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創意學:10個最具創意的旅行力
旅行是後天混血的過程,是最劇烈改造自我的手段!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創意天龍8部之5:「出社會前必練的功法」
旅行是後天混血的過程,是最劇烈改造自我的手段!
李欣頻將她旅行22年44國的人生體悟,提煉出10個最具創意的「旅行力」。
讓你不必只當「到此一遊」的觀光客,每趟旅行都可以更新一個「創意混血版」的自己回來!
旅行徹頭徹尾地打破你的慣性,逼你離開舒適圈。
旅行讓緊張的大腦放鬆,天外飛來一筆的靈感才有機會「趁流」鑽進來!
旅行更是高單位的靈魂營養劑,眼前所看到的都成了獨一無二的視野。
每一次異地之旅都會刺激你長出新的神經元,越旅行越聰明!
旅行就是後天混血的過程,每一次旅行就混一次異國的血。我們雖然不能改變先天的血統,但可以藉著旅行所產生大量而快速的感官交換,猶如經歷異國自體混血,讓靈魂產生各式各樣的質變。唯有後天混血,才能保留最好的基因優勢,在高速汰換信心的人生起伏中,熱血不退,樂觀不敗──只要你願意放掉舊的自己,讓自己與當地的人事物融化成新的自己,你就能擁有世界版圖級的創意靈魂!
李欣頻以二十二年四十四國的旅行經驗,以興奮的圖文刺激著你的腎上腺素,誘惑你現在出門去旅行!當你開始以好奇心累積人生旅行的里程數時,你會越活越有活力,到最後會捨不得離開這個:美麗又充滿驚喜的地球!
本書特色
◆李欣頻2013最新作品,全彩圖文搭配,分享她的旅行體悟和創意能量來源。
旅行是後天混血的過程,是最劇烈改造自我的手段!
李欣頻將她旅行22年44國的人生體悟,提煉出10個最具創意的「旅行力」。
讓你不必只當「到此一遊」的觀光客,每趟旅行都可以更新一個「創意混血版」的自己回來!
旅行徹頭徹尾地打破你的慣性,逼你離開舒適圈。
旅行讓緊張的大腦放鬆,天外飛來一筆的靈感才有機會「趁流」鑽進來!
旅行更是高單位的靈魂營養劑,眼前所看到的都成了獨一無二的視野。
每一次異地之旅都會刺激你長出新的神經元,越旅行越聰明!
旅行就是後天混血的過程,每一次旅行就混一次異國的血。我們雖然不能改變先天的血統,但可以藉著旅行所產生大量而快速的感官交換,猶如經歷異國自體混血,讓靈魂產生各式各樣的質變。唯有後天混血,才能保留最好的基因優勢,在高速汰換信心的人生起伏中,熱血不退,樂觀不敗──只要你願意放掉舊的自己,讓自己與當地的人事物融化成新的自己,你就能擁有世界版圖級的創意靈魂!
李欣頻以二十二年四十四國的旅行經驗,以興奮的圖文刺激著你的腎上腺素,誘惑你現在出門去旅行!當你開始以好奇心累積人生旅行的里程數時,你會越活越有活力,到最後會捨不得離開這個:美麗又充滿驚喜的地球!
本書特色
◆李欣頻2013最新作品,全彩圖文搭配,分享她的旅行體悟和創意能量來源。
目錄
自序
第一關鍵力:旅行=勇氣
從自閉症到旅行狂的轉戾點
不怕死,是因為每一天都可能會死!
一九九九世界末日傳言,為我的人生立了第一次的結算點
二○一二世界末日傳言,為我的人生立了第二次的結算點
二○一二末日之旅,我人生至今最極致的一年!
把每一年當成人生最後一年來過的「微型人生」,把有夢未完成的遺憾降到最低!
