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享受孤獨的勇氣:「孤獨是最棒的朋友!」從這麼想的那刻開始,你的人生將出現巨大轉變!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會員好評 ★★★★★(1)
  • 79 221
    280
  • 分類:
    中文書心理勵志自我成長改變/轉念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榎本博明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譯者:楊鈺儀
  • 出版社: 智富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6/05/03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簡單卻顛覆的思辯,帶你穿越人生迷霧...自我成長書展75折起,滿額送保溫袋 👉逛逛去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內容簡介

人類永遠無法擺脫孤獨,

既然如此,試著轉化孤獨,變成心靈的能量吧!

 

我們總是對「孤單一個人」感到不安,害怕被視為「孤獨的人」,

因此處處勉強自己,維持表面的人際關係。

若你抱持有這樣的想法而在「和某人在一起」和「單獨一個人」兩者之間往來徘徊,

希望你一定要讀讀這本書,

改變自己的契機,就是從懂得面對孤獨、享受孤獨開始。

 

「孤獨是美好的,但你也需要有人告訴你孤獨是美好的。」
-巴爾扎克 Honore de Balzac(19世紀著名作家)

 

 

你是否曾經有過這些感覺:

 

。對「變成一個人」感到難為情

。覺得沒有朋友的人看起來很可憐

。熱鬧的朋友聚會結束後,覺得很累、很空虛

。害怕被朋友排擠,所以不斷察顏觀色,不敢說真心話

。不敢拒絕別人,也不敢邀約別人

 

因為你害怕「孤獨」,心中有著「被拋棄的不安」

從現在起,翻開這本書,找到和孤獨和平相處的方法吧!

深入探索自我,讓內在湧現力量的心理學

 

所謂的孤獨,是安靜地面對「真實的自我」,

讓自己更充實的崇高時間。

將孤獨轉化為正面能量,

能享受「一個人時間」的人,就能活出理想的人生。

作者

榎本博明

 

心理學博士。1955年生。畢業於東京大學教育學部教育心理學。從事過東芝市場調查課的工作,後進入東京都立大學大學院心理學專業學習,歷任加州大學客座研究員、大阪大學助理教授,現為MP人類科學研究所代表。除了舉辦有以心理健康管理為主旨的研修、演講外,在執筆寫作上也以銳利的觀點以及簡明易懂的解說而備受注目。

作品有《「由上而下的視線」構造》(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打造「真正自己」的方法》(講談社)《99%的人都不知道的「內向型自我」磨練法》(經濟界)等多種。

譯者

楊鈺儀

 

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碩士。因熱愛日本搖滾樂團而一腳踏入日文的世界。雖然一開始的學習動機不純正,但終究為日文所擄獲,所以目前正處於「不務正業」中。

目錄

序章「孤獨是最棒的朋友」

從這麼想的那刻開始起,你的人生就會出現大轉變!

──深入探索「自我」最重要的時間

所有的人都孤獨

人群中的孤單寂寞

轉化「孤獨」,變成增加心靈的能量!

 

第一章不想孤獨,卻又覺得和別人在一起很累

──總會感到寂寞的人真正的心情

為何一個人會感到不安?

「孤獨」帶領人們前往機會的入口

獨處的力量

「沒有呼朋引伴的我很丟臉?」

因為不想被討厭,所以無法拒絕

你是否一直在勉強自己?

人際關係的恐懼意識

沒有期待,便沒有傷害

為什麼當想著「我或許把關係搞砸了」就會感到不安?

關係再密切,也有一段「看不見的距離」

朋友愈多愈寂寞

總是察言觀色,你累了嗎?

所有人都希望有人能了解自己

 

第二章過分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這是人性的弱點

──所有人都不會了解其他人的心

害怕別人和自己在一起不開心

為什麼會下意識疏遠異性

正向思考,解讀人際互動

「已讀不回」的焦慮

不必強迫自己找話題

「做自己」是最難的

關係密切,反而不敢說真心話

擔心自己被拋棄

你心中存有「被拋棄的不安」嗎?

 

第三章不退縮的人際關係

──放開心胸的勇氣

提出邀請卻遭拒絕,會很受傷……

正因為太在意才無法靠近

為了守護理想的自我形象而無法卸下防備

勇敢「靠近」才能夠理解人際關係

無法擺脫主動退出的習慣……

長期累積壓的「過度調整症候群」

過分客氣反而產生距離

 

第四章你不是一座孤島

──探討人際關係的價值

交情愈好,對待彼此的態度愈差

有「被背叛」的感覺,表示期待過深

你是否深信「喜歡的人和我有相同的想法」?

孤獨是堅強的契機

「無法原諒」對方不感謝自己!

