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我是個母親,也是媳婦和女兒,我還是原來的我嗎 ?」
	女人婚後堅持做自己,得走多少冤枉路!
	
	開機女王楊月娥,聰明慧黠、妙語如珠,
	無往不利的她,談到關係一樣輸給婆婆,敗給媽!
	她說:「媽的」這關係,不懂認輸就別想贏!
	
	在提倡女性自主的風潮下,女人若不能享受生活、沒辦法好好愛自己,彷彿成為一種落伍的行為,但是,生活在現實婚姻中的女人一定會告訴妳:「結了婚,別妄想做自己了!」
	
	飛碟電台開機女王 – 楊月娥說:
	「女人啊 ~ 出生是媽媽的女兒;結婚後是別人的媳婦;長大後是女兒的媽媽;
	並不是女人一定要為難女人,而是『媽的』關係,女人一輩子都逃不掉,
	當女人一旦堅持做自己,註定要走很多的冤枉路!」
	
	但是,難道女人婚後,就只能委屈的犧牲自我嗎?
	不,楊月娥又說:「女人可以天真浪漫、堅毅勇敢,善用女人特質,經營好『媽的』關係,這是人生中一段美妙的經歷。 」
	
	「從小到大看著媽媽失控的情緒,
	說不怕是騙人的,說不擔心也是自我安慰,
	萬一我們也這樣怎麼辦? 」
	
	「說壞話被婆婆當場逮著!
	究竟說了多久,我也忘了,大部分都是我在說老公在聽,
	卻沒發現我身後一雙冷眼和鐵青的臉…。」
	
	「孩子十年夜哭,做父母的能求助誰?
	有時用力哭到青筋暴露,最誇張的時候,
	小小孩可以在床上翻滾到我抓不住她,
	還包著尿布的小小孩,不知到哪來的力氣…」
	
	女人與女人之間每一個愛怨衝突,身為女人這輩子最難為的關係,
	妳可以為了「做自己」爭得頭破血流,也可以不滿的說「這又不是我的錯」……….
	在難為的婆媳和親子之間,不妨學她選擇用「理解」修補生命中的關係 。
	
	未婚的妳,這本書會給妳智慧面對未來與婆媳、兒女的「媽的關係」,
	已婚的妳,這本書會給妳鑰匙,打開僵持不下的「媽的關係」。
	
	本書特色
	
	面對難解的「媽的」關係,別的人,別的書建議妳「不妨試試這樣做,也許可以改善…」
	楊月娥告訴妳,「我這麼做了,一切都變好了…」   
	
	這裡不是教條式的教妳怎麼勇敢,怎麼做個好女人,
	而是將楊月娥真實人生,多數女性會面臨過的現實問題呈現在讀者前,
	妳會了解,當堅強的女人願意軟下來,用「理解」處理關係,人生會有多麼不一樣。
目錄
	我與媽媽
	我的媽呀!就是愛錢、萬能的錢!
	清楚看見她的辛苦,卻躲不過她的情緒
	長期被躁鬱所苦的母親
	我會不會跟媽媽一樣?
	出發吧!帶著媽媽去旅行
	
	我與婆婆
	平民媳婦貴婆婆
	婆媳PK  贏了面子輸了人心
	氣跑婆婆 真的有比較開心嗎?
	聰明的媳婦要會「聽話」 - 聽懂婆婆的話
	買一送一的幸福
	
	我與女兒
	懷胎驚魂
	嬰兒夜哭的挫敗感  和老公暗夜中相擁而泣
	希望孩子健健康康  有這麼難
	一次次的耐力挑戰  才知道媽媽沒有極限
	尋求宗教的協助
	要相信她自己可以
	
	開機女王的勇敢女孩教養術
	我們家  妹妹保護姊姊
	教孩子氣度和包容 爸媽才輕鬆
	人生的經驗  不只父母能給
序/導讀
	推薦序
	
	女人啊!
	
	以肉身之軀、所有的愛,孕育生命!
	
