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更少,成就更多:讓生命非凡的靜心技巧Ziva
簡單易行的快樂之法!正念、靜心、顯化三大工具,助你改善身心健康,讓人生輕鬆升級!內容簡介
★《今日美國》《出版人週刊》暢銷書
★一套囊括「正念+靜心+顯化」三連擊技巧的靜心法!
為什麼那些非常忙碌且成功的人都願意花時間靜心?
歐普拉甚至強調靜心讓她生產力增加一千倍。
只要你有心要讓人生升級,一天願意進行兩次,每次花十五分鐘就可以。
我知道靜心的力量和重要性,但我一直無法堅定持續。
艾蜜莉在本書中展示的靜心方式,既簡單又強大,不可能失敗。
——莎拉.海因斯/美國電視節目主持人、記者
二〇一二年,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神經調節與神經成像實驗室的科學家團隊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清楚證實了定期靜心的人胼胝體會變厚。
二〇一五年,哈佛大學的團隊發表實驗發現,他們讓受試者中一半的人每天靜心,並在活動開始前就先讓每個人做核磁共振造影。在實驗過程中,受試者要回答關於心情和情緒狀態的問題;靜心組的受試者回報他們的感受都比較正面,壓力也少了。八週後,他們又做了一次核磁共振掃描,結果有靜心的人腦部有了些變化,包括杏仁核(大腦的恐懼中樞)縮小了,製造多巴胺和血清素(負責快樂、滿足和愛的激素)的腦幹卻變大了。大腦在靜心的過程中會分泌喜樂激素,而不是壓力激素。
作者艾蜜莉是高效表現靜心技巧的頂尖專家,她所創的「Ziva靜心」是高成就人士的最愛,客戶包括Google、巴克萊銀行、維亞康姆傳媒集團(Viacom)等跨國企業。Ziva靜心,不必強迫自己淨空思緒,不必特定場所,在會議室裡、在停車場裡、在飛機上——任何地方隨時隨地可進行。一次只要15分鐘,一天2次,每次靜心都包含了:
①正念②靜心③顯化三大工具,助你改善身心健康,讓人生輕鬆升級!
Ziva靜心,為身體帶來的好處很多,不只是加強免疫系統,抵禦疾病,還可以增強細胞的修復力。
Ziva靜心,能幫助提升生活和工作上的表現、增進健康、改善失眠狀況。
Ziva靜心,能讓頭腦更清晰,注意力更敏銳,每天開始擁有更多時間!
Ziva靜心,能消除壓力,提升腦力、體力,性生活更美滿、改善不孕,最後改變人生。
影音介紹
名人推薦
靜心兩個月後,我感到更快樂、更安定、更不易焦慮。每天靜心幾分鐘,換得高效工作三小時;它的好處已融入我所做的每件事中!——馬克.海曼 醫學博士/美國克里夫蘭醫學中心功能醫學中心主任
艾蜜莉以淺顯易懂的方式教你如何靜心、每個階段可以期待哪些效果、怎麼做,以及靜心會帶來哪些好處。你很快會發現靜心一點也不無聊,還可能改變你的人生。——安德魯.休伯曼 博士/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教授
本書能協助你藉由靜心成為創造改變之人。你真的能透過靜心,學習將生產力提高三倍,做出更好的決策,並發掘早已存在你內心深處的力量。——戴夫.亞斯普雷/防彈咖啡創始人、防彈360執行長
我知道靜心的力量和重要性,但我一直無法堅定持續。艾蜜莉在本書中展示的靜心方式,既簡單又強大,不可能失敗。——莎拉.海因斯/美國電視節目主持人、記者
我真心希望人們閱讀並採納艾蜜莉在本書講授的做法。生活中的壓力愈小,傳遞給孩子的壓力就愈小。——喜法莉.薩貝瑞/《覺醒父母》作者
我遇過數以千計的靜心擁護者,而艾蜜莉像一顆璀璨之星脫穎而出。她的教學、智慧和魅力,將正念和靜心的概念提升到新的高度。如果你想將靜心融入生活,請閱讀本書並與艾蜜莉一起學習。——維申.拉克亞尼/《活出意義》作者
學習本書的靜心技巧後,大大增進了我的直覺力,我更有精神,睡得更好,身體更健康。我也變成一個很好的傾聽者,更懂得寬容、同情與感恩。你絕不會後悔買這本書,它是改變生活的工具!
