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下一個有錢人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簡單卻顛覆的思辯,帶你穿越人生迷霧...自我成長書展75折起,滿額送保溫袋 👉逛逛去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內容簡介
◎ 思維決定命運,富人的祕密在於「想法」
在這個嶄新的經濟時代,我們的觀念也應該與時俱進。
不能再將目光緊緊鎖在那份「看似待遇不錯」的工作上。
真正該做的,是學會像富人一樣思考,
以積極的心態採取行動,追尋自己熱愛的工作,實現期望的目標。
◎ 富人思維的核心 — 與眾不同的想法
美國著名成功學大師 拿破崙.希爾 曾在《思考致富》中說:
「富人最大的一項資產,就是與眾不同的思考方式。
富人都這樣認為:
如果你一直在做別人正在做的事,最終只會擁有一個最平凡的人生。」
誠如其言,貧與富的本質差異在於思維方式。
這並不是否定努力與敬業精神,
而是強調在**「以個人創富為目標」的前提下,必須採取有效的行動與堅持奮鬥**,才能真正有所成就。
◎ 本書試圖回答幾個現實中的核心問題:
• 為什麼許多人辛苦一輩子,卻無法達到理想的生活水平?
• 為什麼有人創業處處受阻,卻有人似乎事事順利?
• 為什麼有人投資屢屢失敗,而另一些人卻總能穩操勝券?
◎ 那麼,是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致富?
• 窮人的回答是:
「不!窮人要翻身沒那麼容易啊!」
• 富人的回答是:
「是的,所有人都可以致富。致富,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
◎ 富有,是一種「心態」,不是絕對數字
「窮」與「富」沒有一個絕對的比較標準。
就像貧窮有不同程度,富裕也有不同層次。
但這不是問題,關鍵在於:
• 是否願意透過努力擺脫貧困?
• 是否具備邁向富裕的行動力與思維?
要成為富人,就要做到:
• 不斷打破自我滿意
• 對「不可能」說再見
• 建立富人的心態、品格、思維、計畫與實際行動
◎ 富人之所以致富,是因為...
他們懂得:
• 長期、有策略地思考與規劃
• 堅持夢想、展望未來、實現目標
所以,如果你現在仍然處於貧窮狀態,
請記住:
你不能怪別人,更不能怪老天不公平。
因為,真正能改變命運的,是你的 「思維與行動」。
在這個嶄新的經濟時代,我們的觀念也應該與時俱進。
不能再將目光緊緊鎖在那份「看似待遇不錯」的工作上。
真正該做的,是學會像富人一樣思考,
以積極的心態採取行動,追尋自己熱愛的工作,實現期望的目標。
◎ 富人思維的核心 — 與眾不同的想法
美國著名成功學大師 拿破崙.希爾 曾在《思考致富》中說:
「富人最大的一項資產,就是與眾不同的思考方式。
富人都這樣認為:
如果你一直在做別人正在做的事,最終只會擁有一個最平凡的人生。」
誠如其言,貧與富的本質差異在於思維方式。
這並不是否定努力與敬業精神,
而是強調在**「以個人創富為目標」的前提下,必須採取有效的行動與堅持奮鬥**,才能真正有所成就。
◎ 本書試圖回答幾個現實中的核心問題:
• 為什麼許多人辛苦一輩子,卻無法達到理想的生活水平?
• 為什麼有人創業處處受阻,卻有人似乎事事順利?
• 為什麼有人投資屢屢失敗,而另一些人卻總能穩操勝券?
◎ 那麼,是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致富?
• 窮人的回答是:
「不!窮人要翻身沒那麼容易啊!」
• 富人的回答是:
「是的,所有人都可以致富。致富,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
◎ 富有,是一種「心態」,不是絕對數字
「窮」與「富」沒有一個絕對的比較標準。
就像貧窮有不同程度,富裕也有不同層次。
但這不是問題,關鍵在於:
• 是否願意透過努力擺脫貧困?
• 是否具備邁向富裕的行動力與思維?
要成為富人,就要做到:
• 不斷打破自我滿意
• 對「不可能」說再見
• 建立富人的心態、品格、思維、計畫與實際行動
◎ 富人之所以致富,是因為...
