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1105_神奇柑仔店1920完結篇

想太多也沒關係:如何紓解紛亂的思緒?不再對人生感到厭倦!

Je pense trop : Comment canaliser ce mental envahissant
我為何總是愛胡思亂想呢?因為想太多而出現的各種苦惱和挫折,這本書都有解決辦法!

方坊 金屬壓克力掛飾 25mm-喜寶(導角款)

方坊 金屬壓克力掛飾 25mm-喜寶(導角款)

【週年慶】情緒小夥伴全面9折

  • 會員好評 ★★★★★(1)
  • 4個人喜歡
  • 75 218
    290
  • 分類:
    中文書心理勵志自我成長情緒/壓力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克莉司德.布提可南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繪者:湯翔麟 追蹤 ? 追蹤繪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繪者新書通知。
  • 譯者:楊蟄
  • 出版社: 大樹林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7/03/17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雙11更好買,25家銀行信用卡分期0利率!

內容簡介

法國版上市即榮登Amazon.fr心理類第1名,銷售突破100000冊。
韓文版迄今銷售超過12萬本,目前仍盤踞yes24.com心理類第2名。
蘇絢慧 諮商心理師/心理叢書作家  暖心推薦

「我為何總是愛胡思亂想呢?」
對於每件事總是纖細敏感的你,
所有煩惱,都來自於想努力活得跟別人一樣「理性、冷靜、客觀」,
一旦你接受「自己很特別」,
幸福就會到來。

你常常被人說:「你想太多了。」或是常因胡思亂想而對人生感到疲憊、厭倦嗎?你是否「腦袋總是轉不停,甚至夜深人靜時,這些『胡思亂想』還是不斷冒出來,讓你一刻也不能休息。」對於許多事情不斷地感到疑心、疑慮;對每件事都非常敏感;甚至對於細微的事情也無法輕易帶過。你一定會問:「有沒有可以讓我的腦袋暫時停止思考的方法呢?」

被譽為法國「國民心理師」的作者克莉司德‧布提可南曾表示,「想太多的你」只是與一般人比較不同,擁有比較細膩的想法和清醒的頭腦罷了。克莉司德透過自己長達二十多年的臨床經驗為底蘊,為「想太多、煩惱太多」的人找出既能享受人生又能輕鬆解決這問題的方法。她透過神經學及客觀的證據為基礎,告訴我們為什麼你總是「想太多」?想太多的人與一般人有何不同?以及告訴你「如何」用自己「過於常人的腦袋」活出自我。

作者表示:「我想幫助這些精神層面相較比一般人過於活潑的人能夠更進一步理解自己、接受自己原本的面貌,並且也想告訴他們就算有這麼、這麼多的想法,依然能夠好好的活下去。」
    
閱讀這本書的你,也將會成為書中的主角(也許你在看到這裡的時候,也會懷著「怎麼可能」的想法),作者也給「想很多的你」一個美麗的名字──「大腦多向思考者」。請按照頁數順序閱讀,展開認識自己的美好旅程。
    
試著想想看:如果我們相信理性思維、邏輯推理和果敢判斷,這些觀念都是正確合理的話,那麼情緒與感情對我們來說,則會成為不受歡迎的負擔,由於過多的情緒會讓我們無法作出理性的判斷。但令人振奮的是,這本書告訴我們這樣的思潮正在改變!在思想與決策的過程中,我們漸漸地意識到「情感」扮演的重要角色,幫助我們作出合情合理的選擇。

本書告訴你如何擅用自己的優勢建立自信和成就感?如何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如何融入職場的潛規則?如何找到適合你的另一半?如何和不同思考方式的朋友、家人、伴侶來往?

因為想太多而出現的各種苦惱和挫折,這本書都有解決辦法!

★本書案例
你是否也發生過以下的情況呢?
‧想太多的你總是能夠看到表面下的真相
(A和B一起去參加朋友的派對)
A(一般人):真羨慕,那對夫妻好恩愛啊!
B(想太多的人):但我直覺告訴我,他們其實根本就不愛對方。
A:你為什麼對事事都這麼悲觀啊?
B:才不是,我發現他們整晚都沒看過對方一眼,也沒做出比較親密的舉動。
幾週後……
A:你知道嗎?那對夫妻竟然分居了!你真是烏鴉嘴耶。
B:唉……(沮喪中)
你就算預言了真相,卻因為別人不相信你而感到苦惱嗎?
當你遇到這種情況,解決方案請參考本書第230頁~第249頁。

‧想太多的你在人際關係上常常熱臉貼冷屁股
(A和B在咖啡廳)
A(一般人):星期天,我要和保羅去海邊玩?
B(想太多的人):聽說最近海邊風浪很大耶,會不會不安全啊?
A:我們應該只會在沙灘上曬曬太陽,踏踏海浪而已。
B:星期天應該會很塞車耶,你們要不要找別天去啊?
A:妳真的很煩,是不是不想我和保羅一起去海邊?
B:沒有啊,我只是擔心你們@$#︿%&%*!
你的貼心建議是否常常被人誤解呢?
當你遇到這種情況,解決方案請參考本書第230頁~第249頁。

名人推薦

讀者淚推

它在說我嗎?﹗我雜亂無章的想法,我的感情用事、易起伏波動、直覺敏感!讓我喘不過氣來的是我自己;這本書提出了解決方案,讓我發現我的自信心、情緒、纖細敏感來自於和一般人不同的大腦運作。──Tornade
    
我終於鬆了一口氣,我不用再花費力氣去和不適合我的人保持關係,也不再活在內疚之中,我可以將所有的心思放在自己關切的事情上。──22 à Asnières
    
出乎意料!坦白說,我在很短的時間就讀完這本書,我從這本書明白了自己和他人之間的差異,如果您無法阻止你大腦不斷攪動的煉獄,你就需要讀這本書。雖然你的大腦不會因此停下來,但你會明白為什麼,以及如何使用你的天賦。你會了解,你並不孤單,而且想太多並不是缺點。以前我覺得「想太多」是一個問題,現在我的想法不同了。──Alex
    