——Tracy/亞馬遜讀者
目錄
〈推薦序〉靜心帶你看見真正的自己 -- 黃麗燕
〈推薦序〉開始靜心吧,你做得到! --丁寧
〈推薦序〉簡單易行的快樂之法 -- 馬克.海曼醫師
〈推薦序〉你也能改變人生 -- 安德魯.休伯曼博士
〈作者序〉讓生命更好的強大工具
1靜心不是你想的那樣
那麼,我應該練習哪一種?
靜心的失敗迴圈
所以,為什麼要靜心?
小叮嚀:帶著初學者的心態去做
案例 1 從負債七萬美元,到一年賺進一百二十萬
2為何全球成功人士都在靜心
壓力不等於生產力
搞對靜心
靜心時的大腦與身體反應
壓力更少,成就更多
適應能量
全球知名成功人士都在靜心
本書練習的注意事項
閉眼練習 兩倍吐納
3壓力會讓你變笨
緩和神經系統
壓力和你的關係
情緒排毒
睜眼練習 壓力花了你多少錢?
案例 2 我不再靜心失敗了!
4全世界的失眠問題
睡眠與靜心
第四意識
靜心就是新型態咖啡因
案例 3 揮別失眠
5不要再生病了
預防與療癒
阿育吠陀醫生的處方
我一天可以靜心超過兩次嗎?
靜心與藥物
睜眼練習 降火吐納
閉眼練習 對自己喊話,療癒身體
案例 4 體驗癌症,而不是對抗癌症
6正牌的青春之泉
追求青春
靜心真的能回春嗎?
你要哪種身體?
案例 5 逆齡實錄
7「等待幸福」症候群
「等待幸福」症候群
極樂和幸福不一樣
瀟灑才性感,強求不性感
欲望與顯化
走出困境最好的方法
睜眼練習 灌溉花朵,不是雜草
8不會失敗的靜心技巧
三大元素
一天的規畫
第一元素:正念—好好感受
第二元素:靜心
梵咒
第三元素:顯化
不容妥協,每天都要靜心
靜心的注意事項
靜心時最容易發生的五種狀況
.有效靜心體驗之一:思想的列車
.有效靜心體驗之二:七嘴八舌
.有效靜心體驗之三:極樂之境
.無效靜心體驗之一:沉思
.無效靜心體驗之二:球棒
最後的叮嚀:刻意掌控,效果差
每日練習Z技巧
回家作業
9幸運之門開啟
人生路上的減速標線
順勢
心流狀態
改變世界,從一次十五分鐘做起
閉眼練習 超能力姿勢
10最精采的你
升級的內幕
骨子裡的天才
洞見與直覺
戒除道歉成癮症
睜眼練習 戒除道歉成癮症
案例 6 工作更少,成就更多
案例 7 從優秀到傑出
11親密關係和性生活的提升
顯而易見的重點
1. 獲得深度休息,有更多精力留給性生活
2. 靜心能消除壓力,進而增強表現
3. 不分心,更投入
4. 別再期待你的伴侶讓你更完整
5. 對方可能覺得你會通靈
靜心就是前戲
創造力與性能量
案例 8 凡事都有第一次
睜眼練習 交心
12靜心為生命帶來的餘裕
壯烈犧牲或應勢而起?
天生的領袖
最不自私的事
自我成長圈的趨勢
案例 9 從「戰或逃」變為「留下來好好玩」
閉眼練習 愛情炸彈
13升級你的表現
不要懈怠
找出靜心的空間
靜心不是帶你的大腦去美甲
序/導讀
|推薦序|
靜心帶你看見真正的自己
李奧貝納集團執行長暨大中華區總裁/黃麗燕
這不是一本讓你看的書,全部看完,其實也沒用的!
但這是一本可以讓你跟你自己對話的書,透過書裡的一些引導,你可以不斷地問自己,然後形成一個看法—你為什麼要靜心?靜心的好處有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為什麼要靜心,靜心對你的意義是什麼?
因為這本書有幾個新鮮的觀點:靜心是新型態的咖啡因、業力是人生路上的減速標線、戒除道歉成癮症、等待幸福症候群⋯⋯不斷反覆地談論靜心這件事情,透過好奇後的了解,你會開始相信。因為相信,你會去做,而當你在做的時候,你就不會一直問怎麼還沒有靜心,怎麼還沒有做到,當你持續去做。也不問自己為什麼沒有做到,只是單純享受那個過程,最後變成你的固定習慣時,那麼,可能在某一刻,靜心就達成了,但也就只是那一刻。
最終你還是要問自己,為什麼要靜心?我也常常問自己,我家裡靜心的書大概買過十本以上,但為什麼我還要買這一本呢?因為當我看過書稿以後,我發現這本書讓我知道我為什麼要靜心—最終其實是要讓我進入最內在的自己,在進入中不斷讓真正的你浮上來,真正的你也不是固定的,而是不斷形成的。也因此你必須不斷去升級你的心智硬碟,讓它跟得上你最內在的自己,最終你也才能做真正的自己。有趣的是,靜心不是了無雜念,而是讓你放鬆,是單純的讓你實現對自己承諾的一個習慣,你承諾了它,你做了靜心,那麼你最終會誠心進到最裡面,看到真正的自己。
|推薦序|
開始靜心吧,你做得到!