第二關鍵力:旅行=效率
先苦後甘的性格,讓我做事極有效率
同時必須做很多事,讓我學會以最高效率完成工作
旅行排在工作之後,讓工作在有限的時間裡做得又快又好!
旅行讓緊張的大腦放鬆,天外飛來一筆的靈感才有機會「趁流」鑽進來!
旅行本身就是「效率」最好的演練場
第三關鍵力:旅行=應變
旅行是徹頭徹尾地打破你的慣性,逼你離開舒適圈
經常橫跨各種經緯度與氣候帶的旅行,從打包行李開始就得動腦筋
每一次異地之旅都會刺激你長出新的神經元,越旅行越聰明!
就地觀察環境,訓練你當下以最短時間做最周全的判斷與決定!
就地觀察人,訓練你以最短時間做最立即的反應!
《浩劫重生》、《荒島愛》、《少年Pi的奇幻漂流》、《浩劫奇蹟》……是虛擬練習應變的最佳電影
第四關鍵力:旅行=養份
旅行是高單位的靈魂營養劑,眼前所看到的都成了獨一無二的視野
美術館+博物館+建築展……專家導覽的主題之旅,讓我們瞬間吸納了新領域!
藝術表演+節慶+跳蚤市場+市集……這些都是正鮮活的文化氣息
旅行時,看的方法很重要!
參訪當地藝術家的工作室,就是最新鮮的藝術第一現場
第五關鍵力:旅行=混血
不帶成見去旅行,才會收獲最多!
「靈魂萬里通」,要盡可能地累積你的靈感里程數
每次生日,就是我冒險的時候
旅行,就是最劇烈的自我改造
旅行是後天混血的過程
旅行最重要的收獲:用異鄉客的眼光,回頭看自己早已熟悉的生活環境
第六關鍵力:旅行=極端
整個地球就是我們的生活範圍
三萬五千英呎高的人生視野
摩天樓、纜車上山下山,就是練習垂直拉大視野的方法
溫度的極端體驗:身體的潛能
貧富的極端體驗:金錢的意義
速度與高度的極端體驗
人生的極端體驗:變局與生死
第七關鍵力:旅行=身份
每一趟旅行就是一個新身份
每半年就「Long Stay」,去當地學一樣新技能
旅行最終只是在發現「自己究竟是誰」的過程
第八關鍵力:旅行=豐盛
誰說旅行一定要很有錢?誰說旅行就只能花錢?
如果你有獨特的觀點與很好的表達能力,旅行也可以是你的副業
平時就要養成收集資料與紀錄的好習慣
培養「深度觀察、並有獨特描述眼前人事物的敘事風格」
旅行所帶給我們的閱歷見聞、書籍音樂……是事後用錢都難買到的
第九關鍵力:旅行=造夢
你對「旅行」的第一直覺,就決定了你之後的旅行是否容易成真
每一次旅行,就是一次造夢的機會與驗收
每個月兩天的奢侈造夢假
這一趟旅行,會給你很多下一站該去哪的線索與啟示!
第十關鍵力:旅行=創世
走進大自然,回到沒有「人工制式化」的原創場
向每一棵千年老樹致敬
想像自己是整條河最前面的第一滴水
當河被冰封停止流動:挪威布萊克史達爾冰河
宇宙的燈光師
雲是最佳的形狀魔術師
源頭創世想像:虛擬一下地球是怎麼形成的?
有限人生累計無限里程
第一關鍵力:旅行=勇氣
從自閉症到旅行狂的轉戾點
不怕死,是因為每一天都可能會死!
一九九九世界末日傳言,為我的人生立了第一次的結算點
二○一二世界末日傳言,為我的人生立了第二次的結算點
二○一二末日之旅,我人生至今最極致的一年!
把每一年當成人生最後一年來過的「微型人生」,把有夢未完成的遺憾降到最低!
第二關鍵力:旅行=效率
先苦後甘的性格,讓我做事極有效率
同時必須做很多事,讓我學會以最高效率完成工作
旅行排在工作之後,讓工作在有限的時間裡做得又快又好!