	「這是一場以愛為名的考試,妳要贏,就得先認輸!」
	
	阿娥分享的故事,不管妳是女兒、媽媽或婆婆,都會在裡面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段,妳還會覺得有同一陣線的知己,感覺真好!尤其在看到她用盡方法和所有努力,過程雖然也有很多不平與火氣,但只要心裡是有愛的、是包容的、是孝順的,在人生裡就能得到不同體驗與禮物。
	
	在這場以愛為名的人生考試中,女人爭的不是輸贏,就像阿娥所說的:不懂認輸就別想贏。所以即使她輸給婆婆,敗給媽,依然贏得幸福。
	 
	余湘
	WPP集團群邑媒體董事長 / 聯廣傳播集團董事長
	
	推薦序
	
	你認識「楊月娥」嗎?她是我的親愛的!最初看到她是在中國廣播公司的長廊,為了活動宣傳,上別人節目的時候跟她擦身而過,雖說外表不特別搶眼,但她笑臉迎人,毫不吝嗇願意跟眼前每個人打招呼的熱情模樣,叫人印象深刻。後來有機會近一步互動,是因為上了她的電台節目。
	
	她是一個相當稱職的主持人,不止專業表現亮眼,有容乃大的性格,給足了來賓時間跟機會盡情宣傳其上節目的目的。我自己也是個主持人,受訪經驗足足超過三十年,說實在,如此願意成全別人,且毫不保留願意幫襯的主持人,真沒幾個。
	
	那是當年初見面時對阿娥的片段印象,直到這些年(四五年來)擔任她現階段節目的固定來賓之後,我深深愛上、同時欣賞這個女人。她身上有太多美好的特質值得我學習、效法。在我們做節目的過程中,她為了讓聽眾更有畫面,常常不惜自揭瘡疤,把一些私密的情感在節目中當案例來討論。其實阿娥非常聰明靈巧,話說自己笨拙,其實她心裡什麼都知道,都懂,都明白,她的賣傻完全是為了讓聽眾跟她一起成長,一起反省,一起蛻變。我愛她,真愛她,愛她的善良及不退卻的苦口婆心。
	
	每每聊起生活,都有好多值得深入探討的人性觀察;我和她有別於他人的是我們不聊八卦,我們談自己的弱點,談自己的脆弱,談自己的心虛,談自己的驕傲,談自省,談改變。她的爽朗、勇敢、真誠是我們互動中,我從她身上汲取到最寶貴的養分。
	
	手拿她寄來的書稿,我眼裡看出去的盡是一幕幕她那些教我欽佩不已的人格特質。沒想到她不但話說得好,文筆更好。她的努力,她的用心我都看在眼裡。也許,就是像她書裡說的,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她想做一個乖巧的好女兒。
	
	親愛的,謝謝妳的努力與付出。這書寫得縱然精彩,但我知道,這些都只是妳眾多付出與貢獻的鳳毛麟角。謝謝妳,妳一路走來如此辛苦,卻又能如此豁達、開朗又瀟灑,真希望能像妳一樣,遇到挫折,甩甩頭,一會兒又是個熱力十足的開心果。真的謝謝妳,因為我知道這真的很不容易。我只能說,我的世界有妳是我的福氣!
	
	恭喜妳出書了,很榮幸能成為妳的頭號讀者及粉絲,相信許多讀者將會跟我一樣,隨著妳的文采感染到妳愛人、愛世界的 Sweet Heart !要妳放鬆一些似乎不太可能,只願妳忙得開心,忙得心花怒放,忙得有成就感。也祝福妳身邊的人都跟我一樣幸運,懂得欣賞妳的真、妳的善、妳的美,妳的燦爛。
	 
	賴佩霞
	魅力雜誌發行人
	
	推薦序
	
	女兒是我們女人第一個在這世上的角色,媽媽就像是我們的一面鏡子、是我們想模仿、成為的對象。直到我們漸漸長大,捏塑出自己的本質性格時,我們便不再想模仿媽媽了,取而代之的可能是母女間四起的煙硝味!直到,我們自己又當了媽媽後,我們才終究會明白及理解媽媽為何總是那麼愛錢?總是愛嘮叨?愛管東管西?總是放不下!不過,再如何地愛怨衝突,媽媽畢竟還是自己的媽媽,總是願意陪我們任性、撒嬌、犯錯;但當我們遇到老公的媽媽這位「資深」女人時,可別天真的以為老公說把他家當成自己家,我們就「真心」把婆婆當成自己的媽媽一樣說話不經思索、口沒遮攔的抱怨,或在婆婆面前還想要爭個道理,這些種種都是非常不智的舉動啊!我們可以把婆婆當自己的媽媽來尊敬、孝順;但還是要能保持一定的禮貌及尊重,婆媳關係才能長久又和諧!
	    
