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T 技巧訓練講義及作業單
DBT Skills Training Handouts and Worksheets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簡單卻顛覆的思辯,帶你穿越人生迷霧...自我成長書展75折起,滿額送保溫袋 👉逛逛去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內容簡介
本書獻給世界上所有認為沒人會想到他們的病人。
我曾想告訴你,我會為你練習技巧,這樣你就不必練習技巧了;
但後來我意識到,如果我這樣做,你就不能學習如何熟練技巧。
所以,相反地,我希望你善用技巧,希望你能發現這些技巧是有用的。――瑪莎.林納涵
本書包含的講義和作業單,提供給希望學習辯證行為治療(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 DBT)技巧的人。
全書有五個主要章節,每章的開始是簡介,摘要介紹講義及其目的和相應的作業單。在第一章通用技巧之後,有四大主要的DBT技巧模組:了了分明技巧、人際效能技巧、情緒調節技巧及痛苦耐受技巧,每一技巧模組都有相應的講義與作業單,與練習該技巧的說明;每個講義至少都有一個(通常多於一個)相關的作業單,以方便記錄技巧練習。
DBT技巧致力於在改變現狀及接受現狀兩者間尋求融合,教導你如何改變生命中令你痛苦和困擾的行為、情緒、想法與生活事件,同時教導你如何提高復原力、活在當下。
目錄
序言 過個值得活的且有希望的人生/劉珣瑛
前言
致謝
本書介紹
通用技巧:介紹與行為分析
通用講義
介紹講義
通用講義 1:技巧訓練的目標(通用作業單 1)
通用講義 1a:解決任何問題的選項
通用講義 2:概論:技巧訓練簡介
通用講義 3:技巧訓練的準則
通用講義 4:技巧訓練假設
通用講義 5:生物社會理論
行為分析講義
通用講義 6:概論:行為分析(通用作業單 2、3)
通用講義 7:鏈鎖分析(通用作業單 2、2a)
通用講義 7a:鏈鎖分析,一步一步來(通用作業單 2、2a)
通用講義 8:遺漏環節分析(通用作業單 3)
通用作業單
介紹作業單
通用作業單 1:使用技巧的優缺點分析(通用講義 1)
行為分析作業單
通用作業單 2:問題行為的鏈鎖分析(通用講義 7、7a)
通用作業單 2a:範例:問題行為的鏈鎖分析(通用講義 7、7a)
通用作業單 3:遺漏環節分析(通用講義 8)
了了分明技巧
了了分明講義
目標與定義講義
了了分明講義 1:練習了了分明的目標(了了分明作業單 1)
了了分明講義 1a:了了分明的定義
了了分明的核心技巧講義
了了分明講義 2:概論:了了分明的核心技巧(了了分明作業單 2-2c、3)
了了分明講義 3:智慧心:心的狀態(了了分明作業單 3)
了了分明講義 3a:練習智慧心的方法(了了分明作業單 3)
了了分明講義 4:掌握你的心:「是什麼」(What)技巧(了了分明作業單 2-2c、4-4b)
了了分明講義 4a:練習觀察的方法(了了分明作業單 2-2c、4-4b)
了了分明講義 4b:練習描述的方法(了了分明作業單 2-2c、4-4b)
了了分明講義 4c:練習參與的方法(了了分明作業單 2-2c、4-4b)
了了分明講義 5:掌握你的心:「如何做」(How)技巧(了了分明作業單 2-2c、5-5c)
了了分明講義 5a:練習不評斷的方法(了了分明作業單 2-2c、5-5c)
了了分明講義 5b:練習專一地做的方法(了了分明作業單 2-2c、5-5c)
了了分明講義 5c:練習有效地做的方法(了了分明作業單 2-2c、5-5c)
了了分明技巧的其他觀點講義
了了分明講義 6:概論:了了分明技巧的其他觀點(了了分明作業單 6-10b)
了了分明講義 7:練習了了分明的目標:靈性觀點(了了分明作業單 1)
了了分明講義 7a:智慧心:靈性觀點
了了分明講義 8:用仁慈關愛練習來增加愛與憐憫心(了了分明作業單6)
