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讀冊:青春期孩子這樣教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開學季特談價惠JBL耳機68折起、溫控快煮杯結帳驚喜價↓點我去逛逛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亞洲週刊》12期專訪
●《親子天下》第2期特別企劃
●2008「創造力教育」優選
●連續兩年,高雄市教育局魔力點子創意比賽「魔力點子獎」等獎項
●《商業周刊》1084期封面故事推薦
●連續三年,入圍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2009年教育部落格!
●2008中國時報開卷書人物介紹、聯合報報導!
全台灣最多人點閱的老師部落格之一
「每一個孩子的內心裡,都潛藏一個渴望被理解的靈魂。」
她是我班上滿腹心事的孩子,但無論我運用多少技巧,她永遠都說:「沒事!」
於是我每天至少找一節下課時間陪她在走廊。我們兩人靜靜蹲在走廊,一起望著遠方看著風景。經過整整一年半的陪伴,她終於願意敞開心防,和我談她一直隱藏在心底的事。--熱血教師阿倫
一位超受師生認同的國中老師,
不但父母爭相將孩子送往他任教的學校,
他還讓國中生讀完莎士比亞四大名著,
他更花一年半時間,讓學生敞開心房。
他,永遠對學生張開雙臂。
青春期孩子的人格,阿倫細心守護:
.當學生說:「我做不到。」他以自身例子激勵學生,不會就去學,不會就去試,不會就去練習。
.他改良國中傳統的畢業旅行,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積極、冒險等人格特質。
.他設計超震撼的「表演藝術課」,讓藝術走進學生生活。
青春期孩子的學習,阿倫創意引導:
.他讓學生扮演小說角色,演出小說劇情,培養學生閱讀習慣,一群國中生竟然讀完莎士比亞四大名著!
.他讓考98分的資優生,了解成績不是人生唯一,開始培養其他能力。
.他帶學生到孔廟讀《論語》,結合美術課,讓學生畫孔子,更做成「孔子公仔」!
父親是大學教授,母親是國中教師的阿倫,在成功改造天下第一班後,他接下訓育組長一職,因為學校希望更多學生受益。總是守護著學生,在學生需要幫助時伸出援手的阿倫老師,在這本繼暢銷書《愛.上課》後的新作,將帶來更多由他所創造的教育奇蹟與驕傲。
國中是孩子身心成長與自我發展的關鍵期,更是一生中學習的黃金階段,這是一本國內少數討論國中教育現場的書!
●《親子天下》第2期特別企劃
●2008「創造力教育」優選
●連續兩年,高雄市教育局魔力點子創意比賽「魔力點子獎」等獎項
●《商業周刊》1084期封面故事推薦
●連續三年,入圍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2009年教育部落格!
●2008中國時報開卷書人物介紹、聯合報報導!
全台灣最多人點閱的老師部落格之一
「每一個孩子的內心裡,都潛藏一個渴望被理解的靈魂。」
她是我班上滿腹心事的孩子,但無論我運用多少技巧,她永遠都說:「沒事!」
於是我每天至少找一節下課時間陪她在走廊。我們兩人靜靜蹲在走廊,一起望著遠方看著風景。經過整整一年半的陪伴,她終於願意敞開心防,和我談她一直隱藏在心底的事。--熱血教師阿倫
一位超受師生認同的國中老師,
不但父母爭相將孩子送往他任教的學校,
他還讓國中生讀完莎士比亞四大名著,
他更花一年半時間,讓學生敞開心房。
他,永遠對學生張開雙臂。
青春期孩子的人格,阿倫細心守護:
.當學生說:「我做不到。」他以自身例子激勵學生,不會就去學,不會就去試,不會就去練習。
.他改良國中傳統的畢業旅行,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積極、冒險等人格特質。
.他設計超震撼的「表演藝術課」,讓藝術走進學生生活。
青春期孩子的學習,阿倫創意引導:
.他讓學生扮演小說角色,演出小說劇情,培養學生閱讀習慣,一群國中生竟然讀完莎士比亞四大名著!
.他讓考98分的資優生,了解成績不是人生唯一,開始培養其他能力。
.他帶學生到孔廟讀《論語》,結合美術課,讓學生畫孔子,更做成「孔子公仔」!
