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給年輕人的忠告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巴菲特曾說,你想要成為一個贏家,就必須和贏家在一起。
現代人也都知道,省小錢靠記帳,賺大錢靠投資。
可是有人說,我賺的不夠多,只是剛好足以生活,哪有什麼閒錢可以投資?其實你沒有閒錢是藉口,因為你每個月都有固定收入,只要你改變一下使用的方式,還是「擠」得出來,可以用來投資的錢。投資不一樣要大錢,小錢一樣可以發揮效果!
因此,表面上缺的是金錢,本質上缺的卻是觀念;不是井底沒有水了,而是你挖得不夠深,不是成功來得慢,而是你放棄得太早。
在聯合國一份文獻中,調查發現世界20%的富人,竟控制了世界所得的82.7%,這也就是在「八二法則」中所解釋的20%的人,擁有80%的財富!
巴菲特也說過,「不改變思維方式,多努力都難以擺脫窮人的困擾。」
因為一般人「特定的」思維方式,注定了他們無法改變貧窮的事實。
所以,別認為投資很危險―—沒有投資的知識,才是真的很危險!
因此,巴菲特特別給年輕人建議:要「改變自己的思維」,讓自己擺脫無謂的困擾,就是邁向富人的第一步。
一、盲目從眾的「固化思維」
巴菲特認為,這種「盲目從眾」的思維方式,是窮人思維的一種關鍵特徵。
很多人會受到周圍人的影響,過度追求與他人相似的生活方式,購買不必要的物品,以滿足社會眼光的期望,可是這種盲目的消費行為,卻讓自己的生活更加捉襟見肘,因此不得不到處舉債,去過著更丟人現眼的生活。
盲目從眾思維還表現在人們對於投資決策的影響上。
許多人在股市或房地產市場上,會跟隨大眾的熱點,盲目購買炒作的資產。他們可能會因為恐懼或貪婪,而在錯誤的時機買入或賣出,最終導致虧損。
巴菲特一直強調價值投資的原則,即獨立思考、分析風險和風險回報比(是一種將交易潛在利潤與潛在損失進行比較的指標),而不是盲目追逐市場熱點。
二、缺乏大局的「短視思維」
很多人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忽視了未來的長遠規劃。
他們可能會花光每個月的薪水,而不留下儲蓄或小額投資,導致在緊急情況下,雙手空空無法應對。
這種短視思維也表現在不願意投入時間和金錢,來學習新時代的新技能或提升自己的職業競爭力。
巴菲特則強調了長期投資和複利效應的重要性。
他認為,將資金投資於具有長期增長潛力的資產,如股票或穩健的投資組合,因為獲利而可以實現財務自由。
他的投資哲學強調了長遠規劃和持續學習的價值。
三、缺乏行動力的「內耗模式」
讓我們回顧一下電影《刺激一九九五》中的主人公安迪.杜弗雷恩。
在監獄裡,他並沒有陷入絕望和消極情緒,而是利用自己的知識和智慧,幫助其他囚犯獲得教育、學習新知,找到希望。
他通過圖書館、音樂和友情,改變了自己和其他囚犯的命運。
安迪的故事強調了行動力和積極改變現實的能力。
安迪雖然身處不自由的環境中,但他卻沒有停留在憤怒和自怨自艾之中,而是積極地採取行動,幫助自己和他人走出困境。
這些例子都強調了窮人思維的局限性,即過度思考和不願採取行動的傾向。
這種思維模式可能會導致錯失機會,無法克服挫折、迎接挑戰,最終限制了個人和職業的成長。
巴菲特認為,要改變這種思維模式,關鍵是採取實際行動。
例如,如果一個人希望改善自己的財務狀況,他需要採取積極的儲蓄和投資行動,而不僅僅是思考如何變得富有。
如果一個人希望在職業生涯中取得成功,他需要努力學習和發展自己的技能,而不僅僅是滿腔抱負、紙上談兵。
所以,巴菲特所說:「不改變這幾點窮人思維,多努力都是窮人。」
《巴菲特給年輕人的忠告》是一部告訴你如何變成有錢人的書,並不是讓你能馬上飛黃騰達,走入成功的殿堂。而是告訴你最重要的是觀念,觀念會改變思維方式,而思維方式正是你邁向成功的促進(助燃)劑!