演員、瑜伽老師、作家/丁寧
「受過傷的人才知道如何療癒別人。」
療癒的書籍我特別喜歡傷痕累累的作者,因為他走過、痛苦過,所以他教導的多半淺顯易懂、操作簡單,但特別有效。
艾蜜莉就是這樣的作者。加上她表演的背景,她善於將一個非常高深的道理,用最簡單的文字表現出來,讓執行的人有信心做到。
一定要去做才會有用!
而靜坐⋯⋯「安靜下來就是為了看見自己的真相。」
以前在靜坐的時候,總是坐不住、全身好像螞蟻在爬,而且腦子的千頭萬緒多到嚇死我了,但是我的第一位瑜伽老師非常喜歡靜坐,我常常不是盡量逃避,就是幾乎睡著。
有一年,因為愛情的力量,我去了內觀中心前後十二天,有十天每日要靜坐超過十四個鐘頭,禁語、禁眼神交會,全然地跟自己在一起好好靜坐。
我在那裡實實在在地認識了我的腦子,或者說看穿了腦子的詭計。
我的身體與腦子總是不想安靜下來,腦子習慣把注意力投射在外面,因為這樣子比較簡單,也能夠逃避內在真實的狀況,日子就可以看似安然地繼續過下去。
腦子非常不喜歡改變,因為它的功能不是分辨什麼對你好或不好,能夠知道什麼對你比較好的是你的心。
當腦子千頭萬緒、不想安靜下來的時候,就會釋放一些訊息讓身體不舒服,藉此停止靜坐。
在那次的內觀經驗,我學會了腦子與心是分開的。藉由不去跟隨腦子的念頭,不理會它製造出來的不舒服,腦子安靜下來的時候,心的力量才會出現,喜悅與平靜隨之而來。就好像是要撥開榴槤尖尖的刺,才能吃到裡面甜美的果實一樣,當你平靜下來,你所需要的答案自然浮現。
生命與生俱來我們所需的力量,但當社會化、教育、物質欲望等慢慢掩蓋我們的力量,靜坐就是一層一層剝開這些外皮,往裡面接觸那個柔柔軟軟又充滿力量的自己。
所以,安靜下來!你所需要的一切答案,都在你心裡。只要你安靜下來。
開始靜坐吧!從艾蜜莉這本書開始。
|推薦序|
簡單易行的快樂之法
美國克里夫蘭醫學中心功能醫學中心主任/馬克.海曼(Mark Hyman)醫師
若說艾蜜莉的靜心風格讓我驚訝,這句話真是太輕描淡寫了。沒想到我以前那麼緊繃、那麼焦慮、那麼暴躁。僅僅練習了兩個月,我就感覺到自己更快樂、更沉著、更不容易焦慮、精神也更好。
現在,當我睡不好時,做 Ziva 靜心會讓我像補過眠一樣朝氣十足。以前的我,下班後總感到非常疲倦,現在只要靜坐兩回,就能補充元氣,晚上還能出門參加活動並樂在其中。每天幾分鐘的靜心,不僅讓我集中注意力三小時,而且工作表現讓人滿意。靜心的效果滲透到了我做的每件事。
艾蜜莉的方法最令人意外的部分,或許是這練習好簡單、好方便,隨時隨地都可以做。你不必淨空思緒,不必點香,也不必獨自進入森林裡。我曾經在會議室裡、在停車場裡、在飛機上靜心—你想得到的地方我都試過。當我向我的病患推薦 Ziva 靜心時,會說:「往往在心情還沒好起來之前,你都不知道自己的情緒到底有多差。你還沒有試過之前,不曉得自己到底有多少能耐。」
我鼓勵每個人試試艾蜜莉的靜心法。我可以很誠實地說:
我現在沒有這套靜心法就活不下去了,每天一定要花點時間來靜心。
「壓力更少,成就更多。」這是真的。相信我。
|推薦序|
你也能改變人生
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教授/安德魯.休伯曼(Andrew Huberman)博士