父親是大學教授,母親是國中教師的阿倫,在成功改造天下第一班後,他接下訓育組長一職,因為學校希望更多學生受益。總是守護著學生,在學生需要幫助時伸出援手的阿倫老師,在這本繼暢銷書《愛.上課》後的新作,將帶來更多由他所創造的教育奇蹟與驕傲。
國中是孩子身心成長與自我發展的關鍵期,更是一生中學習的黃金階段,這是一本國內少數討論國中教育現場的書!
目錄
【前言】任教是幸福;受學生愛戴是奢華的幸福
【給學生們的話】如果不會,就學,就練習
令人驚豔的蛻變
為九十八分而哭的學生
成績突飛猛進的學生
讓學生探索自我
讓我引以為傲的學生
教育永遠不會是做白工
一群帶得出場的乖孩子
老師,我下次國文一定會考好!
讀莎士比亞四大名著的國中生
兩年,改變一位學生
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多才多藝的閒雲野鶴
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很棒的春聯
孩子的教育,需要父母與老師一起努力
如何讓孩子信任你?
每個孩子都渴望被理解
父母可以疼孩子,但別寵孩子
當孩子崇拜偶像
孩子的暴戾之氣?
真正的教育是不放棄學生
被父母溺愛的孩子
如何改變近乎文盲的孩子?
別漠視或溺愛孩子
孩子為什麼會成為流氓?
最擅長機會教育的阿倫老師
比名次更重要的事
感恩,從母親節之真好「孕」開始
最落實在生活裡的環保
表達謝意,從體驗孕婦開始
挫折是最好的成長
從髮禁培養學生美感
當學生成為黑澀會妹妹
等不到主人的畢業證書
這樣道早安,太有趣了!
超震撼的表演藝術課
值得思考的教師特權當大白熊對你說早安
城隍遶境
孩子愛.上學
走!到樹下上課
藉朱自清的〈背影〉體會感恩
畢旅大改革
學生的不良坐姿
穿學生服的阿倫老師
訓練學生肢體的表演課
國文特訓
國文特訓──前言
國文特訓──基測考題分析
國文特訓──基本題準備方向
國文特訓-─文意題重點掌握
國文特訓──應考策略
國文特訓──作息規劃
國文特訓──結語
後記∕流淚──一個感人的學生留言
【給學生們的話】如果不會,就學,就練習
令人驚豔的蛻變
為九十八分而哭的學生
成績突飛猛進的學生
讓學生探索自我
讓我引以為傲的學生
教育永遠不會是做白工
一群帶得出場的乖孩子
老師,我下次國文一定會考好!
讀莎士比亞四大名著的國中生
兩年,改變一位學生
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多才多藝的閒雲野鶴
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很棒的春聯
孩子的教育,需要父母與老師一起努力
如何讓孩子信任你?
每個孩子都渴望被理解
父母可以疼孩子,但別寵孩子
當孩子崇拜偶像
孩子的暴戾之氣?
真正的教育是不放棄學生
被父母溺愛的孩子
如何改變近乎文盲的孩子?
別漠視或溺愛孩子
孩子為什麼會成為流氓?
最擅長機會教育的阿倫老師
比名次更重要的事
感恩,從母親節之真好「孕」開始
最落實在生活裡的環保
表達謝意,從體驗孕婦開始
挫折是最好的成長
從髮禁培養學生美感
當學生成為黑澀會妹妹
等不到主人的畢業證書
這樣道早安,太有趣了!