	阿娥姐在這本書中,很真切地說出了她自己與媽媽、婆婆、女兒間的生活故事,有怒、有怨、有笑、有淚,但最後都化為感恩!而我也必須要說,阿娥姐絕對是最棒的女性典範!她雖然沒有林志玲的天仙外貌及模特兒身高(但她是哈比界的名模);但她卻有著「阿信」的超凡耐性、韌性與智慧沉著來處理家中任何大小疑難雜症,即使錄影空檔只有一小時,阿娥姐依舊能從容的先回家煮兩道菜留給家人後,再回來錄影;這一年來阿娥姐的媽媽生病了,我看著娥姐堅強的決定著、處理著每一步危機,然後看到她是如何陪伴著楊媽媽復健走每一步路!我非常佩服阿娥姐能同時身兼職業婦女,且對家庭每個成員的照顧都非常無微不至。我希望阿娥姐在照顧親愛家人的同時,別忘了自己也需要喘息喔!
	
	我要祝福阿娥姐全家,您們有阿娥姐這個開心果、智多星、操勞阿信是多麼的幸福啊!希望女人們、男人們都來看這本新書【靠你媽的關係】! 也藉此可以重新梳理我們自己與各種【媽的】關係!關係就是這樣~理解了,就會明白!明白了,就不會怨懟了!
	
	愛的初衷是不求回報,只有感謝與珍惜!   
	 
	林書煒
	POP radio電台台長
	
	推薦序
	
	她用韌性轉化了命運
	
	對我來說,楊月娥姊姊不只是每天清晨陪伴大家的飛碟開機女王,她還是一個最能傾聽和激勵我的人生導師。
	
	為什麼呢?已經無數次,我們倆在廣播節目裡,「辯證」家庭所發生的大小事、討論各種關係面臨困境時該如何是好。我發現,阿娥姐看事情的角度和別人不太一樣…就好像天生基因裡就被放進了一份「樂觀無比」的特質,所有不完美的、辛苦的、折磨人的命運發生在她身上,總能被這份特質「化解」,轉成一股積極向上動力。心理學稱這特質為,「韌性」。
	
	是的,我想,阿娥姐的生命韌性,真的能幫人「轉運」。
	
	身為一個人,「楊月娥」並沒有抽到一副天生好牌:母親從小的細聲溫柔、悉心照顧,在她身上並不復見;即使現在貴為受人尊敬的主持名人,也不是因為背後有什麼靠山、或腳踩一七〇公分的魔鬼身材。不只如此,聽過她演講、看過她書寫的我,更理解她的人生或許比別人更為辛苦,然而憑著毅力、努力、對夢想的堅持,她卻一步一腳印拼出一個幸福的家庭,一份與內心喜好同在的事業。
	
	在我的諮商工作中,遇到許多也沒有天生好牌的人(或許,這種人其實並不存在?),可惜的是,很少人能擁有這種特別的「思維」,能幫助自己度過難關。
	
	就像阿娥姐在書裡提到的:
	母親是妳第一個認識、模仿的人,無論妳喜不喜歡都深深影響妳。
	「回憶我和媽媽一點一滴的相處,認識她,理解她,就找不到怨她的理由。」
	
	從埋怨到理解母親—這句話對阿娥姐來說不只是口號而已。在楊媽媽生病期間,我深深地看見一個女兒,如何帶著還未釋懷的過去糾葛,勇敢地靠近母親,不讓身為女兒的彆扭成為未來可能遺憾的藉口。我也看見阿娥姐從與媽媽的重新相處中,產生更多為人母親的力量,去面對青春期尾端、即將進入成年的兩個女兒。還有她如何愛屋及烏地愛著婆婆(我想是因為太愛老公了)…這點點滴滴,都是一連串爆笑又饒富智慧的動人故事。
	