身為一位對「身心健康」甚感興趣的神經科學家,我站在一個很有趣也有點尷尬的優勢地位。一方面,我發現全新的時代已經來臨,科學被用來發展出很多提升生活的有效方法。另一方面,我也看到很多人誤用科學這個字眼,將其當成行銷工具,用來推銷營養保健食品、神祕的呼吸法和人機介面的裝置。
說真的,關於身心健康,目前有不少讓人感興趣、甚至效果強大的工具不斷推陳出新,但大部分都達不到我的標準。所以,我不想在這上面花時間、心力和金錢。
我的標準是:
1.準確深入的說明。我得先知道這過程中會發生什麼事。
2.預期效果。我必須知道我在使用過程中與使用後,能合理預期達到的效果。
3.執行方法。必須要有清楚的敘述,讓我知道要怎麼做、什麼時候做,以及怎麼做。
4.顯著的變化。效果要有明顯、正面的差異。
這要求好像很高,但我相信所有自稱老師、導師、大師和網路達人者,都應該達到這些標準。所以,當我聽到有個叫做艾蜜莉.芙萊契的人和我參加同一場會議,即將上臺講靜心時,我就打算跳過那一場。又是一個熱愛瑜伽的美國人,我見多了。反正只有會議室裡才有網路訊號,所以我決定當艾蜜莉上臺的時候,在臺下處理電子郵件。
現在回想起來,我很感激自己做了這個決定。我想是艾蜜莉的話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她說:「神經科學家落後了靜心者幾千年,現在終於趕上進度了—他們也相信靜心能讓我們
|作者序|
讓生命更好的強大工具
你可能心想,「我?靜心?」我當初也是這個反應。從小在佛羅里達州西部長大的人,其實不太有機會接觸靜心。我參加過選美比賽,在大型量販購物商場開幕儀式上演唱國歌,還參加過很多場啤酒派對。但靜心?從來沒體驗過。
二十七歲時,我到百老匯參與《歌舞線上》的演出,擔任三位主角的替角。我從小就夢想在百老匯演出,但現實變成了一場惡夢。若表現得不好,我就會崩潰。焦慮感愈來愈強,嚴重失眠,而且開始冒出白頭髮—我才二十幾歲!我一直生病或受傷。這是我從九歲開始就想從事的工作,我明明活在夢想裡啊,事實上卻過得很悲慘。百老匯的生活應該灑滿陽光、玫瑰還有馬丁尼。然而,我在這條歌舞大道上的經驗,卻是房價高得離譜,只能分租雅房,吃鮪魚罐頭,成天抱怨大拇指又腫了。
某天,我在化妝室裡觀察另一名女演員狄恩。她是五個主唱的替角,但她和我不一樣,她總是冷靜淡定、自信穩重。在她身邊,每個人都很愉快、開心。她唱的每一首曲子都是歌頌。她跳的每一支舞都充滿歡樂。每一口食物她都很珍惜。我問她是怎麼辦到的,她說:「我有在靜心。」
一聽到她的回答,我馬上翻了個白眼,覺得不可能並嗤之以鼻。當時和現在不同,沒有神經科學可以解釋,所以我也無法理解像靜心這種行為,怎麼可能強烈影響她的表現。但我的生活愈來愈糟—我已連續一年半沒能睡過夜,工作表現當然受到了影響。最後,連我自己都覺得丟臉,我知道我得做點什麼。
狄恩說,她的靜心老師來到了紐約,問我要不要跟她去,她可以介紹我們談談。那位老師說的每句話,都說到我心坎裡;每一句都說中了。我報名了課程,才上課兩小時,我就開始「靜心」了。我抵達了從未體會過的境界,而且我很喜歡!
當晚我睡得很熟,那是我一年半來第一次的好眠。那天距離現在已超過十年,我後來再也沒有失眠過。我不再生病,白頭髮也不長了—事實上,我的頭髮還恢復原本的顏色呢。最棒的是,我又開始享受我的工作,而且更上手。我不再尋求觀眾給我的肯定和認同,矛盾的是,這反而讓我表演得更出色。我準備好隨時可以上臺,一站上舞臺就沉著而自信。我不禁開始想,等等,為什麼不每個人都來靜心呢?