《想太多也沒關係》讓我發現自己的不平凡,如果我能早些時候遇見它,我的小時候就不會如此苦惱,現在的我擁有自信心,甚至認為自己擁有比別人優秀的特點。──Nathalie
    
我買了這本書,希望能為我的纖細敏感找到答案。我發現這本書能回答我所有的問題,根本是為我而寫的。──katy68
    
這本書像奇蹟般出現在我的生活,有如救世主地給我一根救命的繩子。我邊看邊哭,終於有人能夠認識且理解我的複雜、敏感,接受我這些奇怪的地方,原來那些並不是缺陷,我並不孤獨。現在,我知道要對自己好一點,這本書改善了我和他人的關係。非常謝謝作者,寫出了我的心聲。──BoniBlou
    
感謝這本書,我瞭解到我這24小時如跑馬燈般頭腦,是個出人意外的優勢!「大腦多向思考者」這用詞聽起來混亂,但對我們來說,卻是一個很真實的註解!──j'aimelire

編輯推薦


想法太多的腦袋,「為什麼」會這樣呢?
大樹林出版社總編輯 彭文富

一定有人會想:「有人因為自己比其他人還要聰明,所以覺得痛苦或不幸嗎?」事實上,這樣想的人很多;只是他們一開始並不承認自己是聰明的人,反而只說自己的心沒有喘息的機會,就連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腦袋裡依然有數不盡的想法而已。這些人對每件事都感到疑心、疑慮,甚至敏感;對非常細微的小事也無法輕易帶過,因此感到厭煩。

精神層面過於活潑的人由於知覺非常敏感,隨時隨地都會無意識地獲得許多資訊。但也因為這樣,當在溫馨的氣氛下,他們很容易熱淚盈眶;遇到壓力大的狀況時,容易畏縮;遇到不公正的事情,會為他人打抱不平。但也容易因為對方的批評、指責、嘲笑或小把戲而受傷。

這些人的想法很多、非常敏感;另一個原因可以說是他們右腦比左腦更具有支配性——這些人屬於右腦型思考者。由於左右腦的運行方式不同,以及根據腦的發達程度不同,每個人的思考方式及個性也不同。右腦則掌控情緒型資訊、直覺、本能等部分。掌握整體情況後,再以細微的要素為出發點來重新組成一個完整體。在右腦裡出現的想法就像樹枝一樣,往各種方向生長,因此在解決事情時能夠發現許多可能的解決方案。本書作者將右腦思考者稱為「大腦多向思考者」,以區別左腦思考者的線性思考。

想太多的人vs. 一般人「哪裡」不一樣呢?

想太多的人與一般人一同相處、生活,有什麼不同的意義嗎?對於精神層面總是較活潑的人而言,他們該如何分辨哪些人對自己有益?哪些人對自己有害呢?在日常生活當中,精神層面較活潑的人由於自己過於敏感的感覺及思考方式,導致一般人無法理解,也常會覺得自己活在另一個世界裡。再加上這樣的經驗從很小的時候就出現了。

這些精神層面相較活潑的人對於情義、正直、忠誠、友情、愛情的價值觀標準非常高也非常具體。但他們與他人分享這樣的價值觀時,卻往往只感到挫折。即使如此,他們還是無法這樣就算了。

這些總是想太多的人由於大腦比他人更活躍,因此,常常讓自己處於「他人無法理解自己,導致自己非常孤獨」的處境。再加上這樣的人下判斷時非常快,又大多具有較悲觀的想法,因此在一般人眼中,容易被貼上「悲觀」的標籤。也是因為這樣,他們才常常會聽到身邊的人說:「那只是你的想法,為什麼毫無根據就在害怕呢?」、「你太介意所有事情了。」、「你總是對於一點都不重要的話太過敏感」等話語。

總是想太多的人的「生存之道」

精神層面較活潑的人與他人不同——擁有非常敏感的感官神經、波濤洶湧的想法、低自尊、不擅長接受批判、隨時隨地都可能會出現的憂鬱症狀等,因此常讓自己陷入痛苦及挫折感當中。

這種痛苦及挫折其實都是他們為了變成與一般人一樣,放棄自己原本的面貌才出現的。作者建議這些人接受原本的自我面貌,並為他們提出了適合他們的解決方法。

你因為波濤洶湧的眾多想法而感到疲倦嗎?

仔細分析這些擁有無止盡想法的人的大腦,我們可以發現他們的大腦是「超級大腦」。這樣的「超級大腦」在思考各種問題並尋求解決方案時,尤為有效;因為他們可以同時往各種層面去思考。這種思考由於是在無意識下的情況下自然地進行,再加上速度之快,因此我們可以發現這些人通常能夠很快地就找到解答。

你因為他人不理解你而感到痛苦嗎?

精神層面過於活潑的人就像是混在醜小鴨群中的天鵝。站在鴨群當中,天鵝總是自責:「為什麼我的脖子這?長?我的身體這麼胖?為什麼我總是無法發出『呱呱聲』呢?」這樣的天鵝為了更進一步融入鴨群,因此特意彎曲脖子、把翅膀縮起來,並且躲在角落,安靜待著。但各位一定知道,不管天鵝怎麼做,牠還是非常突出,因為牠並不是醜小鴨。

你可以用與他人不同的樣貌好好活下去嗎?

