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一點心理學,讓說話產生正面效應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你害怕與主管對話?常聽不懂老婆的言外之意?
	無論是上下屬、男女、親子……之間的溝通問題,都是因為「他想要的,你懂多少?」,
	所以才會常常出現衝突與傷害!
	
	因此,想避免衝突,或是在遇到語言暴力的傷害時,你需要鍛鍊的,
	不是抗壓力,也不是傾聽術,而是懂一點心理學,讓說話產生正面效應。
	
	◎明明辯才無礙,為何夫妻及親子卻溝通不良呢?心理學有解!
	本書作者曾帶領2千人的行銷團隊,發現溝通的最大難題,來自每個人不同的「對話心智」。因此她便全心投入心理學領域,取得心理諮詢師執照,並研修臨床心理動力治療,接受大量精神分析治療的臨床訓練,研發出一套有系統的方法,作為溝通訓練的依據。
	
	所以只要運用這套有效溝通方法,無論是上對下任務指派、下對上表達應對,或兩性、親子間的對話衝突,你都可以徹底解決問題。
	
	◎你的理性溝通,是否讓狀況惡化?學學共鳴的力量!
	案例1:飛機上,筆電突然關機了……
	一班客機上,一位女士的筆電突然自動關機了,她非常著急地問隔壁座的男士:「能不能幫我看看我的筆電怎麼了?」
	旁邊的男士飛快地掃了一眼,說:「系統問題。」
	女士幾乎要哭出來了,說:「我剛寫的論文在桌面上,還沒備份!」
	這時男士說:「著急也沒用,你現在什麼也做不了了,乾脆收起來吧。」
	女士收起電腦,一想到花了幾天寫的論文可能轉眼就沒了,委屈地直掉眼淚。
	男士不知如何應對,不知所措地說:「你哭也沒有用,現在根本沒辦法修理啊!」
	
	訓練>>有「述情障礙」的你——提高對話中的「共情能力」
	在人群中有1/10以上的人,難以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哈佛大學精神病學家彼得.西佛尼奧斯(Peter Sifneos)博士,把這種情況稱為「述情障礙」。上述的男士不能理解他人,也無法表達自己,只是一板一眼、就事論事地回答問題,這會讓很多對話難以推進,更難以排解問題。
	
	解決方法為建立起「共情能力」。擁有共情能力能設身處地去理解對方的情緒,減少誤會和矛盾,人際交往會更順利,建立持久而安全的關係。
	
	◎你的先入為主,讓你溝通事倍功半嗎?運用事實原則……
	案例2:業務員為何不喜歡這個客戶?
	廣告公司接到一筆大訂單,要在一週內做好廣告專案。客戶是一位白手起家的中年女性,對品質要求很高,對價格也很謹慎。廣告公司先內部開會,討論這筆訂單的進行方式。
	
	業務員A:「這種客戶很難搞的,搞不好忙半天的專案,被左砍右砍後連利潤都沒有了。我剛入行時接過一個類似的客戶,連續忙了一個月,加了多少班,結果是噩夢啊……」
	
	業務員B:「經理你可別找我,一碰到這種強勢的客戶,我就說不出話來,只有被宰的份,我⋯⋯還是算了吧。」
	
	業務員丙:「你們把這事也看得太嚴重了吧?哪個客戶不想省錢啊?願意自己出主意的客戶,比那些沒想法的客戶好溝通多了。!」
	
	訓練>>當你的想法有偏差時——用 5大核心「事實原則」來還原事實
	長期壓力過大,會使大腦中的海馬體發育受到影響,不得不發展出防禦性的應對方法,例如,否定、合理化等等,經由扭曲現實讓自己好過一些,而這就產生了內部現實和外部現實的偏差。例如,上例中業務員A想像「給這個老闆做專案簡直就是噩夢」,業務員B想像「會被這個強勢的客戶宰」,這些可能與事實無關,但是當事人卻深信不疑。
	
	這時,要採取5大核心「事實原則」:保持好奇原則、現實驗證原則、還原事實原則、表達事實原則、不斷更新原則。秉持這些原則進行接下來的開會,才能得出客觀的判斷和結論,不丟失掉這個大客戶。
	
	◎附錄+圖表:一小時練習正向心理學,讓話說到對方心坎裡!
	作者擁有兩大國際級專業認證、心理諮詢師執照,為大眾設計輕鬆易讀的內容,配合14個有趣的練習單元,讓你在反思的同時,回顧該小節重點,必要的時候就能隨時派上用場!
	
