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6_2026手帳年曆

決斷的演算:預測、分析與好決定的11堂邏輯課

  • 9 432
    480

出版情報

為什麼我們能跟電腦學決策?讀者大推:「真是過癮!」

2017/08/21 為什麼我們能跟電腦學決策? 想像你正在舊金山找房子。這城市可說是全美最難找到房子的地方,有繁榮的高科技業,加上嚴格的分區使用法規,因此房價跟紐約一樣昂貴,很多人認為甚至不輸給紐約。新物件出現沒多久就下架,房地產公開說明會人山人海,往往必須私下先塞訂金支票給屋主才買得到。 由於市場如此熱絡,很難容許理性消費者先蒐集資料,深思熟慮後才下決定。四處閒逛或透過網路買屋的人,可以比較許多選擇後再下決定,但想在舊金山買房子的人,要不就買下眼前這棟房子,拋下其他選擇,要不就馬上走人,不再回頭。 假設有一段時間,為了簡化狀況,你只想盡可能提高買到最好房子的機率。你的目標是把在「錯過好機會」和「說不定還有好機會」之間徘徊的機率降到最低。你立刻發現自己陷入兩難:如果沒有判斷基準,要怎麼知道某棟房子是不是最佳選擇?但如果看過的房子不夠多,又怎麼知道判斷基準在哪?你取得的資訊越多,越能掌握真正的好機會,但在此之前錯過好機會的機率也越高。 那麼你該怎麼做?倘若蒐集資訊反而可能不利,那麼該如何做出明智決定?這種狀況十分殘酷,簡直可以說是矛盾。 大多數人面臨這類問題時,直覺上通常認為必須在取捨間取得某種平衡,得看過夠多的房子才能建立標準,再依據標準找出想要的房子。這種權衡概念非常正確,但大多數人沒辦法明確說出平衡點在哪。所幸這確實有明確答案: 是37%。 如果你希望達成買到最佳房子的最佳機率,請把總時間的37%拿來看房子(如果打算花一個月找房子,那就是十一天)。把清單留在家裡,單純用來設定標準。但是花了37%的時間之後,就要準備出手,只要一發現比已經看過的房子更好的選擇就買下來。這不只是尋找和放棄之間的平衡點,也是經過驗證的最佳解決方案。 我們之所以知道答案,是因為找房子屬於數學中的「最佳停止問題」。37%法則定義出一連串解答這類問題的簡單步驟,電腦科學家稱之為演算法。其實最佳停止問題可以用來解決生活中的許多狀況,找房子只是其中一例。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選擇或放棄一連串選項的情形,比方說:要在停車場繞幾圈才找得到車位?投資高風險事業要多久才會開始回收?賣房賣車時要忍耐多久才能等到更好的價錢? 還有一種更難抉擇的狀況亦屬此類問題,那就是約會。最佳停止是連續單偶制的科學原理。 簡單的演算法不僅可協助你找到好房子,還適用於遭遇最佳停止問題的各種狀況。 我們每天都在跟這類問題纏鬥不休(只不過比起停車,詩人花比較多墨水描述愛情的磨難),有些狀況也真的很折騰。但其實沒必要這麼糾結,有些問題數學已經解決了。心急如焚的房客、駕駛人和忐忑不安的求婚者,其實都沒必要煩惱;他們不需要心理治療師,只需要演算法。