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裝不緊張就贏一半:49招狡猾的心理學妙計,讓氣場瞬間秒開
內容簡介
	膽小、怯場、沒有勇氣,是無藥可救的毛病嗎?
	不!這個世界上沒有不會緊張的人,
	牛頓、愛因斯坦和史蒂芬.史匹柏等名人據說都是非常膽小內向,
	就連被稱為簡報高手的賈伯斯,也不是天生就有強大的演講氣場。
	
	49招,經過MIT、史丹佛、哈佛商學院等世界名校實驗證明的心理學妙計
	讓你懂得「假裝不緊張」,一切搞定!
	
	在人群面前演講、向不認識的人搭話、和最喜歡的異性用餐時會緊張而無所適從,都是人類理所當然的正常反應。想要完全「消除緊張」是不可能的,你真正該學會的是,能夠在人前裝作若無其事的「演技」!
	
	日本心理學家內藤誼人提供49招,經過MIT、史丹佛、哈佛商學院等世界名校實驗證明的心理學妙計,讓你在工作和社交場合都能如魚得水,過著圓滑人生!
	
	緊張時別再只會深呼吸,還有更多一秒逆轉壓力的秘技!
	
	◎關鍵時刻身上要帶「大筆金錢」
	原理:有錢人效應,當身上帶著大筆現金時,會產生「富有、自信」的心理,感覺到自己變強、變高貴,進一步表現出大人物般的風範。
	
	◎消耗一點體力,讓自己略為感到疲倦
	原理:隨著體力的消耗,人的思考也會變得比較不活躍,腦袋就不會胡思亂想,產生多餘的擔憂和緊張。
	
	◎想像自己是機器人,不帶「感情」地進行公務社交
	原理:社交時若只著眼於「不想被討厭」、「一定要讓人印象深刻」,很容易會因為心累而表現不好;排除不必要的情緒,反而能維持效率和活力。
	
	◎設下時間限制,能看到「終點」就會感到愉快
	原理:只要知道結束時間,就比較不會有壓力,因此對不擅長社交的人來說,能夠將「會面何時結束」明確化,就會輕鬆許多。
	
	名人推薦
	
	Ryan Wu吳冠宏(社群行銷專家)、方格正(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學博士)、王永福(《上台的技術》作者、上市企業簡報教練)、瑪那熊(諮商心理師、婚戀平台愛情教練、GQ百萬人氣部落客)、鄭匡宇(激勵達人)──熱情推薦
	
	每一招都能立即落地執行!即將面對人生中的關鍵時刻?花五分鐘翻一下這本書,你會找到最實用的行動指南!──Ryan Wu吳冠宏/社群行銷專家
	 
	本書試圖讓讀者接納自我的緊張。或許凡人都難免焦慮,但重要的是能夠正視,並透過不同的策略來管理焦慮。內藤教授根據研究及親身經驗,提供一連串的策略供讀者參考,或許有天你也能發展出屬於自己的錦囊妙方。──方格正/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學博士
	 
	書中系統化整理了許多轉化緊張情緒的作法,讓你即使在緊張的壓力下,也能擁有更好的表現!──王永福/《上台的技術》作者、上市企業簡報教練
	 
	如果你是個容易緊張的人,別自責,因為你並不孤單:是人類都會緊張(只是別人讓你看不出來);如果你常因不安而錯過機會,別擔心,這本書將顛覆你的觀念,並用有效的技巧,將你從緊張地獄解救出來!──瑪那熊/諮商心理師、婚戀平台愛情教練、GQ百萬人氣部落客
	 
	如果能成功,「狡猾」一下又何妨?說巧不巧,我也是透過「狡猾」技巧克服上台緊張,甚至教人一開口就擄獲人心的人。我和作者都做到了,相信你一定也能做到!──鄭匡宇/激勵達人
目錄
	前言/用「簡單的技巧」就能輕鬆克服緊張
	 
	STEP.0 只要展現出不緊張的「演技」就行了
	1「就只是照著計畫行動」26
	靠著「死記」讓你的心情變輕鬆/面對「外國人」也不會緊張的方法
	2事先預料到「預料之外」的事,就能變為「預料之內」30
	無論是報告或演講,這樣做就能臨危不亂!/養成做「意象訓練」的習慣
	3在眾人面前講話的事先練習要「認真」完成34
	播報員能夠說話流暢的原因/就連專業級的人也在「拚死」練習著
	4讓你能夠表現外向的關鍵「一句話」38
	即使是「內向的人」也能成為PTA會員/學習有能力之人的「口頭禪」
	 