旅行讓緊張的大腦放鬆,天外飛來一筆的靈感才有機會「趁流」鑽進來!
旅行本身就是「效率」最好的演練場
第三關鍵力:旅行=應變
旅行是徹頭徹尾地打破你的慣性,逼你離開舒適圈
經常橫跨各種經緯度與氣候帶的旅行,從打包行李開始就得動腦筋
每一次異地之旅都會刺激你長出新的神經元,越旅行越聰明!
就地觀察環境,訓練你當下以最短時間做最周全的判斷與決定!
就地觀察人,訓練你以最短時間做最立即的反應!
《浩劫重生》、《荒島愛》、《少年Pi的奇幻漂流》、《浩劫奇蹟》……是虛擬練習應變的最佳電影
第四關鍵力:旅行=養份
旅行是高單位的靈魂營養劑,眼前所看到的都成了獨一無二的視野
美術館+博物館+建築展……專家導覽的主題之旅,讓我們瞬間吸納了新領域!
藝術表演+節慶+跳蚤市場+市集……這些都是正鮮活的文化氣息
旅行時,看的方法很重要!
參訪當地藝術家的工作室,就是最新鮮的藝術第一現場
第五關鍵力:旅行=混血
不帶成見去旅行,才會收獲最多!
「靈魂萬里通」,要盡可能地累積你的靈感里程數
每次生日,就是我冒險的時候
旅行,就是最劇烈的自我改造
旅行是後天混血的過程
旅行最重要的收獲:用異鄉客的眼光,回頭看自己早已熟悉的生活環境
第六關鍵力:旅行=極端
整個地球就是我們的生活範圍
三萬五千英呎高的人生視野
摩天樓、纜車上山下山,就是練習垂直拉大視野的方法
溫度的極端體驗:身體的潛能
貧富的極端體驗:金錢的意義
速度與高度的極端體驗
人生的極端體驗:變局與生死
第七關鍵力:旅行=身份
每一趟旅行就是一個新身份
每半年就「Long Stay」,去當地學一樣新技能
旅行最終只是在發現「自己究竟是誰」的過程
第八關鍵力:旅行=豐盛
誰說旅行一定要很有錢?誰說旅行就只能花錢?
如果你有獨特的觀點與很好的表達能力,旅行也可以是你的副業
平時就要養成收集資料與紀錄的好習慣
培養「深度觀察、並有獨特描述眼前人事物的敘事風格」
旅行所帶給我們的閱歷見聞、書籍音樂……是事後用錢都難買到的
第九關鍵力:旅行=造夢
你對「旅行」的第一直覺,就決定了你之後的旅行是否容易成真
每一次旅行,就是一次造夢的機會與驗收
每個月兩天的奢侈造夢假
這一趟旅行,會給你很多下一站該去哪的線索與啟示!
第十關鍵力:旅行=創世
走進大自然,回到沒有「人工制式化」的原創場
向每一棵千年老樹致敬
想像自己是整條河最前面的第一滴水
當河被冰封停止流動:挪威布萊克史達爾冰河
宇宙的燈光師
雲是最佳的形狀魔術師
源頭創世想像:虛擬一下地球是怎麼形成的?