心理治療師可以教他們,如何避免過於衝動和過度思考;演算法則能明確告訴他們,這個平衡點就是37%。 ****** 由於我們生活的空間和時間都有限,每個人都遭遇到一類問題。在一天或十年中,我們應該做什麼、或應該不做什麼?應該容忍什麼程度的混亂?什麼樣的秩序算是過度?新事物和心頭好各佔多少比例,才能使生活最讓人感到滿足? 似乎只有人會面臨這類問題?其實不然。半個多世紀以來,電腦科學家一直在探究這類日常困境,有時還試圖解決,像是:處理器該如何分配它的「注意力」,以最少時間執行使用者要它做的工作,同時盡量少做白工?它什麼時候應該轉而處理不同工作,一開始又應該接受幾項任務?怎麼運用有限的記憶體資源最好?它應該蒐集更多資料,或是依據已有的資料採取行動? 人類要把握每一天已經很不容易,電腦卻能輕鬆寫意地把握每一毫秒。電腦的工作方式可以帶給我們許多啟發。 討論演算法對人類生活的助益,似乎有點奇怪。說到「演算法」,許多人想到的是大數據、大政府和大企業神祕難解的算計。這類算計在現代世界基礎建設中的比重越來越大,但稱不上實用智慧或人生指南。不過演算法其實是解決問題的一連串步驟,而且範圍比電腦更廣,歷史也更悠久。早在機器使用演算法之前,人類就已經開始使用它們了。 (中略) 本書將探討人類演算法的設計概念,也就是:針對每天面臨的挑戰尋找更好的解決方案。把電腦科學解決問題的方法套用到日常生活上,會影響許多層面。首先,演算法能提供實用且具體的建議,協助解決特定問題。最佳停止問題告訴我們,何時該大膽跳過、何時又該留意機會。開發與利用取捨告訴我們,如何在嘗試新事物和享受喜愛的事物間找到平衡點。排序理論教我們如何(以及是否應該)整理辦公室。快取理論教我們如何把物品收進櫥櫃。排程理論則教我們如何安排工作。 到了下一個階段,電腦科學告訴我們一套字彙,用來了解這些領域中更深入的原理。卡爾。薩根(Carl Sagan)曾說:「科學不只是知識,更是一種思考方式。」即使是混亂得難以進行嚴謹數值分析或有現成答案的狀況,運用直覺和化簡問題後加以思考所得到的概念,也能讓我們了解關鍵問題和獲得進展。 更廣泛地說,以電腦科學的眼光看問題,有助於我們了解人類心智的特質、合理性的意義,並且探究最古老的問題:人類如何求生。把認知當成「解決環境造成的基本運算問題的方法」仔細探討,可能徹底改變我們對人類理性的看法。 就算電腦科學真能告訴我們如何思考以及該怎麼做好了,但我們想照著做嗎?看看科幻片裡的人工智慧和機器人,你該不會想要像它們那樣過活吧?說到研究電腦內部運作可能教我們如何思考、下決定、該相信什麼以及怎麼做好,許多人不只會把它想得太簡單,實際上是會想錯方向。 部分原因是,說到電腦,我們想到的是冰冷的機械化確定性系統——機器套用死板的演繹邏輯,點滴不漏地羅列所有選擇,琢磨出正確答案,無論必須思考得多久、多辛苦。的確,最早構思出電腦的人就希望電腦是這樣:艾倫。圖靈(Alan Turing)定義中的運算就像數學家一樣,仔細執行一連串冗長運算,得出萬無一失的正確解答。 