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簡單卻顛覆的思辯,帶你穿越人生迷霧...自我成長書展75折起,滿額送保溫袋 👉逛逛去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內容簡介
本書探討人生中最基本的問題:生命是如何開始的?我們是如何從一個逗點大的單細胞開始發展、長大,變成一個複雜的成人?到了晚年之後,我們還會和現在一樣嗎?我們是如何影響他人的生活呢?他人又是怎麼影響我們的?
透過發展心理學的科學研究基礎,讓我們瞭解個人與個人經驗的複雜性及獨特性,同時也反映出群體的共通性與模式。準備好了嗎?讓我們開始人類發展的驚奇之旅吧!
透過發展心理學的科學研究基礎,讓我們瞭解個人與個人經驗的複雜性及獨特性,同時也反映出群體的共通性與模式。準備好了嗎?讓我們開始人類發展的驚奇之旅吧!
目錄
導讀
前言
Chapter1發展心理學的研究
1.1 如何使用本書
1.2 發展心理學
1.3 發展的理論
1.4 發展的研究方法
Part 1產前的發展、嬰兒期與幼兒期
Chapter 2生物基礎─遺傳、產前發展與出生
2.1 人之初:23對染色體
2.2 從受孕到出生
2.3 產前發展的影響
2.4 分娩與生產
Chapter 3探索世界的工具─生理、知覺與動作的發展
3.1 新生兒
3.2 身體的發展
3.3 移動與抓取:早期的動作能力
3.4 認識這個世界:
3.5 自我覺識的形成
Chapter 4思考和語言的萌發─嬰幼兒時期的認知發展
4.1 思考的開始:皮亞傑的觀點
4.2 嬰幼兒期的訊息處理
4.3 心智與文化:維高斯基的理論
4.4 語言 199
Chapter 5進入社交世界─嬰幼兒時期的社會情緒發展
5.1 初期:信任與依附
5.2 情緒的萌發
5.3 與他人的互動
5.4 性別角色與性別認同
Part 2學齡兒童
Chapter 6上學去─學齡兒童期的認知與身體發展
6.1 認知發展
6.2 學業性向
6.3 特別的孩子有特別的需求
6.4 學業能力
6.5 身體的發展
Chapter 7擴充社交領域─學齡兒童的社會情緒發展
7.1 家庭關係
7.2 同儕
7.3 電視:是讓人變笨的機器還是世界之窗?
7.4 瞭解他人
Chapter 8成年禮─青少年身體與認知的發展
8.1 青春期的變化
8.2 健康
8.3 青少年時期的訊息處理
8.4 道德議題的推理
Chapter 9進入成人的社交世界─青少年的社會情緒發展
9.1 自我認同與自尊
9.2 愛情關係與性行為
9.3 職場的世界
9.4 黑暗面
Part 3青年與中年時期
Chapter10 長大成人─身體、認知及性格的發展
10.1 成年期從何時開始?
10.2 身體的發展與健康
10.3 認知的發展
10.4 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Chapter11 與他人相處─青年及中年時期人際關係的形成
11.1 人際關係
11.2 生活型態
11.3 家庭生活週期
11.4 離婚與再婚
Chapter12 中年成功─中年期獨特的挑戰
12.1 身體的變化與健康
12.2 認知的發展
12.3 家庭動態與中年人
Part 4晚年時期
Chapter13 晚年的個人背景─身體、認知與心理健康議題
13.1 老年人是什麼樣?