了了分明講義 9:方便法門:平衡作為之心與此在之心(了了分明作業單 7-9)
了了分明講義 9a:練習平衡作為之心與此在之心的方法(了了分明作業單 7-9)
了了分明講義 10:行中庸之道:整合正反兩極(了了分明作業單 10-10b)
了了分明作業單
了了分明的核心技巧作業單
了了分明作業單 1:練習了了分明技巧的優缺點(了了分明講義 1、7)
了了分明作業單 2:練習了了分明的核心技巧(了了分明講義 2-5c)
了了分明作業單 2a:練習了了分明的核心技巧(了了分明講義 2-5c)
了了分明作業單 2b:練習了了分明的核心技巧(了了分明講義 2-5c)
了了分明作業單 2c:練習了了分明核心技巧的記錄週誌(了了分明講義2-5c)
了了分明作業單 3:練習智慧心(了了分明講義 3、3a)
了了分明作業單 4:「是什麼」技巧:觀察、描述、參與(了了分明講義 4-4c)
了了分明作業單 4a:觀察、描述、參與的檢核清單(了了分明講義 4-4c)
了了分明作業單 4b:觀察、描述、參與的記錄週誌(了了分明講義 4-4c)
了了分明作業單 5:「如何做」技巧:不評斷、專一地做、有效地做(了了分明講義 5-5c)
了了分明作業單 5a:不評斷、專一地做、有效地做的檢核清單(了了分明講義 5-5c)
了了分明作業單 5b:不評斷、專一地做、有效地做的記錄週誌(了了分明講義 5-5c)
了了分明作業單 5c:不評斷的記錄週誌(了了分明講義 5-5c)
了了分明技巧的其他觀點作業單
了了分明作業單 6:仁慈關愛(了了分明講義 8)
了了分明作業單 7:平衡此在之心與作為之心(了了分明講義 9、9a)
了了分明作業單 7a:作為之心與此在之心的了了分明記錄週誌(了了分明講義 9、9a)
了了分明作業單 8:正向活動的了了分明記錄週誌(了了分明講義 9、9a)
了了分明作業單 9:非正向活動的了了分明記錄週誌(了了分明講義9、9a)
了了分明作業單 10:行中庸之道達到智慧心(了了分明講義 3、10)
了了分明作業單 10a:中庸之道的分析(了了分明講義 10)
了了分明作業單 10b:行中庸之道的記錄週誌(了了分明講義 10)
人際效能技巧
人際效能講義
目標與干擾因素講義
人際效能講義 1:人際效能的目標(人際效能作業單 1)
人際效能講義 2:干擾人際效能的因素
人際效能講義 2a:干擾人際效能的迷思(人際效能作業單 2)
有技巧地達成目標講義
人際效能講義 3:概論:有技巧地達成目標
人際效能講義 4:澄清人際情境中的目標(人際效能作業單 3)
人際效能講義 5:目標效能的準則:如你所願(DEAR MAN)(人際效能作業單 4、5)
人際效能講義 5a:運用 DEAR MAN 技巧面對困難的人際互動
人際效能講義 6:人際效能的準則:維持關係(GIVE)(人際效能作業單 4、5)
人際效能講義 6a:在維持關係中,多認可他人:認可(傳達理解)的層次
人際效能講義 7:自我尊重效能的準則:尊重自己(FAST)(人際效能作業單 4、5)
人際效能講義 8:評估你的選項:要求或拒絕態度的強弱(人際效能作業單 6)
人際效能講義 9:疑難排解:當你的努力無效時(人際效能作業單 7)
建立關係與結束傷害性關係講義
人際效能講義 10:概論:建立關係與結束傷害性關係
人際效能講義 11:尋找朋友並讓他們喜歡你(人際效能作業單 8)
人際效能講義 11a:找出哪些是尋找朋友並讓他們喜歡你的技巧
人際效能講義 12:對其他人的了了分明(人際效能作業單 9)
人際效能講義 12a:找出對其他人的了了分明技巧
人際效能講義 13:結束關係
序/導讀
【序言】
過個值得活且有希望的人生
劉珣瑛(馬偕紀念醫院精神科暨自殺防治中心主治醫師、副教授)
