期間,以文建會駐點計劃大膽進駐高牆,向十六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一般平裝
    • ISBN
    • 9789862168103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52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