他們懂得:
• 長期、有策略地思考與規劃
• 堅持夢想、展望未來、實現目標
所以,如果你現在仍然處於貧窮狀態,
請記住:
你不能怪別人,更不能怪老天不公平。
因為,真正能改變命運的,是你的 「思維與行動」。
目錄
前言
第1章 你窮,但不能怪上帝
1. 志短則必窮
2. 懶惰心理:假如誰肯給我一點錢
3. 排斥工作:只想消費,不想掙錢
4. 窮人辯白:「要是我有錢,我也會很開心!」
第2章 擁有一顆富足的心
1. 心態的力量
2. 創富需要強大的欲望力量
3. 把貧窮從思想上清除
4. 我想贏,結果我贏了
5. 把光線放進黑暗
6. 想像握有財富的感覺
第3章 窮路富出,消滅貧窮的自我
1. 貧窮是創富的條件
2. 財富屬於那些追求它的人
3. 現在就去做
4. 跨出去,別猶豫!
5. 設定成功的目標
6. 排斥財富的心魔
第4章 培養富有的習慣
1. 珍視時間的價值
2. 改變行為模式
3. 迅速而有效地做出決定
4. 行動之初,設定最終目標
5. 最大限度地減少書面工作
6. 分清事物的輕重緩急
7. 杜絕拖延
8. 做事積極主動
9. 理解他人並與他人保持合作
10. 追求雙贏
第5章 閱讀的力量
1. 讀書與富有
2. 窮人與富人的收入差距越來越大
3. 不讀書的人只能在流沙中奔跑
4. 閱讀能幫助你致富
5. 讀書是最佳的抱負
6. 一個真實而神奇的故事
7. 透過讀書而致富的成功人士
第6章 學習吸引金錢的知識
1. 知識本身並不會吸引金錢
2. 專門知識是通富之橋
3. 專門知識的創富機制
4. 創富者應終身熱中於學習
5. 訓練自己的職業技能
第7章 不要陷在窮人的思維
1. 陷入債務危機
2. 窮人的成功陷阱
3. 窮人的金錢陷阱
4. 尋找財務的自由
第8章 努力實現財務自由
1. 退休帶來的經濟問題
2. 制定一個快速計畫
3. 調整步伐,緊跟時代的變化
4. 預見未來,使你致富
第9章 富人理財和你不一樣
1. 葛林斯潘的家庭理財觀
2. 李嘉誠的理財三祕訣
3. 比爾.蓋茲的理財之道
4. 美國富翁的理財祕訣
第10章 創業改變命運
1. 創業者不選擇貧窮
2. 平庸是一種恥辱
3. 只要你願意
第11章 激情與勇氣是創業的前奏曲
1. 英雄本色是豪情
2. 沒有風險,就沒有利潤
3. 冒險是一種心態
4. 你能承擔多大的風險?
5. 培養承擔風險的能力
第12章 創富者要成為行業的領袖
1. 培養優秀的企業家品質
2. 有效影響他人的十個法則
3. 注重溝通對象的選擇
4. 良好溝通的九項建議
5. 有效地激勵員工的積極性
6. 激勵員工積極性的手段
7. 激勵員工積極性的祕訣
第13章 經營是創業之後的最大問題
1. 依靠知本致富
2. 經營手段要靈活
3. 經營策略最關鍵
4. 採用系統營銷策略
5. 培養發現機會的眼光
6. 及時回收帳款,確保資金暢通
7. 獨闢蹊徑,尋找賺錢的機會
8. 為別人服務得越多,你就能越富有
第14章 以變應變,才不會被改變
1. 如果你不變,就會被改變
2. 何謂應變力?
3. 培養你的應變力
第15章 投資理財的祕訣
1. 一無所有的投資者
2. 借錢者
3. 儲蓄者
4. 聰明的投資者
5. 長期投資者
6. 老練的投資者
7. 「資本家」
8. 投資思維誤區
9. 投資方法誤區
第1章 你窮,但不能怪上帝
1. 志短則必窮
2. 懶惰心理:假如誰肯給我一點錢
3. 排斥工作:只想消費,不想掙錢
4. 窮人辯白:「要是我有錢,我也會很開心!」
第2章 擁有一顆富足的心
1. 心態的力量
2. 創富需要強大的欲望力量
3. 把貧窮從思想上清除
4. 我想贏,結果我贏了
5. 把光線放進黑暗
6. 想像握有財富的感覺
第3章 窮路富出,消滅貧窮的自我
1. 貧窮是創富的條件
2. 財富屬於那些追求它的人
3. 現在就去做
4. 跨出去,別猶豫!