刺蝟的困境

愛吃醋的真討厭

為愛吃醋的戀人苦腦

「愛吃醋」背後的心裡也是害怕被拋棄

束縛使兩人的距離愈來愈遠

對「自己的魅力」有自信,才能轉化為機會

很優秀卻沒有自信的人

缺乏「基本信任感」的太宰治

 

第五章放手是為了放過自己

──享受孤獨的勇氣

與其變成孤單一人,不如繼續忍耐

愛情不是浮木

為什麼選擇「窩囊廢」而不選擇「精英」?

「驕傲」是認同需求的體現?

內心爆怒卻裝作表面平靜的理由

扮演好人,其實是在壓抑自己

付出不是為了別人人,而是為了自己

 

第六章孤獨與自由

──從「孤獨的房間」可以清楚看見通往幸福人生的道路

你是不是看假裝沒看到自己的孤獨

「好想回到從前」的孤獨

「在一起」的幸福‧「孤單一個人」的幸福

對孤獨感到不安的人沒有魅力

建立親密關係從享受「一個人」開始

何必堅持做好人

將眼光放在「自己的長處」

自卑感的形成

找到自己獨有的魅力!

下定決心展現自然的自己

不必想要受到所有人喜愛

試閱

第1 章

不想孤獨,卻又覺得和別人在一起很累──總會感到寂寞的人,真正的心情


為何一個人會感到不安?

你是那種一回到家就馬上打開電視的類型嗎?

雖然沒什麼特別想看的節目,但只要進入空無一人的房間,就養成習慣會反射性地開電視。若是不開電視就無法靜下心來。這可以說是「無法享受一個人時間的人」會出現的典型行為模式。

打開電視,讓聲音充滿整個房間。這麼一來,就可以不用直接面對只有一個人的自己。換句話說,就是想避開與孤獨的自己面對面,害怕沉浸於一個人的世界中。

綜藝節目之所以會受歡迎,是因為只要看了,就會覺得像是和很多人在一起,而不會意識到孤獨的自己。

能夠沉浸在興趣等事物中,享受自己一個人的時間,這種人並不會害怕獨處,而是可以平心靜氣地一個人待著。與此相對,無法在獨處的時間過得充實的人,若處在空無一人的房間中,就會立刻開電視、隨便上網瀏覽,想忘掉自己是一個人。

此外,無法忍受只有自己一個人、害怕直接面對孤獨的自己,對這種類型的人來說,智慧型手機也提供了一個強而有力的避難所。

不斷注意智慧型手機,總是要經常確認是否有人傳來簡訊;若沒有人傳簡訊來,就會覺得寂寞而感到坐立難安;就算躺進被窩中,也會時時留意智慧型手機。被高科技制約的人正逐漸增加中。

因為若是不和人有所連結,這些人就會感到不安。

那麼,為什麼一旦「變成一個人」就會感到不安呢?為什麼明明和其他人在一起時會因過於在意對方而感到疲累,卻又害怕「孤獨」呢?

接下來,讓我們一邊探看各種事例,一邊找出隱藏在這不安深處的「心理」。

「孤獨」帶領人們前往機會的入口

為了活出自我、過著豐富充實的人生,即便很短暫,一天之中仍需要有靜靜地與自己面對面的時間。否則就無法看見真實的自我。

心理治療師克拉克‧穆斯特克斯(Clark E.Moustakas)說:

「當我親近『孤獨』,我發現,其中藏著引導前往新人生的指針。」──《Loneliness and love》克拉克‧穆斯特克斯著,片岡康、東山紘久譯。創元社(日本出版)。

在這本書中,為了從各種角度去理解重要的事項,窺探深層的真實,因而強調在只有自己一個人時,與自己對話的必要性。例如,若你正在思考自己應前進的道路而感到煩惱,此時請不要急躁地去求取答案。你首先需要的是返回位在心靈深處的「生命之源」。

在靜謐的自然中,寄身於寂靜時、俯耳傾聽音樂時、誠實面對自己而書寫文章時、自由自在畫畫時、自由自在活動身體時……在心中就會忽然浮現新發現或是對今後該怎麼走的啟示。

這些發現與指針,就是指引我們前往轉機的鑰匙。

獨處的力量

享受每天的生活,悠閒度日的人,也會重視自己的獨處時間。

在為某事煩惱或迷惘的時候,就去見見不論什麼事都能一起輕鬆談話的朋友,一起吃飯,直率地坦誠相對,聽取朋友的意見,並與朋友討論對意見的想法。這麼做能讓心情平靜下來,也能幫助我們整理思緒。

