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生活不用大

the not so big life: making
你家屋子的問題,確實就是你生活的問題,但關鍵絕不在「不夠大」
強推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會員好評 ★★★★★(1)
  • 8個人喜歡
  • 9 315
    350

出版情報

心靈整理術 人生更自在

2011/10/17 聖嚴法師曾說過:「人哪!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當我們真心與自己對話,思索自己的『需要』而不光只順從自己過多的『想要』,自己的心,也會跟著輕盈起來吧。」的確是如此,慾望過多,只會讓自己陷入無窮無盡的追求之中。有鑑於此,小編在這裡想介紹讀者幾本有關人生(心靈)整理術的書籍,希望讀者看過之後,人生都能活得更加自在! 2009年7月,《2014290240341》(大是文化)一書在台出版以來,書名獨具吸引力,故銷售頗佳,也讓讀者開始接觸到這類關於人生整理術的新觀點。作者是紐約暢銷書作家、知名激勵大師蓋兒.布蘭克,她認為每個人生來就具備美好人生的條件,只是在前進的過程中,有意無意的被一些應該捨棄的東西——包括負面的思考與情緒、留之無用棄之可惜的雜物等給絆住。所以她在書中教讀者如何練習「丟東西」,像是很少穿的衣服、N年沒打開的文件、勾起往事的紀念品……,更重要的是「情緒怎麼丟?」像是怕自己不夠好的恐懼、老是往壞處想的負面思考,並透過不停自問「我是怎樣的人、我不是怎樣的人;我需要什麼、我不需要什麼」,重新找回自在精采的人生。 但你知道嗎?這類人生(心靈)整理術的觀點,其實日本更為風行。十月最新出版的《2014220046685》(方智)一書,作者近藤麻理惠是日本知名整理諮詢顧問,她所開設的「少女的整理收納課」和「社長的整理收納課」不但贏得高度評價,預約更是排到半年後。五歲時她就愛上收納整理,因為媽媽忙著照顧剛出生的妹妹,所以常常獨處的她,最大的樂趣就是閱讀媽媽訂閱、以主婦為目標讀者的生活雜誌,讀到收納專題時,她還會用牛奶紙盒做成抽屜裡的隔板,或是在家具和家具的縫隙間掛上用錄影帶盒連接而成的架子等。不過,真的對整理有所醒悟,是起因於她國中時讀了一本名為《丟棄的藝術》的書,因為書中寫出過去她讀過的雜誌中從未提及的──「丟棄」的重要性,於是她走上整理研究這條路,企盼透過教導讀者如何整理自己的環境,進而整理自己的過去、找到自己的夢想、改變人生!上市短短八個月即狂銷百萬本,在日本引起熱烈迴響! 像這類心靈勵志類書籍也如雨後春筍般,陸續出現在書市中,日前出版的《2011770828228》(平安文化)一書,同樣也在日本掀起一股心靈股造運動,在台出版以來也同樣受到讀者矚目。書中透過說故事的方式,告訴讀者到底什麼是「斷捨離」?為什麼具有這麼神奇的力量?其實「斷捨離」很簡單,只需要以「自己」而不是「物品」為主角,去思考什麼東西「最適合現在的自己」以及「讓自己感到最愉快也最常用」,進而改善我們的心靈層面,從外而內讓人變得煥然一新。 一直以來,小編都覺得內心清明比外在特質條件更重要,透過這幾本心靈勵志類書籍,可以讓我們的心有更多悠遊自在的空間。也想要讓人生過得更自在的你,不妨就從一個辦公桌、一個化妝包,甚至是一個鞋櫃開始整理收拾起,每天只要花幾分鐘的時間,並持之以恆,由外而內,相信假以時日,我們都能向上提升,獲得更自在圓滿的人生。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簡單卻顛覆的思辯,帶你穿越人生迷霧...自我成長書展75折起,滿額送保溫袋 👉逛逛去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內容簡介

看著塵埃粒子在窗邊光影中移動,
它們的舞蹈就是我們的舞蹈。
我們鮮少聽到內心的音樂,
然而我們仍全隨著這音樂跳舞,
由我們的導師指揮,
陽光的單純喜悅,
我們的音樂大師。
--傑拉魯丁.魯米(Jelaluddin Rumi,伊斯蘭教蘇菲派〔sufi〕神祕主義詩人、教法學家)