5. 設定成功的目標
6. 排斥財富的心魔
第4章 培養富有的習慣
1. 珍視時間的價值
2. 改變行為模式
3. 迅速而有效地做出決定
4. 行動之初,設定最終目標
5. 最大限度地減少書面工作
6. 分清事物的輕重緩急
7. 杜絕拖延
8. 做事積極主動
9. 理解他人並與他人保持合作
10. 追求雙贏
第5章 閱讀的力量
1. 讀書與富有
2. 窮人與富人的收入差距越來越大
3. 不讀書的人只能在流沙中奔跑
4. 閱讀能幫助你致富
5. 讀書是最佳的抱負
6. 一個真實而神奇的故事
7. 透過讀書而致富的成功人士
第6章 學習吸引金錢的知識
1. 知識本身並不會吸引金錢
2. 專門知識是通富之橋
3. 專門知識的創富機制
4. 創富者應終身熱中於學習
5. 訓練自己的職業技能
第7章 不要陷在窮人的思維
1. 陷入債務危機
2. 窮人的成功陷阱
3. 窮人的金錢陷阱
4. 尋找財務的自由
第8章 努力實現財務自由
1. 退休帶來的經濟問題
2. 制定一個快速計畫
3. 調整步伐,緊跟時代的變化
4. 預見未來,使你致富
第9章 富人理財和你不一樣
1. 葛林斯潘的家庭理財觀
2. 李嘉誠的理財三祕訣
3. 比爾.蓋茲的理財之道
4. 美國富翁的理財祕訣
第10章 創業改變命運
1. 創業者不選擇貧窮
2. 平庸是一種恥辱
3. 只要你願意
第11章 激情與勇氣是創業的前奏曲
1. 英雄本色是豪情
2. 沒有風險,就沒有利潤
3. 冒險是一種心態
4. 你能承擔多大的風險?
5. 培養承擔風險的能力
第12章 創富者要成為行業的領袖
1. 培養優秀的企業家品質
2. 有效影響他人的十個法則
3. 注重溝通對象的選擇
4. 良好溝通的九項建議
5. 有效地激勵員工的積極性
6. 激勵員工積極性的手段
7. 激勵員工積極性的祕訣
第13章 經營是創業之後的最大問題
1. 依靠知本致富
2. 經營手段要靈活
3. 經營策略最關鍵
4. 採用系統營銷策略
5. 培養發現機會的眼光
6. 及時回收帳款,確保資金暢通
7. 獨闢蹊徑,尋找賺錢的機會
8. 為別人服務得越多,你就能越富有
第14章 以變應變,才不會被改變
1. 如果你不變,就會被改變
2. 何謂應變力?
3. 培養你的應變力
第15章 投資理財的祕訣
1. 一無所有的投資者
2. 借錢者
3. 儲蓄者
4. 聰明的投資者
5. 長期投資者
6. 老練的投資者
7. 「資本家」
8. 投資思維誤區
9. 投資方法誤區
試閱
內容連載︰
第1章 你窮,但不能怪上帝
窮人辯白:「要是我有錢,我也會很開心!」
當我們讚美成功的人總是充滿樂觀與積極的心態時,失敗的人會說:「他們的積極與樂觀一點也不值得奇怪,如果我一次也能賺十幾萬,我也會很開心的!」
失敗的人認為成功的人每次都賺那麼多錢,所以心態才那麼積極。這顯然是本末倒置。成功的人之所以能每次賺那麼多錢,是因為他們具有正確的心態。
一、快樂是一種心態
在許多場合,我們常會遇到一些沮喪、消極、失敗、憂鬱、破產、不快樂的人。這些人一旦有了一點幸福,就努力緊抱著那一點快樂,深怕它跑掉。還有些人,當他們自覺滿快樂的時候,就會懷疑是不是有什麼不對,擔心眼前的幸福會不會持久。
星星不會撞上月亮,月亮不會撞上太陽,太陽也不會撞上地球。同樣道理,為什麼我們的生活就不能毫無阻礙地順利進行?有人就曾這麼說:「這裡就是天堂!問題是我們一般人不懂得該怎樣去尋求各種幸福。」
有些人本來過得好好的,這種順境卻沒能持續多久。他本來過得很好,什麼也不缺,但他犯了一個錯誤 — 過於自信。他沒有為自己的幸運感謝人生,沒有踏實小心地維護他的幸福,反而讓自己輕飄飄,忘乎所以,不自覺地陷自己於逆境中。「過於自信」已毀掉許多人的前途,其傷害性不下於任何其它我們所能想到的因素。但是,很少有人檢討這一點。