天生就擁有與他人不同的感覺、知覺與大腦的精神層面過於活潑的人們,其實能夠以非常特別的方式活在這個世界上。特別活躍的大腦對他們而言就像是「有毒的禮物」;但就算有毒,我們依然不可否認這是份禮物的現實。如果你可以承認並接受這一點,你就可以過著幸福的日子。

根據你如何接受、運用及活用比他人更加敏感而且想法又多的這個特點,能夠讓你擁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能力。人類原本就是「遇強則強,遇弱則弱」的生命體,也就是說你原本的樣貌就已經是非常完美的了。

如同作者在書中所提到,精神層面較活潑的人由於想法太多,所以他們可能活得較累、較痛苦;但如果他們能夠真心理解並接受自己的「特別之處」,那麼他們一定能靠這與眾不同的感覺、知覺和大腦,把自己打造成「特別的人」。

作者

克莉司德布提可南(Christel Petitcollin
    
法國心理諮商專家,被譽為「國民心理師」,擁有20多年的臨床治療經驗。她研究神經語言學、艾瑞克森催眠理論,曾擔任心理治療師、個人成長與溝通教練、演講家和作家。熱愛探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她以簡單的文字表達具體、清晰的概念。
    
《想太多也沒關係》一上市便獲得廣大注目,驚豔法國書市,得到廣大讀者的迴響,法國亞馬遜書店累積232筆讀者迴響。作者本人更獲得來自上千封如雪片般飛來的郵件,某位讀者說:「克莉司德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理解我的人,我一直等著有人能夠告訴我『妳是一個不錯的人』,也希望有一天有人能夠理解我。」
    
作者為了解答這些讀者的提問而出版續集《想太多也沒關係2:讓工作、感情、人際關係都順心的實踐攻略》。
    
作者認為千禧年世代(於1980年代~2000年代初期出生者)書讀得多又聰明,但卻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談戀愛也常常受傷、甚至在人際關係當中也感到疲累及痛苦。對此,作者建議這些人可以好好地審視自我;對他們而言,瞭解自我的過程非常重要。
   
《想太多也沒關係》法文版上市即榮登Amazon.fr心理類第1名,銷售突破10萬冊。韓文版(2014年),迄今銷售超過12萬本,仍盤踞人文心理類暢銷榜第2名。義大利文版和俄文版也相繼出版。
    
個人官網:www.christelpetitcollin.com/

譯者

楊蟄

言語溝通是我的專長,悠遊於文字之海是我的夢想。

法國蒙彼里耶第三大學—語言學與三語國際談判碩士、法國上亞爾薩斯大學專案管理碩士及淡江大學國際商學碩士。追本溯源,輔仁中文系畢。曾於國外駐台辦事處,台灣、法國企業任職。家就住在法國加隆河岸旁,現為蒙彼里耶三大語言學博士班生。

目錄

推薦序
前言:給獨一無二的你們

Lesson 1. 為什麼會這樣呢?你為何總是想太多的原因
1.因為你比其他人還要敏感
天生就比他人敏感|總是緊張兮兮的感知神經|你的哲學大腦|觸發聯想的能力|特別喜歡或是厭惡某事|非常特別的能力:感覺過於敏感
2.因為過於豐富的情感
過於豐富的感受力|因「情」而生,因「情」而死|壓力讓你假裝冷漠|你的心就是我的心|和他人心有靈犀|任何事都逃不過你的雙眼|卡珊德拉症候群|只出現在我眼裡的事物
3.因為總是停不下來的大腦
左腦和右腦有什麼不同?|大腦多向思考會如何?|不同樣貌的「大腦多向思考者」|總是想太多的大腦和IQ有關嗎?

Lesson 2. 所有人可分為兩類:想太多的人vs.一般人
1.他人無法理解你
失去的自尊|害怕被人拒絕、排擠|如果我和其他人一樣的話|因假象的自我而消失的真我
2.你也無法理解他人
你所嚮往的價值觀,逾越了社會的潛規則|理想主義最終成為人際阻力
3.就算無法互相理解,我們仍然共存
真正讓你感到痛苦的人——心理操縱者|你比一般人還要聰明|一般人都怎麼想呢?|左腦者使用者的心智|如何在一般人之間活下去|如何擁有找到對自己有益的人的慧眼|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承受過多的愛|成為他人的標準就是你的任務

Lesson 3. 總是想太多的人的「生存之道」:從「獨一無二」的人變成「特別」的人
1.以為自己是醜小鴨的天鵝
放下心中的大石頭|情緒如雲霄飛車起伏的五階段|好好地控制腦袋裡的想法吧
2.好好整理超載的「思想倉庫」吧
思維導圖幫助你整理分類大腦的思緒|就算是想法,也有先後之分
3.重拾你的自信心
如何找回自信心?|確認自信心恢復到什麼程度吧
4.讓大腦更有效率的必備條件
適當的疲累反而是件好事|右腦使用者所需要的五種養分
5.和自己好好相處,就能和其他人相處融洽
孤獨只是一種選擇|對於「他人批評」的心理建設|與傷口「正面對決」|比起被愛,受到尊重更重要|要遇到對的另一半才會開花的人生

[結語]你已經很厲害了!
參考書目

序/導讀

前言

卡蜜是一個20多歲的大學生,她來到我的辦公室尋求諮詢,是因為她覺得自己「缺乏自信心」。當她在訴說自身的問題時,整個人的情緒排山倒海而來,有時緊咬雙唇,有時把她的拳頭輕放在嘴上,同時淚水不停地在眼眶中打轉。當她反覆不停地訴說著自己的困擾時,不時為她自己過於敏感這件事感到抱歉。從她紛亂的敘述中,我漸漸了解了卡蜜。她是一個既聰明又富有創意的女孩,在人生的路途上沒有太大的失常。她每年都通過大學的學期測試,順利晉級,連自己都感到吃驚。然而,這一切的順遂,沒有讓她更清楚自己的方向。隨著時間的流逝,她愈來愈對自己的存在感到疑惑。當卡蜜的每個同學都看似一步一步往設定的人生目標邁進時,她卻覺得自己茫然失落,不知道自己人生目標是什麼,自己的定位在哪裡,在社會中要往何處前進?她漸漸感受到自己像是戴上一個面具,木然遊走至人群之中。

