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衛你的情緒界線:溝通減壓法十招,讓人際關係不再左右為難、疾病不上身
賴宇凡教你防賤狼絕招:如何完美搞定身邊不得不防的小人內容簡介
•為什麼飲食正常完美,健康卻仍狀況百出?
•為什麼替他人著想,是一種越界?
•如何有效對抗家人的情緒勒索?
•怎麼樣對騷擾和霸凌說No?
•為什麼人會記仇、喜歡翻舊帳?當伴侶翻舊帳時,我該怎麼辦?
•如何能保有親密關係,又能堅守自己的界線不被侵犯呢?
超人氣營養治療師賴宇凡,面對無數讀者的健康與生命課題,
毅然回到心理諮商本行,從有效溝通出發,
帶你守衛自己的「情緒界線」,提供身心平衡的最佳良方!
★附〈防賤狼絕招:如何完美搞定身邊不得不防的小人〉、溝通減壓法應用篇和「避免十大溝通地雷」影片
「情緒界線」的第一本書!
人的情緒和壓力會影響身體,因為人的身心從來沒有分離過。
而你的情緒,就是你的界線。只有守住你的情緒界線,
才能拒絕情感綁架與勒索,遠離人際關係所帶來的身心疾病!
心理諮商是我的本行。
在研究所念完心理諮商後,我獲得美國國會傅爾布萊特獎學金去中國做研究,在中國,我接觸了傳統的飲食,吃肉吃油卻瘦了下來。回到美國後,我在私人門診中不經意的發現,我最重症的憂鬱症病患都是吃全素的,這引領我發現了飲食與心理健康的關係。我最終跨入了營養的行列,受訓成為美國自然醫學NTA認證的營養治療師。
出了六本有關飲食與健康的書籍,這些年有許多人來找我諮商,多數人都是因為生理有症狀,但是我發現,如果心理壓力不解除,生理健康很難回到平衡,而多數的心理壓力,是來自於關係裡的緊張和衝突。
在諮商門診中,我遇過腎上腺疲倦、瀕臨糖尿病邊緣的病患,原因出在同事一直踩她的線,讓她承受巨大壓力;遇過常常腹瀉的先生,壓力來自總愛挑起爭端的太太。從心理諮商的角度來看,這些問題都出在大家沒有好好守衛自己的「情緒界線」,無法拒絕別人的情緒勒索,或是自己也侵犯和綁架了別人的情緒,而發現原因、有效的溝通,正是最好的解決之道。
本書中的溝通減壓法,能教你學會輕鬆溝通,避免溝通地雷,根本的改善你與他人的互動,真正紓解你的情緒和壓力,讓身體得到真正的休息與平衡。
書末所附的〈防賤狼絕招:如何完美搞定身邊不得不防的小人〉,則更進一步的解放你的深層焦慮和恐懼,解答多數人一直以來的關係疑問:「為什麼他會這樣對我?」
——賴宇凡
防賤狼絕招:如何完美搞定身邊不得不防的小人
方法一:反情緒勒索和綁架
先接納、肯定自己的情緒和感覺,再把狼的情緒和感覺還給他。這樣人與人之間的界線才可能理清楚,也才不會反反覆覆的在關係裡被當成要脅的工具。
方法二:反孤立
克服恐懼,走出家門去結交新朋友。好朋友不會越你的界,不會審判你,只會支援你。
方法三:反打壓
面對狼的打壓、貶低、嘲笑,你可以開玩笑、諷刺、或牛頭不對馬尾的下一個完全不一樣的結論,就是不可以去爭辯、解釋。
方法四:反鄉愿
鄉愿的人聚集能把人逼回狼的霸凌循環中,所以必須肯定自己的界線,清楚平靜表達自己的情緒,請鄉愿的人退出你的界線。
方法五:反排序
讓大腦和小腦合作,給小腦空間去跟狼對抗,有策略的調整自己的排序,耐心等待關係中的排序翻轉。
本書特色
★第一本最完整、最清楚地解釋情緒界線與實戰溝通技巧
★附〈防賤狼絕招:如何完美搞定身邊不得不防的小人〉、教你如何實際運用溝通減壓法的應用篇和「避免十大溝通地雷」影片
影音介紹
目錄
〈自序〉情緒、壓力確實能左右你的身心健康
第一招:用感覺畫界線
「界線」是什麼?
「情緒」被你妖魔化了嗎?
用感覺和情緒畫界線,有益身心健康
該怎麼做才能「用感覺畫界線」?
【功課】情緒日記
第二招: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
你在意的事,在你的界線內嗎?
越他人的界,就是侵犯和綁架
該怎麼做才能讓「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
【功課】用情緒日記判斷
第三招:只說我的,不動你的
越他人的界,你就輸定了
該怎麼做才能「只說我的,不動你的」呢?