超震撼的表演藝術課
值得思考的教師特權當大白熊對你說早安
城隍遶境
孩子愛.上學
走!到樹下上課
藉朱自清的〈背影〉體會感恩
畢旅大改革
學生的不良坐姿
穿學生服的阿倫老師
訓練學生肢體的表演課
國文特訓
國文特訓──前言
國文特訓──基測考題分析
國文特訓──基本題準備方向
國文特訓-─文意題重點掌握
國文特訓──應考策略
國文特訓──作息規劃
國文特訓──結語
後記∕流淚──一個感人的學生留言
試閱
讀莎士比亞四大名著的國中生
為何要選小說?因為我發現絕大部分的學生都沒有閱讀課外讀物的習慣,要學生離開聲光效果絕佳的電視與網路簡直是要他們的命,所以採用也容易讓人沉迷的小說當敲門磚。
陪孩子閱讀
許多人都不斷強調現在是知識經濟的時代,但國中的國文教師卻很憂心學生的程度,除了國文時數減少之外,也感覺學生越來越不愛看書。
調查數據顯示,台灣民眾一天看書不到一小時,看電視才是國人最愛的休閒活動,而且不論國中或是國小的學生最愛看的書都是漫畫。
許多國文教師對於這種現象都十分憂心,於是抓到機會就拚命加強國文能力,但總還是感覺上課的時數不夠。
我卻反其道而行,不但沒有拚命趕課,反而每節課都加上一段小說,感覺分明是拿石頭砸自己腳的行為。
這種方式其實是經過考量的,當大家都希望能提升學生程度,讓他們在未來能夠立足時,同時也發現到教育改革雖然沒有捷徑,但卻有著所謂的有效方法,其中許多國家都不約而同在大力推廣閱讀運動,甚至是把閱讀的年齡下降至新生兒,因為最新的腦部研究發現,閱讀和聯想力、創造力、感受力、理解力、記憶力都有極大的關聯。
尤其是目前的世界已進入知識世紀,一切的競爭與價值都以知識為主,這時最基礎的功夫就是要從閱讀著手。若是學生不願意花時間在閱讀上面,那麼不用等到未來與其他各國學生做比較,在現今其實已注定輸了。
於是,我在半哄騙半強迫的方式下,想盡辦法要學生到圖書館借書,每個星期還必須繳交一篇讀書心得報告。
但我也擔心這樣的方式會流於形式,學生可能只是應付而已,因此在每節國文課上課之前,我都會至少抽出一段時間,完全放下所有事情,陪著孩子做閱讀。
讀偵探小說
要學生喜歡閱讀書籍,養成習慣就是很重要的工作,但要養成習慣其實不簡單。我發揮我擅長的「騙小孩」功夫,而這次的目標就是要學生看小說。
為何要選小說?因為我發現絕大部分的學生都沒有閱讀課外讀物的習慣,要學生離開聲光效果絕佳的電視與網路簡直是要了他們的命,所以採用也容易讓人沉迷的小說當敲門磚。
「小說的種類非常繁雜,但大致上可以分為愛情、靈異、科幻、偵探、歷史、武俠、翻譯等大類,那……(開始講解各種類型的特性)」我在與學生感性的對話後,開始介紹起小說的種類。
「你們想要我帶你們閱讀哪一種類型的小說?」每種小說我都有一本目標設定。
「偵探小說。」這是班上大部分的選擇。
為了讓學生順利掉入陷阱之中,這時的語氣就很重要了:「你們想看竊盜案件(有氣無力的呢喃),還是喋血殺人案件(非常興奮的高亢)?」
「殺人的。」
「那是只要殺一個人?還是要殺……一……堆……人?」
「一……堆……人。」
「好,我剛好有一本書,書名叫做《一個都不留》,故事內容大致是……」我每次都很滿意學生的配合。
學生自動將事情做好
每一節課我要做的工作就是唸劇情,至於對白則用抽籤的方式決定每個角色,由於每節課都會重抽一次,因此全班都有機會輪到不同的角色。
一段時間後,每個學生唸對白時漸漸會去揣摩故事的氣氛和角色的語氣變化,而隨著角色人物一個個死去,學生也漸漸期待每天的故事發展。
既然學生已經順利把餌吞進去了,那就可以漸漸收線了。
既然每天我都必須佔用正課時間來閱讀小說,想必時間絕對會不夠用,一旦不夠用的情況發生,那勢必就會犧牲學生期待的小說時間了,有鑑於此,為了能夠兼顧小說與正課,學生就必須自動將所有交代的事項辦好,只要有人賴皮,那第一個被犧牲的絕對就是小說。
於是,一切都變得好商量。
國文課不但不擔心時間不夠用,還因為孩子的狀況好而可以多補充許多課外的觀念,就目前而言,這樣的情形還頗令人滿意,接下來應該可以進入到比較屬於世界名著的範圍了。
許多人都希望教育能夠是一條探索的快樂之路,在孩子的歡笑中也看到下一代的希望,在苦讀教科書之外,若是每天能翻幾頁課外書籍,相信未來的人生會不同。
希望這屆也可以讀完莎士比亞的四大名著。
如何讓孩子信任你?