因此說來你或許會驚訝──現代電腦面臨難題時,其實不是這麼做的。當然,直截了當的計算對現代電腦而言輕而易舉。跟人類交談、修復損壞的檔案或下贏一盤圍棋等,這類沒有明確規則、缺少必要資料,或是必須考慮多如繁星的可能才能找出正確解答的問題,才是電腦科學最大的挑戰。研究人員為了解決極端困難的問題而開發的演算法,已經使電腦不再需要依賴繁重的計算。相反地,執行實際工作必須接受機率,以時間換取精確性,還要懂得運用近似法。 電腦解決真實世界問題的能力越來越強,不僅提供演算法給人運用到生活上,還定下更好的標準讓我們得以比較人類認知本身。近十幾二十年,行為經濟學主張:人類既不理性又容易犯錯,主因是人類大腦結構缺陷重重且各不相同。這個妄自菲薄的說法日益流行,但仍有些問題有待探討。舉例來說,為什麼即使是四歲小孩,執行視覺、語言和因果推論等認知任務時,依然能超越超級電腦? 電腦科學衍生的日常問題解決方案,則對人類心智提出完全不同的看法。它們認為生活本就是困難重重,人們犯下的錯誤透露的,是問題本身的困難之處,而非人類大腦不可靠。以演算法的方式思考世界,了解問題的基本結構,以及解決方案的特質,能讓我們了解人類其實已經很了不起,同時更了解我們犯的錯。 事實上,人類經常面對電腦科學家傷透腦筋的許多難題。我們經常得克服不確定性、時間限制、資訊不足和變動快速的世界,做出決定。在某些狀況下,即使最尖端的電腦科學,也設想不出效率極高又永遠正確的演算法。對於某些狀況,或許根本沒有這樣的演算法。 然而即使在尚未找到完美演算法的領域,一代代電腦科學家和棘手真實世界問題纏鬥多年後,也得出了許多心得。這些得來不易的規則違反我們心目中的合理性,聽起來也不像數學家描述世界的那些條理分明的嚴密規則。這些規則說:不一定要考慮所有選擇,不一定非得追求看來最好的結果,偶爾可以製造混亂。看到紅綠燈就等一下。相信直覺,別思考太久。放鬆,拋個硬幣。寬恕,記住這個教訓就行。誠實對待自己。 (中略) 今天,演算法設計不僅必須藉助電腦科學、數學和工程,還要藉助統計學和作業研究等。我們思考為機器設計的演算法與人類心智的關聯時,也需要參考認知科學、心理學、經濟學和其他學科。(中略)我們將探討電腦和人類面臨的最大挑戰:如何運用有限的空間、有限的時間、有限的注意力、未知的事物、不完整的資訊,以及無法預知的未來;如何輕鬆而自信地達成這個目標;以及如何在此同時與其他目標相同的人溝通。 最後,我們不僅將深入了解各類日常問題、以全新方式觀察人們遭遇的各種困境背後的美麗結構、認識人類和電腦的解決方式融合程度極高,還將獲得更深刻的東西:我們會有描述周遭世界的新語彙,並且有了機會重新認識自己。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雙11更好買,25家銀行信用卡分期0利率!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編輯推薦