【功課】“I” message
第四招:用別人聽得到、聽得懂的方法說
不說,越界的只會越踩越深
隱忍,常導致關係破裂
別期待他人猜中你的心意
該怎麼做才能「用別人聽得到、聽得懂的方法說」呢?
【功課】想講的話,寫下來!
第五招:把別人錯在哪講清楚
講清楚,才能避免再次犯錯
人看不到自己做錯的樣子
該怎麼做才能把「別人錯在哪講清楚」呢?
第六招:把別人該怎麼做才對講清楚
給出解決的辦法
該怎麼做才能「把別人該怎麼做才對講清楚」呢?
第七招:抓別人做對的時候
轉被動為主動,從應該變想要
斬斷不甘不願的惡性循環
該怎麼做才能「抓別人做對的時候」呢?
【功課】對事記錄
第八招:別人做對時,大大的鼓勵
鼓勵,是行為改變最大的動力
獎勵,要說到做到
感謝,是最有效的鼓勵方式
該怎麼做才能「別人做對時,大大的鼓勵」呢?
【功課】對事記錄與練習、練習、再練習
第九招:讓大腦和小腦合作
傷人的話,是用小腦說的
該怎麼做才能「讓大腦和小腦合作」呢?
【功課】埋葬以前的你
第十招:給自己自由,放他人自由
想要做什麼樣的人,不需要他人核准
做自己就好,把審判的權利還給他人
【功課】「你今天做對了什麼?」日記
防賤狼絕招:如何完美搞定身邊不得不防的小人
排序與狼
怎麼知道他是人還是狼 ?
不知道狼制約人的技倆,就虧大了!
如何破解狼的技倆?
排序真的比你大的怎麼辦?
狼,不是這麼可怕
應用篇
該怎麼跟伴侶溝通?
當父母、家人情緒勒索……
這樣算是不孝嗎?
該怎麼拒絕性騷擾?
很想糾正對方的觀念或行為……
當對方不願好好溝通……
當對方越界了,該如何不破壞關係,也不容許對方侵門踏戶
雖然明知道逃避不好,冷處理也是一種溝通吧……
我無法抗拒外在權威(主管、老師)……
該怎麼面對不適任的下屬、找我麻煩的豬隊友?
如何與未成年的孩子溝通?
溝通過後,對方惱羞成怒/不予理會
我一不小心也會失控
職場是否真的沒友誼?
其他
〈後記〉溝通減壓法,為自己改運
試閱
「界線」是什麼?
我們常常聽到大家說,相處要有界線,但界線到底是什麼?是你的底線?那又是什麼?那是你決定的嗎?
這些問題,是我在學校擔任諮商師時一個小女生美晴問我的,她已經為了與同學的相處問題困擾很久了,那個困擾她的問題,只不過是同學常不說一聲就拿她的橡皮擦。我總是跟她說,人與人之間相處要有界線,有界線才有和平。有一天,聲音細小、溫柔體貼的她把兩手朝天一舉說:「我受夠了!你老是說要有界線,但到底什麼是界線?你告訴我!它到底是什麼?」痛苦的表情布滿了她的小臉蛋兒。
我心疼的看著她,心想:對呀,我學了那麼久的心理學,怎麼沒學到這個咧?講界線講了半天,卻從沒有理論清楚的定義它。界線到底是什麼?
平時我諮商時桌上一定放一張大大的白紙,我靈機一動,在紙上畫了一個人,在那人的腳底畫了一個圈。
我說,那個圈就是你的界線。本來沒脾氣的小孩聽了,氣呼呼的瞪著我。
我說:「你馬上就會知道你的界線是什麼了。」
美晴無助的看著那張圖。
我問她:「你說說,當小莉不經你同意就拿你的橡皮擦去用,你的反應是什麼?」
她想都不想的就說:「我很生氣!」
我說:「BINGO!」
你的界線就是你的情緒,界線只要被跨越了,就是它發出警告,讓你知道你被越界了。她直直的盯著圖,喃喃自語的說:「原來我的感覺就是我的界線呀?!」
她的眼神裡敵意盡褪,說:「原來你總是說情緒很重要,是這個意思,原來它是我們的警報器。」
我點點頭:「是的,我們的情緒和感覺是用來保護我們用的,好像你的身體感覺一樣,你會痛,是因為身體要警告你。」
她恍然大悟:「我一直以為我的情緒是自己想像出來的,因為我每次跟家人講我的感覺,他們都說你不要多想就好啦。我就一直以為我努力不想它就好了。但它卻一直回來,我有時很挫折,很想哭,覺得自己真的很難搞。」
我大笑著說:「你不但沒有難搞,而且還比其他人有更靈敏的警報器哦。」
她獲得理解,眼眶裡溢滿了淚水。
她擦了擦眼淚,又問:「老師,所以我們的情緒不是壞的,對嗎?我有情緒,也不代表我不乖,是嗎?」
這下換我掉眼淚了,我忍不住伸手摟住她,哽咽的說:「嗯,情緒並不壞,我們有情緒,並不表示我們不乖。有情緒,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她把我推開、坐正,臉上掛著一個大大的笑容說:「老師,那我以後再也不詛咒我的感覺了,我也再也不會詛咒自己了!」
「情緒」被你妖魔化了嗎?