這時,我開始動了靜心教學的念頭。我辭掉百老匯的工作,到印度旅行,在那裡展開了為期三年的教師訓練。不,我並沒有一直都待在印度,我沒那麼拚。結果這成了我這輩子最有創意、最有收穫的一件事。
當我把自己的故事說出來,大家總是問我怎麼有辦法離開一份成功的職業,敢冒風險創立 Ziva 中心。簡單的回答是:當我開始每天靜心以後,我的人生目標更明確了,我以前不知道自己可以這麼有精神,思考這麼深入。這本書,正是要讓讀者擁有這無比強大的工具。我的一萬名學生和我自己,每天都會和內在建立深刻的連結兩次,這本書讓你也做得到。你會學會如何減少壓力、增加活力、提升動力,進而改善表現,最後透過練習讓人生更成功。
❊ 這不是一般靜心書
深入主題之前,我想先澄清一件事。這不是那種頌揚更高意識卻又不教你怎麼達到該境界的書。這本書的目的,就是要讓你有超凡表現。我指的不是藝術表現或舞臺上的表現而已。不管你的職業是什麼,這本書會協助你,讓你個人和專業的表現都能更上層樓。除了讓你了解壓力如何阻礙你發揮全力,更重要的是,這本書會給你實用的工具,讓你可以開始每天用來消除壓力,提升腦力、體力,最後改變人生。
接下來的幾頁,我會訓練你用一套自己就能實行的方法—「Z技巧」;這是從我在紐約工作室親自授課,以及十五日網路訓練課程所發展出來的,能協助你在工作上和生活上更輕鬆。書中的步驟,專為想要有所成就的人開發,讓你提升表現、追求卓越。無論是要簽下客戶或是照顧小孩,Z技巧能讓你保持思緒敏捷,協助你創新。每天投資自己兩回、各十五分鐘的時間,將可大幅改變你的外型及工作效率。書中許多章節最末都有練習,你可以用來做為生活的挑戰,或協助你衡量進度。
或許你已經發現,靜心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從小眾活動晉升為許多公司會議室裡一定要安排的活動,你可能很想知道為什麼。或許你以前也試過靜心,但後來放棄了,因為你覺得自己永遠無法淨空思緒,或是你很難跟上步調緊湊的生活。又或許你根本沒興趣。但是,你應該會想提升生產力與表現,同時降低壓力。
不管你是哪一類型的人,你都來對地方了。本書不只要介紹靜心,還有 Ziva 靜心的三大心靈工具:正念、靜心和顯化。書中會為你說明這三大工具,及其背後的科學原理,讓表現很好的人還能繼續提升認知與創意,同時減輕壓力,讓身心更健康。
目前,以靜心為主題並經過學術審查的科學研究約有六千篇。接下來的章節,我會和大家分享諸如哈佛醫學院、史丹佛大學和威克森林大學等最振奮人心的研究,並把近期的研究發現轉化、應用在你忙碌的生活中。包括醫學認證的人體功效和科學分析,均指出靜心對神經系統確有好處。
這些發現肯定了我在學生身上的第一手觀察,當你閱讀本書並身體力行後,也會有相同的體驗:靜心可以讓你睡得更深沉,在睡眠中補充更多活力,日間更有精神;進而能更專心,不易焦慮,在需要時發揮高水準表現;靜心也能協助你將感情經營得更好,甚至擁有更美滿的性生活!我的一位學生把靜心比喻為戴眼鏡,她沒戴上眼鏡之前從來不曉得自己看不清楚,忽然間,人生都透徹了。
我的許多學生過去都嘗試過靜心,後來因為種種原因而放棄。這些人靠著 Ziva 靜心找回原本的目標,一點也不覺得自己過去很失敗,也不覺得麻煩,因為 Ziva 靜心沒有一套嚴格的系統或難相處的社群。我的目標,是要讓這世界上靜心的人都不再放棄,也就是說,我要讓所有以前覺得自己無法靜心的人—不管是因為「太忙」或是無法「淨空思緒」—都獲得他們需要的知識來正確衡量自己的進展,並且給予一套他們真心認為值得投資的方法。
跟隨著這本書,我會引導你自行練習,即使最忙碌的人也能輕鬆地將靜心融入生活中。不需要手機應用程式,也不需要耳機、水晶、線香、長袍。就像我之前說的,Z技巧是和緩版的 Ziva 靜心;我在親自授課時和線上課程中教授 Ziva 靜心,而Z技巧能輕鬆無痛地調整身體與心靈,讓你有更好的表現。無論這是你第一次嘗試靜心,或是已開始靜心好幾年,本書是最佳的起點,也是最佳的複習課程,讓你徹底發揮潛能。若你之前對「靜心」這個詞有點過敏,就不要用它了—只要試試Z技巧,觀察自己有何感受。若你已有靜心的習慣,但覺得太死板,或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就來試試Z技巧吧,你會感受到差異的。
無論你的職業、理想、宗教、專業為何,也不管你過去有什麼經驗,靜心可以簡單輕鬆地協助你達成目標。任何目標皆可。重點是:靜心是為了讓生活更好,不是為了擅長靜心。
若你想消除壓力帶來的影響、增加內心能量、讓身體更健康、擁有更多創意與敏銳的直覺—你來對地方了。只要你願意一天進行兩次,每次花十五分鐘,就能讓人生升級。你準備好投資自己了嗎?