	STEP.1 整理「緊張情緒」
	1沒有人天生就是個「善於社交之人」44
	大家的「內心」都很膽怯/瞬間消除「確信」的方法
	2「誰也」沒有在看你,更不會對你有興趣48
	大家根本就沒發現你「說錯了」/對你的睡癖和手在發抖也「沒興趣」
	3對於不擅長應對的人,就徹底「成為醫生那般」52
	你能夠扮演「機器人」嗎?/只要消除感情,就能「毫無壓力」
	4與人相處時,「膚淺」是很正常的56
	不要受限,將「期待值」降到最低/「偶爾傳訊息」就很足夠了
	5愚笨之人會想要「得到一百分」60
	即使不成為「理想上司」也無所謂/鐵定會有「一定數量」的人批評你
	6突然思考「正面之事」會造成反效果64
	「反正又不會死」/在紙上寫下最糟的情況
	7順利進行時更要「冷靜分析」68
	預防「萬一失敗」時的方法/就連一流選手也會「自我暗示」
	8意識到「死」才會振奮 72
	「浪費」的思考/利用「緊張感」讓自己動起來
	 
	STEP.2 化解緊張的「行動方法」
	1像笨蛋一樣埋頭做「無意義的事」也會有所效果78
	總之先讓「身體」動起來/農活有益身心的原因
	2筋疲力盡時,你根本沒「閒暇」去緊張 82
	只要累了就不會「倉皇不安」/連痴漢也能趕跑
	3「短期斷食」會增強心智86
	「空腹狀態」只有滿滿好處/「別擔心」是反效果
	4被罵時只要「一次一公厘」逃跑即可90
	試著將意識轉移到「別的事物」上吧/把「怒罵」當耳邊風
	5痛苦時也能用「笑容」欺騙大腦94
	「逞強」也會有效果/微笑會產生「快樂物質」
	6只要大喊「我才不要提起幹勁!」幹勁就會自己出現98
	簡單「讓自己動起來」的技巧/「幹勁什麼的哪拿得出來啊!」
	7寬鬆的行程會產生「心境上的寬裕」102
	「嚴謹的行程」會讓自己痛苦/「壓力」也是會不見的
	8穿著「昂貴衣服」,會讓自己表現得宛如他人106
	馬上有種「變高貴的感覺」/自信可以用「些許金錢」得手
	9將「英雄的成功」套用在自己身上110
	逆轉獲勝的影像」效果超群/「光只是看」也會有效
	10「錢包的寬裕」就是「心境的寬裕」114
	關鍵時刻要有「大筆金錢」/說到底就是講究「現金」
	11護身符X 香味= 最強的安心118
	何謂降低「心跳次數」的香味/即使只是護身符,也是重要的護身符
	12「寵物」也會對人類產生愛情122
	「血壓」也是會下降的/喜歡動物的人也會喜歡人類
	 
	STEP.3 攻略「以人為對象」的緊張感
	1只要隨時想著是「兩個人」就行了128
	即使格格不入也能心平氣和的方法/無視「其他的大量人群」
	2「說話的哏」會成為心的降落傘132
	「要是會話突然中斷了怎麼辦……」/與話題「好不好」沒關係
	3「謝謝」是必殺句136
	「非常感謝您的指教!」/「逞口舌之快」不會產生任何東西
	4在訓練的過程中,你也會慢慢接受「吵架」140
	只要轉換視角,就是個「珍貴體驗」/正確的吵架,不正確的吵架
	5比起超完美,「有點笨拙」會更受歡迎144
	「完美的人」是沒朋友的/「自咬」也能變成笑點
	6要全力逃離「心情不好的人」148
	「負面氣場」會傳染/留意「他人的緊張」
	7準備用於社交場合上的「逃脫計畫」152
	「一定要待到最後才行」是個錯誤/「我還想再和你多聊一些!」
	8為人際關係設置「時間限制」156
	只要能看見「終點」就不會緊張了/告知「排除時間」
	9「功勞」什麼的就讓給別人吧160
	脫離「嫉妒」的方法/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10先忍耐「四分半鐘」再講藉口164
	何謂增強「憤怒」的話語/人類無法一直生氣
	11「不需要硬拉著他人走的領導能力」一說168
	「委託給他人」也很重要/要先有「無能」的自覺
	12不用勉強去「講電話」也沒關係172
	聊天室會調整「權力平衡」/「跟不上時代」也無所謂
	 