不論是學校或是家庭,目前最常遇到的狀況就是:不知道該如何跟孩子溝通,甚至是孩子不願意溝通。
這時候成年人必須捫心自問一下:「究竟我花了多久的時間與孩子溝通?」
一天?兩天?一個星期?一個月?還是一年?
這本書裡提到一些學生的狀況,著實讓許多人大吃一驚,也開始懷疑:這樣的孩子有機會改變嗎?
有的,當然有機會,但是需要學校與家庭共同合作,而且缺一不可。
一個學生在學校的時間長達九個鐘頭,因此許多家長會認為學校當然要負起教育的責任,但如果用簡單的二分法來劃分,是不是剩下的十五個鐘頭該由家長負責?
其實不論是學校或是家庭,目前最常遇到的狀況就是:不知道該如何跟孩子溝通,甚至是孩子不願意溝通。
這時候成年人必須捫心自問一下:「究竟我花了多久的時間與孩子溝通?」
一天?兩天?一個星期?一個月?還是一年?
如果一次就可以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那無非是上天保佑加上奇蹟出現,依照我的經驗,平均大約要一年以上才有辦法,甚至可能國中三年畢業,學生都不見得願意透露絲毫的內在感受。
舉個例子,阿嬌是我班上不願意打開心防的小女生,偏偏她每天又都將困擾寫在臉上,這讓身為教師的我很難不替她擔心,但無論運用多少技巧,我得到的答案永遠都是:「沒事。」
怎麼可能會沒事?在無法觸碰阿嬌內心世界的困境下,我用了一個很沒效率的方式——我每天至少找一節下課,跟她在走廊上發呆。
發呆的意思就是什麼事也沒做,什麼話也沒說,我們這樣靜靜的望著遠方,望啊望,從夏天望到冬天,從短袖望到長袖,再從冬天望到夏天,長袖也再度換回短袖,就在第二度穿上外套的同時,阿嬌也脫下了內心的武裝。
我在一年半的發呆之後,終於換來了阿嬌的信任。
究竟是因為阿嬌被我感動,還是嫌我煩,只好溝通,到現在也說不出一個準,但至少這樣的行為是可能出現轉機的。
是溝通,還是訓話?
許多人都會希望成為孩子的朋友,然後敞開心防的打成一片。但我心中卻很清楚一件事:我沒有辦法成為學生的朋友,畢竟我的身分是教師。我可以放下身段與學生討論事情,也可以跟學生玩在一起,但是放學後我會去找自己的朋友,而不是學生。
既然自己知道身分有別,學生當然也能感受到教師、家長與朋友間的差異,在溝通時,學生自然也會以他們的眼光打量成年人,而對於孩子來說,他們認為成年人對他們的溝通方式,根本不算是溝通,反而比較接近責備或訓話。
我很愛講道理,但學生很少認為自己在被責罵,原因在於:我實在很不像教師。既然不像教師,自然少了威權感,在溝通上便能順利許多,但這也不代表學生可以肆無忌憚的爬到我頭上,畢竟我是長輩,該有的尊重還是必須遵守的。
但成年人很難放下權威來捍衛尊嚴,他們最常用的開場白就是:「告訴我,你在想什麼?」
「……」
然後接下來不是:「你該怎麼怎麼」,就是「你這樣就如何如何」。只要一出現這類的言詞,孩子馬上會認為自己在被唸,就如同唐三藏的緊箍咒一般,只會讓人頭痛,卻無法使人改過。
成年人會碎碎唸不停的理由通常是孩子不聽話,但夫妻間都可能會因為彼此價值觀不同而產生爭執,更何況是未成熟的孩子?再加上每個成年人在年輕時,或多或少都曾抱怨過自己不被了解,以及不受尊重,但為何成年人似乎都忘了呢?