上天並沒有要我們妄自菲薄,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可以自滿。很多人有這種自滿傾向而不自覺;也正因為不自覺,就很可能一蹶不振。他們受挫,失敗,卻不能正確地分析挫敗的原因。就這樣,世界上失意的人又添了許多。
有錢與否,並不能決定一個人是否快樂;物質生活的富足並不能決定精神生活的充裕。快樂是一種心態,它與金錢無關。
二、你的的自信源於你的感覺
一個人一旦穿上軍裝,就會真的感覺到自己是個軍人;一位女子為赴宴打扮得花枝招展,她也會真的感覺到甜蜜約會般的情調。同樣的理由,一個人打扮得像個經理,就會覺得自己真的是個經理,因而表現出經理的派頭與風度。
有個推銷員這麼說:「除非我看起來好像業務很好,否則不會真的感覺很好。想爭取到大訂單,就一定要感覺自己的業績很好才行。」
事實就是這樣,你的儀表會對自己說話,也會對別人說話。它可以決定別人對你的看法。從理論上看,我們應當看重一個人的內在而不是外表。但請你不要太天真,大家都是以你的外表衣著打量你,因為你的儀表是別人打量你的第一印象,而且這印象會持續下去,在許多方面影響他們往後對你的看法。
第1章 你窮,但不能怪上帝
窮人辯白:「要是我有錢,我也會很開心!」
當我們讚美成功的人總是充滿樂觀與積極的心態時,失敗的人會說:「他們的積極與樂觀一點也不值得奇怪,如果我一次也能賺十幾萬,我也會很開心的!」
失敗的人認為成功的人每次都賺那麼多錢,所以心態才那麼積極。這顯然是本末倒置。成功的人之所以能每次賺那麼多錢,是因為他們具有正確的心態。
一、快樂是一種心態
在許多場合,我們常會遇到一些沮喪、消極、失敗、憂鬱、破產、不快樂的人。這些人一旦有了一點幸福,就努力緊抱著那一點快樂,深怕它跑掉。還有些人,當他們自覺滿快樂的時候,就會懷疑是不是有什麼不對,擔心眼前的幸福會不會持久。
星星不會撞上月亮,月亮不會撞上太陽,太陽也不會撞上地球。同樣道理,為什麼我們的生活就不能毫無阻礙地順利進行?有人就曾這麼說:「這裡就是天堂!問題是我們一般人不懂得該怎樣去尋求各種幸福。」
有些人本來過得好好的,這種順境卻沒能持續多久。他本來過得很好,什麼也不缺,但他犯了一個錯誤 — 過於自信。他沒有為自己的幸運感謝人生,沒有踏實小心地維護他的幸福,反而讓自己輕飄飄,忘乎所以,不自覺地陷自己於逆境中。「過於自信」已毀掉許多人的前途,其傷害性不下於任何其它我們所能想到的因素。但是,很少有人檢討這一點。
上天並沒有要我們妄自菲薄,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可以自滿。很多人有這種自滿傾向而不自覺;也正因為不自覺,就很可能一蹶不振。他們受挫,失敗,卻不能正確地分析挫敗的原因。就這樣,世界上失意的人又添了許多。
有錢與否,並不能決定一個人是否快樂;物質生活的富足並不能決定精神生活的充裕。快樂是一種心態,它與金錢無關。
二、你的的自信源於你的感覺
一個人一旦穿上軍裝,就會真的感覺到自己是個軍人;一位女子為赴宴打扮得花枝招展,她也會真的感覺到甜蜜約會般的情調。同樣的理由,一個人打扮得像個經理,就會覺得自己真的是個經理,因而表現出經理的派頭與風度。
有個推銷員這麼說:「除非我看起來好像業務很好,否則不會真的感覺很好。想爭取到大訂單,就一定要感覺自己的業績很好才行。」
事實就是這樣,你的儀表會對自己說話,也會對別人說話。它可以決定別人對你的看法。從理論上看,我們應當看重一個人的內在而不是外表。但請你不要太天真,大家都是以你的外表衣著打量你,因為你的儀表是別人打量你的第一印象,而且這印象會持續下去,在許多方面影響他們往後對你的看法。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