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沒有人知道死亡在何時、在哪裡等我們,
此生,你準備怎麼過?
這是一份活著的待做清單提議,來看看有沒有你一直想去做的;你與我、我與他,我們都要把握人生喔!
本書曾獲許多學校老師大力推薦。書名聽起來也許晦氣,卻以極度悲觀的角度演繹出一個必須樂觀的人生觀,內容包括:
99則發人省思的名人哲語
99個感人至深的小故事
99篇想與你分享的生命心情
我們活著,然後一直奔赴終點
時光不會為你停留,所以我們要有意識的活每一刻(握拳)
好評推薦
※家醫科暨安寧緩和醫學專科醫師、作家、大專講師 許禮安 專文推薦
※五年級知名作家、臼井靈氣師父、《心靈樹卡:占卜‧療癒‧靜心》作者 鄭栗兒 真誠推薦
目錄
1 一個人的修身養性
1 記錄自己的生活
2 訂立人生計畫
3 立下遺囑
4 寫自傳
5 檢討過去
6 重回童年居住地方
7 尋找失落的童心
8 保持快樂的心情
9 幽默看待人生
10 找尋生命中的導師
11 挑戰自己的極限
12 改掉不好的習慣
13 懂得謙遜
2 學到些什麼
14 虛心學習
15 每天閱讀十五分鐘
16 重看最喜歡的一本書
17 注重自我形象
18 努力充實自我
19 培養個人興趣
20 學會一種樂器
21 學幾道拿手菜
22 一個人去旅行
23 親手播種、收割
24 為自己種一棵樹
25 自我激勵
26 堅持自我信念
27 維持你的尊嚴
28 信守承諾
3 人生的節奏
29 放慢生活步調
30 珍惜當下
31 挑戰困難
32 學會適應壓力
32 實現願望
34 體驗失敗的滋味
35 做事全力以赴
36 勇於改變現狀
37 美化家中擺設裝潢
38 碰碰運氣
39 在報刊上投稿
40 為健康投資
41 跟往事道別
42 感悟生死
43 編織一個美夢
44 重整人生方向
45 踏實活每一天
4 人與人之間
46 得到真正的友誼
47 與陌生人聊天
48 交一個外國朋友
49 尊重你的對手
50 表達心中的感激
51 向你傷過的人致歉
52 不吝嗇待人
53 寬恕他人
54 熱心幫助他人
55 誠心讚美他人
56 要相信他人
57 學會說「不」
58 學習溝通的藝術
59 學習與他人合作
5 感情的宣洩
60 選擇熱愛的工作
61 跟心中的偶像見一面
62 大聲說出你的愛
63 轟轟烈烈愛一次
64 至少浪漫一次
65 傾聽嬰兒的啼哭
66 做孩子的榜樣
67 為父母按摩
68 多陪陪家人
69 常回家看父母
70 維持美滿婚姻
71 找回失去的朋友
72 拜訪你的恩師
73 送一份最貼心的禮物
74 珍藏紀念性物品
75 體驗送別的心情
6 世界的脈動
76 做一次公開表演
77 參加遊行狂歡
78 嘗遍美食
79 體驗鄉間生活
80 傾聽大自然的聲音
81 學習賺錢的本事
82 親手賣出商品
83 創業一次
84 憑弔歷史遺跡
85 看一次日出或日落
7 做為世界公民
86 做志工工作
87 為慈善募款
88 做動物的朋友
89 迎接新年的來臨
90 做個環保主義者
91 參加體能或智力競賽
92 體會苦難生活的滋味
93 在陌生環境中謀生
94 在曠野中露宿
95 到異鄉作客
96 到遠方旅行
97 換個角度看世界
98 享受網路世界帶來的便利
99 觀察眾生百態
序/導讀
作者新序
從這一刻開始,展開你的奇幻人生!