13.2 身體的變化與健康
13.3 認知的處理
13.4 心理健康與治療介入
Chapter 14晚年時期的社會層面─心理社會、退休、人際關係與社會議題
14.1 心理社會的老化理論
14.2 性格、社會認知與心靈
14.3 我以前的工作是……退休後的生活
14.4 晚年時期的朋友與家人
14.5 社會議題與老化
前言
Chapter1發展心理學的研究
1.1 如何使用本書
1.2 發展心理學
1.3 發展的理論
1.4 發展的研究方法
Part 1產前的發展、嬰兒期與幼兒期
Chapter 2生物基礎─遺傳、產前發展與出生
2.1 人之初:23對染色體
2.2 從受孕到出生
2.3 產前發展的影響
2.4 分娩與生產
Chapter 3探索世界的工具─生理、知覺與動作的發展
3.1 新生兒
3.2 身體的發展
3.3 移動與抓取:早期的動作能力
3.4 認識這個世界:
3.5 自我覺識的形成
Chapter 4思考和語言的萌發─嬰幼兒時期的認知發展
4.1 思考的開始:皮亞傑的觀點
4.2 嬰幼兒期的訊息處理
4.3 心智與文化:維高斯基的理論
4.4 語言 199
Chapter 5進入社交世界─嬰幼兒時期的社會情緒發展
5.1 初期:信任與依附
5.2 情緒的萌發
5.3 與他人的互動
5.4 性別角色與性別認同
Part 2學齡兒童
Chapter 6上學去─學齡兒童期的認知與身體發展
6.1 認知發展
6.2 學業性向
6.3 特別的孩子有特別的需求
6.4 學業能力
6.5 身體的發展
Chapter 7擴充社交領域─學齡兒童的社會情緒發展
7.1 家庭關係
7.2 同儕
7.3 電視:是讓人變笨的機器還是世界之窗?
7.4 瞭解他人
Chapter 8成年禮─青少年身體與認知的發展
8.1 青春期的變化
8.2 健康
8.3 青少年時期的訊息處理
8.4 道德議題的推理
Chapter 9進入成人的社交世界─青少年的社會情緒發展
9.1 自我認同與自尊
9.2 愛情關係與性行為
9.3 職場的世界
9.4 黑暗面
Part 3青年與中年時期
Chapter10 長大成人─身體、認知及性格的發展
10.1 成年期從何時開始?
10.2 身體的發展與健康
10.3 認知的發展
10.4 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Chapter11 與他人相處─青年及中年時期人際關係的形成
11.1 人際關係
11.2 生活型態
11.3 家庭生活週期
11.4 離婚與再婚
Chapter12 中年成功─中年期獨特的挑戰
12.1 身體的變化與健康
12.2 認知的發展
12.3 家庭動態與中年人
Part 4晚年時期
Chapter13 晚年的個人背景─身體、認知與心理健康議題
13.1 老年人是什麼樣?
13.2 身體的變化與健康
13.3 認知的處理
13.4 心理健康與治療介入
Chapter 14晚年時期的社會層面─心理社會、退休、人際關係與社會議題
14.1 心理社會的老化理論
14.2 性格、社會認知與心靈
14.3 我以前的工作是……退休後的生活
14.4 晚年時期的朋友與家人
14.5 社會議題與老化
序/導讀
導讀
為什麼要讀「發展心理學」
發展心理學在心理系、教育相關科系(如幼兒教育、兒童保育、成人教育等)都是必修課。但是我遇過不少學生質疑,為什麼要修讀「發展心理學」。學生認為自己已經修過「心理學」,且在其中讀過一章發展心理學。其次,發展心理學中的描述似乎與他們現況距離遙遠,不論是介紹嬰幼兒、青少年或是老人都跟他們正值的青春年華沒有關係。我倒是一直堅持由發展的觀點看周遭人與事是必要的。例如去聽各種心理學研究報告,我會想,若是以發展角度看,結果會一樣嗎?生活中當有機會看各種藝文展覽,我也煩惱所標示的內容與標示的方式,小孩和老人都不宜。小孩讀不懂,老人看不清。若大家念點發展心理學會不會有更貼心的標示?