有限人生累計無限里程
試閱
第三個關鍵力 旅行=應變
旅行是徹頭徹尾地打破你的慣性,逼你離開舒適圈
《寶瓶同謀》提到:「在心靈的高海拔國度上,我們必須適應『不確定』這種稀薄的空氣,以及問題的巨大份量,問題越重大,答案就越不可能一成不變。由於認識到自己的不確定,所以我們便敢於實驗,實驗使我們轉變,我們可以自由地不知道答案,我們可以自由地改變立場,我們可以自由地沒有立場,我們也學會重新架構問題。」旅行就是最好的實驗場,不停地打破我們的原則、立場、架構、慣性,逼我們離開舒適圈,逼我們更自由。
剛才提到我在一九九九年二十九歲時去了二十九個國家,回顧這段時間,寶貴的不是我在這些國家的閱歷,而是我在旅行時所遇到的各式各樣「變數」,這些應變經驗才是我最寶貴的工作與人生資產,是讀再多書、看再多電影都沒法給我的。也就是說,這二十九個國家為我深深刻下了二十九層的生命地質帶,讓三十歲之後的我的任何一個反應、任何一個思想、任何一句話、一個字,都帶有這二十九個國家的靈魂氣息。
很多次旅行都帶給我「超乎想像之外」的狀態,於是每一次的「驚訝」或「驚喜」,就是拉大我生命彈性最好的方法;加上每一個國家的時間、氣候、高度、地形、語言、飲食、文化、聲音、人、信仰、節慶……都不同,所以每次旅行就會徹底改變我的慣性、顛覆我的成見、抹去我的刻板印象,我從極度自閉龜毛難搞,隨著旅行次數的增多而越來越隨和,我不再是宅在家裡寫作的孤僻作家,人一旦開始旅行,就得開始說話:從機場入關、出關、上車、找飯店、找餐廳、找景點……,說話是生存的必要手段,隨和是確保生存的唯一方法,到最後連我的個性都改變了,這就是我說的「旅行是後天混血的過程」,每混一次血就更能包容異己,等到混完全世界各種族文化的血之後,我的創意庫就四海一家了!
經常橫跨各種經緯度與氣候帶的旅行,從打包行李開始就得動腦筋
年輕時一開始的旅行多半是貪心的,因為預算與時間有限,所以都會想以最經濟的方式去最多國家,等到以後年紀大一點不想這麼奔波時,就可以挑定點好好放鬆度假。
所以我經常從熱帶玩到寒帶,或是從北半球的冬天玩到南半球的夏天,這時候最傷腦筋的就是打包行李:如何把厚重的羽絨衣、雪鞋、圍巾、毛帽、暖暖包,與夏天多汗得一直更換的好幾件T恤、泳衣、拖鞋、防曬油、遮陽帽、太陽眼鏡、醫藥品、盥洗用品……全塞進二十公斤的行李箱中就是一門很大的學問,這讓我想起了《小王子》的作者安東尼.聖-艾修伯里(Antoine de Saint-Exupery)的一句話:能快樂旅行的,一定是輕裝旅行的人──當我歷練了無數次「精簡再精簡」的打包技術之後,現在也懂得在客戶一堆龐雜的資料中去蕪存菁,正如我廣告文案的訓練:能以十個字說完的事,不會用一百個字去說。
當旅行橫跨多個宗教文化區,有的不能帶豬肉、有的不能帶牛肉、回台灣則不能帶水果、肉乾,還有各地的電壓、插頭規格都不同……很多出入境規定與環境設備得先查清楚,這大大考驗我的細心與耐心,也因此學會了周全而縝密的規劃。我在旅行時做「國事如麻」備忘錄的訓練,讓我在做自己「萬花筒」行事曆時遊刃有餘,電影《型男飛行日誌》可以做為虛擬練習的版本。
正因為我有無數次旅行打包的經驗,等到三十八至四十二歲這五年密集在大陸巡講時,每天飛一個城市,每天換一個酒店,一天之中必須歷經:採訪、演講、開會、近郊踏青、晚宴酒會的多樣場合,我的隨身包包就得帶著好幾套衣裝鞋物,在最短時間之內變身成功,而且面對記者與讀者群時得隨時保持精力充沛,這些都是我過去十多年旅行所訓練出來的一身功夫。所以建議各位在年輕時盡量嘗試與三五好友一起自助旅行,與他人近距離貼身相處、討論、協商、磨合,以及隨時出發、隨時應變的機動性,絕對是未來工作出差時的最佳儲備能力。
每一次異地之旅都會刺激你長出新的神經元,越旅行越聰明!
