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胖生存學:別讓體重決定妳的美
即使不瘦,也不是世界末日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簡單卻顛覆的思辯,帶你穿越人生迷霧...自我成長書展75折起,滿額送保溫袋 👉逛逛去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內容簡介
妳是否曾經,或正與體重數字奮戰?
歷經千辛萬苦瘦下來,妳的體態是健康美還是病態瘦?
瘦下來的妳開心嗎?這樣的成果能維持多久?妳得付出多大的代價?
臉書逾22萬人追蹤的美妝網紅波痞,小學時期就因為體型異於同齡女孩而遭受霸凌,也因此展開漫長的減肥之路。她研究過、嘗試過各種風靡一時的減肥方法,也的確曾經擁有比一般女孩纖細的身材,但為此所付出的卻是健康,不只身體免疫系統大亂,在心理留下陰影,為了維持體態長期節食,也讓她非常不快樂。更可怕的是,無論再怎麼瘦,依然無法達到社會期待的標準身材。於是她決定放過自己,不是放棄身材大吃大喝,而是了解體型優劣勢,讓自己胖得有曲線、有態度,更有個人風格。
本書兼具勵志與實用。波痞述說一路走來跌跌撞撞的減肥心路歷程,帶著女孩們從體重的迷思中解放,再透過健身、飲食、髮型、化妝、穿搭等實用技巧,打造屬於自己的獨特風格,證明時尚不是紙片人的專利,微胖依然可以成為眾人注目的美麗焦點!從內而外,陪著讀者走出社會審美觀的窠臼,美得健康又有自信!
本書特色
★臉書逾22萬人追蹤、影片累計140萬人次點閱,Blog超過1400萬人次點閱,美妝網紅波痞打破紙片人迷思,引領微胖女孩時尚新風潮!
★53公斤的時候當不成model,70公斤卻讓網拍商品賣到斷貨!對許多女孩來說,減肥是一生的志業,體重是一輩子的緊箍咒,而美麗不僅只有一種樣貌,就算不瘦,一樣也能美得很有態度!
影音介紹
目錄
序:即使不瘦,也不是世界末日
第一章 我知道我不瘦
1. 我不瘦,從小開始
2. 因為胖,我所遭受過的對待
3. 那不是玩笑,是惡意
第二章 減肥之路,從十歲開始
1. 學校莫名的安排,意外變瘦
2. 第一次因節食而嚐到甜頭
3. 因病態節食而走樣的青春期
4. 為了符合社會審美觀,更激烈的手段
第三章 雖然不瘦,但並不是世界末日
1. 了解正確飲食,不再病態節食
2. 53公斤當不成Model,70公斤卻讓網拍商品賣到斷貨
3. 過度放縱自己,身體也會出狀況
4. 開始重訓,不瘦也能擁有健康體態
5. 我不瘦,但我覺得自己美翻天
第四章 了解自己,找到微胖舒適圈
1. 了解自己的身形,不再陷入憂鬱與自卑
2. 無論減不減肥,都要了解基礎代謝率與TDEE
3. 找出更適合自己的飲食模式
4. 好吃健康又不易胖!波痞的獨門作弊料理
5. 找到自己微胖得最舒適的狀態
第五章 善用心機,讓自己肉得更美
1. 依照身型優勢,掌握微胖顯瘦穿搭
2. 利用彩妝點綴,讓五官更立體顯瘦
3. 在家也能做,居家徒手肌力訓練
4. 無論如何,活出你自己最喜歡的樣子
試閱
「哇!群群變這麼瘦!以後長大是不是要出瘦身書了啊?」
這是我小學六年級因為不想吃營養午餐瘦下來的時候,四姨丈對我說的話,為了避免有人想說「群群」是誰啊?在這邊說明一下,「群」是我本名中其中一個字,群群是我的小名。
姨丈當初講這句話的時候,大概沒有想過,這句話有可能會成真。大概也沒想過,這孩子因為是個女孩,瘦下來並不是就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了。她未來的一生之中,還要無止盡的為體重、為外表而苦惱。