在日常社交中,她也覺得自己與其他人不同,像是個圈外人。對於同儕們所關注的嗜好、談話的主題,一點興趣也沒有。當她參加朋友的聚會派對時,在某一瞬間,她的心中會油然而生一股格格不入、無法融入大家的感覺。

她會突然充滿疑惑的問自己──為什麼我會參加這聚會?我正在做什麼?同時,她也懷疑其他人為什麼好像可以愉悅地享受這場派對,而她卻不行。對她而言,宴會上的所有歡樂喧鬧是多麼虛假空泛。當下,她只有一個念頭,就是趕緊離開這個人聲鼎沸之地,回到自己的家。

一直以來,卡蜜一直試圖理解自己發生了什麼事情?自己出了什麼問題?不時充滿著疑慮、問題,還有瘋狂的想法。她不明白自己到底怎麼了?她一直試圖尋找出口,但終究只在痛苦和絕望中度過。因此,她憂鬱症的症狀也愈來愈明顯了。

卡蜜並不是單一個案。即使年齡、環境的差異,許多人仍如卡蜜一般,有著孤獨、圈外人的感受。這些人與現存的生活環境格格不入,便會產生自我貶抑的感覺;再加上他們的大腦如同跑馬燈般不停思考轉動,更讓他們無法喘息。因此,這些對自己有疑惑的人們,來到我的諮詢中心,向我求救。

二十幾年來,我傾聽、我觀察、我試著了解每個人的問題。如同我其他作品,這本書是集結多年來的專業諮詢案例,累積經年累月的傾聽與分享,透過艾立克‧伯恩(Eric Berne)所創立的「聆聽火星人」心理診療法,試著幫助我的諮詢對象,將這些對話做分析,成為我的研究成果。這些「圈外人」的耳朵如同一台特別的錄音機,具有與眾不同的聆聽方式。不同於一般人,在對話中,他們會記錄下某些特定單詞或單句;但是對於對話中的重點或關鍵字,他們會自動隔離、充耳不聞。

在訪談的過程中,我整理這類諮詢者常使用的句子如下:
我想太多了。
我的朋友們常說我是個複雜的人,還說我想太多問題了。
我的腦子轉不停,一刻也不能休息。有時候,我真的很想拔掉我腦袋上的插頭,不要再有任何念頭進入我的腦中。
我常覺得自己是來自外星球的人,大家都無法了解我。
在這社會上,我找不到立足之地。
我覺得自己像謎一樣,無法瞭解自己。

我的諮詢對象會重覆出現以上的語句。因此,我漸漸拼湊出這類諮詢者的樣貌──「他們想太多了」。多年以來,這樣的諮詢者身上背負「想太多」的痛苦。隨著諮詢案例的增加,我慢慢地找出協助他們的方式。在撰寫此書時,我整合個案的對話內容,以便能夠舉例說明。在從事諮詢的療程中,我提出很多問題,希望瞭解這些人的心理、心智及思考的方式。同時,也想知道他們的價值觀與行為動機。值得鼓勵的是,「想太多」這類型的人都有一個「樂於分享」的價值觀。正因為如此,他們樂此不疲地說出他們的想法。本書的完成,真的要歸功於他們無私的分享,我由衷地感謝他們對此書案例的貢獻。
    
有誰會認為具有聰明才智的人,自身優點反而讓他受盡折磨呢?這的確是「想太多」這類型人常有的抱怨。首先要說,他們自己不認為是個「聰明」的人。其次,由於這群人的心理與心智狀態紛雜,即使夜深人靜時,他們的腦袋也沒有片刻休息的機會。這類型的人,厭倦自己不停地產生疑惑。另外,他們還擁有敏感易觸的神經,不放過周遭人、事、物的每個細節,一律接收到大腦中。「想太多」的人實在很想拔掉他腦袋上的插頭,暫停思考。也由於與生俱來的敏感神經,他們容易受到的「一般人」的誤解和傷害。最後,他們自己得出一個結論:「我是來自於外太空的人類!」

永無止盡的思緒,伴隨這類型人的日常生活;紛雜的想法,擾亂他們的心智狀態。一個接著一個突如其來的念頭,讓他們頭腦無法喘息。這些人大腦動得快、想法又多。有時他們會因為腦筋轉動的速度快於口語發言的速度,而發生口吃的情況。或者有的人會因為大量的資訊進入腦中,無法立即處理而表現得手足無措,只好選擇沈默應對。對於這群人來說,話語的陳述只是表達簡約扼要的概念,無法確切地說明他們複雜、細膩的思想。因此他們常遇到這種疑惑──如何將自己細膩的想法,轉換成精確的文字表述?這群人會持續不斷地追問自己許多問題,因長期處在焦慮的狀態下,對自己產生懷疑,造成自我信仰體系如流沙般的不穩定。他們常說:「為什麼別人沒有覺察到某些事物的存在?對我來說,這些事物的存在都是顯而易見的。難道我的理解力異於常人嗎?還是我的認知有錯?」

這群人纖細靈敏的感官及高低起伏的情緒與他們的智力形成正比。「想太多」的他們容易情緒波動,常被形容成不定時炸彈,真的不為過。一丁點小事不順心,也會讓他們勃然大怒或陷入挫折的低潮裡,而且還經常將自己淹沒在悲傷的情緒中。隨後,他們會大聲地說:「這個世界缺乏愛!」

這些「總是想太多」的「大腦多向思考者」(法語:surefficient mentale)人格特質是遊走在理想主義與極端絕對之間。有的人可能有自閉症的傾向,或選擇離群索居過日子;有的人會變成極端反動者。這也說明他們會不斷地在完美夢想與現實殘酷中徘徊;在天真爛漫與頹然絕望間徬徨。一般來說,當發生問題後,「大腦多向思考者」會奮力尋求協助。他們總覺得身邊一定會出現良善的人、事、物,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此外,「大腦多向思考者」一生都處於困惑當中,親友伴侶的鼓勵,對他們至為重要!話說回來,你要他們接受這不完美的世界?大腦多向思考者會說:「我沒辦法做到!」。那你要他們如何面對這「永恆的困惑」呢?