認識瑪莎‧林納涵(Marsha Linehan)教授是在二○○六年五月――當時我剛成立馬偕醫院「自殺防治中心」半年,帶著馬偕醫院精神科幾位主治醫師前往美國考察自殺防治中心,並順道參加在西雅圖舉辦的美國自殺防治學會年會。由於西雅圖大學正是大師林納涵教授辯證行為治療(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簡稱DBT)的發展地,故於該年會中聆聽林納涵教授多場演講,並於會後相談甚歡。更多研讀後,對DBT的發展背景、理論基礎、辯證策略等深感認同,特別是DBT強調實證研究、以認知行為療法為基礎、提供慢性自殺行為的邊緣性人格患者全方位整合性的治療模式等,這些都與我個人在英國博士的研究訓練背景、在兒童青少年精神醫療與自殺防治等領域的臨床經驗十分契合,故回國後決心將辯證行為治療模式引進台灣。自二○○六年九月起組成馬偕醫院「辯證行為治療」讀書會,同年十一月起我們從做中學開始了DBT的團體技巧訓練課程,持續提供DBT迄今。
在自學階段我們研讀的兩本書籍,其中之一就是本書的第一版(一九九三年出版)及林納涵教授的另一本教科書《邊緣性人格疾患的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Behavioral Treatment for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第二版手冊中也常建議讀者參閱此書)。三年後,我們得到馬偕醫院經費支持並偕同台灣身心關懷協會募款贊助,於二○○九年至二○一○年期間力邀林納涵教授本人及其團隊凱瑟琳‧考斯藍(Kathryn Korslund)博士三度來台灣,教授並督導馬偕醫院的DBT團隊。當時林納涵教授即預告本書的第二版將以全新面貌問世,且新版的編纂已接近完稿,馬偕醫院DBT團隊同仁莫不深切期盼本書的出版,因此,幾年前我就積極聯絡張老師文化公司俞總編輯,極力促成出版此書的中文翻譯,沒想到這一等就是五年之久。然而,當我看到此書原著時,方深刻體會到林納涵教授在出版本書的嚴謹態度、更可感受到她對病患的同理和尊重,及她在新書撰寫過程中亟欲傾囊傳授畢生臨床經驗的心意。新版的這兩冊書籍真的是她歷經數十年所累積的經驗傳承。當我閱讀這兩本書時,林納涵教授在台灣親自傾囊相授馬偕團隊各種DBT技巧時的景象,歷歷在目。
新版的手冊與講義及作業單,相較於一九九三年的第一版治療手冊,在各方面都有許多精進――不只內容有許多擴充,在技巧教導上也更加清楚明確,且內容涵括從理論、到實務、到研究實證,無不俱全。第一版手冊內容主要是針對有慢性自殺行為的邊緣性人格疾病患者。由於過去二十多年來,林納涵教授本人及心理治療學界所累積的臨床經驗與新的研究證據顯示,DBT不只可有效幫助門診中重複自殺的邊緣性人格患者,對於其他多種疾病的臨床族群個案(如憂鬱症、飲食疾患、酒癮、藥癮、注意力缺失過動症、情緒障礙、青少年族群、其他人格疾患等――包括在門診、全日住院、日間留院或機構個案),及非臨床個案(個案的家屬朋友、職場的員工與主管、學校等)都有許多實證研究確認其成效。故在新版的治療手冊中,除了清楚詳盡地敘述辯證行為治療的理論基礎,更整理了最近二十多年來與DBT相關的預後研究,並加入了這些新證據與針對不同族群或不同疾病或在不同治療地點所需要採用的治療策略、治療時程或新技巧。
新版本的核心技巧不單針對邊緣性人格或高自殺風險個案,也針對不同疾病族群提供新的核心技巧。由於DBT技巧不只是有助於持續情緒調節困難者,對於處在極度困難情境的人及一般人也非常有用,所以新版手冊提醒治療者教授技巧時,應在遵循DBT的原則下有其彈性及靈活性。由於我們常面對各種臨床疾患個案或非臨床族群,新版手冊所增加擴充的部分,更能幫助治療者廣泛使用此手冊。對於任何背景的心理衛生人員,情緒調節、痛苦耐受與增加人際效能等技巧,都是臨床上必須具備與熟悉的。
新版手冊結構嚴謹,包含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五章)以最新的研究與臨床實務為基礎,提供充足的資訊,幫助讀者了解DBT,及DBT技巧訓練的完整課程。包括第一章先介紹使用DBT的合理性,簡述DBT相關的研究(第一章)及討論技巧訓練的實務層面與特定架構(第二到五章):包括規劃技巧訓練課程(第二章)、建構課程並展開技巧訓練(第三章)、DBT技巧訓練的目標與程序(第四章),以及將其他的DBT策略與程序運用於行為技巧訓練(第五章)。第二部分(第六~十章)則是教導特定技巧的詳盡指南,除了延續第一版四大技巧(了了分明、人際效能、情緒調節、痛苦耐受),更加入許多新技巧及臨床案例說明。各章節中也說明何種行為技巧要給怎樣的個案使用,及如何教個案使用技巧。