這是因為成年人的標準和孩子不相同,成年人往往用現在的價值觀去衡量孩子的行為,他們很少用自己十幾二十年前的標準做評斷,所以最常出現的情形就是成年人會說:「你要用功一點。」但讀書已經讀到很煩的孩子就會不高興:「我已經很拚命的唸書了,幹嘛還要嫌我不用功。」
成年人若是願意回想自己的求學階段,誰不曾偷懶、不想唸書過?既然如此,成年人就應該給孩子同樣的空間,並試著從自己過往的經驗解讀孩子的心思,讓孩子明瞭他是被了解的,這份相知不但能拉近彼此的距離,久了,師長與父母自然也能得到孩子的信任,孩子當然也能回過頭解讀師長與父母的心思,那麼,彼此的溝通障礙自然迎刃而解。
溝通首重傾聽
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我發現時間點很重要,如果你在適當的時機問學生:「你怎麼了?」學生很容易將心事一股腦兒的全部發洩,而在學生滔滔不絕的同時,我往往很少發表意見,大多數的時間都只是默默的傾聽。
傾聽是一件需要時間與耐心的事情,要成年人完全不在中途插嘴其實是頗有難度的,畢竟每個人都是很自我中心的。表面上成年人都是為了孩子著想,但其實卻常常執著在自己的觀點和價值判斷上。
傾聽時的回應也格外需要注意,當孩子願意開始講一些事情時,他們很多時候都帶有一種試探的意味,因此,成年人一個表情、一個聲調,甚至是用字遣詞稍有不對,孩子就會耿耿於懷,當一點一滴累積之後,孩子最後可能就將自己完全封閉起來了。
不過,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成年人只要真正「用心」,孩子並不是完全不願意溝通的。
就如同在電影《食神》中,史提芬周與唐牛間的爭執:
史提芬周:我不懂溝通?
唐牛:身為一個成年人,你連溝通的最基本技巧都沒有。喝!(身上衣服爆飛)
史提芬周:……(當場愣住)
唐牛:讓我唐牛來讓你見識見識,怎樣跟孩子做一場良性的互動。
史提芬周:……
唐牛:跟孩子互動都要心思,一字記之曰「心」。
嗯,好個一字記之曰「心」。
為何要選小說?因為我發現絕大部分的學生都沒有閱讀課外讀物的習慣,要學生離開聲光效果絕佳的電視與網路簡直是要他們的命,所以採用也容易讓人沉迷的小說當敲門磚。
陪孩子閱讀
許多人都不斷強調現在是知識經濟的時代,但國中的國文教師卻很憂心學生的程度,除了國文時數減少之外,也感覺學生越來越不愛看書。
調查數據顯示,台灣民眾一天看書不到一小時,看電視才是國人最愛的休閒活動,而且不論國中或是國小的學生最愛看的書都是漫畫。
許多國文教師對於這種現象都十分憂心,於是抓到機會就拚命加強國文能力,但總還是感覺上課的時數不夠。
我卻反其道而行,不但沒有拚命趕課,反而每節課都加上一段小說,感覺分明是拿石頭砸自己腳的行為。
這種方式其實是經過考量的,當大家都希望能提升學生程度,讓他們在未來能夠立足時,同時也發現到教育改革雖然沒有捷徑,但卻有著所謂的有效方法,其中許多國家都不約而同在大力推廣閱讀運動,甚至是把閱讀的年齡下降至新生兒,因為最新的腦部研究發現,閱讀和聯想力、創造力、感受力、理解力、記憶力都有極大的關聯。
尤其是目前的世界已進入知識世紀,一切的競爭與價值都以知識為主,這時最基礎的功夫就是要從閱讀著手。若是學生不願意花時間在閱讀上面,那麼不用等到未來與其他各國學生做比較,在現今其實已注定輸了。
於是,我在半哄騙半強迫的方式下,想盡辦法要學生到圖書館借書,每個星期還必須繳交一篇讀書心得報告。
但我也擔心這樣的方式會流於形式,學生可能只是應付而已,因此在每節國文課上課之前,我都會至少抽出一段時間,完全放下所有事情,陪著孩子做閱讀。
讀偵探小說
要學生喜歡閱讀書籍,養成習慣就是很重要的工作,但要養成習慣其實不簡單。我發揮我擅長的「騙小孩」功夫,而這次的目標就是要學生看小說。