你是否曾經想過:「為什麼生活不能全由自己掌握?」或者常自問:「有成就的人生,真的比較好嗎?」現代人的生活忙錄不已,但通常都是被不是真正迫切、也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工作和責任所佔據。然而,許多人誤將生活的不適意歸咎於住家空間不夠寬敞、家用物品不夠好,下班後無法喘息,於是追逐更大的房子,買更多、更好的東西……(特別是在媒體、建商、商業鉅子、藝人一味歌詠豪宅人生的推波助瀾之下)。

其實,你家屋子的問題,確實就是你生活的問題,但關鍵絕不在「不夠大」。你覺得居住空間侷促,是因為堆藏了太多東西,障礙住活動空間;隔間太多,框限了視野。生活也一樣,忙亂不是因為時間不夠,而是我們排進太多事情,攬了太多的責任,以為這樣才有本事、有成就;把生活切割得太零碎,疲於轉換身分與心情。可是真正要緊的事情,尤其是實現自己心中的夢想,反而擠不進行事曆。

本書作者是一位傑出的建築師,改造過無數房子,擅長將有限的空間轉化成啟發性無限的住屋,連帶地讓屋主的生活呈現新面貌。她根據多年的專業經驗,建構了「房子不用大」的建築概念與設計手法,進而延伸出「生活不用大」的思維與實行步驟,協助我們將生活「翻修」得小而美、小而優,進而創造實現夢想的時間與空間。

你的生活跟你所住的房子很像。房子裡你喜歡和討厭的東西都有;有你經常使用的空間,也有心血來潮才會臨幸的角落;有經常需要保養的區塊,也有不予理會卻能數十年不壞的部分。若時間和財力許可,幾乎所有人都會翻修房子。最理想的狀況是,房子所有的缺點都會依照我們的喜好改善,且有足夠空間存放我們最寶貝的物品。

真正的關鍵是:不管居家還是過日子,我們都想要「自在」。對此,我們通常的做法是修正自己察覺到、並判定為問題根源的事物,例如空間不足、時間不夠。但有些問題出在質而不在量,因此不容易看到,也較難確認、描述與解決。倘若我們不了解自在感從何而來,就無法提升自在的程度。比方說,每天下班回到家,你總會覺得煩,因為你得先穿過一堆雜七雜八的東西。問題不在雜物堆,而是進門的動線不良——必須「穿過」雜物堆,才能進到屋裡。

生活也一樣。我們常以為問題出在工作、老闆、保母或者另一半,試著調整,卻發現一波剛平,一波又起,自在生活遙遙無期。原因在於,事情和我們所想的不一樣。就像確認問題出在進門動線不良的過程,解決問題時,我們得先了解問題為何發生。我們需要大幅調整看事情的角度,而以建築設計為例,頗能幫助我們了解改變是怎麼一回事。

名人推薦

阮慶岳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系主任
褚士瑩 地球人,國際NPO工作者
強力推薦

編輯推薦

《生活不用大》讓你成為美好生活建築師


生活在忙碌中前進,日復一日,一眨眼,又年底了,回想一年的日常生活,所得到的回饋常常是「忙盲茫」這三個字!「我的生活真的僅止於此嗎?」
上司很機車、同事難溝通,處在一個不上不下的工作環境裡,「我的生活真的僅止於此嗎?」

想買更大的房子,讓家人住的舒適,而開始節衣縮食,甚至努力兼差、延長工時,但和房價競賽兩腳跑不過四腳,「我的生活真的僅止於此嗎?」

常有人會問自己「我的生活真的僅止於此嗎?」當出現這樣的疑問時,或許就是你需要改造生活的時候了。

莎拉.蘇珊卡是美國知名建築師、暢銷作家、文化人,某天深夜在結束緊張忙碌的一天後,她躺在床上讀輕小說,卻突然覺得沮喪,於是試著釐清是什麼念頭令她惱怒,「真的僅止於此?我這輩子就只有這樣嗎?」這個念頭閃過腦海,她開始回想忙碌的日常生活,了解到:倘若不調整生活的輕重緩急,下半輩子就會一成不變地過下去。「人生應當有比『這』(指忙碌的生活)更有意義的事吧。」正視問題後,她知道自己得有所改變。就從那天起,她開始探索改變生活的可能性,也開始簡化生活,把焦點放在對自己真正有意義的事物上,並摸索出「不用大」的生活哲學。