其實大概從小學三年級,我就開始有當作家的夢想,只是隨著年紀增長,知道純文學的領域不簡單,自己大概沒辦法吃那行飯。(好吧,這個夢想還是有,也許等哪天有閒了再來試試看吧!)後來因為在網路上寫了無數篇化妝教學,想說也許有機會出個彩妝書吧,沒想到就這樣放了好幾年,彩妝書也沒出。
倒是真的像姨丈當年講的,出了一本跟自己的體重有關的書,只是這不是本瘦身書、不是本減肥書,而是一本跟你聊如何接納、正視自己體重跟體態的書,一本如何讓自己身體跟心理都更健康的書。
因為從小胖到大,胖了又瘦、瘦了又胖,我曾經跟大部分女生一樣,對自己的體重斤斤計較,對自己的外表極度沒有安全感。在分享各種穿搭、保養、運動、飲食的文章影片時,從大家的回覆、留言之中,也看到這世界上還有許多女生跟過去的我一樣,不逼死自己不罷休。
留言的女孩說著:「超過50公斤就想死。」有影響力的網路媒體大肆宣傳著:「M號以上就是胖子。」這些看似不那麼嚴重,但事實上牽制著大家對自己外表與認同感的言論,無時無刻、隨時隨地存在著。
但我們真的「應該」這樣活著的嗎?
天生體質注定超過50公斤的女生,就該死嗎?天生骨架就要穿L號的女生,即使已經骨瘦如柴,也是胖子嗎?宣揚著這些言論的人,可能根本沒有去想過這樣的可能性,也沒想過這樣的言論可能影響多少人。
過去不管我怎麼努力減肥,世人還是能夠對我的外表挑毛病。但在接受自己「就是不那麼瘦」以後,我不僅放過了自己,別人對我的看法,也變得有所不同。
我這才發現,即使不瘦,也不是世界末日;體重是多是少,也不能決定我的美醜。現在我70公斤,還是覺得自己美呆了。
在這本書中,我希望可以跟大家聊聊那些從來沒有機會公開的人生故事,希望透過我接受自己的過程,也能讓各位以更輕鬆的心態去接納自己、認同自己,別讓體重決定你的價值!
第二章 減肥之路,從十歲開始
3. 因病態節食而走樣的青春期
十二歲的我,人生中第一次脫離了「胖子」的狀態,老實說當時真的有種醜小鴨變天鵝、女大十八變的感覺,不再被當作胖子,真的令人覺得相當快樂。
不久後進入國中就讀、進入青春期,在這個新的環境裡,幾乎沒有任何人知道我以前是個胖子,雖然還是個肉肉的女生,偶爾還是會被同學開玩笑,但至少不是那種真心誠意的厭惡;因此,我其實真的很害怕再度回到胖的狀態,很害怕再度成為因為身材被人取笑、霸凌的對象。但天生不擅長運動的我,心目中「信任」的減肥方式就只有節食了,我打從心底認為,只要吃得少,那我自然不會胖、自然不會回到以前那個狀態。
從小吃得多、吃過量的我,根本不知道「正常食量」到底是多少!所以我都看其他女生吃多少,然後吃比她們的量再少一些,比方說一個便當,如果她們吃比一個再少一點,那我就大概只吃一半。
但其實當時我從家裡帶的便當份量本來就比一般人還少(便當是媽媽準備而不是阿婆準備的,保證沒有要我多吃的意思),小小一個便當盒只吃一半,剩下的飯菜就分給同學們,就成長期的人而言,熱量攝取量根本就不夠。
國二外婆驟逝以後,還在上班的媽媽因為自己沒有吃早餐的習慣(當然也是因為要維持體態決定不吃),所以給我的那份早餐都準備得很簡單,常常只有一杯牛奶跟半片吐司。
一杯牛奶跟半片吐司的量,現在我可能會覺得給我塞牙縫都不夠,但因為媽媽本身沒有吃早餐,再加上我原本一直習慣的食量其實是過量的,所以那時候我發自內心認為這樣的早餐量才是「正常的」。
但實際上,無論是一杯牛奶跟半片吐司,還是有四碗白飯量的鹽味飯糰,兩者都不正常。
國中時期的我,常常早上六點多早餐吃完,八點鐘升完旗還沒開始第一堂課,已經覺得肚子餓得受不了,可是那個當下我心裡想的是:「我真是個可恥的胖子,為什麼會早餐吃完沒多久又餓了?一定是我以前習慣吃得太多了,絕對不能再多吃。」原本大食量的我,久而久之也習慣了這個進食量,只是跟其他人相比,我會動不動就臉色發白、頭暈貧血。不過在那每天都要升旗、曬太陽的日子裡,倒也不會覺得這是壞事,明明因為長得高大所以總是被認為身強體壯的,但一旦臉色發白,就有能夠蹲下休息的藉口,在學生時期,這樣的時光也算是個小確幸。