那時的我,還沒有走入營養學的領域,對生理的理解不足。要是我那時就了解我現在所知的,我就會跟美晴說,我們有情緒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原因是,我們的心理情緒和感覺其實是身體製造出來的,情緒是腦部的杏仁體製造的。
杏仁體隸屬自律神經系統(小腦),這個神經系統掌管如呼吸、心跳等事務,也就是說,我們會感覺、有情緒,並不是我們自主的,它是身體自發的訊息。它自發的主要目的與身體感官給我們的感覺一樣,就像我們會痛、會酸、會麻,傷心、難過、生氣、失望,都是為了「保護」我們而製造出來的。感覺和情緒是想要警告我們,有人跨越了我們的心理界線。而這個保護,就是我們的直覺或「智慧」。就像科技愈先進的產品愈有智慧一樣,它有智慧是因為它可以「感覺」,它可以感覺到你的觸碰、它可以聽到你說的話。
人類的感覺、情緒這些智慧,是為我們消災解厄最可靠的來源,沒有了它們,人心一定失去方向。要不是不知何去何從,要不就是加速往錯的方向疾奔而去。這就是為什麼,我最艱鉅的門診案例,向來是那些「沒感覺」的人。人的身體失去感覺,就像失去了警報器,有症狀卻不自知。哪裡痛不知道、累了渴了也不知道……因為不知道,所以不知道要修正自己,這樣的人,病一定極為嚴重。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問一個人:「你有什麼感覺?你的情緒是什麼?」但他卻答不出來,那要不就是他的心理或生理狀態終究要失衡,要不就是他的人際關係要受損。這就是為什麼在英文裡,我們都形容那些搞不清楚狀況的人為 NO SENSE,SENSE中譯就是「感覺」。
你會問,情緒感覺既然是身體製造的,那我們怎麼會感受不到呢?我們會感受不到自己的感覺,是因為我們天生是害怕負面情緒的。就像我們怕痛,所以用止痛藥把它壓下去;我們也怕心理的痛,所以盡力壓抑它。這是為什麼我們連在取名字時,都給它取了個「負面」情緒。情緒,長久以來在文化中被妖魔化了。用感覺和情緒畫界線,有益身心健康
在諮商室裡,小女孩又開始問問題了:「老師,現在我知道我生氣沒有錯,但我想知道怎麼樣才能夠停止生氣?因為生氣很難過。我試過媽媽教我的用力忘記,但我就是忘不掉,我只要一看到小莉就生氣。可是,我不想一看到她就生氣。」
我回她:「因為我們的感覺是一個警報器,有點像鬧鐘,如果它發出聲音,你不理會它,它就愈叫愈大聲,一直到你理它為止。這是為什麼用力忘記它是沒有用的,它只會愈來愈大聲。」
她點點頭摸著自己的胸口說:「對呀!我有感覺到,它愈來愈大聲了,我愈看小莉愈不順眼了。老師,怎麼辦呢?」
我問她:「你的鬧鐘都是怎麼樣才停止大聲叫的?」
美晴想想後回答:「都是我起床後它就停了。」
我說:「對了!鬧鐘要把你叫醒了才停,那是因為它達到了它的目的。那我問你,你感覺的目的是什麼?」
她遲疑的說:「保護我?」
我說:「對啦!你生小莉的氣,是因為生氣想保護你。你想想,它想保護你什麼?」
她想了一會兒回答:「我的生氣想告訴我……不可以一直讓小莉沒問我就拿橡皮擦去用。」
我很滿意的點點頭,心想孩子學得真快,我說:「那你有做到嗎?」
她一下子把身體縮得很小,搖搖頭。
我說:「那我們要不要試一次聽你感覺的話呢?照著它想要你做的去做呢?」
情緒既是警告,那它必定都有一個訊息,問題是你聽到了嗎?如果你沒聽到,它就會像鬧鐘一樣,愈叫愈大聲。這時,情緒因為任務還沒達成,所以它就走不了。走不了的情緒去了哪兒?走不了的情緒就要去反覆刺激神經內分泌細胞,而這些細胞能把這個情緒反覆轉成荷爾蒙,它因而能反覆影響你全身的器官。這就是為什麼,我在〈自序〉裡介紹那位吃完美根治飲食病人上升的糖化血色素並不讓我擔心,她真正讓我擔心的是,雖然她的壓力大,但她卻感受不到。她如果不學會如何感受到情緒、接納情緒和使用情緒,那她的健康只會更加失衡。
你與他人相處的界線,是感覺和情緒畫出來的,所以不要嫌它煩,要學著了解它、接納它、珍惜它,了解了情緒的重要,你的健康和生活都會因此而受益。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