 若要他們接受心理諮詢,這也是一大障礙。他們會害怕被看作「精神患者」而裹足不前,無法求助心理諮詢師。另外,「大腦多向思考者」認為那些所謂「正常思考」的人,如何能瞭解「蜘蛛網般,錯綜複雜思考方式」的人呢?有些心理諮詢的分析,常會由於「大腦多向思考者」繁複發散的思考模式,將其診斷結論變得更加零散,歸類這群人為「不正常」、「病態的」的說法。在求學的過程中,「大腦多向思考者」通常會被視為「問題學生」。因為他們的大腦非常活躍(多面向思考),常造成上課時無法專心或出現過動的情況。然而,事實上他們習慣「一心多用」的思考方式,覺得課堂上的單向教學過於單板無聊。我們或許認為他們超速思考的方式會如蜻蜓點水般,過目即忘。其實不然,他們擁有能力,能在同時間內深入學習多項任務。正因如此,「大腦多向思考者」在求學的過程中,常被認為有所謂的「障礙」,舉例而言,如閱讀障礙、拼寫障礙、算數障礙或圖像障礙等等。

當「大腦多向思考者」成年後,有的人會尋求協助,但可能被診斷為邊緣人格者、精神分裂症、狂躁者、抑鬱者,或是狂躁加抑鬱者。他們滿心期待在諮詢的過程中,能獲得幫助找到出口。然而,他們得到的答案,竟會更加無法瞭解自己或被貼上「XX障礙者」的標籤。他們期待社會上「一般人」可以接受他們原本的樣貌。他們實在想知道自己發生了什麼事情?但是人們給他的答案竟是「你是XX障礙者」,或者說:「你就是跟我們不一樣」。他們完全無法獲得協助。

大眾對於「大腦多向思考者」的資訊極少,甚至還沒有一個完整的學術名稱來定義這群人。我們可以稱他們是「天才」或「高智商潛能者」。然而這些名稱都已被社會大眾濫用,隱含自命不凡的意義。因此,以上兩個名詞又與「大腦多向思考者」的人格特質,正好相悖。這類型的人比較適合使用「大腦多向思考者」(surefficient mentale) 這個名稱來說明。它代表的是這群人透過他們敏感的五官,觀察周遭的環境,擷取大量又細瑣的資訊進入腦中,使得大腦不停地運轉。其大腦運作具有超高的效率且富含多面向的思考,造成當事人的心理情緒,容易起伏動盪。我們也可以稱呼這群人為「右腦主導行為者」,因為他們不認為自己是「天才」或「高智商潛能者」,但願意承認自己是個「有獨特智慧」的人。我常聽到我的諮詢者說:「沒錯,你說的對。我覺得我跟大家想的都不一樣。」 我要說明的是,要找到一個精確的名稱來定義這群人,事實上是有困難的。因為他們每個人身上的「問題」樣貌都不盡相同。

也因此,不可能用單一的詞彙來完全涵蓋這類型的人。那麼,我們又要如何稱呼他們呢?

《 資優兒童 》一書的作者珍妮西歐‧方薰(Jeanne Siaud Facchin),她建議不要再叫這些資優兒童為「天才」,應稱呼他們為「斑馬」。 我認為「斑馬」這個名稱還不錯。因

總編輯導讀

 

大樹林出版社總編輯 彭文富

 

想法太多的腦袋,「為什麼」會這樣呢?

一定有人會想:「有人會因為自己太聰明,受盡折磨或變得不幸嗎?」事實上,這的確是「想太多」的人常有的情況;只是他們一開始並不承認自己比別人聰明,反而只說自己的心沒有喘息的機會,就連到了夜深人靜時,腦袋裡依然充斥著數不盡的想法。這些人對非常細微的小事也會感到疑心、疑慮,甚至敏感,因而對人生感到厭倦。

想法太多的人精神層面過於活潑,觀察力與感官系統都非常敏銳、易感。也因為這樣,遇到難過的事,馬上就會淚流滿面;遇到壓力大的狀況,就容易逃避;面對不公不義的事情,會為他人挺身而出。當受到他人批評、欺騙或利用時,會變得非常脆弱。也因為善解人意,無法拒絕他人的請求。

這些人的想法很多、非常敏感;另一個原因可以說是右腦比左腦更具有支配性的影響力——屬於右腦思考者。使得他們產生和左腦思考者不同的思維模式和行為反應,總是擁有豐沛的情感和飽滿的情緒。這是因為右腦掌控情緒、直覺、本能等部分,讓人傾向使用五官的感覺來接收訊息。這些人的想法就像樹枝一樣發散開來,透過驚人的觸發聯想能力,腦筋轉得飛快。作者也賦予他們一個美麗的名字「大腦多向思考者」。

 

想太多的人vs. 一般人「哪裡」不一樣呢?

想太多的人與一般人哪裡不一樣呢?與一般人一同相處、生活,有什麼不同的意義嗎?對於想太多的人而言,他們該如何分辨哪些人對自己有益?哪些人對自己有害呢?

在日常生活當中,他們從小就覺得自己跟別人不一樣,也不斷思考如何能得到大家的認同,但是自己獨特的看法導致和他人互動時一直受到挫折。用右腦思考的他們往往缺乏自我,容易產生自卑感,在他人面前捨棄「真我」,用「假我」的身分來適應社會。

這些想太多的人由於大腦比他人更活躍,常常評論自己的想法、分析別人的對話字句與行為。因此,讓自己處於「他人無法理解自己,導致自己非常孤獨」的處境。也就是因為這樣,他們才常常聽到身邊的人說:「你的擔心都是沒有根據」、「你在意太多事情了」、「你總是對於一點都不重要的話太過敏感」等話語,讓他們認為自己無法適應現實社會而感到身心俱疲。

 

總是想太多的人的「生存之道」

這些精神層面較活潑的人,擁有非常敏感的感官神經、波濤洶湧的想法、低自尊、不擅長接受批判、隨時隨地都可能會出現的憂鬱症狀,這種痛苦和挫折其實都是因為他們為了變成和一般人一樣「客觀、理性、冷靜」,放棄自己原本的面貌才出現的。作者建議這些人接受原本的自我面貌,並提出了適合他們的解決方法。

 

你因為波濤洶湧的情緒風暴而感到疲倦嗎?