除此之外,第一個出現的異狀是我開始掉頭髮掉得很多,隨便一梳就會掉個一大堆下來,明明是短髮,掉下來的頭髮集中後卻會覺得看起來有一大束,原本厚厚一把的頭髮,也變得很薄很稀疏。即使節食到這樣身體已經出狀況了,我的體重其實也大約只是維持在58~62公斤左右,並不是非常輕,但其實以我的身高,這樣的體重真的算不上是胖的。
只是離一般青少女大約38~45公斤的纖細體重,還有一大段距離罷了。
上了高中以後,因為變得更愛漂亮、更注重外表、更害怕過去那個「肥胖的自己」捲土重來,於是我節食的手段更加激烈:早餐只吃一個便利商店御飯糰跟無糖綠茶,飯糰還一定要選熱量最低的那一款,明明喝綠茶會心悸,卻因為聽說綠茶幫助減肥,硬著頭皮繼續喝;中午學校賣的滷肉飯,小小一盒我只吃三分之一,其他就分給食量大的同學。有時候只吃一包蘇打餅乾配鮪魚罐頭,但不得不說這款日本進口的蘇打餅乾與鮪魚罐頭真的是超好吃,現在回憶起來,吃它的時候我確實是心甘情願的。
看到這邊,應該很多人會認為當時的我大概瘦得像個仙女,風一吹就會被折斷。但其實在我極力維持體重的時候大約54公斤,稍微鬆懈就會回到57~59公斤,根本是個跟骨感、纖細扯不上邊的體重。
不知道為什麼,別人的短袖襯衫摺起袖子看起來是如此纖細,而我摺起袖子卻顯得更胖了;別人在百褶裙下露出的小腿是那麼勻稱,而我的小腿卻是她們的兩倍寬。
有些很久不見的人甚至看到我會笑說:「怎麼會越減越肥?」
當然那時候的我用的減肥方法的確是錯誤的,但是我聽到這樣的話真的只有絕望,多想對這些人大喊:「我是真的努力過了啊,卻不像你們不用做任何事就是瘦的!」事實上這就是典型「因為攝取的熱量不到自身基礎代謝率,所以代謝變得更加低下」的狀況,所以我即使吃得超少,體重也不會有明顯降幅,卻會因為稍微多吃一點,體重馬上回彈;可是十七歲的我,不知道什麼是基礎代謝率、不知道什麼叫攝取足夠且正確的營養成分,只知道吃進去東西越少、攝取的熱量越低,我應該就能夠越瘦,離不到48公斤的距離也就更近了,也就終於是不到50公斤的女子了。
我認為理所當然的這些事,卻對身體造成消耗、也無形中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
好不容易瘦到52公斤的我,終於小腿跟瘦瘦的同學看起來差距沒有那麼大了、終於小腿不是她們的兩倍寬了,明明也還不是紙片人,卻開始常常生病、不明原因發高燒、暈眩、腸胃發炎,生理期經痛嚴重以外還常常會嘔吐;大部分的日子也都不快樂,明明學業成績不錯、外表也不難看,每一天醒來卻覺得人生都是無止盡的痛苦。
有一天因為身體不舒服,體育課直接留在教室裡休息,同學可能也見怪不怪了,即使下一堂課我沒出現,也沒有任何人過問。不知道是長期心理壓力造成的,還是身體真的太脆弱,我突然覺得自己喘不過氣,沒有辦法呼吸,但教室裡面一個人也沒有,我只好自己走到教師辦公室去跟老師求助,明明教師辦公室只在隔一間教室的距離而已,卻覺得好遠好遠,我扶著牆壁大口大口地喘著氣,拖著腳步終於走到辦公室,看到這個狀況,老師才趕快打電話請媽媽來學校接我,帶我去看醫生。
到醫院的時候,我已經全身發麻、四肢僵硬,無法自己站立,媽媽是跟醫院借了輪椅把我推進急診室的。醫生說:「這是過度換氣。」要我放慢呼吸的速度,不然可能會有休克的狀況,多年後我才知道,過度換氣是由於心理焦慮而引發的狀況。
雖說外表看起來沒有異狀,但「想要變得更瘦」這個念頭,在我心裡已經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現在三十二歲的我,在家裡寫到這一段,其實覺得非常難受,因為回想起來,媽媽當時雖然看起來冷靜,但內心不知道有多擔心、多心痛,一個好好的女兒,怎麼會突然這樣子?