為何要選小說?因為我發現絕大部分的學生都沒有閱讀課外讀物的習慣,要學生離開聲光效果絕佳的電視與網路簡直是要了他們的命,所以採用也容易讓人沉迷的小說當敲門磚。
「小說的種類非常繁雜,但大致上可以分為愛情、靈異、科幻、偵探、歷史、武俠、翻譯等大類,那……(開始講解各種類型的特性)」我在與學生感性的對話後,開始介紹起小說的種類。
「你們想要我帶你們閱讀哪一種類型的小說?」每種小說我都有一本目標設定。
「偵探小說。」這是班上大部分的選擇。
為了讓學生順利掉入陷阱之中,這時的語氣就很重要了:「你們想看竊盜案件(有氣無力的呢喃),還是喋血殺人案件(非常興奮的高亢)?」
「殺人的。」
「那是只要殺一個人?還是要殺……一……堆……人?」
「一……堆……人。」
「好,我剛好有一本書,書名叫做《一個都不留》,故事內容大致是……」我每次都很滿意學生的配合。
學生自動將事情做好
每一節課我要做的工作就是唸劇情,至於對白則用抽籤的方式決定每個角色,由於每節課都會重抽一次,因此全班都有機會輪到不同的角色。
一段時間後,每個學生唸對白時漸漸會去揣摩故事的氣氛和角色的語氣變化,而隨著角色人物一個個死去,學生也漸漸期待每天的故事發展。
既然學生已經順利把餌吞進去了,那就可以漸漸收線了。
既然每天我都必須佔用正課時間來閱讀小說,想必時間絕對會不夠用,一旦不夠用的情況發生,那勢必就會犧牲學生期待的小說時間了,有鑑於此,為了能夠兼顧小說與正課,學生就必須自動將所有交代的事項辦好,只要有人賴皮,那第一個被犧牲的絕對就是小說。
於是,一切都變得好商量。
國文課不但不擔心時間不夠用,還因為孩子的狀況好而可以多補充許多課外的觀念,就目前而言,這樣的情形還頗令人滿意,接下來應該可以進入到比較屬於世界名著的範圍了。
許多人都希望教育能夠是一條探索的快樂之路,在孩子的歡笑中也看到下一代的希望,在苦讀教科書之外,若是每天能翻幾頁課外書籍,相信未來的人生會不同。
希望這屆也可以讀完莎士比亞的四大名著。
如何讓孩子信任你?
不論是學校或是家庭,目前最常遇到的狀況就是:不知道該如何跟孩子溝通,甚至是孩子不願意溝通。
這時候成年人必須捫心自問一下:「究竟我花了多久的時間與孩子溝通?」
一天?兩天?一個星期?一個月?還是一年?
這本書裡提到一些學生的狀況,著實讓許多人大吃一驚,也開始懷疑:這樣的孩子有機會改變嗎?
有的,當然有機會,但是需要學校與家庭共同合作,而且缺一不可。
一個學生在學校的時間長達九個鐘頭,因此許多家長會認為學校當然要負起教育的責任,但如果用簡單的二分法來劃分,是不是剩下的十五個鐘頭該由家長負責?
其實不論是學校或是家庭,目前最常遇到的狀況就是:不知道該如何跟孩子溝通,甚至是孩子不願意溝通。
這時候成年人必須捫心自問一下:「究竟我花了多久的時間與孩子溝通?」
一天?兩天?一個星期?一個月?還是一年?
如果一次就可以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那無非是上天保佑加上奇蹟出現,依照我的經驗,平均大約要一年以上才有辦法,甚至可能國中三年畢業,學生都不見得願意透露絲毫的內在感受。
舉個例子,阿嬌是我班上不願意打開心防的小女生,偏偏她每天又都將困擾寫在臉上,這讓身為教師的我很難不替她擔心,但無論運用多少技巧,我得到的答案永遠都是:「沒事。」
怎麼可能會沒事?在無法觸碰阿嬌內心世界的困境下,我用了一個很沒效率的方式——我每天至少找一節下課,跟她在走廊上發呆。
發呆的意思就是什麼事也沒做,什麼話也沒說,我們這樣靜靜的望著遠方,望啊望,從夏天望到冬天,從短袖望到長袖,再從冬天望到夏天,長袖也再度換回短袖,就在第二度穿上外套的同時,阿嬌也脫下了內心的武裝。
我在一年半的發呆之後,終於換來了阿嬌的信任。
究竟是因為阿嬌被我感動,還是嫌我煩,只好溝通,到現在也說不出一個準,但至少這樣的行為是可能出現轉機的。
是溝通,還是訓話?