試閱
「我沒辦法靜心。」 很多人明明可以培養靜心的習慣,但當他們被問到為什麼遲遲不開始的時候,這是他們最常見的反應。對某些人來說,「我沒辦法靜心」意思就是:「我想啊,可是說真的,你知道我的行事曆有多滿嗎?」對其他人來說,「我沒辦法靜心」的意思很直接:「我試過,可是我辦不到,我就是會一直想東想西。」 這兩種人通常都是真的想練習靜心,卻也深信靜心不適合他們。他們都錯了。 這是因為「靜心」廣受誤會。
不知道是誰到處宣揚靜心必須淨空思緒。我真希望能把那個人找出來,好好教他怎麼靜心。雖然人類有可能進入不同的意識層次,而且人類是唯一靠意志就能辦到的物種,但靜心的重點不在於清空思緒。 我認為,靜心的「重點」在於讓生活更順遂如意。若你嘗試過靜心卻備受挫折(因為你的腦子就是拚命地想東想西),那麼我有好消息要宣布:腦子會不由自主地思考,就像心臟會不由自主地跳動一樣。我再強調一次:腦子會不由自主地思考,就像心臟會不由自主地跳動一樣。要是不相信,你給自己兩秒鐘,試試逼心臟不要跳動。
你還在看這本書的話,我想你無法控制心臟吧。我們可以輕易證明自己無法逼心臟停止跳動,卻一直想逼大腦不要有雜念,又覺得自己不會靜心,乾脆就放棄了。誰想要一直失敗呢?過去覺得靜心沒有用、太花時間或太難的人,往往聽到靜心就斷然拒絕。Z技巧的好處,在於這套方法根本不會失敗—而且它可以協助你提升生活中各方面的表現。這套靜心法簡單到你得用點心思才會搞砸。
科學已經證實,靜心能提升生活各面向,並保有你的競爭優勢。況且,我設計的方法非常簡單,我有信心,你一定會養成靜心的習慣(或者不再放棄靜心,但這麼說實在太拗口了)。只要找到為你設計的方法,再加上一點訓練,讓你妥善衡量自己的進展,靜心就可以融入你的日常作息,讓你樂在其中。
不過,有一點要先說明:「靜心」這個詞已經變得像「食物」一樣了。藍莓、熱狗、壽司、薯條—這都是食物,但他們對你的身體有非常不同的影響。同樣地,靜心的方法有好幾百種,但西方人總以為這些方法都差不多,其實不同的靜心法會對身體和大腦產生非常不同的影響。
若你說你不喜歡靜心,就如同你說你不喜歡食物一樣。你能想像自己走進餐廳,向服務生說「我要一份食物」嗎?那麼服務生要端什麼給你? 靜心可分成許多不同類別:專注靜心、禪修靜心、超覺靜坐、內觀靜心、昆達里尼靜心等—這只是一部分。有些派別將靜心分成五種,有些細分成二十多種。這本書中,我們將靜心分為三類:正念、靜心、顯化。就像吃了漢堡以後,你身體的反應和喝了奇亞籽果昔不一樣,不同的靜心法也會刺激不同的大腦區塊,需要不同程度的投入和時間,對你的表現也會有不同的影響。
❊那麼,我應該練習哪一種?