只是,與朋友見面之後,你仍要空出一段可以一個人思考的時間。自己一個人,回想和朋友的談話,反覆思量,就會產生新發現,也能看到方向。

即使你在公司上班,過著忙碌的每一天,腳踏實地過生活,你也要懂得享受屬於自己的時間。

當然,不同人會用不同方式來享受屬於自己的時間,且樂在其中。比如有些人會養成習慣,在休假時去書店買幾本喜歡的書,帶到常去的咖啡廳閱讀。在熟悉的沉靜空間中,一股腦栽進書本的世界。這段時間可以成為心靈的充電時刻,也可以說與各種新發現互有關聯。

所謂的「充電」,並不單指閱讀這件事,而是指自己以閱讀書中內容為契機,在不知不覺中陷入沉思,整理自己的心情。

也有的人會在工作出現瓶頸時,結束工作就一個人在街頭隨意亂逛,或是在休假日稍微出個遠門,一個人四處走走。

漫無目的只是隨意走著,這種時刻,腦中會浮現各種念頭:我究竟想怎麼做呢?我還有什麼不足的呢?我到底是對什麼感到煩躁呢? ……等等,環繞著這些疑問,並開始與己對話。而這將能帶來新的發現。

若是和其他人一起,就無法獲得像這樣「來自孤獨的恩惠」。

但反過來說,當我們獨自一人的時候,必須與自己面對面,「孤獨」的緊張感也會緊緊纏著自己不放。若無法忍受孤獨的重量,往往就會變成「只要落單就一定會感到害怕」。

擁有與自己面對面的獨處時間很重要。為此,就得和某個人有親密的關係,以分享自己的內心面。但我想應該有很多人都在煩惱,該怎麼與人建立起可以互訴心事的親密關係吧。該如何向對方展示自己內心的那一面呢?展示方法有什麼標準嗎?總是一本正經的人容易有這些煩惱。

話說回來,愈來愈多人覺得「只有一個人」很難為情、沒有朋友的人看起來很可憐。

被這種負面想法束縛的人正在增加。

想著「沒有呼朋引伴的我很丟臉?」

「因為沒有可以一起吃午餐的朋友,所以就不想去學校的大學生正在逐漸增加」,最近,這樣的新聞成為話題。

若是在大學餐廳或教室中一個人吃便當,似乎就會被旁人指指點點:「他好弧僻」、「他是不是沒有朋友啊」,有許多大學生就是因為害怕旁人眼光才不想去學校。嚴重一點,甚至有人會躲到廁所裡吃中餐。

這樣的情況實在無法等閒視之,為了防止學生不來上學,也有大學制定了一套制度:讓輔導老師陪伴沒有朋友一起吃午餐的學生們吃飯。

聽聞這類報導,一定有不少人會覺得,自己雖沒有到那種地步,但卻非常能體會沒人陪伴的心慌感覺。

身為公司員工的 A先生說,若是平時和他一起用餐的同事請假,使他必須一個人在員工餐廳吃飯,每當這種時候,不知為何,他就無法靜下心來,會快速地解決中餐,然後當他吃完想站起來時就會鬆口氣。

他環顧四周,發現有人開心地邊談笑邊吃飯,有人獨自默默在吃飯,也有人即便是一個人,仍然輕鬆自在,餐後還繼續愜意地喝杯咖啡。

與這些人相比,自己卻無法享受一個人的用餐,而是想趕緊吃完離開那個地方。 A先生意識到自己是這樣的同時,也發現自己總是和人群聚在一起而無法獨處。

他試著重新回顧自己日常的行動 ──雖在午休時間會去員工餐廳,偶爾也會外出用餐,但卻總是會和同事一起行動。

和同事討論著今天要去哪裡吃飯。不只是午休,就連稍微休息一下的咖啡時間也會互相招呼,一起離開位置。他幾乎沒有自己一個人行動的時候。下班的時候也是,即便到了下班時間,自己該做的工作都做完了,他也會先窺探一下同事的情況。若是對方已經準備好要下班,他就會感到很不好意思而慌忙結束工作。就這樣,兩人每天就像是說好了般,會一起從位置上站起來離開公司。

雖然覺得有能夠一起行動的同事是件幸運的事,但像這樣總是結伴而行的自己到底是怎麼搞的?是不是偶爾一個人行動也挺不錯呢?照這樣下去,若是自己換工作或是同事離職,自己是否會陷入危惴不安中呢?想著想著,他就覺得總是結伴成行的自己非常靠不住,因而陷入不安。

因為不想被討厭,所以無法拒絕

和前述的 A先生一樣,公司員工 B先生在午休時,也大多會和意氣相投的同事一起行動。 B先生說,只要沒有什麼重要的大事,他就不會拒絕別人的邀請。

「週末一起去吃飯吧」、「放假時一起去購物吧」、「要不要來家裡玩」面對這些邀請,即便 B先生已經先安排好別的預定事項,他都會當下就回答 OK,除非真的有迫不得已的事情。簡直就像是字典裡沒有拒絕這兩個字一般 ……