	STEP.4 將緊張化為「力量」
	1你的性格容易緊張,真是「太好了」178
	「粗神經」的人較難有喜悅/你的「成就感」會比他人大一倍
	2「失敗」後人才會變強182
	「不斷勝利的人」評價低?/用「長遠眼光」來看事情很重要
	3從「失敗者」身上學習吧186
	他人的「成功經驗」沒有用處/學習什麼是「危險的」
	4決定好不順利時的「後路」190
	從「失敗是理所當然的」開始/先決定好「週末的行程」
	5「什麼都不做的後悔」比「做過之後的後悔」還強烈194
	盡早「告白」比較好/迷惘的話就行動!
	6口吃之人也能「雄辯」的思考方法198
	「克服」的力量很強大/成功背後有著「自卑感」
	7即使是負面處境也能「享受」的無敵方法202
	被甩也是個「機會」/是「沒生意」呢,還是「限定」呢
	8正因為有「逆境」,人生才有趣206
	在黑心企業也當是個地獄巡禮/勤勞之人的思考方式
	9將痛苦的感情「如實」轉為言語210
	痛苦什麼的「正好」/「能嘲笑自己的人」才是強者
	10不是靠意志的堅強程度,而是用「是否習慣」來一次解決214
	也有故意學個經驗的時候/不再害怕牙醫的方法
	11了解「最難關卡」的人會變強悍218
	「和人相處小菜一碟」的技術/試著被打擊一次看看
	12「拖延」會使人生受到拘束222
	先做「討厭的事情」/只要「規則化」就好
	13靠著「忍耐」越變越強226
	「成為大人」這件事/鍛鍊「精神力」的方法
	 
	尾聲230
序/導讀
	前言
	
	用「簡單的技巧」就能輕鬆克服緊張
	
	膽小鬼、沒有勇氣,是一種疾病嗎?
	