巴菲特簡介:
巴菲特(Warren Edward Buffett,1930.8.30~),美國投資家、企業家、慈善家,被譽為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資者,在2008年全球富豪排名第一,由於眼光獨到又奇特,投資哪種產業的股票該產業就會走紅,因此被眾多投資人尊稱為股神。
現代人也都知道,省小錢靠記帳,賺大錢靠投資。
可是有人說,我賺的不夠多,只是剛好足以生活,哪有什麼閒錢可以投資?其實你沒有閒錢是藉口,因為你每個月都有固定收入,只要你改變一下使用的方式,還是「擠」得出來,可以用來投資的錢。投資不一樣要大錢,小錢一樣可以發揮效果!
因此,表面上缺的是金錢,本質上缺的卻是觀念;不是井底沒有水了,而是你挖得不夠深,不是成功來得慢,而是你放棄得太早。
在聯合國一份文獻中,調查發現世界20%的富人,竟控制了世界所得的82.7%,這也就是在「八二法則」中所解釋的20%的人,擁有80%的財富!
巴菲特也說過,「不改變思維方式,多努力都難以擺脫窮人的困擾。」
因為一般人「特定的」思維方式,注定了他們無法改變貧窮的事實。
所以,別認為投資很危險―—沒有投資的知識,才是真的很危險!
因此,巴菲特特別給年輕人建議:要「改變自己的思維」,讓自己擺脫無謂的困擾,就是邁向富人的第一步。
一、盲目從眾的「固化思維」
巴菲特認為,這種「盲目從眾」的思維方式,是窮人思維的一種關鍵特徵。
很多人會受到周圍人的影響,過度追求與他人相似的生活方式,購買不必要的物品,以滿足社會眼光的期望,可是這種盲目的消費行為,卻讓自己的生活更加捉襟見肘,因此不得不到處舉債,去過著更丟人現眼的生活。
盲目從眾思維還表現在人們對於投資決策的影響上。
許多人在股市或房地產市場上,會跟隨大眾的熱點,盲目購買炒作的資產。他們可能會因為恐懼或貪婪,而在錯誤的時機買入或賣出,最終導致虧損。
巴菲特一直強調價值投資的原則,即獨立思考、分析風險和風險回報比(是一種將交易潛在利潤與潛在損失進行比較的指標),而不是盲目追逐市場熱點。
二、缺乏大局的「短視思維」
很多人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忽視了未來的長遠規劃。
他們可能會花光每個月的薪水,而不留下儲蓄或小額投資,導致在緊急情況下,雙手空空無法應對。
這種短視思維也表現在不願意投入時間和金錢,來學習新時代的新技能或提升自己的職業競爭力。
巴菲特則強調了長期投資和複利效應的重要性。
他認為,將資金投資於具有長期增長潛力的資產,如股票或穩健的投資組合,因為獲利而可以實現財務自由。
他的投資哲學強調了長遠規劃和持續學習的價值。
三、缺乏行動力的「內耗模式」
讓我們回顧一下電影《刺激一九九五》中的主人公安迪.杜弗雷恩。
在監獄裡,他並沒有陷入絕望和消極情緒,而是利用自己的知識和智慧,幫助其他囚犯獲得教育、學習新知,找到希望。
他通過圖書館、音樂和友情,改變了自己和其他囚犯的命運。
安迪的故事強調了行動力和積極改變現實的能力。
安迪雖然身處不自由的環境中,但他卻沒有停留在憤怒和自怨自艾之中,而是積極地採取行動,幫助自己和他人走出困境。
這些例子都強調了窮人思維的局限性,即過度思考和不願採取行動的傾向。
這種思維模式可能會導致錯失機會,無法克服挫折、迎接挑戰,最終限制了個人和職業的成長。
巴菲特認為,要改變這種思維模式,關鍵是採取實際行動。
例如,如果一個人希望改善自己的財務狀況,他需要採取積極的儲蓄和投資行動,而不僅僅是思考如何變得富有。
如果一個人希望在職業生涯中取得成功,他需要努力學習和發展自己的技能,而不僅僅是滿腔抱負、紙上談兵。
所以,巴菲特所說:「不改變這幾點窮人思維,多努力都是窮人。」
《巴菲特給年輕人的忠告》是一部告訴你如何變成有錢人的書,並不是讓你能馬上飛黃騰達,走入成功的殿堂。而是告訴你最重要的是觀念,觀念會改變思維方式,而思維方式正是你邁向成功的促進(助燃)劑!