許多人都會希望成為孩子的朋友,然後敞開心防的打成一片。但我心中卻很清楚一件事:我沒有辦法成為學生的朋友,畢竟我的身分是教師。我可以放下身段與學生討論事情,也可以跟學生玩在一起,但是放學後我會去找自己的朋友,而不是學生。
既然自己知道身分有別,學生當然也能感受到教師、家長與朋友間的差異,在溝通時,學生自然也會以他們的眼光打量成年人,而對於孩子來說,他們認為成年人對他們的溝通方式,根本不算是溝通,反而比較接近責備或訓話。
我很愛講道理,但學生很少認為自己在被責罵,原因在於:我實在很不像教師。既然不像教師,自然少了威權感,在溝通上便能順利許多,但這也不代表學生可以肆無忌憚的爬到我頭上,畢竟我是長輩,該有的尊重還是必須遵守的。
但成年人很難放下權威來捍衛尊嚴,他們最常用的開場白就是:「告訴我,你在想什麼?」
「……」
然後接下來不是:「你該怎麼怎麼」,就是「你這樣就如何如何」。只要一出現這類的言詞,孩子馬上會認為自己在被唸,就如同唐三藏的緊箍咒一般,只會讓人頭痛,卻無法使人改過。
成年人會碎碎唸不停的理由通常是孩子不聽話,但夫妻間都可能會因為彼此價值觀不同而產生爭執,更何況是未成熟的孩子?再加上每個成年人在年輕時,或多或少都曾抱怨過自己不被了解,以及不受尊重,但為何成年人似乎都忘了呢?
這是因為成年人的標準和孩子不相同,成年人往往用現在的價值觀去衡量孩子的行為,他們很少用自己十幾二十年前的標準做評斷,所以最常出現的情形就是成年人會說:「你要用功一點。」但讀書已經讀到很煩的孩子就會不高興:「我已經很拚命的唸書了,幹嘛還要嫌我不用功。」
成年人若是願意回想自己的求學階段,誰不曾偷懶、不想唸書過?既然如此,成年人就應該給孩子同樣的空間,並試著從自己過往的經驗解讀孩子的心思,讓孩子明瞭他是被了解的,這份相知不但能拉近彼此的距離,久了,師長與父母自然也能得到孩子的信任,孩子當然也能回過頭解讀師長與父母的心思,那麼,彼此的溝通障礙自然迎刃而解。
溝通首重傾聽
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我發現時間點很重要,如果你在適當的時機問學生:「你怎麼了?」學生很容易將心事一股腦兒的全部發洩,而在學生滔滔不絕的同時,我往往很少發表意見,大多數的時間都只是默默的傾聽。
傾聽是一件需要時間與耐心的事情,要成年人完全不在中途插嘴其實是頗有難度的,畢竟每個人都是很自我中心的。表面上成年人都是為了孩子著想,但其實卻常常執著在自己的觀點和價值判斷上。
傾聽時的回應也格外需要注意,當孩子願意開始講一些事情時,他們很多時候都帶有一種試探的意味,因此,成年人一個表情、一個聲調,甚至是用字遣詞稍有不對,孩子就會耿耿於懷,當一點一滴累積之後,孩子最後可能就將自己完全封閉起來了。
不過,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成年人只要真正「用心」,孩子並不是完全不願意溝通的。
就如同在電影《食神》中,史提芬周與唐牛間的爭執:
史提芬周:我不懂溝通?
唐牛:身為一個成年人,你連溝通的最基本技巧都沒有。喝!(身上衣服爆飛)
史提芬周:……(當場愣住)
唐牛:讓我唐牛來讓你見識見識,怎樣跟孩子做一場良性的互動。
史提芬周:……
唐牛:跟孩子互動都要心思,一字記之曰「心」。
嗯,好個一字記之曰「心」。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