發展心理學是什麼?是不是在各種心理學問題上加入不同年齡層的反應就是了?沒錯,年齡所帶出的不同是發展心理學關注的議題之一。簡言之,發展指的是成長、成熟的動態過程。發展一詞可以用在經濟發展、社會發展、人際關係發展等。在此,「發展」專指人的一生,由胚胎到人瑞。其中如生理層面上的成長,長高、轉大人、停經、骨質疏鬆等明顯隨著年齡改變有其生理指標。但在社會層面,如對自己的看法、對異性的好奇、對成長的憧憬等不只跟著年齡,環境也會影響其改變。
發展心理學中有相當豐富研究成果的是嬰幼兒與兒童發展,也就是本書所呈現的內容。兒童(包括嬰幼兒)發展所研究的問題,相對於其他時期的發展研究,有其特殊任務,因至終想回答:
1.人之所以為人,有多少是生而有之的?嬰兒會辨別各種聲音是天生的能力嗎?這是天性與教養的議題。
2.隨著成長有多少會改變?例如害羞的孩子長大是不是還是害羞的人?這是連續的議題。若成長都不連續,長大的你是不是你?若發展是連續的,發展的重點是什麼?
3.每個地方的孩子雖說不一樣的話語,穿不同形式的衣服,但成長機制是不是類似?例如各地嬰兒都七坐、八爬、九發牙?這是普世與特定背景的議題。
深思的讀者會發現這三個議題間有關連。基本上,問的是個體發展有多少受環境影響?環境包括家庭、學校、社會與文化以及教育。有些俗語很傳神,如「牛牽到北京還是牛」,或是「狼行天下吃肉,狗行天下吃屎」,這些都在描述環境不會改變一個人的本質或本性。不過,在我們的社會,教育是被肯定的。例如學而優則仕和社經地位的改變,以及進京趕考到今天的各種考試都反應我們非常相信教育的力量。但是,當我們碰到無法改變人的時候,我們也很快以牛就是牛,放棄對教育的信仰。這時發展心理學所提供的知識、研究與理論就很關鍵了。它幫助學習者認識個體因年齡所呈現生理、心理上的本質及與其環境互動的可能現象。舉例說明,一個5歲胖娃和一位15歲胖孩子,他周圍的人怎麼看他們?他們想周遭的人怎麼看他們?他們兩人各對自己的看法會有什麼不同?答案不會只有一種。而各行各業,特別是教育人,若以服務大眾為職志,就要注意不同年齡層的生理、心理、社會發展的特點和其間的互動,加以專業設計,以得最大效果。例如好的電視節目製作會依觀眾或是幼兒、老人、青少年或是一般成人,產生不一樣的內容與不一樣的呈現方式。因此,我邀請大家一起來讀這本發展心理學,一來認識自己,一來認識各式各樣的人。
游婷雅老師是有經驗的翻譯者,她以簡單且正確的語言把書完成。本書以「生物心理社會架構」貫穿發展階段的議題。書中原作者很仔細地把與發展可能相關的最新議題納入書中,如幹細胞研究、教室裡的電腦等。另一特點是原作者以最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生理部分,這部分過去往往被忽略或避而不談,但生理是發展的基礎,錯過可惜。書中每一節都以一個故事開頭,幫助讀者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來看發展心理學的議題。此外,隨時有的「想一想」框框,幫助讀者邊讀邊檢視自己的理解程度。最後每一章有幾頁的重點整理,是自我測試與複習的好工具。
最後,我建議讀者要詳細閱讀第一章〈發展心理學的研究〉,題目指出本書的兩個重點,一是發展心理學,一是研究,幫助讀者認識發展心理學不只是知識,還有其獨有的理論與研究方法。以理論和研究方法為基礎進一步讀各章各節,才不會被細碎的知識纏擾,捉不住重點。祝大家學習愉快。
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
柯華葳
為什麼要讀「發展心理學」
發展心理學在心理系、教育相關科系(如幼兒教育、兒童保育、成人教育等)都是必修課。但是我遇過不少學生質疑,為什麼要修讀「發展心理學」。學生認為自己已經修過「心理學」,且在其中讀過一章發展心理學。其次,發展心理學中的描述似乎與他們現況距離遙遠,不論是介紹嬰幼兒、青少年或是老人都跟他們正值的青春年華沒有關係。我倒是一直堅持由發展的觀點看周遭人與事是必要的。例如去聽各種心理學研究報告,我會想,若是以發展角度看,結果會一樣嗎?生活中當有機會看各種藝文展覽,我也煩惱所標示的內容與標示的方式,小孩和老人都不宜。小孩讀不懂,老人看不清。若大家念點發展心理學會不會有更貼心的標示?