《旅行,重新打造自己》有一段話:「古往今來凡以不俗的方式安排自己旅程的人,常宣稱他們從旅行中得到不可思議的收獲,在自尊、自信、平衡與自給自足的能力上都有長足的進步;他們樂於擁抱在奇妙時刻或艱難逆境中所粹鍊出來的堅貞情誼;他們變得比較不容易害怕;遇到問題時較能從容應付;在動盪不安的環境裡,更懂得隨機應變。」
就我所觀察,經常旅行的人幾乎都很聰明,目前為止我還沒看過一個常旅行的笨蛋,因為旅行會刺激一個人得馬上適應新環境,在《打造創意版的自己》書中就提到:聰明與否跟大腦的狀態非常有關,達哈瑪.卡爾薩說智力不是由腦大小來決定,而是由神經元連結的數目多寡而定。當人們遇到新的刺激時,就會長出新的神經元以應變新環境局勢,所以越常旅行,神經元的連結就更繁密,我就是最好的例子:以前反應不是很快,連表達能力都有問題,當我這幾十年密集自助旅行之後,因為得常常在陌生的國度練習看地圖、認方向、辨安危、尋支援……久了應變力練得非常快,也就越來越能旁徵博引,自然能把腦袋越練越靈光。
神經科學家理查.瑞斯塔克(Richard Restak)說:「如果你想讓大腦發揮最佳功能,就要消除「依序連續處理每件事」的傾向,屏除世界必須符合順序表相和理性秩序的想法」,而旅行正可以不停地「解構並重構」你的慣常認知與生活習慣,久了你就比「不旅行」時更有創意彈性。所以千萬不要只把旅行當成休閒度假而已,其實它正在大大清洗並重灌升級你的腦硬碟,讓你運轉得更快速無礙。
就地觀察環境,訓練你當下以最短時間做最周全的判斷與決定!
經常旅行或出差的人會有這樣的體驗:一到飯店就先問有沒有網路、插頭在哪、哪裡有熱水可喝、餐廳在哪、周邊的交通系統有哪些……在最快時間之內弄清楚自己所待的環境,這是一個非常棒的訓練,因為會讓人很有效率、周全而且敏銳地觀察環境,在將來忙碌而緊湊的工作狀況下,可以迅速運用身邊資源,處理各式各樣的突發狀況。
電影《超異能部隊》有一幕我印象非常深刻:他們會要求士兵在快速進入一個房間後出來,就能清楚描述這房間的細節,包括插頭在哪裡等等,這種「三六○度全像式眼幕」的觀看技巧,在旅行上非常受用,特別是在治安很不好的地方,例如在義大利羅馬、米蘭、威尼斯……,一邊被眼前壯麗的美景震懾住,忙著拍照之餘還得「感覺」後方有沒有扒手在盯著,所以我經常得訓練自己以「全像式」取代「焦點式」的觀看方式,特別是我在看大型的音樂歌舞劇、或是圓形舞台的太陽馬戲團表演時,我會讓自己的眼睛呈現「散瞳」狀態,就是「一眼望盡」所有事物,有點像是把眼睛當成照相機一樣「一目瞭然」:當我看著主角們在對話時,我也同步觀察旁邊配角的反應、舞台邊緣的改變:道具、燈光、人物的悄悄移動……,這些在觀看時很容易被忽略的視角,往往就是局勢突然驟變的前兆,所以旅行就是演練「見微知著、眼觀四面、耳聽八方」的寶貴機會,千萬不要輕易錯過了。
旅行是徹頭徹尾地打破你的慣性,逼你離開舒適圈
《寶瓶同謀》提到:「在心靈的高海拔國度上,我們必須適應『不確定』這種稀薄的空氣,以及問題的巨大份量,問題越重大,答案就越不可能一成不變。由於認識到自己的不確定,所以我們便敢於實驗,實驗使我們轉變,我們可以自由地不知道答案,我們可以自由地改變立場,我們可以自由地沒有立場,我們也學會重新架構問題。」旅行就是最好的實驗場,不停地打破我們的原則、立場、架構、慣性,逼我們離開舒適圈,逼我們更自由。