答案因人而異,最終只有你自己能回答。我想盡我所能提供你需要的資訊,讓你能清楚地根據資料和自身體驗為自己決定。在這本書裡,我會反覆提到兩種方法:(一)Ziva 靜心,這是我親自授課和線上課程中教授的靜心法;(二)Z技巧,從 Ziva 靜心發展出來的版本。Z技巧也結合了正念、靜心、顯化這美妙的三大元素,但是方法更和緩,適合所有人。我親自授課時,可以為學生念梵咒、一一訓練或親自引導,但透過書本則有其困難,因此設計了一套讓你自行練習的方法。 開始前,我們先釐清正念、靜心、顯化之間的差異,後續章節會逐一講解。先從前兩項說起:正念與靜心。
很多人會以為兩者是一樣的,甚至把它們當作同義詞交替使用。這是不對的,尤其這兩種練習法都漸受歡迎。其中一種是僧侶修行用的,另一種則適合生活忙碌、思緒繁雜的人。靜心逐漸成為主流後,最好清楚說明兩者的差異,才能有效溝通,不致混淆或因此感到挫折。正念是一種「引導注意力」的心智練習,練習過程需要專注。我的定義是:察覺當下,可以有效協助你面對當下的壓力。 多數正念的練習,是設計來協助你觀察身體、留意當下,可以完美地讓你不再執著於過去或擔心未來。容易混淆的地方是,許多人在談正念練習時誤用了「靜心」這個詞,但他們要做的是讓你的思緒往特定的方向走。專心吐納、幻想某個畫面、想像一道瀑布、照著錄音檔裡的指示做—這都是正念練習。大部分受歡迎的「靜心」影片或手機應用程式,都屬於正念練習。這些練習很好,也能有效改變你當下的心境,而我把正念練習當作是進入靜心前的暖身跑道。正念練習讓我表現已經很優秀的學生,在準備讓身體深度放鬆、投入靜心前,忙碌的腦子可以找點事情做。 正念對我來說像是前菜,而在 Ziva 靜心中,主菜是靜心。正念在你壓力很大的當下非常有用,可以讓你立刻好過一點。如同頭痛時吃阿斯匹靈,立刻會感覺到效果。同理,當你壓力很大時,用手機播一段能引導你專注的音檔,馬上就會覺得好多了。
靜心,在我的定義中,是要幫助你擺脫來自過去的壓力。你的身體就像厲害的會計師:你熬了多少夜,吃了多少垃圾食物,喝了多少酒—全都儲存在細胞記憶裡。靜心讓身體深度休息、療癒,這種休息事實上比睡眠更深層。當你給身體足夠的休息,身體就會知道如何自癒,並修復壓力造成的傷害。體內的壓力愈少,就愈容易發揮最佳表現。
我所教授的靜心法源自「無為瑜伽」(nishkam karma yoga),梵文的意思是「幾乎什麼都不做就達到和諧」。這套方法已有六千年歷史,源自古老的喜馬拉雅知識系統:「吠陀」。瑜伽、阿育吠陀、風水、針灸等知識都來自吠陀知識系統。吠陀代表知識,而這套知識比埃及金字塔還早了一千五百年。換句話說,這不是什麼新世紀口號或嬉皮引領的潮流。
無為靜心不需要費力,不需要專心,幸好也不需要努力地「淨空思緒」。我喜歡把這套靜心法想成是「懶人靜心」。你不必把自己想像成是黑洞般虛無,你只要讓身體隨興地、自然地進入深層休息的狀態。有一個工具可以幫助你進入深層休息的狀態,那就是:梵咒。
「梵咒」也需要說明一下,因為身心靈產業已經綁架了這個詞。梵咒不是口號,不是自我安慰,不需要你反覆念著「我是個堅強又能幹的女人!」或「我值得富足的人生!」事實上,梵咒在梵文指的是「思緒的載具」,可以是一個字或一個聲音,用來緩和或安定神經系統,讓人進入更細微的意識狀態,獲得深層、療癒的休息。
當我面對面指導學生時,我會給他們每個人不同的梵咒,讓他們能進入真正存在的第四層意識,不是醒著、睡著或做夢。在第四層意識中,你可以給身體比睡眠深入二到五倍的休息。第四章會有更多科學解釋。Ziva 線上的個人課程和Z技巧,最主要的差異就在於梵咒—不同的訓練會用到不同的梵咒,靜心時念梵咒的時間也不一樣。
面對面授課時,我會給你一個專屬的、無意義的、原始的聲音。在 Ziva 線上課程,則會有一套流程教你選擇自己的梵咒。Z技巧是透過書本學習,所以會用較和緩、人人都適合的梵咒,讓你獲得深度的休息,結束後會覺得更清醒。你可以把這想像成充電效果超級好的一頓小睡,而且不會愈睡愈累。不需要閉上眼睛睡一個半小時,只需要十五分鐘。額外的好處是:上班時坐在椅子上、在火車上都可以深度休息,甚至是孩子在隔壁房間放聲尖叫時,也可以。
要擺脫累積在細胞和基因記憶裡的壓力,必須緩和神經系統。緩和之後,就會創造秩序。當你在細胞中建立了秩序,壓力即可逐漸釋放,讓大腦有更高的運算效能處理手上的任務,不必花精神面對累積的壓力。這就是有靜心習慣的人通常能用較少的時間,達到較高完成度的原因。