巴菲特簡介:
巴菲特(Warren Edward Buffett,1930.8.30~),美國投資家、企業家、慈善家,被譽為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資者,在2008年全球富豪排名第一,由於眼光獨到又奇特,投資哪種產業的股票該產業就會走紅,因此被眾多投資人尊稱為股神。
目錄
前言
CHAPTER1誰是巴菲特
1他是世界上最吝嗇的人
2他一生的致富習慣
3無為而治的頂尖高手
4巴菲特以靜制動的處世哲學
5要搞清楚,投資不是投機
6要打有把握的仗
7重要的是,要學會控制情緒
8好的老師是成功的一半
9投資者最大的敵人是他自己
10要懂得如何獨立思考
CHAPTER2我是巴菲特
1天生的賺錢高手
2巴菲特喜歡的生活方式
3節儉是他的特色
4除了運動,他最喜歡打橋牌
5我的工作是閱讀
6簡單與低調的生活方式
7積極樂觀的性格
8母親:萊拉.巴菲特
9第一任妻子:蘇珊
10第二任妻子:阿斯特麗德
11巴菲特的子女
12巴菲特最尊敬的B夫人
CHAPTER3做好準備是為了贏錢
1資本的力量
2智慧創造財富
3成功駕馭投資
4金錢能帶來快樂
5學會仔細觀察
6不要東張西望,要專注
7付出你的耐心
8找準定位
9充滿激情投入戰鬥
10揚帆:蓄勢出發
11追逐財富為目標
12用理念成就一生
CHAPTER4投資,並不是投機
1不要想一夜暴富
2遇風險時當斷則斷
3保護好特別優先股
4運用安全邊際實現買價零風險
5自信與激情
6巴菲特的15%神奇法則
7巴菲特的黃金拍檔的投資理念
8態度決定高度
9選股如選美
10是一夜情?還是婚姻
11巴菲特為什麼會越來越有錢
12巴菲特的致富三部曲
CHAPTER5巴菲特的經典投資
1巴菲特與可口可樂
2巴菲特與吉列
3巴菲特與 GEICO
4巴菲特與美國運通
5巴菲特與富國銀行
6華盛頓郵報公司
CHAPTER6巴菲特給年輕人的忠告
CHAPTER7巴菲特再給年輕人的忠告
CHAPTER1誰是巴菲特
1他是世界上最吝嗇的人
2他一生的致富習慣
3無為而治的頂尖高手
4巴菲特以靜制動的處世哲學
5要搞清楚,投資不是投機
6要打有把握的仗
7重要的是,要學會控制情緒
8好的老師是成功的一半
9投資者最大的敵人是他自己
10要懂得如何獨立思考
CHAPTER2我是巴菲特
1天生的賺錢高手
2巴菲特喜歡的生活方式
3節儉是他的特色
4除了運動,他最喜歡打橋牌
5我的工作是閱讀
6簡單與低調的生活方式
7積極樂觀的性格
8母親:萊拉.巴菲特
9第一任妻子:蘇珊
10第二任妻子:阿斯特麗德
11巴菲特的子女
12巴菲特最尊敬的B夫人
CHAPTER3做好準備是為了贏錢
1資本的力量
2智慧創造財富
3成功駕馭投資
4金錢能帶來快樂
5學會仔細觀察
6不要東張西望,要專注
7付出你的耐心
8找準定位
9充滿激情投入戰鬥
10揚帆:蓄勢出發
11追逐財富為目標
12用理念成就一生
CHAPTER4投資,並不是投機
1不要想一夜暴富
2遇風險時當斷則斷
3保護好特別優先股
4運用安全邊際實現買價零風險
5自信與激情
6巴菲特的15%神奇法則
7巴菲特的黃金拍檔的投資理念
8態度決定高度
9選股如選美
10是一夜情?還是婚姻
11巴菲特為什麼會越來越有錢
12巴菲特的致富三部曲
CHAPTER5巴菲特的經典投資
1巴菲特與可口可樂
2巴菲特與吉列
3巴菲特與 GEICO
4巴菲特與美國運通
5巴菲特與富國銀行
