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生命?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法國哲學家保羅-安托萬·米克爾(Paul-Antoine Miquel)藉由《什麼是生命?》一書,來探討為什麼有機體生命擁有基因?單單提出這個問題,已經使我們的思維與生物學探討問題的角度大有不同,並且引導我們開始討論「什麼是生命?」的大哉問,開啟有關於「生命起源」的辯論。這個辯論非常重要,如果生命是一項歷史事件,那麼首先我們可以說,生命不僅止是表達生物永恆本質的屬性組合而已。如果生命有一個起點和一段歷史,那麼我們就可以找到方法,解釋這些屬性的來源。
生命本身不斷變化,不僅在自我的意識中、甚至在在物理世界中也展現了綿延的特性。但生命本身受到物質上的限制,因此我們必須探究:其存在的憑藉是什麼?若依照柏格森所言,「生命面對其欲達成的目的時,永遠有所欠缺」,這代表造成「欠缺」的限制並非偶發性、而是本質性的。
目錄
序
第一章 生命物質與無生命物質- 一個古老的哲學問題
生命難道只是遺傳資訊嗎?
薛丁格的魔幻水晶
麥爾的目的論
莫諾與生物符號的任意性
結論
第二章 生命與天擇假說
從天擇的基本定理到適應性景觀
史都華.考夫曼的NK模型
第三章 生命的起源
基因之謎
複製、轉錄和轉譯的問題
第一個生殖邏輯模型帶給我們的啟示
第四章 基因如何進化?從分子遺傳學到生物組織相互作用的動態
結論
相關文獻節選與作者評論
文獻節選一
文獻節選二
作者評論
序/導讀
推薦序
顧忠華/開學文化出版社發行人
想知道「什麼是生命?」,其實是人類自古以來不斷追問的問題,尤其是各大宗教以及任何重要的思想家,都提出過種種解答,但也從來沒有真正解決過人們心中的疑惑,理由很簡單:「生命」的概念涵蓋了太複雜的意義,就算由個人的經驗切入,也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和情境條件下,會產生非常迥異的問題意識和回答內含。
不過,時至今日,各式各樣的提問方式大都無法迴避最基本的科學常識,也就是說,日新月異的科學研究,已經徹底改變了我們對於所有問題的「解謎」模式。也就是說,人類早期有五花八門的想像空間,可以依據神話、傳說、預言、冥想、乃至神聖的經典所提出的解釋,在經過現代科學的「解除魔咒」(Entzauberung,德國社會學家Max Weber用語)之後,往往會經不起檢驗,而無法滿足現代人對於知識「客觀性」的要求,必須重新提出一套與時俱進的解法。
在這樣的前提下,本書針對「什麼是生命?」的論述,即使一開始引用了20世紀初「生命哲學」代表者柏格森的哲學思考,以闡述生命在時間和空間中的表現形式,同時也強調了物質對於生命的重要性。只是作者接下來轉向了當代的「生命科學」研究成果,其中不再夾雜所謂的傳統形而上學術語,甚至就作者看來,柏格森仍是屬於「直覺式」來探討生命的學者,其最大貢獻,是結束了「本質主義的詰問」。作者聲稱「生命什麼都不是,這是我閱讀柏格森時,學到的基本要素之一。我們最好嘗試提問:生命從何而來?」
於是本書的主要論證,幾乎完全圍繞著有關基因科技、遺傳學、以及細胞演化邏輯…等等領域,試圖從生命最底層的物質特性來處理「什麼是生命?」大哉問。讀者或許不很習慣這種回答方式,但是以作者的構思,他應該是考量了有關「生命」這個議題的本體論、知識論、和方法論後,方才對本書寫作策略作出了如此選擇。
在閱讀本書時,也請讀者們理解法國這家出版社規劃「什麼是…?」系列,乃是為了法國的高中生準備「哲學會考」,這項會考在高中畢業時舉行,無論唸何種高中,包括技職體系,都必須參加,而考試的格式除了申論題外,還有就是選定某幾段文本,由考生加以詮釋並評論。亦因此,此一系列的作者皆會附上他所選的兩段文本,進行解讀以作為範例,提供答題參考。
我們從作者選的兩個文本,一是薛丁格,另一位是阿特蘭,即可看出作者的論證依據所在。薛丁格是量子物理學家,曾提出「薛丁格的貓」來解決物理常識的矛盾,1933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阿特蘭則是生物學家,專精領域為自我組織、複雜性/湧現理論等,本書作者引述他的觀點,定義「生命」可視為是一個「生物化學網絡的動態系統」。
由此可知,本書的重點在於釐清生命現象在物質層面的科學發現,而我們必須承認,這個領域的研究成果應用在醫學方面,基本上不斷改變了我們對於「生命」的認知和態度。譬如人類壽命的延長,直接影響到社會行為模式和資源分配,所以將這個面向的知識結合到當代的「哲學思辨」,誰曰不宜?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