新版中厚達數百頁的「講義及作業單」,是林納涵教授為治療者重新整理各種技巧的講義、指導語及教學筆記,並提供治療者可以選用的各種作業單。這些上課筆記、講義、作業單等,在過去二十多年來歷經許多治療者使用過、改版過、擴充成目前新版本詳盡的治療講義與作業單,提供治療者在執行DBT技巧訓練時非常完整的資源與工具,我強烈建議《DBT技巧訓練講義及作業單》應與《DBT技巧訓練手冊》一起購買,兩者合併閱讀將可增加學習效果。
本書手冊與講義及作業單兩者相輔相成,對於初學者或已經是DBT治療師,都是非常有用的工具書,因為教學筆記撰寫得非常清楚,所引用的許多例子非常實用,我個人也從其中獲益良多。個人期望藉由出版本書的中文版本,有實證支持的DBT模式能進一步在華人心理治療領域中推廣。事實上,本書也是不同領域背景的心理衛生專業人員應具備的教科書,因為本書對於任何背景的心理衛生人員都是非常有價值的資源,不論他們是否為辯證行為治療師。深切期待此書的中文版本能幫助更多華人社會的心理衛生人員或治療者,教導他們自己或他的個案們生活中所需要的各種技巧,過個值得活且有希望的人生。
試閱
本書包含的講義和作業單是要給學習辯證行為治療(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 DBT)技巧的人。DBT 技巧訓練的總體目標是幫助你提高韌性,並建立一個值得活的生活體驗。DBT 技巧致力於,如何在改變現狀及接受現狀兩者間尋求融合,教導你如何改變生命中令你痛苦、困擾、不想要的行為、情緒、想法與事件,同時教導你如何活在當下、接受事實。DBT 技巧有不同的模組,沒有任何一個訓練方案會涵括本書所有的講義和作業單。技巧訓練師或個別治療師/個案管理師將會根據你的特定治療方案,引導你學習適當的講義和作業單。
本書結構
本書有五個主要章節,每章的開始是簡介。在第一章通用技巧之後,有四大主要的 DBT 技巧模組:了了分明技巧、人際效能技巧、情緒調節技巧及痛苦耐受技巧。每個技巧模組中都有專門的講義和作業單:每個或每組技巧都有一相應的講義與練習該技巧的說明;幾乎每個講義都有至少一個(通常多於一個)相關作業單來記錄技巧練習;每一章節的介紹概述講義及其目的和相應的作業單。
通用技巧:介紹與行為分析
在介紹時,本書將介紹 DBT 和技巧訓練的目標,並鼓勵你找出自己的個人目標,也將介紹特定治療方案的治療形式、規則和會談次數。通用技巧章節的講義和作業單涵蓋技巧訓練的目標、準則、假設和 DBT 的生物社會理論(biosocial theory)。生物社會理論用來解釋何以有些人覺得管理自己的情緒和行為是具挑戰性的。本節也包括兩項行為分析技巧的講義和作業單:鏈鎖分析和遺漏環節分析。這些技巧常在個別 DBT 中教導,也可能在技巧訓練中的任何時間點教導。
本書結構
本書有五個主要章節,每章的開始是簡介。在第一章通用技巧之後,有四大主要的 DBT 技巧模組:了了分明技巧、人際效能技巧、情緒調節技巧及痛苦耐受技巧。每個技巧模組中都有專門的講義和作業單:每個或每組技巧都有一相應的講義與練習該技巧的說明;幾乎每個講義都有至少一個(通常多於一個)相關作業單來記錄技巧練習;每一章節的介紹概述講義及其目的和相應的作業單。
通用技巧:介紹與行為分析
在介紹時,本書將介紹 DBT 和技巧訓練的目標,並鼓勵你找出自己的個人目標,也將介紹特定治療方案的治療形式、規則和會談次數。通用技巧章節的講義和作業單涵蓋技巧訓練的目標、準則、假設和 DBT 的生物社會理論(biosocial theory)。生物社會理論用來解釋何以有些人覺得管理自己的情緒和行為是具挑戰性的。本節也包括兩項行為分析技巧的講義和作業單:鏈鎖分析和遺漏環節分析。這些技巧常在個別 DBT 中教導,也可能在技巧訓練中的任何時間點教導。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