	歡迎你拿起這本書,跟著一位經歷千山萬水、卻仍願意勇於自我覺察的人,聽聽她的故事之餘,相信也能映照出我們自身的家庭經驗,從中獲得啟發與學習。
	 
	許皓宜
	師範大學博士/諮商心理師/現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自序
	
	看著小時候的照片,我常想,這個小姑娘上哪兒去了?在我身上啊!哪兒都沒去,只是起了變化。
	
	三十年的廣播生涯,在媒體圈沒幾分能耐走不到現在,靠的是樂天爽朗的個性,熱情又有活力,綜合爸媽的特質遺傳,本性善良待人溫暖,俠女個性濃烈,是個外表女性內心男性的人,阿莎力又果決,沒在怕的。
	
	我是靠臉吃飯的,女兒說:「那你一定吃不飽。」我還靠嘴巴吃飯,能賺錢還能吃飽,電視能看見我,廣播能聽見我,可惜這張嘴在家人面前就變了,我說得再有道理,只要遇到一句冷箭:「你主持人啊!很會說啊!」超濃的檸檬酸,酸到骨子裡,還說什麼呢?我最好安靜閉嘴。
	
					
試閱
為了得到老公的讚許,
在婆婆背後盡出爛招,
是要跟誰鬥?
真的把婆婆鬥怒了,
卻是自找苦吃…
小時候我沒什麼機會逛百貨公司,只在基隆的天鵝百貨玩過手扶梯,長大後逛廟口晃夜市是最大的消遣,菜市仔牌就是我全部衣物的來源,到百貨公司買東西根本是奢望。
什麼叫做「隔牆有耳,舉頭三尺有神明」?
我的婆婆的確不一般,見過世面,她的孩子小時候穿的都是舶來品,逛百貨公司是生活中的基本消遣,我的務實個性很明顯,寫清單晃一圈,需要就都買全,就算閒逛走過,看到想要的,也會記下來,同一條路線走回來時,再結帳順便提貨,很有效率吧!
我不是貴婦,不會享受逛街的悠閒。陪婆婆逛街是要練習的,婆婆好眼光,看上的衣服價格一定都很耀眼,從陪著開眼界,到推著娃娃車學消遣,但是逛街走走停停真的會累,而且還要照顧小孩喝水餵奶換尿片,從百貨公司開門十一點迎賓,各樓層走走停停,逛一圈也吃一遍,水族館的餵食秀也看了好幾次,我眼皮鬆、雙肩僵硬、兩腿發酸、一臉倦臉,但仍硬撐著,終於婆婆說冷氣吹夠了,小孩也愛睏了,走吧!回家。
恩典啊!謝謝婆婆開恩,回家路上婆婆小姑和孩子睡倒一片,剩下我拍著大腿掐著臉頰,精神不濟獨自地把車開回家。安置好婆婆小姑和孩子們睡午覺後,趁著煮晚飯前的安靜空檔,我到書房打電話說說嘴:「老公,你媽真的很誇張,隨便看的衣服都超貴,我買不下手,只好站旁邊裝傻沒看見。」
「逛街真的需要功力,我沒辦法,逛一圈就想逃,就怕破財,一個專櫃怎麼可以看著麼久?」
「我累到蹲下來歇個腿,還要假裝是跟小孩玩,都不敢喊累。」
老公安慰我,我就繼續暢所欲言:「你看娶我不錯吧!會賺錢,又不會亂花錢,錢就是要花在刀口上啊!養小孩,家庭開銷樣樣都是錢耶!不用盤算盤算嗎?小孩都累了,坐在娃娃車上睡睡醒醒幾遍了,你媽還有體力耶!算她厲害,我真的沒辦法。」
究竟說了多久了,我也忘了,大部分都是我在說,老公在聽,卻沒發現我身後還有一雙冷眼和鐵青的臉,那是另一位聽眾─我的婆婆。妳怎麼這麼假仙!
天啊!她不是去睡午覺嗎?什麼時候醒的?聽到哪一段?我剛剛說了什麼?腦子一片空白,怎麼想不起來,連忙掛上電話,立正站好,一句話也不敢說,不敢看婆婆,轉身要去準備晚餐,我的後腦杓聽到一句話:「妳怎麼這麼假仙?」