剛才提到我在一九九九年二十九歲時去了二十九個國家,回顧這段時間,寶貴的不是我在這些國家的閱歷,而是我在旅行時所遇到的各式各樣「變數」,這些應變經驗才是我最寶貴的工作與人生資產,是讀再多書、看再多電影都沒法給我的。也就是說,這二十九個國家為我深深刻下了二十九層的生命地質帶,讓三十歲之後的我的任何一個反應、任何一個思想、任何一句話、一個字,都帶有這二十九個國家的靈魂氣息。
很多次旅行都帶給我「超乎想像之外」的狀態,於是每一次的「驚訝」或「驚喜」,就是拉大我生命彈性最好的方法;加上每一個國家的時間、氣候、高度、地形、語言、飲食、文化、聲音、人、信仰、節慶……都不同,所以每次旅行就會徹底改變我的慣性、顛覆我的成見、抹去我的刻板印象,我從極度自閉龜毛難搞,隨著旅行次數的增多而越來越隨和,我不再是宅在家裡寫作的孤僻作家,人一旦開始旅行,就得開始說話:從機場入關、出關、上車、找飯店、找餐廳、找景點……,說話是生存的必要手段,隨和是確保生存的唯一方法,到最後連我的個性都改變了,這就是我說的「旅行是後天混血的過程」,每混一次血就更能包容異己,等到混完全世界各種族文化的血之後,我的創意庫就四海一家了!
經常橫跨各種經緯度與氣候帶的旅行,從打包行李開始就得動腦筋
年輕時一開始的旅行多半是貪心的,因為預算與時間有限,所以都會想以最經濟的方式去最多國家,等到以後年紀大一點不想這麼奔波時,就可以挑定點好好放鬆度假。
所以我經常從熱帶玩到寒帶,或是從北半球的冬天玩到南半球的夏天,這時候最傷腦筋的就是打包行李:如何把厚重的羽絨衣、雪鞋、圍巾、毛帽、暖暖包,與夏天多汗得一直更換的好幾件T恤、泳衣、拖鞋、防曬油、遮陽帽、太陽眼鏡、醫藥品、盥洗用品……全塞進二十公斤的行李箱中就是一門很大的學問,這讓我想起了《小王子》的作者安東尼.聖-艾修伯里(Antoine de Saint-Exupery)的一句話:能快樂旅行的,一定是輕裝旅行的人──當我歷練了無數次「精簡再精簡」的打包技術之後,現在也懂得在客戶一堆龐雜的資料中去蕪存菁,正如我廣告文案的訓練:能以十個字說完的事,不會用一百個字去說。
當旅行橫跨多個宗教文化區,有的不能帶豬肉、有的不能帶牛肉、回台灣則不能帶水果、肉乾,還有各地的電壓、插頭規格都不同……很多出入境規定與環境設備得先查清楚,這大大考驗我的細心與耐心,也因此學會了周全而縝密的規劃。我在旅行時做「國事如麻」備忘錄的訓練,讓我在做自己「萬花筒」行事曆時遊刃有餘,電影《型男飛行日誌》可以做為虛擬練習的版本。
正因為我有無數次旅行打包的經驗,等到三十八至四十二歲這五年密集在大陸巡講時,每天飛一個城市,每天換一個酒店,一天之中必須歷經:採訪、演講、開會、近郊踏青、晚宴酒會的多樣場合,我的隨身包包就得帶著好幾套衣裝鞋物,在最短時間之內變身成功,而且面對記者與讀者群時得隨時保持精力充沛,這些都是我過去十多年旅行所訓練出來的一身功夫。所以建議各位在年輕時盡量嘗試與三五好友一起自助旅行,與他人近距離貼身相處、討論、協商、磨合,以及隨時出發、隨時應變的機動性,絕對是未來工作出差時的最佳儲備能力。
每一次異地之旅都會刺激你長出新的神經元,越旅行越聰明!