在被邀約之前,即便B先生心想「最近累積了不少疲勞,所以今天就不去其他地方,直接回家吧」,但只要有吃飯的邀約,他就會反射性地答應說好。

或是明明心想「昨天新買的書架送來了,這週末要來好好整理散落在房間的物品」,但若有人邀約,他就會連想都不想地立刻答應。

B先生不擅長拒絕來自他人的邀約。從中,我們可以看出B先生隱藏有「不想被討厭」的心情。

「萬一我拒絕了,會不會讓對方覺得不是滋味,以後再也不來邀我呢?要是被誤會自己不想和對方一起出去就麻煩了。」

因為有這些顧慮,結果勉強自己答應。

這類型的人,無法拒絕邀約,也不會自己主動開口邀約別人。因為他們害怕被拒絕。若被拒絕就會受到傷害,因此就猶豫著是否要去邀約別人。換句話說,一個被邀約就無法拒絕的人,同樣無法自己主動開口邀約別人。

B先生的情況就是這樣,他總是只順著別人的邀約,卻幾乎沒有自己主動去約別人。

即便想提出邀約,「這樣會不會很突然,對方可能已經有了其他的預定,而且或許對方也沒興趣……」也會因為想太多,結果最後還是開不了口邀請。

B先生說,他從小就對「主動邀約」這件事有著強烈的不安,害怕會被拒絕,所以是個只會等著別人來約自己的孩子他會看人臉色,配合人家。比起自己想怎麼做,他總是在配合著別人想怎麼做。這樣的行為模式,長大成人之後也完全沒變, B先生自己有注意到這一點。所以他試著改變。首先,他開始嘗試先「拒絕」,每次受到他人邀約,他會先試著以自己的情況為優考量。

他說,在這段嘗試的過程中,他了解到,其實「被拒絕」這件事沒什麼可怕的。他會因為自己的私事而謝絕對方邀請,對方也會因為自己的情況而拒絕。所以在邀約別人時,自己的心情也會變得比較輕鬆。

你是否一直在勉強自己?

如同前面提到的B先生,若無法表明自己的情況,而只會配合他人的情況,這樣的人,會在不知不覺中積累積壓力。

心理諮商中,還有很多類似的案例我很常碰到,像是連自己的興趣或是喜好都無法主張,只會配合對方的興趣或喜好而不斷勉強自己的人。

下班回家時,和朋友或是職場同事邊吃飯邊聊天是很快樂的一件事。相比起來,大概比工作完後立刻回家獨處更開心。可是聚會之後,和朋友或同事告別而剩下自己一個人時,卻會感覺到自己很緊張。一種比平常更累的疲勞感就此襲來。這種時候,表示你已經在某處不知不覺地勉強了自己。

例如決定餐廳時,即便你想著:「最近胃的狀況不是很好,還是吃和食比較好,想避免吃油膩的中華料理或義大利料理。」

但若有人說:

「有間中華料理店很好吃喔,我想去。」

「有間還不錯的義大利餐廳,怎麼樣?要不要去?」

就無法說出:「不好意思,我想避開這些食物。」而會陪著一起去。

同樣地,若是跟朋友去看電影,即便有部之前就想看的電影,但因為考量著不知道對方會不會想看,就無法提出建議。

更甚者,即便對方提議的電影和自己的喜好不同而覺得不有趣,也無法說:「我們來去看別的電影吧。」而是違逆自己的本心,陪著一起去。

像這樣,無法坦承自己的身體狀況、興趣或是喜好,而是一味配合對方,就只會不斷地累積壓力而已。

與人交往能解悶,但不知為何常常覺得很累。我想這是所有人都有的經驗,但若你經常有這種精神上非常疲勞的感覺,就必須要回過頭來想想,你是否過於勉強自己配合對方了呢?

在很多情況下,像是「想要被認為是好人」、「不想被別人討厭」等念頭,就會形成「制自我並過於配合對方」的行為模式。

頁數 6/6

這類人因為會將抑制自己以配合對方的行為模式常態化,所以就不會注意到自己正在採取的行動會累積壓力。

尤其要注意,為了不潑對方冷水、不被對方討厭,會在無意識中非常勉強自己。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6151934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08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共1 則好評)
  • iv**413 說:
    2016-11-22
    無論是與一群人或自我相處,孤獨仍潛於個體無形之中。孤獨不是可怕的,只要能提起勇氣面對及認識自我,它其實是值得且必要的享受。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 2025夏季暢銷展-世茂/世潮/智富出版任選兩本75折
預計 2025/09/22 出貨 參考庫存量:2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