到底什麼是「不用大」的生活?簡單來說就是小而美、小而優,擁有裡外相符的真實,進而創造實現夢想的時間與空間的生活。

例如:買齊必要的登山裝備,爬個幾座山,就是登山好手嗎?買全套的百科全書放在家裡,就算知識淵博嗎?擁有頂級廚房、廚具,就是廚藝高手嗎……人生要做的是實現真正的自我,而不是誆騙自己擁有好的配備,就是有品質的人生。所以「生活不用大」,許多問題是出在質而不在量。

但要如何活出有品質且自在的人生呢?蘇珊卡在《生活不用大》書中幫大家擬訂了改造計劃步驟:規劃新生活的藍圖、找出令你振奮的事物、確認哪裡有問題、移除雜物、傾聽你的夢想、學會看穿障礙、改善現有品質、創造屬於自己的空間與時間、完成施工階段、遷進你的「不用大」生活、維持改造後的新生活,在這個改造過程裡要準備一個很重要的物件──「生活不必大」筆記本,因為在不斷的記錄、練習及檢視下,就能更了解自己的心意,找到屬於自己真正想要的有品質且自在的生活。

「每當你覺得自己奮力促成或逼迫某件事發生,或者抗拒該做的事,你和這件事是分離的,顯然你並未全心投入;事實上,你的評斷和反應鎖上了大門。」《生活不用大》書中這段話,讓小編想到前一陣子因工作低潮,在和主管懇談後,休了十天的長假,在那十天裡除了閱讀,小編還做了一件事──拿出紙和筆,列出我對這份工作的好惡,結果發現工作上令我振奮的事物還是多的。休完假、放慢腳步後,小編回到工作崗位專注投入,當鎖上的大門被打開時,一切又變的得心應手了。

人生是自己的,「這是你的表演,發生在你的劇場裡。」要過什麼樣的生活,端看你想成為什麼樣的生活建築師。想要成為美好生活建築師,小編建議先探索一下「不用大」的生活哲學吧!

作者

莎拉.蘇珊卡 (Sarah Susanka)

美國知名建築師、暢銷作家、文化人,著有「房子不用大」(The Not So Big House)系列叢書。她引領美國社會一股新文化潮流——房子要「蓋得好一點,不用蓋得大一點」(build better, not bigger),並據此延伸出「不用大」(Not So Big)的生活哲學。歐普拉曾邀請她上節目暢談理念;《高速企業》(Fast Company)雜誌評選她為改變美國社會的「高速50」(Fast 50)創新家之一;《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曾評選她為「美國文化的創新者」;《建築商》(Builder)雜誌則將她列為「建築業50位最具影響力人士」之一。

目錄

「前言」
第 一 章 規劃新生活的藍圖
    準備好「生活不必大」筆記本
第 二 章 找出令你振奮的事物
第 三 章 確認哪裡有問題
第 四 章 移除雜物
第 五 章 傾聽你的夢想
第 六 章 學會看穿障礙
第 七 章 改善現有品質
第 八 章 創造屬於自己的空間與時間
第 九 章 完成施工階段
第 十 章 遷進你的「不用大」生活
第十一章 維持改造後的新生活
第十二章 自在人生
「附錄:「生活不必大」使用者手冊」

序/導讀

前言

  大約十二年前的某個夜晚,我躺在床上讀一本輕小說。多年來,結束緊張忙碌的一天後,我總會藉此紓壓,而且通常都有效。但在那一夜,我卻突然覺得沮喪。於是我放下書,試著釐清是什麼念頭令我惱怒。「真的僅止於此?」一個念頭閃過腦海:「我這輩子就只有這樣嗎?我是個成功的建築師,一家四十五人公司的執行合夥人,肩負許多責任,面對大量挑戰,待辦事項清單像阿婆的裹腳布那麼長。我成天努力工作,有接不完的電話和開不完的會。每天都得保持驚人的步調,才能處理完幾十件公私要務。這就是我的『日常生活』。一天下來,回到家通常已超過八、九點,這時我會做些不花腦筋的事,好從白天的心情抽離,換得一夜好眠,以應付同樣繁忙的明天。人生應當有比【這】更有意義的事吧。」