	不,這簡直再「正常」不過了。
	
	在許多人面前演講、和最喜歡的異性用餐時會因緊張而感到無所適從,說到底也是人類的正常反應。
	
	向不認識的人搭話時會緊張,也是很自然的反應。不習慣講電話的人在打電話時會感到緊張,更是理所當然了。
	
	沒有人不會緊張,只要是人類,大家都「很容易緊張」。
	
	不過,人人都會讓自己看起來不緊張。
	
	只要善用幾個心理技巧,就有可能讓緊張和不安感大幅減少。
	
	即使內心撲通撲通地跳,彷彿心臟都要從嘴巴跳出來一般,只要你學會偽裝成若無其事的「演技」,在現實中就不會有任何問題了。
	
	能夠大方地發表意見的「逆轉思維」
	
	我在大學擔任老師,從沒要求過學生提出什麼意見。
	
	要說原因,是因為我也知道不會有令人滿意的答案出現。
	
	即使我拜託大家,詢問「關於○○有什麼想法,還請哪位提出個意見來吧」,也不會有人舉手。就算指名了某個人,學生的聲音也幾乎都很小聲,扭扭捏捏地說出不知所云的答案。
	
	在被其他學生關注的狀態下,很少有人能夠大方地闡述自己的意見。
	
	儘管如此,只要我使用「某種技巧」,學生們就會馬上講出自己的想法了。他們會流利地發表自己的意見,而且,還幾乎是100%所有的學生都會這麼做。
	
	答案很簡單,即是不要突然讓他們闡述見解,而是給予兩到三分鐘的時間,讓他們將自己的想法寫在筆記本上。
	
	光是多下這個小小的功夫,結果就會完全不同。只要讓他們在筆記本上寫下意見後再指名某人,要求對方發表,就會得到確切的答案。
	
	其原因在於,對學生而言這只是「將寫下來的東西念出來」而已,因此可以在不緊張的情況下結束。
	
	連史蒂夫.賈伯斯也會用「死記」來說話
	
	所謂緊張,就是一種感情的作用。
	
	為了「不要讓感情有介入的餘地」,只要我們事先做好準備,誰都得以達到不緊張、大方地發表意見的境界。
	
	例如,有很多上班族不擅長在一大群人面前進行報告。
	
	然而,即使是不擅長報告的人,若能事先用簡報仔細做好投影片的話,就可以在完全不緊張的情況下結束。因為,這並不是「報告」,只是「念出投影片」 而已。
	
	也許有人會反駁說:「好好地與每位聽眾對到眼,並用自己的話來發表,才是最完美的報告」。
	
	不過,無法報告得那麼優秀也沒關係;就算被說是呆呆地念著投影片也無妨,只要能夠進行一場不緊張的報告,就完全合格了。
	
	據說就連被稱為報告高手的史蒂夫.賈伯斯,也是在徹底反覆練習之後才能對報告這件事抱持著平常心。從這層意義上來看,賈伯斯也可以說是「單純將死記的內容說出來而已」。
	
	為了不要緊張,盡可能將感情介入的餘地縮減到最小是很重要的。
	
	不是「忐忑不安」,而是「心生雀躍」
	
	此外,「緊張」和「興奮」在生理上是同樣的現象。從心臟撲通撲通地跳、身體顫抖、血液流速變快這些層面來看,兩者都是相同的生理反應,只是每個人解釋的方法不同而已。
	
	因此,當你感受到「緊張起來」的時候,只要對自己說這是「興奮起來」即可。不要用緊張這種負面情感,而是替換成興奮這種正面情緒,就沒問題了。
	
	軟銀集團的孫正義先生在二○一三年收購了美國的手機公司斯普林特。一般的經營者都會不安地想著「真的沒問題嗎」、「花了很多錢不是嗎」,但孫正義先生卻不是這麼解釋的。
	
	換言之,他將情況想像成「這樣一來,軟銀集團又朝著成為世界第一的企業邁進一步了」,因而感到興奮,而非不安和緊張。
	
	在這世界上,有些人看起來非常神經大條,他們身體所感受到的事物與一般人感受到的生理反應不一樣。事實上,這就只是對該現象賦予的意義不同罷了。
	
	神經大條的人只要心跳變快,就會做出「好,情緒要高漲起來囉」的解釋,相對於此,普通人只會解釋成「開始緊張了,已經不行啦」,就只是這個差別。
	
	「定義」是可以改寫的
	
	波士頓大學的麥可.朱甘德在進行於人們面前演講這種會提高緊張程度的行動時,亦曾調查過為何沉穩的人能夠保持神態自若。
	
	他發現這些人也都會感到不安和緊張,緊張這件事情,再怎麼樣都無法避免。
	
	不過生理上的緊張狀態和興奮狀態是完全一樣的,要怎麼改變定義都不成問題。若本人深信「這是個興奮狀態」,正面的力量就會湧上心頭。
	
	心撲通撲通地跳,絕對不是一件壞事。
	
	當心臟跳動劇烈時,試著想像成「眼前有個很大的機會,我感到很興奮」,你就會發現情緒變得不一樣了。
	
	「冷靜下來」絕對是禁句!
	
	哈佛商學院的教授艾莉森.布魯克斯曾做過一個實驗,就是讓超過一百名大學生在有計分機制的卡拉OK唱歌。
	
	她將大學生分成下列三組。
	
	在實際唱歌之前,她請第一組對自己說「冷靜下來」,第二組則是說「我興奮起來啦」,第三組完全沒有與自己對話,就讓他們直接唱。
	
	接著,出現了以下這樣的結果:
	自己說「冷靜下來」的組別  59.98分
	對自己說「我興奮起來啦」的組別  80.52分
	沒有和自己對話的組別  69.27分
	
	就如同實驗結果顯示,若對自己說「冷靜下來」,反而會表現不好,「冷靜下來」會造成反效果。即使同樣在緊張的情況下,對自己說「我雀躍起來啦」、「興奮起來啦」會遠遠帶來更好的結果。
	
	就算感到忐忑不安,也不可以想著「啊啊,緊張起來了,得冷靜下來才行」。你不如就對自己說「心臟撲通撲通地跳,是雀躍起來的信號」吧!身體顫抖時也是,只要告訴自己「這不是害怕,而是抖擻精神」即可。
	
	用「簡單的技巧」也能輕鬆主張自我
	
	本書會介紹許多克服緊張的心理技巧。
	
	就好比有些人會因為顧慮到對方,而說不出想說的話。不過呢,這些人也可以使用以下的技巧。
	
	技巧一 「暫停」
	保留主張,暫且逃避的技巧。
	→「我對決定沒有自信。五分鐘後再打一次電話好嗎?」
	
	技巧二 「壞掉的唱片」
	反覆重申同個主張的方法。
	→「對不起喔!說了這麼多次,但還是沒辦法。」
	
	技巧三 「clipping」
	這是「夾」、「剪」的意思。當你不太了解對方發言的真正含意時,在對方直接提出要求之前就不斷裝傻。
	→上司:「你報告書好像還沒做好啊?」部下:「嗯嗯,是啊。」
	
	技巧四 「請對方暫停」
	在對方平息憤怒之前,向對方要求暫停的方法。
	→「先稍微讓頭腦冷靜一下,之後再商量會不會比較好?」
	
	技巧五 「flipping」
	原意為「翻轉」、「拍掉」的意思。對對方的提案提出其他方案。
	→「原來如此。A提案是不錯,不過試著用B提案來決勝負你們認為如何?」
	
	技巧六 「負面調查」
	請求對方用更直接的話來表達。
	→「今天不是很好耶。」「顏色?還是說衣服?」「嗯∼襯衫太大件了,看起來有點像小孩子。」
	
	這些技巧是美國漢密爾頓大學的愛米.卡拉瓦喬介紹的,全部都很值得參考。即使是很不擅長主張自我的人,這些也是相對好用的方法了。
	
	那麼,我想要在本書中介紹許多像這樣的心理技巧。
	
	我希望認為「自己出乎意料地容易緊張,不曉得該怎麼辦」的人務必來閱讀本書。我付了非常多學費,才精通了這些獨創性的克服緊張法,不過大家沒有必要支付學費。這本書就很足夠了。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