你天生具有高敏度的感官,讓你神經系統感受到超乎常人數倍的刺激感,你的「超級大腦」是在無意識的情況下自然地運作,所以進行各層面的思考時,往往會有你的情緒慣性。不過,你依然能擁有多采多姿的日子。作者認為體驗幸福快樂的生活方式,即是大量開發你發散式的思維模式,找到適合你自己的能量情緒去整合自己的思緒。

 

你因為他人不理解你而感到痛苦嗎?

精神層面過於活潑的人就像是混在鴨群中的天鵝。站在鴨群當中,天鵝總是自責:「為什麼我的脖子這麼長?我的翅膀這麼大?」這樣的人學會將自己隱藏起來,與別人相處時,盡可能保持沉默或武裝自己,避免受到批評或嘲笑。當他們發現自己可能無法成為鴨子時,可能陷入憂鬱,因為他們的幸福是看到所愛的人理解自己,喜歡原本的自己。

 

你可以用與他人不同的樣貌好好活下去嗎?

你天生就擁有與他人不同的感覺、知覺與大腦,24小時不停轉動的發燙大腦就像是「有毒的禮物」;但如果能夠真心理解並接受自己的「特別之處」,好好活用這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能力,就可以活得快樂無憂。

你由於想法太多,可能活得較累、較痛苦,但作者在書中所提到,透過捨棄完美主義、享受自己的成就、提升自我形象、撫慰內在小孩、開除內心的暴君、讓大腦更有效率……等方法建立自信心,好好重新認識這樣特別的自己,就能過著幸福的日子。

試閱

Lesson 1. 為什麼會這樣呢?你為何總是想太多的原因

3因為總是停不下來的大腦

◎左腦和右腦有什麼不同?

本章的第一部分,會說明你五官高靈敏性的原因及造成的現象。我邀請你一起來發現你驚人思維的原創性與活動力。

大多數人會認為我們人類的大腦都是相同的,只有一種思維方式。這樣的觀念是不正確的。就生物的層面來說,我們的大腦是由兩個半球所組成,經由胼胝體(corps calleux)兩個半球彼此相互溝通。

當我在研討會中說明左、右腦的差異時,我通常一開始會先畫次頁圖一:

隨後,我會問與會的來賓,請說出從上圖中,你看到了什麼?大家通常的回答是:「一張微笑的臉」。然後我又畫另一張如圖二下,我還沒轉身前,臺下的聽就一起大聲答說:「啊﹗這張臉有點臭。」

然後,我又問聽眾:「為什麼你們會覺得這是一張臉呢?為什麼你們說他很快樂或悲傷呢?」這之後的回答就有點複雜了。「啊!就是一張臉啊,因為他有眼睛、鼻子和嘴巴!」, 「並不是這樣的啊!我沒有看到眼睛、鼻子和嘴巴。只有三條線和兩條曲線啊!」,「有啊!你看那嘴巴,正在微笑啊!」;「嘴巴?什麼嘴巴?那只是一條曲線!」,「理性的來說,這圖的確沒有一張臉啊!」,「有的啊!我們大家都看到了。」根據以上的對話,我們會發現人類的大腦分為左右兩個半球。以左腦思考的人,看這張圖時,會發現只有直線和曲線,更甚至有的左腦主宰者會只看到數字2,那是因為他們只看到符號而已。若對右腦思考的人而言,看這張圖時,會立即說這是一張臉,還是一張有表情的臉。這群人無法說明為什麼,那是因為他們無法善用言語的表達能力。

左腦思考的人,擅於線性的思考、做事情有方法步驟、擅於口語表達及數字處理。他們知道如何定義名稱、描述事件、界定事情先後順序並且熟悉數字及運算。這群人擅長分析、習慣切割整體的事物,成為單一個體,喜歡循序漸進地處理事物。我們也可以說這群人喜好符號、精於抽象分析而且擅於理性與邏輯的思考方式。

以左腦思考的人,當他執行工作時是有次序步驟、按時間排列並建立事件的因果關係,推測出不同的結論。但通常他們只會提出單一的解決辦法。當我們大量使用左腦時,當事人會意識到自己的獨特性,激發獨立自主的能力並傾向個人主義。
以右腦思考的人,享受活在當下的喜樂。他傾向使用五官的感覺來接收訊息,相信自己直覺與本能。傾向以全面整體的方式來觀察一件事。他也會從最小的細節或單一部分來看該事件,但最終又會回到整體架構的思考模式。通常來說,當他學會某知識時,會無法明白地交代他了解的過程。因為他的思想模式如幅射思維,像樹枝般呈現多維發散狀。不同於左腦思考者,他有能力提出多項的解決辦法。但他也是一個擁有豐富情感與情緒的人,可以說他是非理性的。他感覺自己是住在一個人類大家庭中,同時也是與其他不同的生命型態共同生活在這地球上。因此,當他看待這個世界時,會以無私和慷慨的眼光來看生命。

每個大腦都擁有它的邏輯,也各有自己的語言。我們稱左腦會說數位語言。數位語言是屬於客觀、邏輯及大腦的語言。它的功能用來說明解釋、翻譯分析事物。顯然在科學上、教育系統中及工商企業裡等等的領域,我們大量使用這樣的語言。一旦使用這語言時,當事人無法透過整體的角度來觀察事件的發展及原因,尤其對於心靈層面的事物,數位語言也無法應用其中。