《旅行,重新打造自己》有一段話:「古往今來凡以不俗的方式安排自己旅程的人,常宣稱他們從旅行中得到不可思議的收獲,在自尊、自信、平衡與自給自足的能力上都有長足的進步;他們樂於擁抱在奇妙時刻或艱難逆境中所粹鍊出來的堅貞情誼;他們變得比較不容易害怕;遇到問題時較能從容應付;在動盪不安的環境裡,更懂得隨機應變。」
就我所觀察,經常旅行的人幾乎都很聰明,目前為止我還沒看過一個常旅行的笨蛋,因為旅行會刺激一個人得馬上適應新環境,在《打造創意版的自己》書中就提到:聰明與否跟大腦的狀態非常有關,達哈瑪.卡爾薩說智力不是由腦大小來決定,而是由神經元連結的數目多寡而定。當人們遇到新的刺激時,就會長出新的神經元以應變新環境局勢,所以越常旅行,神經元的連結就更繁密,我就是最好的例子:以前反應不是很快,連表達能力都有問題,當我這幾十年密集自助旅行之後,因為得常常在陌生的國度練習看地圖、認方向、辨安危、尋支援……久了應變力練得非常快,也就越來越能旁徵博引,自然能把腦袋越練越靈光。
神經科學家理查.瑞斯塔克(Richard Restak)說:「如果你想讓大腦發揮最佳功能,就要消除「依序連續處理每件事」的傾向,屏除世界必須符合順序表相和理性秩序的想法」,而旅行正可以不停地「解構並重構」你的慣常認知與生活習慣,久了你就比「不旅行」時更有創意彈性。所以千萬不要只把旅行當成休閒度假而已,其實它正在大大清洗並重灌升級你的腦硬碟,讓你運轉得更快速無礙。
就地觀察環境,訓練你當下以最短時間做最周全的判斷與決定!
經常旅行或出差的人會有這樣的體驗:一到飯店就先問有沒有網路、插頭在哪、哪裡有熱水可喝、餐廳在哪、周邊的交通系統有哪些……在最快時間之內弄清楚自己所待的環境,這是一個非常棒的訓練,因為會讓人很有效率、周全而且敏銳地觀察環境,在將來忙碌而緊湊的工作狀況下,可以迅速運用身邊資源,處理各式各樣的突發狀況。
電影《超異能部隊》有一幕我印象非常深刻:他們會要求士兵在快速進入一個房間後出來,就能清楚描述這房間的細節,包括插頭在哪裡等等,這種「三六○度全像式眼幕」的觀看技巧,在旅行上非常受用,特別是在治安很不好的地方,例如在義大利羅馬、米蘭、威尼斯……,一邊被眼前壯麗的美景震懾住,忙著拍照之餘還得「感覺」後方有沒有扒手在盯著,所以我經常得訓練自己以「全像式」取代「焦點式」的觀看方式,特別是我在看大型的音樂歌舞劇、或是圓形舞台的太陽馬戲團表演時,我會讓自己的眼睛呈現「散瞳」狀態,就是「一眼望盡」所有事物,有點像是把眼睛當成照相機一樣「一目瞭然」:當我看著主角們在對話時,我也同步觀察旁邊配角的反應、舞台邊緣的改變:道具、燈光、人物的悄悄移動……,這些在觀看時很容易被忽略的視角,往往就是局勢突然驟變的前兆,所以旅行就是演練「見微知著、眼觀四面、耳聽八方」的寶貴機會,千萬不要輕易錯過了。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