我們在本書中所傳授的技巧,結合了古代的習作和現代的神經科學。這套方法專為認真生活、努力追求目標但思緒忙碌的人而設計,不是給與世隔絕的僧侶。「正念」協助你面對當下的壓力,「靜心」讓你擺脫過去的壓力,而「顯化」則協助你清楚思考未來的夢想。 我們現在所做的正念練習,其實來自僧侶的靜心法。若你想成為僧侶,這書不適合你(但我認為讀者想出家的機率應該很低)。修行僧的生活和其他人的生活截然不同,他們的人生就是一場靜心。我剛開始學習時,還以為僧侶的靜心一定很高段,可能會渾身震動或漂浮起來。
事實上,若你整天都在靜心的狀態裡,可以用更溫和的方式靜心。而我們一般人(在印度通稱為「居士」),也就是有工作、有小孩、有公司要經營、有帳單要付的人,沒有那麼多時間靜心。我們需要一套量身訂做的方法,讓我們不管外在環境如何紛亂,都能獲得有療癒力量的深度休息。這就是梵咒的功能。Z技巧會教你一個任何場合都能使用的梵咒,你可以將它想像成船錨,讓你立刻定心,就像一把鑰匙,打開了每個人內心潛藏的無限行動力。 Z技巧就是為了居士而開發的—我們每天要做很多事,就像飛機一樣飛來飛去,這不代表我們不能和其他架飛機交流,只是我們沒辦法停下來太久。這套方法讓我們可以花很少的時間和力氣,就能獲得最大的效果。這是為高成就人士設計的。我將高成就人士定義為每天都想要進步的人,想要用自己的天賦,讓我們在離開這個世界時比剛來到的時候更好。很多人都在高壓、高度緊張的環境下工作,但我們都希望能放下、離開工作,然後過著更美好的生活。
最後,讓我們來談談第三個元素:顯化。 顯化,就是清楚明白你在人生裡,到底要創造什麼;或是有意識地規畫出你愛的生活。我最震驚的是,原來有很多人從未花時間想清楚自己的目標。當我問學生:「你們夢想中的工作是什麼樣子?」我聽到的通常是:「現在的工作很不錯了。」當我再問:「你們眼中完美的感情是什麼樣子?」我會聽到「尊重啊」、「笑聲啊」這種陳腔濫調。然而,如同你在餐廳點餐,必須清楚知道你要吃的是什麼。
「顯化」能讓你看清楚你想要的,進而開始行動,愈來愈接近目標。你可以想像成是在偉大的宇宙餐廳向偉大的宇宙服務生點餐。 先說清楚,顯化不是魔法。不是你許願就會成真,你還是要從沙發上站起來,化想法為行動。顯化是要讓你知道每個念頭都可以成真。你學了Z技巧之後,就可以每天在「靜心」給你深度休息與連結之後練習「顯化」,這時候創造未來的力量最強大。
靜心之後立刻「顯化」,為什麼會那麼有效呢?因為靜心讓你進入了真正存在的第四層意識,這和你醒著、睡著或做夢的狀態都不一樣。在第四層意識中,你的右腦和左腦一起運作,近似於剛入睡或快起床前的狀態。每次大腦在睡眠和甦醒之間切換時,會短暫地進入第四層意識,我稱為「極樂之境」。練Z技巧時,我們也會在靜心的階段進入第四層意識。
眾所周知,在睡夢中體驗理想的生活是加速實踐夢想的好方法。新思維運動家內維爾.戈達德(Neville Goddard)早在一九四四年就於著作《感覺就是祕密》中提到這一點。每天練習兩次,你就能給自己一份神奇的禮物,為美好未來栽下種子,並讓顯化的機會多出三倍。
如同暖身之後較容易拉筋或伸展,靜心之後的顯化也會更有效。在我親身經歷和指導上千名已有高成就還想求突破的學生之後,我發現靜心和顯化一起練習的效果,比單獨做要強大更多。
你可以靜心一整天,但若不花時間想清楚你要的是什麼,宇宙很難把你的訂單送達。同樣地,你就算把心願都貼在牆上或每天按照「吸引力法則」來練習,但當身心沒有擺脫壓力,你可能不相信宇宙會眷顧你、協助你實踐夢想。祕訣在於,我們在人生中並非想要什麼就能獲得什麼,而是我們相信自己值得什麼樣的生活,就會過著那種生活。
很多學派認為,你的欲望是上天的提醒—其實你本來就有那個念頭了,只是欲望用更強烈的方式提醒你去追求那個目標。根據此觀念,你的欲求其實是宇宙要讓你知道,未來有什麼在等著你。 你在地鐵站裡聽到列車靠近的聲音前,或看到列車亮光前,會先感覺到一陣風,對嗎?或者,你在黎明時分、太陽冉冉上升之前,會先看到粉橘色的雲朵,對嗎?欲望和顯化正可用此種方式來理解。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