發展心理學是什麼?是不是在各種心理學問題上加入不同年齡層的反應就是了?沒錯,年齡所帶出的不同是發展心理學關注的議題之一。簡言之,發展指的是成長、成熟的動態過程。發展一詞可以用在經濟發展、社會發展、人際關係發展等。在此,「發展」專指人的一生,由胚胎到人瑞。其中如生理層面上的成長,長高、轉大人、停經、骨質疏鬆等明顯隨著年齡改變有其生理指標。但在社會層面,如對自己的看法、對異性的好奇、對成長的憧憬等不只跟著年齡,環境也會影響其改變。
發展心理學中有相當豐富研究成果的是嬰幼兒與兒童發展,也就是本書所呈現的內容。兒童(包括嬰幼兒)發展所研究的問題,相對於其他時期的發展研究,有其特殊任務,因至終想回答:
1.人之所以為人,有多少是生而有之的?嬰兒會辨別各種聲音是天生的能力嗎?這是天性與教養的議題。
2.隨著成長有多少會改變?例如害羞的孩子長大是不是還是害羞的人?這是連續的議題。若成長都不連續,長大的你是不是你?若發展是連續的,發展的重點是什麼?
3.每個地方的孩子雖說不一樣的話語,穿不同形式的衣服,但成長機制是不是類似?例如各地嬰兒都七坐、八爬、九發牙?這是普世與特定背景的議題。
深思的讀者會發現這三個議題間有關連。基本上,問的是個體發展有多少受環境影響?環境包括家庭、學校、社會與文化以及教育。有些俗語很傳神,如「牛牽到北京還是牛」,或是「狼行天下吃肉,狗行天下吃屎」,這些都在描述環境不會改變一個人的本質或本性。不過,在我們的社會,教育是被肯定的。例如學而優則仕和社經地位的改變,以及進京趕考到今天的各種考試都反應我們非常相信教育的力量。但是,當我們碰到無法改變人的時候,我們也很快以牛就是牛,放棄對教育的信仰。這時發展心理學所提供的知識、研究與理論就很關鍵了。它幫助學習者認識個體因年齡所呈現生理、心理上的本質及與其環境互動的可能現象。舉例說明,一個5歲胖娃和一位15歲胖孩子,他周圍的人怎麼看他們?他們想周遭的人怎麼看他們?他們兩人各對自己的看法會有什麼不同?答案不會只有一種。而各行各業,特別是教育人,若以服務大眾為職志,就要注意不同年齡層的生理、心理、社會發展的特點和其間的互動,加以專業設計,以得最大效果。例如好的電視節目製作會依觀眾或是幼兒、老人、青少年或是一般成人,產生不一樣的內容與不一樣的呈現方式。因此,我邀請大家一起來讀這本發展心理學,一來認識自己,一來認識各式各樣的人。
游婷雅老師是有經驗的翻譯者,她以簡單且正確的語言把書完成。本書以「生物心理社會架構」貫穿發展階段的議題。書中原作者很仔細地把與發展可能相關的最新議題納入書中,如幹細胞研究、教室裡的電腦等。另一特點是原作者以最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生理部分,這部分過去往往被忽略或避而不談,但生理是發展的基礎,錯過可惜。書中每一節都以一個故事開頭,幫助讀者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來看發展心理學的議題。此外,隨時有的「想一想」框框,幫助讀者邊讀邊檢視自己的理解程度。最後每一章有幾頁的重點整理,是自我測試與複習的好工具。
最後,我建議讀者要詳細閱讀第一章〈發展心理學的研究〉,題目指出本書的兩個重點,一是發展心理學,一是研究,幫助讀者認識發展心理學不只是知識,還有其獨有的理論與研究方法。以理論和研究方法為基礎進一步讀各章各節,才不會被細碎的知識纏擾,捉不住重點。祝大家學習愉快。
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
柯華葳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