我不敢回頭,不敢回話,掉頭轉回房間,關上房門不敢出來,完蛋了,這下我死定了。我隱約聽見婆婆在講電話,打電話給她兒子,大發雷霆要他立刻回家,我將耳朵貼在門上,聽不清楚她說了什麼話,音頻好高,站了好一會兒,呆坐到床邊,雙腿併攏,雙手放在大腿上,挺直腰桿不敢動,電話鈴聲響,客廳裡生氣的婆婆沒接,應該是要我接的意思,接吧!一定是我老公。
拿起話筒,果然是老公!他叫我不要怕,媽媽只是誤會了,會馬上回來跟她解釋,他沒看見我站著發抖的雙腿,一點也沒讓我安心不害怕,靈機一動,我可以藉口要送女兒的檢體去醫院,先逃離現場,躲到隔壁哥哥家再說。好,就這麼辦,火速出門,經過客廳很快的講一遍:「我要去馬偕,送小孩的檢體,等等回來。」我不敢看,也沒回頭,快速通關經過客廳,到門口快步出門,
沒等婆婆回應。到了隔壁按電鈴,大嫂開門看到我問:「什麼事這麼驚慌?」口若懸河的我竟口吃了,說不全也講不完整,支支吾吾的說過一遍,要了杯開水,一口喝盡。天都黑了,老公從家裡打電話過來,叫我回去。我怕,我不敢啦!老公說:「我媽走了,回弟弟家,妳先回來再說吧!」
這個答案更可怕,家裡不知吹過幾級風?老公似乎也沒安撫住他媽媽,至少可以確定的是,暫時不會看見婆婆生氣的臉。最後,究竟是怎麼化解?答案是:時間是最好的良藥!
婆婆回小叔家住了些日子,時間拉長,也沒再提起討論,她還是掛心我要工作,小孩子沒人顧,時機到了,老公開口敦請她來,她就來了。
這事真的很糗,背地說人家後話已不高明,嚼舌根還被撞見在跟她的親兒子告狀,當下豈能容妳?但婆婆大度量,事情過了也沒再為難我,反倒讓我汗顏,早知如此何必當初?自問我真的這麼不愛逛街嗎?也不是,過程中和婆婆小姑帶著孩子們,看點新鮮事,閒晃打發打發時間,不用煮飯,吃小館啖美食,也挺樂的,就是新嫁娘的誇飾法!想突顯自己與眾不同,強調自己超配合婆家,想贏得老公讚許,表示婆媳相處和睦,我這麼會伺候婆婆,是難得的好媳婦。回頭想想還真慚愧,爛招還敢出招,是要跟誰鬥?鬥到底卻自找苦吃。
*用理解逆轉情緒*
找對人說話很重要,剛結婚頭幾年,特別是和婆婆住一起後,整理家務、煮飯洗衣、照顧小孩、夫妻相處,事事樣樣,都覺得中間多了個人,要顧忌,要尊重,要搞定,但怎麼可能大家意見看法一致?
找對的人「話療」準沒錯!不敢說的,就留著說給能理解的人聽,幾個已經結婚的姊妹淘,約好了喝咖啡聊是非,開放時間罵老公說婆婆,彼此還制定公約,說過就算了,絕不記仇。暢快說出來,倒也頗具療效,說一次就舒緩一次,罵一遍就治療一遍。
婚姻經過比較,看看別人家的老公,評斷過各家的婆婆,自然療癒,不用吃藥,不需打針。﹁話療﹂效果奇佳,間隔一段時日,話療一回,說重複的話,扯無奈的事,困頓的結也能漸漸釋懷、看淡、轉念、甚至重生,自然就接受自己的劇本,重點是在安全的地方評論,不留下後遺症,絕不在家發表高論,太冒險,就算不怕隔牆有耳,也要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懂嗎?
姐妹們,姐可是吃過虧的。
※※※※※※※※※※※※※※※※※※※※※※
要相信她自己可以
只要孩子好,
父母願意做一切的努力。
當父母付出感到精疲力盡時,
回過頭來看見孩子其實比你更堅強。
孩子真的有這麼軟弱嗎?
還是我們對自己的信心不夠?
女兒要上國中了,這份喜悅一直隱藏著一份不捨,不捨在生長的黃金時期中,她深受睡眠干擾之苦,漫漫長夜實在難熬,無助中,我追尋過多少方法只想讓她一夜好眠,即使是大海中的浮木我都不放過,遍訪各方神通,從中醫西醫到諸天眾神,從心理諮商到前世今生,是腦神經問題還是邪靈作怪⋯⋯,都讓我傷透了心神。