這悲壯的52公斤,經過幾天靜養,又回到了54公斤。基本上整個青春期我都為了體重在激烈節食,再加上我天生是臉跟上半身比較瘦的體質,54公斤的時候上胸的肋骨隨便都會出來見人,乍看之下,好像還瘦得挺有那回事,不過在升上大學健康檢查後,我才發現除了體重以外,原來我還有另一個敵人──體脂肪。
拿到健康檢查報告的同時,我得知兩個重大資訊,一個是我竟然有地中海型貧血症,另一個則是我的體脂肪竟然有30%(這兩件事的重要性是可以互相比擬的嗎?)。原來努力了這麼多年,營養不良頭髮掉滿地,搞到自己焦慮症發作差點休克,我也不過是個泡芙人而已!在進入大學聚餐多、活動多又胖了10公斤以後,我走上另一條激烈減肥的路。
身邊的同學們,都是怎麼吃也吃不胖的體質,吃完十顆水餃再吃一碗湯麵還能再吃一包鹹酥雞跟薯條;只不過是跟著他們把十顆水餃吃完再吃幾顆鹹酥雞就胖了10公斤的我,看著骨瘦如柴的他們,也只能怨自己的基因就是容易胖。
既然我塵封的食慾之鎖已經被同學們打開,想回到只吃三分之一盒滷肉飯的日子應該是不可能了,既然人們都說減肥就該少吃多動,那就動起來吧!
上網做了功課以後,我得知要消體脂肪就要做有氧運動,對沒錢的窮學生來說,在學校操場慢跑應該算是C/P值最高的選擇了,雖然真的不擅長運動,但我真的就這樣硬著頭皮,從每天跑3公里、加到4公里、到最後每天跑5公里。
除了生理期第二天真的痛到連走路都有困難的日子不跑以外,即使是飄著細雨的日子、雨前大水白蟻會大量打在臉上身上的日子,我都一樣堅定不移,吃到蟲子也要繼續跑!
而且慢跑這件事情對我來說還有一個減肥紅利(?)因為擔心慢跑時食物會在胃裡翻攪造成不適,慢跑前我往往吃得非常少,慢跑後則是因為有點缺氧而反胃,根本沒有食慾,就吃不了太多東西,紮紮實實執行了所謂的「少吃多動」。
再加上當時根本沒錢吃什麼好東西,常常都是一顆高麗菜、一包麵線,就可以煮好幾天的高麗菜麵線來吃,一碗不知道有沒有一百大卡,也不知道吃這樣是要攝取什麼,只知道水煮的東西熱量大概比較低吧、肉大概容易胖吧,再愛吃肉都只能忍下來。這樣跑了幾個月,體脂肪確確實實地降下來了,從30%變成19.5%,我還是人生第一次知道,原來體脂肪快速降下來以後,會瞬間變得非常怕冷。但每一天在黑夜裡跑著(因為不想曬太陽也不想浪費防曬),我都覺得我的世界黯然無光,只能永遠在這片黑暗之中掙扎喘息、瀕臨昏厥,覺得我好像跑在一條沒有盡頭的道路上面,只要我在意我的體重一天,我就要這樣跑到死為止,所有負面的念頭都會在那時候不停湧上來;大家不是都說,運動的時候會分泌讓人快樂的多巴胺嗎?為什麼對我來說,只有無止盡的痛苦而已呢?