	【表達工作困境小練習】學習陳述事實
	【進入他人情境小練習】給對方「指路」時,該怎麼說?
	【有效傾聽小練習】2分鐘複讀機練習
	【反思焦慮小練習】轉化焦慮情緒的練習
	【自我提升小作業】內感官的訓練計畫
	【自我提升小作業】為關係設定邊界
	【自我提升小作業】關係觀察小日記
名人推薦
	「跨世代溝通」權威講師  李河泉
	起初文創執行長   陳煥庭
目錄
	第1章  為何訓練自己跟別人的溝通能力,這麼難?
	1-1 見人說人話,但如果是見鬼呢?
	1-2 大腦的頑固因子,讓你沒有說服力嗎?
	1-3 如何有效訓練溝通,讓表達更有成效?
	1-4 回歸初心,實行溝通的極簡主義
	 
	第2章 為何你不喜歡跟他溝通呢?大腦惹的禍!
	2-1 對話案例:業務員不喜歡這個客戶
	2-2  為什麼感受到的和事實不一樣?
	2-3 對話案例:和國外客戶的誤會
	2-4 情緒會影響理解、感受與記憶
	 
	第3章 他想要的,你懂多少?心靈地圖不一樣!
	3-1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靈地圖」
	3-2 我們用語言探索彼此的內心世界
	3-3 事實性陳述,是職場溝通最重要的基礎
	3-4 對話的5大核心「事實原則」
	 
	第4章 藉口說多了,以為是真的?事實勝雄辯!
	4-1 做出事實陳述,會讓誤會及失誤少99%
	【小練習】學習陳述事實
	4-2 多使用圖表、數據,更有說服力!
	【小練習】給對方「指路」時,該怎麼說?
	4-3 把專業的語詞,用白話文闡述
	4-4 用「ABC表達法」練習10次吧!
	 
	第5章  網路攻擊、被人誤解怎麼辦?3個字要訣!
	5-1 虛懷若谷、順藤摸瓜、讓子彈飛
	5-2 還原事實、還原細節、還原意圖
	【小練習】用「3個還原」提問日常對話
	5-3 用3招發現更多的真相,保護自己!
	 
	第6章 文化、男女……造成的偏見?尊重的力量!
	6-1 每個人的背景不同,無法一套說法走天下!
	6-2 避開6種偏見,你的溝通才能順暢
	6-3 用成年人的方式理解現實世界
	 
	第7章 為何說沒兩句就容易上火?卸下武裝吧!
	7-1 解除自我防禦機制,你才能無話不說!
	【自我提升小作業】傾聽內心的聲音
	7-2 打開內在感官頻道,就能豐富你的交流!
	【自我提升小作業】內感官的訓練計畫
	 
	第8章 為何我跟他話不投機三句多?打開你的鏡像神經元!
	8-1 對話案例:被感動的面試官
	8-2 鏡像神經元幫助我們與他人說話時,心有靈犀!
	8-3 對話案例:抱怨的下屬、心累的主管
	8-4 恐懼、壓力……讓你無法和人溝通
	 
	第9章 為何講求效率,被誤解成不通情理?產生共鳴法!
	9-1 追逐效率,不如讓「我們」產生共鳴
	9-2 從「我」要追求效率,進化到「我們」達成共識
	9-3 深度對話的5大核心「情感原則」
	 
	第10章 聊不停,就會有好人緣嗎?傾聽的藝術!
	10-1 你要開口前,請給對方2分鐘
	【小練習】2分鐘複讀機練習
	10-2 什麼是成熟的傾聽態度?
	10-3 成為合格的傾聽者,請用3+3+3法
	【小練習】傾聽的自我測試
	 
	第11章 冰山下不說的話,你聽的到嗎?回話的公式!
	11-1 聽懂言外之意其實很簡單!
	【小練習】回憶你的感受
	11-2 講大道理、給解決方案……其實你還是不懂他要什麼!
	11-3 有效回應的萬能公式=事實+感受
	【小練習】給好友回應訊息
	 
	第12章 憤怒、焦慮時,讓你語無倫次嗎?情緒能量象限表!
	12-1 調整憤怒、焦慮、難題的處方
	【小練習】轉化憤怒情緒的練習
	【小練習】轉化焦慮情緒的練習
	12-2 你與家人、朋友或同事有「述情障礙」嗎?
	【小練習】測試你的情感力
	12-3 有效運用「情緒能量象限表」
	 
	第13章 溝通時你踩到對方的紅線嗎?建立適當的心理邊界
	13-1 為何會衝突?因為你沒有擁有獨立的心理邊界
	【自我提升小作業】為關係設定邊界
	13-2 為何會受傷?因為你沒有經營安全的依戀關係
	【自我提升小作業】關係觀察小日記
	 
	附錄 職場對話行為評估問卷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