我要平安才可以讓孩子平安老公始終相信孩子會沒事,我持續追尋積極的治療,我們彼此在低潮時互相拉一把,孩子也就在「永不放棄」中緩緩長大。孩子又夜哭了,半夜再度大哭大叫,和老公實在經不起夜裡反覆起身安撫小孩的折騰。身心俱疲,太多人好意給過許多意見,我們都做,都抱希望,但總是落空又回到原點,真是害怕失望的感覺。朋友建議試試九華山的大悲咒水吧!妳真心誠意的去求,會得到幫助的,跟老公商量後決定去吧!真誠的去求吧!我很貪心的買了一個二十公升的大桶,準備去裝大悲水回來,朋友聽了笑笑說:「太大了,需要的人很多,不會給你這麼多,一次一戶只能拿三公升。」
假日天亮起身,和老公梳洗後就出發,沒到過三義九華山,找了一下路就看到指標,一路幽靜讓我的心很安定,但隨著距離接近,我的心跳卻一直加速,怎麼會這樣?我在緊張嗎!愈往山上走,人群愈多,山裡面遊覽車汽車多到停不下,還有人從山下一路三跪九拜的向前進,難道有這麼多人對未來茫然嗎?我戴上墨鏡,還是遇見許多人和我打招呼,我低著頭,不想被打擾,來到殿前和先生跪地向佛祖祈求,說明來意⋯⋯,默念時,覺得有好多好多的話想說,我像個孩子回家跟媽媽訴苦一樣,忽然所有悲傷洶湧而上,往事像錄影帶倒帶似的一幕幕歷歷再現…
祈求結束,我和先生各拿著水桶排隊前進,輪到我們裝大悲咒水了,這時志工問我:「前面那個男的是你先生嗎?」
我問:「怎麼了嗎?」
她說:「一戶只能拿一桶。」
我馬上回答 :「不是,我不認識他。」
就為了多拿一桶水,我竟搖頭,不承認前面這人是我老公!
我提著水快步離開,接著大家排隊吃平安麵,人潮真的很多,天氣又熱,我不想吃,只想趕快離開。老公說:「吃吧!吃了會覺得平安。」於是跟著拿了碗麵,穿過人群,好不容易找到位子坐下,我將珍貴的水放在椅子邊,用腳勾住,每張椅子貼得好近,還感受得到身邊人手臂的熱氣。我深吸一口氣,翻著碗裡的麵,抬頭望天,回頭看到老公正吃著麵對我說:「吃啊!要吃完,不要浪費。」看著碗裡的麵,墨鏡後的眼睛卻淚流不止,我定格停住,真的一口也吃不下去,不知道為什麼,心中情緒直衝喉頭,一股酸、一股難、一股不捨和無奈,這碗麵我著實難以下嚥。老公說:「妳有阻礙哦!要吃,才會平安。我努力的吸氣、吐氣、換氣,紅通通的鼻頭,想辦法撐大著鼻孔吸氣,呵!呼!哈!過了許久,終於熱麵配著熱淚艱難的吞下了,再深吸一口氣,呼!翻騰的情緒久久不能平復,但我終究還是拿出媽媽的堅強毅力把麵吃完了。
排隊離開時,師姐給了我一顆平安果,我握在手中念著平安,還是吃不下去,開車回家的路上,一直看著這一小顆番茄,只想帶回去給女兒吃,希望她能平安。想到這裡,念頭忽然一轉,不!我要自己吃,我要自己先平安,才有能力給她平安,可是我才咬一口,又被情緒綑綁,眼睛的水龍頭又壞了,淚成串的掉落,哽咽的跟老公說:「我要吃下去,我要平安才可以讓孩子平安⋯⋯」老公邊開車邊伸出手握著我:「對,這樣想就對了。」我哭著說:「我不要把孩子的福氣用掉,我不要一直為她擔心,我要相信她自己可以,會過去的,一切都會更好。」
平安麵、平安果、和一顆平安的心,用揪心的淚水換來的。
天天打針 還能安慰媽媽
大女兒一直在教學醫院做成長遲緩的追蹤,也收到學校通知孩子生長遲緩,請父母多關心協助就醫。我們一直積極尋求各種方法,就是不願錯過黃金治療期,但也從沒找到明確的答案。孩子究竟是怎麼了?為何營養不良?什麼原因導致生長遲緩?孩子小學五年級時,醫生特別說明,醫學上成長期除了參考骨骼生長板密合的速度外,女生最重要的就是生理期,初經未來之前是衝身高的好機會。家庭會議討論後,決定根據醫生的建議,自費打針讓生理期延後,以爭取時間長高。