之後來了一個颱風、兩個颱風、三個颱風,再接著天氣就漸漸轉涼了,由於我們學校在關渡,天氣一轉涼氣溫就會變得很低,要在戶外活動變得很困難,每天慢跑這件事情變成我大學時期每年梅雨期結束後、天氣轉涼前的夏季期間限定活動。
但只要一停止慢跑,我的身體就會以極快的速度復胖,又會胖回65公斤左右。當時的我完全沒有辦法理解,明明開始有了運動習慣,身體的新陳代謝不是應該要提升嗎?為什麼又會那麼快就復胖呢?
這也是非常多只做有氧運動、跳有氧操的人會遇到的問題。
其實是因為我只有做有氧運動跟節食,再加上食物的營養成分攝取又不正確、不足夠,所以在這個減重過程中肌肉是會被消耗掉的,在我減掉的體重裡面,減掉的肌肉重量也許比體脂肪重量更多;肌肉量越高,基礎代謝就會越高,相對的肌肉量越低,基礎代謝率就會越低。
再加上攝取的熱量過低,其實身體會啟動生存機制,變得更容易保存熱量,因為身體會覺得自己沒東西吃,慢跑又像每天被老虎追,都要活不下來了,為了生存,當然吃進什麼都要保存下來啊!
我近乎瘋狂地「少吃多動」,但養成的是一個代謝越來越差、越來越容易儲存多餘能量的體質。
所以我才厭惡社會大眾總是過度簡化、一知半解地大肆宣揚「少吃多動」這件事,如果要讓身體、心理都健康的話,是需要適當且適合的飲食控制,再依照每個人不同的狀況,搭配上不一樣的運動。而不是吃得少、吃得熱量低就對了,也不是一味地瘋狂運動就能夠養成吃不胖的體質。
廣義來說,「少吃多動」並沒有錯,但如果沒有適當地了解,就很容易造成許多錯誤的觀念。第四章 了解自己,找到微胖舒適圈
之所以能夠微胖得如此舒適又心安理得,最主要是因為現在我了解自己的身形、了解自己的比例,也了解自己體型與他人的差異。
在還沒有運動前,常常有人問我:「臉要怎麼瘦?」、「臉要怎麼變小?」在開始健身後,又因為會發一些穿得比較貼身的照片,常常有人問我「腰要怎麼瘦?」、「怎麼樣腰才會變細?」但其實這些都是我天生比較瘦的地方,並不是我後天努力讓它變這樣的,而是我知道這是自己身形上的優勢,所以會在服裝搭配時、在拍照時會將它顯露出來。
很多人不了解自己的身形,不了解胖與瘦其實不是一種絕對值,而是一種比較級,所以無法了解自己的優點與缺點,在服裝搭配上、髮型選擇上、甚至妝容技巧上,就無法展露自己「更好的那一面」。
常常我在一些微胖女孩的穿搭社團,看到女孩列出自己的身高體重後,對自己的身形描述根本不合常理,大部分都是認為自己「不管怎樣就是全身都胖」,所以會講出「我165公分,60公斤,肩膀寬、肚子大、腿粗,請問要怎麼穿搭?」這種話,但這種狀況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不管你今天是100公斤還是38公斤,每一個人身上,一定有「相對比較瘦」的地方,跟「相對比較胖」的地方,而你要做的,就是找出自己「相對比較瘦」的地方。
1. 了解自己的身形,不再陷入憂鬱與自卑
舉例來說,我本身就是屬於肩膀窄、側面厚、腰細但四肢極粗又屁股大的那一種,在這段文字裡面,各位應該要可以觀察到什麼樣的資訊呢?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