6華盛頓郵報公司
CHAPTER6巴菲特給年輕人的忠告
CHAPTER7巴菲特再給年輕人的忠告
試閱
誰是巴菲特
.他是世界上最吝嗇的人
曾領銜主演踢爆「五角大廈案和水門案」的前《華盛頓郵報》發行人凱瑟琳.葛蘭姆,她也是一九九八年普立茲獎得主,她以「活在當下,展望未來」的態度,追求人生的價值而聞名於世,是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女人!同時,她也是股神巴菲特的好朋友,於是,有一次有個記者訪問她之後,順口提問:
「巴菲特是怎樣的一個人?」
「啊!巴菲特是我見過的人之中,是世界上最吝嗇的人!」
說完,她自己也哈哈大笑……不過,她說的是真話。
有一次,巴菲特和比爾.蓋茲到了香港出差。
下飛機之後,兩人馬不停蹄地和幾個客戶見面舉行商務會談,最後,客戶招待他們到珍寶王國水上餐廳去美美吃了一頓海鮮大餐,餐後兩人私下意猶未盡地,飽覽了聞名全球的香港夜景,直到晚上十一點多才回到了旅館,上樓後在房間的走廊上,巴菲特和蓋茲約好說,第二天早上七點半請他吃早餐,於是互相道聲「晚安」休息去了。
翌晨,當比爾.蓋茲下樓到大堂時,巴菲特已在一旁看報紙了。本來蓋茲以為要在旅館餐廳用餐,想不到巴菲特卻帶他出門到了附近的麥當勞點了兩客超值早餐,點完餐後,巴菲特卻翻翻上衣口袋,又掏掏長褲口袋……於是,蓋茲見狀就問他:
「是不是,忘了帶皮夾?」
「不是!」
「那,你老兄在找什麼?」
「我在找折價券啊!哦—―你瞧,我找到了!」
巴菲特揚揚手中的折價券,高興得像小孩子。
於是,這個「麥當勞折價券」的故事,就傳回美國,傳遍了友人的圈子。不過,巴菲特很不服氣,他振振有詞地說:
「可是,畢竟是我請客的啊!」
關於「麥當勞」還有一個「故事」―—
有一次,有個新進的財經女記者,經熟人介紹後,打電話給巴菲特請求股神接受她的採訪,他同意之後,就告訴對方:「那妳就明天七點半到我辦公室吧,我八點半還有一個會議!」女記者掛完電話之後,十分興奮!不過她也很訝異巴菲特竟然那麼早就進辦公室。
第二天,巴菲特在上班途中,按照「慣例」到麥當勞得來速,拎了一袋早餐進入了辦公室,而那女記者也早早地守在門口了。
或許一般人,會以為有錢人不會吃便宜的速食餐(也有人認為那是垃圾食物),但巴菲特卻是「異類」他是「超愛」速食,幾乎每天都會吃。
當他看見女記者看見他的早餐,用一種很「奇怪的眼神」盯著他的袋子時,他笑了笑,為她解釋說:「其實,我每天都這樣吃早餐,我覺得這樣沒什麼不好,很方便,《紐約時報》還報導過,有一種早午餐漢堡頂划算的,除了咖啡、飲料,還有2個芝麻麵包、2個起司漢堡肉餅、培根、蛋、薯餅等等,可惜,我很少買到!」
這個「開場白」可真叫這個女記者「大開眼界」,提起速食文化「股神」真是「如數家珍」般的熟悉與興趣盎然……「我不喜歡3.5美元的早餐,那太貴了,除非有折價券。不然,我就會花2.8美元,吃簡單一些的有蔬菜、蛋、肉片漢堡以及可樂,妳說對不對?」
女記者驚得張開嘴巴,她沒有回答,只是在心中惦記著,她今早匆匆趕來就是在路上吃了一客「太貴了」的「3.5美元」的早餐,嗚……
然而,正是這樣一個作風低調的人,卻創造了讓人嘆為觀止的巨額財富。可樂、漢堡,這種對於美國人來說是最普通的東西,卻深得巴菲特的寵愛。其實統計下巴菲特的投資案例,可以發現,他所投的大多都是生活中最普通且緊密聯繫的製造或服務企業,像可口可樂、吉列、政府僱員保險、美國運通等。越是簡單普通的,往往也是最重要的,同時也是越容易被大家所忽視的!