右腦所表達的語言是屬於類比、相關連性的事物。這個語言會包含圖像、符號及隱喻意義在其中,它是一種整體綜和性的話語,會對於很多事情提出一個總合全觀性的看法。右腦的語言也是表達幽默感、與聲音相關的語言。右腦的語言使用者,會有說出模稜兩可的話語或者擅於選擇一些特別的用字,喜歡玩雙關語,說話帶有弦外之音。我們可以說左腦語言是個「渾沌」的語言。

你可以看出:由於人們大量使用左腦或右腦,而造成每個人處理訊息的方式各有不同(事件)、有興趣的事物也不同,並產生不同的想法。我們可以說因此每個人擁有自己的人格特質,左、右腦各擁有自己的個性。所有的人的邏輯思考方式及他的心理與心智狀態,都取決於他大腦中推理中心的位置。大多數人是以大腦左半球為主導(約佔70-85%的人)。而「大腦多向思考者」則是屬於右腦思考者(約佔15-30%的人)。由於人們受到左腦或右腦的主宰,各自使用不同神經系統,衍生出不同的行為模式,彷佛會讓我們覺得彼此是來自不同星球的人。◎你比一般人還要聰明

由於「大腦多向思考者(以右腦主導思考行為的人)」的心智能力,不會想聽到以上的事實。因為,以客觀的角度來說,你確實是比「一般人(以左腦主導思考行為的人)」聰明:以下我們將說明「發散輻射性」的思維模式勝過於「接續的線性」思維模式:

「發散性」的思維模式,可以同時管理許多資訊。
「發散性」的思維模式,透過聯想的方式產生無數個相關想法。依據不同的相關想法,可以幫助你記憶或找到各種解決方案。

「發散性」的思維模式,透過橫向思考會產生不同的念頭,增加創造力。

人類思考方式的捷徑,乃是透過單一訊息的相關發散聯想能力,這也使得「大腦多向思考者」的腦筋可以轉得飛快。

「發散性」的思維模式,以整體宏觀的角度來看待該問題。即是俯視全觀該問題的整體與細節部分,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稱之為全方位思考模式。它跳脫了一次只能解決一個問題的接續性思維法。

透過科學量測的證明,「大腦多向思考者」右半腦的神經衝動速度是比左半腦快。

「大腦多向思考者」的思緒如同一隻敏捷的狐猴,想像在這心靈的叢林裡,狐猴從一棵樹的樹枝跳到另一棵樹梢上,來回不停的跳動,以全方位的方法觀察該事件(問題)的發生。相較於線性思維的人,他們就像是住在濃密森林裡的陸行動物,不能擁有全方位的能見度,因此不得不在蜿蜒的小路上,循序直行。

對於自己擁有超群的智力,「大腦多向思考者」通常是無法理解的。至多,他們只會說自己擁有「與眾不同」的智力。要他們接受自己的智力高於他人,他們則會大聲地反對說:沒有這回事!其實,這現象是個弔詭的情形:當我們擁有越高的聰明才智時,會認為自己知道的事物真的很少。便越會懷疑自己,是否真得擁有如此高的聰明才智。因此「智慧超群」這件事,對「大腦多向思考者」來說,是個驚訝的事實,他們也常與自己爭辯該現象。「大腦多向思考者」之所以會否定自己擁有高超智慧的原因是:首先,這是與他所信仰的「平等」、「博愛」的價值觀相悖。同時來說,擁有高超的智慧即表示自己比一般人優秀,這也違反他們「謙虛」的價值觀。最後一點,「大腦多向思考者」寧願相信自己只是比一般人多點「神經過敏」或說是「與眾不同」,這樣會好過些。由於你的卓越超凡,的確會讓「一般人」排擠你。所以擁有如此的聰明才智,只會更污名化自己,無法融入人群。的確是的,有些「大腦多向思考者」肯定我的說法,他們承認這樣的排擠效應會讓自己承受孤獨的痛苦。然而,「大腦多向思考者」必須接受一個事實。便是將「真我」從「假我」中釋放出來,真正地面對原來的自己。從童年開始,你的「真我」便被禁錮在又深又暗的地道下,現在你自己必須穿幽暗的「憂慮」地道,勇敢地打破層層枷鎖的牢門。

還記得這些層層封閉「真我」的枷鎖嗎?它們是被他人排拒的恐懼感、與眾不同的悲哀以及無法成為自我的憤怒。一旦你接收到外來資訊時,因為這些枷鎖屏障,會混亂你的思緒,讓你感到一種荒謬的痛苦,進而產生對自己莫大的懷疑。

如果用「自戀」的方法來重建「自我」的話,會過於暴力。可是要你獨自穿越那幽暗狹長的「憂慮」的地道,你會害怕。然而無法成為「自我」的憤怒,又如此強大,你要如何是好呢?為了不讓「自我」的憤怒一直潛伏在內心深處,繼續擴張。此時,「否定自我」的機制很快地啟動了,你會對自己說:「無論如何,都是我作錯了,我是笨蛋。」當下「大腦多向思考者」會將自己的缺點放大,甚至還會列出一長串的缺點清單。也因為如此,到現在為止,「大腦多向思考者」還一直保有「自己很白痴」這樣的想法。

此外,再加上「大腦多向思考者」知道自己常心煩意亂,不易專心,尤其面對生活上的瑣事,經常出錯。然而他們卻忽略自己當面對重大挑戰時,他們的所提出的解決方案都是非常有效而且迅速。可是一旦他們獲得成功的績效時,自己也會感到很訝異,並下結論說:「因為這件事很簡單,所以容易成功。」但事實上,不管他們走到哪裡,所做之事皆成功。這是因為他們的反應迅速、高效率的思考結果,因此事情可以做得又快又好。然而「大腦多向思考者」以為大家都跟他們一樣,事情可以迅速達成,但並非如此。有時他們還是會很訝異地說道:身邊的朋友們竟然會溺斃在水杯裡。
◎灰色的價值體系