  正視這個問題後,我知道自己得有所改變。我看到,甫成年時的夢想和此刻真實的生活,存在落差。

  高中時代,我總是滿腦子想法和理念。我想研究腦部如何運作,想探究讓事物顯得美麗、方程式漂亮的原因,想設計出令人心情雀躍的建築,還想和關心自己居所與工作環境的人共事。但我最想做的,是寫作。我喜愛寫作,當我靜下心來,讓文字從指尖流洩而出,便有股神奇的感覺湧現——筆下字詞的意義,使我更深入地了解書寫的主題。內心深處,我知道這才是我真正熱愛的事;我渴求找到時間與空間,實現夢想。

  可惜,雖然我實現了一、兩項早年的志向,眼前的生活卻沒有餘裕做其他事。與其說我的人生充滿意義、不停追求內心的欲望,還不如說我的人生填得太滿了——塞滿了責任。說真的,那天晚上我簡直快要窒息。我了解到:倘若不調整生活的輕重緩急,下半輩子就會一成不變地過下去。車子以定速在人生道路上行駛,我卻在車裡睡覺,還深信自己始終朝著某個重要的地方前進。但直覺提醒我:我正錯失旅程中最重要的部分——需要警醒、覺察和全心投入的部分。我的生活是那麼混亂、那麼【大】,情況難以抑遏,導致快速的步調成了生活唯一的色調。

  我彷彿大夢初醒,突然間,成年的我頭一次活了起來。如今,學習在每天的活動中保持清醒,並盡快找出保持清醒的方法,似乎成了首要之務。通常要在鬼門關前走過一遭,或者重病患者,才會有這層體悟。但我都不是。我能領略到這一點,並非外界事物使然,而是靜下來聽見自己內心的聲音。上天在我頭上敲了一記,引領我以嶄新的方式檢視自己的現況。

  就從那天起,我開始探索改變生活的可能性。我繼續擔任建築師,但也開始端詳自身和我填滿日子的方式,觀察我生活的「地基」。當我開始質疑過去的信念,周遭有許許多多的門陸續打開,而過去我從不知有這些門存在!我開始簡化生活,把焦點放在對自己真正有意義的事物上。此外,我還抽空寫作,釋放長期被忽視的熱情。心之所欲對全然覺醒的人生非常重要,正因為我做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房子不必大」(Not So Big House)系列叢書才得以誕生。

  事實上,「設計出每天都能讓我們振奮的房子」這想法,就是源自於我的「生活不必大」哲學。而「不必大」(not so big)這個詞彙,是我全心投入寫作後才創造出來的——就在寫第一本書的導言時,神來一筆。透過寫作的過程我才明白,有些要緊的事情我早已知道,過去卻不自覺。但寫下這個詞彙後我發現,不管設計住宅或過生活,「不必大」最能解釋我們在規模、步調和比重上遭遇的難題。

  你我沒什麼不同。不管是誰,都能從過度緊湊的生活中清醒,做自己長久渴望的事。責任、差事、電子郵件、親朋好友……,身處一團亂的現代生活,我們可以放慢腳步,讓自己真正「參與」正在做的事。我們可以開始過充實、豐富、充滿活力的「不必大生活」,全然體驗所遭遇的一切,讓心靈和情感得以茁壯、成長。就像我容許自己探索正職以外的事物,你會發現,你也能追求自己特質中尚未展現、但渴望獲得解放的面向。

  如今,我以這種新模式做為生活的【核心】,而不是如大家想像的,以建築師或作家的職涯為重。職涯是人生的內容或情節,但新的生活模式讓我得以開發愈來愈多的潛能。這是「生活不必大」哲學的應許,對於有心讓生活更平衡、更和諧且更有意義的人,一律適用。

  如果你想改造生活,請依照下文藍圖中的指示行動。你將發現,生活真的比你現在所知更有意義。我已經迷上這種生活,但願也能感染你。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2132050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8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共1 則好評)
  • pcj 說:
    2011-04-21
    人生的場子是自己的,「這是你的表演,發生在你的劇場裡。」要過什麼樣的生活,端看你想成為什麼樣的生活建築師。想要成為美好生活建築師,建議先探索一下「不用大」的生活哲學吧!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