讀《決斷的演算》,看演算法的生活應用

生活中充滿抉擇與策略。

從晚餐怎麼吃?到書櫃怎麼整理?這些都有玄機在其中。對我而言,這篇評論要利用早上醒來的時間寫,還是兒子午睡的時間寫,也是需要決策的。
《決斷的演算》的作者,略過冗長的計算細節,讓讀者能夠直接以常識閱讀演算法的概念精華,建立新的常識。
跟電腦演算法學習?是不是會不夠人性?其實現代的演算法許多是相當彈性、具有人性的。會不會太複雜?其實我們不必隨身帶一台電腦來做大量計算,可以採取一些概念性、好掌握的原則,就能讓問題解決得更好。
《決斷的演算》這本書,各個章節都有引人入勝的故事和例子,介紹在演算法中不同的概念以及它們在科學、商業以及貼近生活的應用:
在〈最佳停止點〉一章中,提到無論找工作接案子、求婚時機都可參考的策略,即「思而後行」:先花一些時間建立標準,再依據標準選擇後來遇上的人。找停車位也是,何時該適可而止、見好就收?這是很民生常見的問題。
在〈開發與善用〉一章中,提到嘗試新事物和享受熟悉事物之間的權衡。例如外食時要試新的店,還是選熟悉的店、要點新的菜還是熟悉的菜?為什麼剛搬到新家時喜歡探索新館子、快搬離舊家時喜歡上舊館子吃飯?作者用演算法的角度給了明確的分析。如果你覺得點菜沒那麼重要,這和醫學研究新療法、網站設計者的A/B測試都有關係。
在〈排序〉一章中,介紹常用於評估演算法複雜度的大O記號,以及各種不同的排序策略,例如氣泡排序和合併排序法,還討論它們在有誤差時的表現。最有效率的排序法,抵抗誤差的能力卻是較弱的。它也提到為什麼單淘汰制中,只有冠軍是真的,其他名次都有很大的問題;以及如果有弱能勝強的機率時,連冠軍都很有問題。那還有哪些常見的賽制可以採用呢?利弊得失又是什麼?
在〈快取〉一章中,介紹了容量和反應速度的矛盾,以及電腦在記憶體上面的分層結構,還有快取的概念如何應用到收拾房子。最常用到的東西隨手擺在最常用到的位置,乍看起來好像很亂,其實是很聰明的策略。讀完之後,或許你會覺得該買兩個新書櫃來解決空間不足的問題,而不是在擠滿書的空間一直微調。
在〈排程〉一章中,提到了各種不同安排工作順序的方法,從最簡單的事先做、最快到期的事先做,以及某些事做不完可以放棄不做時策略的變化。還有「打擾」的代價。對於常被打擾、沒時間好好做事的人來說,給自己夠長的專注時間只做一件事,可能是必要的解套方案。對於需要專注的事來說,打擾的代價是很大的。
在〈貝氏法則〉一章中,介紹了如何以小數據預測未來,以及為什麼少看點新聞反而有助於建立較佳的常識。其中也提到著名的棉花糖實驗,反映的未必只是小朋友的自制力,還包含所處環境中的成人是否值得信任,能不能建立起可信賴的「期望」。
在〈過度配適〉一章中提到,簡單的模型往往是最好的模型。為了符合有小量誤差的資料點,而建立複雜模型的話,往往會導至災難。好加在,簡單的模型往往是人腦可以理解和善用的。其中也提到過度訓練的危險:有一名員警下意識地搶走攻擊者手中的槍,接著又下意識地馬上還給他,原因是在訓練時做過太多次這樣的練習。
在〈鬆弛〉一章中,介紹了對付「業務員出差」路徑規劃等「難解問題」,先把條件放寬,求得一個解後,再加回原本的條件。這種策略稱為「鬆弛」。或許人生許多難題在面對時,也要先放鬆一些。有時先解決假設性的問題,對思考人生很有幫助。例如:「如果明天我就要死了 ,今天我會怎麼過?」、「如果我這輩子再也不必賺錢,我會想從事什麼工作?」等等。
在〈隨機性〉一章中,介紹了以隨機抽樣估計圓周率的蒙地卡羅法,還有密碼學中選取大質數的問題,以及隨機漫步對於找到一個問題的較佳解,有什麼樣的助益。還在為小事傷腦?嗎?丟個銅板隨便作個決定吧!
在〈網路〉一章中,介紹了通訊協定以及封包傳輸的概念,以及在對話當中,聆?者適時的回饋,對說者的重要性。 溝通的品質來自雙方,就像說故事時,好的聽者會適時的回饋說者,讓故事能說得更精彩。
在〈賽局理論〉一章中提到,設定及更改遊戲規則的重要。除了介紹著名的「囚犯兩難」、「公有地悲劇」外,也以「維克里拍賣」(出價最高者支付第二高價得標)介紹了從規則面的設計,可以使參與者的誠實變成最佳策略。在「囚犯兩難」等賽局中,改變規則也可以讓合作變得比背叛來得好。許多時候,我們不是要在舊規定的籠子中找尋最佳策略,而是要改變規則本身,才是最佳策略。
所謂演算法,其實就是一個明白寫下的策略和行事規則。就像食譜一樣。我認為,《決斷的演算》這本書,可以讓讀者對於演算法感到更親切。它的行文簡明易懂又充滿趣味,引誘人不知不覺就往深入讀,就深入淺入的設計來說,可謂一帖包著糖衣的「補藥」。

本文作者/唐宗浩
政大應用數學系、教育學程畢業,目前擔任自主學習促進會資訊長,研發「自學地圖」與「自學2.0」互認平台,著有《跟孩子一起玩數學》與《另類教育在台灣》等書,近作為《普格碼島的法師:歡樂自學寫程式》。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9406963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52
    • 商品規格
    • 17*22.5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本商品會員日滿額金幣加碼回饋最高15倍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