個人主義的價值體系相對於「大腦多向思考者」的價值觀來說,當然是較不嚴謹,也不絕對。這裡我所說的是屬於觀點的部分。由於「一般人」的價值觀不像「大腦多向思考者」這麼絕對,所以在實務上,「左腦思考者」的價值觀便顯得彈性靈活多了。「一般人」的思維喜歡中庸或模稜兩可的事物......沒錯,也就是傾向「溫和」的人事物!對於不正義的事件,「一般人」也不太敏感。這種反應其實對他們來說,也是完全正確的(因為可以免去過多的擔心!)。因此,他們更不會發現到你敏銳的感受度與觀察力。

另外,他們的推理邏輯中也屬於宿命論的形式:「左腦思考者」可以接受這一個不完美的世界。因此「大腦多向思考者」會很驚訝地發現到「一般人」的價值觀與他們正是完全的相反。維若妮卡訝異地說道:「在我的印象中,如果社會上突然發生一件嚴重事情時,根據「一般人」的暗碼語言,所說出來的話都是「最好社會不要太亂」等等的字眼。大家會選擇保持沉默,儘量不捲入是非當中;抱著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態度。如果有人大聲譴責這是一件不正義的事情時,大家會把這人看做是一個麻煩製造者。但有趣的是,「左腦思考者」卻也常在他們自己的小圈圈裡裡,興風作浪。儼然「右腦思考者」是個專門製造問題者,而「左腦思考者」則是一位專門調解事件,穩定社會秩序的人。

◎如何在一般人之間活下去

然而,對於「大腦多向思考者」的喜怒無常與多愁善感,「左腦思考者」是相當困惑的。前文已說明「左腦思考者」不善於發散性的思考與同理心的分享,這是由於他們大腦結構的緣故。他們擅長做的事:即是批評與論斷。我再次說明「批評論斷」對「左腦思考者」而言,不是一個負面的行為,而是協助該人事物改善進步的方法之一。因此,儘管在他們良善的想法中,當他們論斷他人時,並沒有意識到這行為會產生巨大破壞性的影響,尤其對「大腦多向思考者」而言。依照左腦思考者價值觀,通常會把「大腦多向思考者」的人格特質視為負面價值,批評這些人不成熟、不穩定,過於天真,過於情緒化。還有他們問太多問題了。左腦思考者還認為右腦思考者的特質就是會把生活搞得很複雜,產生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也認為這些人什麼都想作,但什麼都作不好,甚至還說他們作太多了。

無疑地,對「大腦多向思考者」來說,長期活在「左腦思考者們」的否定論斷下,會讓他們感到痛苦,也難忍受。「左腦思考者」常對「右腦思考者」說以下的話語:頁數 6/6

「你的想像都是天馬行空,你的擔心也都是沒有根據的。」否定「大腦多向思考者」意識到危險的存在。

「你在意太多事了。」否定「大腦多向思考者」擁有豐富情感的存在。

「你太敏感了。」用文字暴力的否定「大腦多向思考者」。

你可以試想「大腦多向思考者」長期聽到以上的對他們否定的用語,當然會更加懷疑自己,更缺乏自信心。舉個例來說:當你明明看到的天空是藍色時,但假如有85%的人都對你說:「天空是紅色的」,請問你的信念會堅持到何時呢?

「左腦思考者」對自己是充滿了確定性,也相信肯定自己,用簡單的信念貫徹他們所信仰的真理:「要有成功的人生,就必須努力工作。」或者淹沒在自己美好的感覺裡,說些空洞的話,安慰自己:「日子總要過下去啊!」。當面對失敗時,還會很自豪自己的智慧說道:「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同時,他們還會給「大腦多向思考者」自以為很棒的建言:「算了,別想那麼多了。往前看!你會遇到更好的人,重新開始你新的生活!」然而這些適用於「左腦思考者」的話語,對「右腦思考者」來說,可是一點都不實用。

大腦多向思考者:「要我不要再想了?怎麼可能不去想呢?當有個不分晝夜,全速運行的大腦渦輪發動機,我都不知道開關在哪,如何關閉這些想法呢!怎麼可能不去想?」

「要我忘了過去,往前看?我不知道左腦思考者是如何看待「分手」這事?對你可能只是一個小小的擦傷或刮痕?可是當你知道我的一隻胳臂斷了,我要如何繼續往前走?」

「你可以開始認識新的人?這麼快?我已經從我過去的分手中康復了嗎?下次的戀情,我得要更加小心些。左腦思考者重新開始與不同人約會,在他看來這跟呼吸空氣一樣簡單!但要我重新開始新生活?生活不是「重來」,是繼續要跟這爛攤子一起過活。直到哪天我完全將這件事融入到我生命的風景中為止......」

所以,你可以看到,左腦思考者實際上是與右腦思考者的想法非常不同。你也可以說這兩者來自不同的星球。所以你所感受到的差異是「客觀」的。因此,也希望「右腦思考者」不用再期望自己會變得跟「一般人」一樣。在這世上,至少還有15—30%的人,跟你有相同模式的想法、堅持的信念與價值觀。因為你們不同於「一般人」,便將自己隱藏在茫茫人海之中,並企圖否認自己的存在。此時,正是將你特異之處,表現出來的時候到了。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600562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96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共1 則好評)
  • wa*****g69 說:
    2017-08-21
    得救了,這是我看了此書一開始的定義與分析後的感覺,這是第一位能了解我這種人的學者,從小到大身邊親近的人總會說我很怪,無法了解我的想法,更常說的一句就是你想太多了,我也因此覺得自己是否有病,但原來不是的,書中的描述切中要點,建議更是吸引我,願意試試看與自己及不完美的世界和平共處吧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金石堂網書25週年慶
預計 2025/11/05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