有一次在診間施打時,曾遇過一位高高的女孩也要打針,我和她媽媽交談後知道,身高一百六十公分的小六生打針,想要圓夢當模特兒,她的目標一百七十公分。我傻眼,世界無奇不有,我們的夢好小,只想衝破一百五十公分大關,目標差很大,我看著眼前打扮時髦的媽媽,我直覺想當模特兒的是她吧!小六女孩好無辜,兩週挨一針,為了幫母親圓夢。打針期間發現,為了爭取時間長高,卻失去了衝高的爆發力,速度反而趨緩,一個月長不到零點五公分,沒達標狀況很不理想,一個暑假過去,女兒的同學個個抽高,唯獨她沒追上。開學後她後悔大哭,打針根本沒用,為顧及孩子的情緒,決定不打針了,暫停吧!繼續給孩子希望,換方法,我們努力多吃、多跳繩、多運動,再去游泳拚拚看吧!日子一天天過去,還是不見成長的速度,眼看著生理期來敲門,是該恭賀女兒轉大人,給女兒備紅豆湯的時候,長大的祝福卻不見母女倆的喜悅,挑戰身高再度失敗,接下來不知該如何?
決定再回診請教醫師還有沒有招?有,最後一招--打生長激素。醫生說我們不是罕病,健保不給付,費用頗高,要我們好好考慮一下。為了孩子,用錢買機會,父母都會願意,但不捨小孩每天要挨一針,肚皮的上下左右範圍、大腿內側外側、臀部左邊右邊輪流打。每天都是我親自幫她打,打過的針筒我都留下來,累積了滿滿一大盒,一年過去了,國一要升國二,身上打過針的硬塊還揉不太散,仍然看不見成效,好心酸。回診時醫生主動開口:「不用再打了,效果不佳。」母女沉默無語呆坐診間,名主持人不會問問題了,我詞窮口吃的說:「那…那然後呢?哪…我們還能做什麼呢?」
醫生直言:「沒招了。」
女兒失望的低著頭,我心疼得紅了眼,診間的空氣凝結了好一會兒,和醫師再對望下去,也不是辦法,只好垂頭喪氣的起身離開。
母女並肩坐在椅子上不發一語,等著護士給批價單,活潑的孩子一句話也沒說,從不買飲料給小孩子的我,打破沉默,拿零錢給她:「你去便利商店買飲料喝吧!我等單子繳錢,爸爸等會兒就來囉!」然後我打電話給老公,跟他說已經看完診,醫生沒招了,以後也不用再打針了。
我聽見自己聲音在顫抖,老公安慰我說:「小隻很可愛啊!小鳥依人,我就喜歡妳這麼可愛啊!等我,我馬上到,我們帶女兒去吃她最愛的昆布火鍋,我們要給她希望和自信,知道嗎?」
不久女兒笑著跑回來:「媽咪,我跟你說,剛剛我在便利商店看到一位小姐,大人哦!她真的是大人哦!好像還比我矮耶!我偷偷站到她身邊,看著玻璃鏡子,我確定,我很確定我比她高耶!而且她長得很漂亮!妳看小隻的人很多啊!」天啊!這是天使!小隻的可愛天使,拯救我們母女在最低潮的困境中。我沒見過妳,但真感謝妳的適時出現,讓我們母女能牽手笑著走出醫院。女兒臉上掛著笑容,聽到爸爸要帶她去吃昆布火鍋,她笑得更燦爛了。
樂天開朗的個性是會遺傳的,女兒溫暖樂觀的特質,更勝於我。
*用理解逆轉情緒
為了希望女兒的身高看起來跟一般人一樣,在一次次就醫的希望與失望中折磨了我們的身心,卻忽略了女兒的內在,有著比一般孩子更多的溫暖特質,這樣的特質比我們一直在乎的身高更加珍貴。而我們這些不成熟的大人,只擔憂她的不足,沒發現她已經成長了,長成一個溫暖懂事的大女孩。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