.他是世界上最吝嗇的人
曾領銜主演踢爆「五角大廈案和水門案」的前《華盛頓郵報》發行人凱瑟琳.葛蘭姆,她也是一九九八年普立茲獎得主,她以「活在當下,展望未來」的態度,追求人生的價值而聞名於世,是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女人!同時,她也是股神巴菲特的好朋友,於是,有一次有個記者訪問她之後,順口提問:
「巴菲特是怎樣的一個人?」
「啊!巴菲特是我見過的人之中,是世界上最吝嗇的人!」
說完,她自己也哈哈大笑……不過,她說的是真話。
有一次,巴菲特和比爾.蓋茲到了香港出差。
下飛機之後,兩人馬不停蹄地和幾個客戶見面舉行商務會談,最後,客戶招待他們到珍寶王國水上餐廳去美美吃了一頓海鮮大餐,餐後兩人私下意猶未盡地,飽覽了聞名全球的香港夜景,直到晚上十一點多才回到了旅館,上樓後在房間的走廊上,巴菲特和蓋茲約好說,第二天早上七點半請他吃早餐,於是互相道聲「晚安」休息去了。
翌晨,當比爾.蓋茲下樓到大堂時,巴菲特已在一旁看報紙了。本來蓋茲以為要在旅館餐廳用餐,想不到巴菲特卻帶他出門到了附近的麥當勞點了兩客超值早餐,點完餐後,巴菲特卻翻翻上衣口袋,又掏掏長褲口袋……於是,蓋茲見狀就問他:
「是不是,忘了帶皮夾?」
「不是!」
「那,你老兄在找什麼?」
「我在找折價券啊!哦—―你瞧,我找到了!」
巴菲特揚揚手中的折價券,高興得像小孩子。
於是,這個「麥當勞折價券」的故事,就傳回美國,傳遍了友人的圈子。不過,巴菲特很不服氣,他振振有詞地說:
「可是,畢竟是我請客的啊!」
關於「麥當勞」還有一個「故事」―—
有一次,有個新進的財經女記者,經熟人介紹後,打電話給巴菲特請求股神接受她的採訪,他同意之後,就告訴對方:「那妳就明天七點半到我辦公室吧,我八點半還有一個會議!」女記者掛完電話之後,十分興奮!不過她也很訝異巴菲特竟然那麼早就進辦公室。
第二天,巴菲特在上班途中,按照「慣例」到麥當勞得來速,拎了一袋早餐進入了辦公室,而那女記者也早早地守在門口了。
或許一般人,會以為有錢人不會吃便宜的速食餐(也有人認為那是垃圾食物),但巴菲特卻是「異類」他是「超愛」速食,幾乎每天都會吃。
當他看見女記者看見他的早餐,用一種很「奇怪的眼神」盯著他的袋子時,他笑了笑,為她解釋說:「其實,我每天都這樣吃早餐,我覺得這樣沒什麼不好,很方便,《紐約時報》還報導過,有一種早午餐漢堡頂划算的,除了咖啡、飲料,還有2個芝麻麵包、2個起司漢堡肉餅、培根、蛋、薯餅等等,可惜,我很少買到!」
這個「開場白」可真叫這個女記者「大開眼界」,提起速食文化「股神」真是「如數家珍」般的熟悉與興趣盎然……「我不喜歡3.5美元的早餐,那太貴了,除非有折價券。不然,我就會花2.8美元,吃簡單一些的有蔬菜、蛋、肉片漢堡以及可樂,妳說對不對?」
女記者驚得張開嘴巴,她沒有回答,只是在心中惦記著,她今早匆匆趕來就是在路上吃了一客「太貴了」的「3.5美元」的早餐,嗚……
然而,正是這樣一個作風低調的人,卻創造了讓人嘆為觀止的巨額財富。可樂、漢堡,這種對於美國人來說是最普通的東西,卻深得巴菲特的寵愛。其實統計下巴菲特的投資案例,可以發現,他所投的大多都是生活中最普通且緊密聯繫的製造或服務企業,像可口可樂、吉列、政府僱員保險、美國運通等。越是簡單普通的,往往也是最重要的,同時也是越容易被大家所忽視的!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