一晃眼,《死前要做的99件事》距離最初出版,已經過了十年!十年九十九件事,到底完成了幾件呢?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訂出了九十九件事後,便束之高閣,直到編輯說,書要改版重新出了,要寫新的序,我才再度翻閱自己十年前訂下要做的九十九件事。
十年,一個嬰兒都已經可以長大到唸國小三年級了,十年後,當我逐條看著自己條列的表,才發現這十年自己的改變,還有世界的改變。有些當年覺得很想做的事,如今再也找不回那樣想做的心情,可以直接畫線刪除;有些沒有特別去做的事,竟然莫名其妙完成了,或者人生也正朝著那個方向走;再有些是當年想都沒想過要做的事,現在竟然變成生命中頭號重要想去完成的事;最後有一些是永遠消失再也不可能去做的事。回頭看夢想,這也才真正明白了,什麼是青春,什麼是成熟,什麼是再也回不去的人生。
先來說說最莫名奇妙又神奇完成的一件事,是我列表上的第七十二件事。那應該是二○一二年底的某一天晚上,在印度佛陀成道的聖地菩提迦耶的德噶寺發生的。那天晚上,我才剛跟朋友坐人力車回到寺院的旅館,進門沒多久就看到一個人往我們的方向走過來,他正要走出去,這時我的朋友喊了一聲:「梁朝偉耶!」然後我看了他,梁朝偉也看了我,接著我的第七十二件要做的事「讓梁朝偉的電眼電到一下」,就這樣完成了!但是從此,梁朝偉的電眼魔力就消失了,我沒有如自己預期的讓梁朝偉看了一下就心花怒放,電到死死昏昏去,而是鎮定的看著跟螢幕裡「長得」一樣的梁朝偉,相視,擦身而過。
然後是一些本來並不覺得有可能會去完成純屬夢想的事,竟然比其他事率先完成了,或近乎完成了。比如第五件事「去外國唸書」,第三十五件事「到各個地方去居住」,第九十二件事「參加國際志工的服務」。人生的轉折真是很奇妙的,寫的當時,從沒想過寫完五年後我會留職停薪一年,去從沒想要去的印度教中文當志工,也沒想過在印度一年後回來,我會下定決心離開工作了十年的出版社,從此當一位自由的文字工作者,靠著微薄的工資養活自己與旅行,過著自己十年前從沒有想過的人生。
由於我的青春時期常常處於一種心想事不成的挫折感中,所以其實我一直不太相信什麼「吸引力法則」,但是現在回頭來看看十年前寫下的九十九件事,即便我沒有真的設定時間執行它,或者也可以說根本沒有耗費任何力氣或精神在做這些事,但有些事就真實發生而且自然完成了!就像《祕密》一書裡提到的:「藉由你的思想傳送的畫面,可不是客廳電視機裡的影像,而是你的生命畫面!你的思想產生了頻率,於是它們吸引該頻率上同類的事物,然後傳送回到你身上,變成你的生命畫面。」
此刻,你的生命畫面是什麼?是不是生活裡總有一些小小的遺憾,一些想做卻一直沒去做的事?那些事真的這麼難嗎?還是只是懶惰,無力改變,或是莫名的擔心、害怕?如果你知道明天將是你人生中的最後一天,你還會有這麼多藉口不去做嗎?
其實,我們總是活在永遠有明天的假想當中,活在「以後」的人生。退休以後我要去旅行,賺到一千萬以後才要退休,買了房子以後再換工作,這陣子忙完以後才回家,事業有成以後再結婚……我們委屈了現在的自己,放棄追求夢想,放棄「現在」的人生,過著身不由己的生活,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都覺得還有以後。大家都知道無常的道理,但很少有人在生活裡實踐。二○○四年寫這本《死前要做的99件事》時,父親才過世不久,那是我生命裡第一次真正知道死亡。以往死亡總像以後才會發生的事,那是第一次死亡在我面前發生,一瞬間,一個呼吸,它就發生了,而你卻一點都無能為力的看著它發生,帶走你最愛的人。父親走後,有好長一段時間,我總想著那天從早到晚發生的每一件事,想著如果知道那天父親會走,我還能為他做更多什麼。今年二○一五年,我自己也遇到了兩次大災,一次是年初在尼泊爾發生的大地震,當時我就在災區加德滿都,一個人在劇烈搖晃的房子裡。另一次是最近才發生在臺灣高速公路上貨車追撞巴士的大車禍,這場車禍造成司機跟一位乘客當場死亡,以及十三位乘客受傷,而我當時就站在巴士前方不遠處,目睹了一切。
這兩場意外,雖然我都幸運的大難不死,但是在面臨知道自己有可能馬上死亡的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什麼是心願未了的感受。如果我在那一刻真的走了,會留下多少的遺憾?是不是真的能走得無牽無掛放下一切?還是魂魄仍然執迷的徘徊人間不肯離去?說到死亡,我們總是認為很悲觀,很消極,很忌諱;其實面對死亡,真正了解死亡是隨時、隨地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你才會真的開始積極面對人生,活在當下,而不是活在以後。
《死前要做的99件事》已經出版十年了,沒想到還能再改版,據說佛教中很多修行人都是在床前貼一個「死」字,用來提醒自己對死亡的觀修而精進修行。本書裡面的九十九件事,是用來提醒我們,生命除了工作賺錢外,還有很多值得去做的事。期待本書能對你有所啟發,也希望無論如何,要試著去寫下來自己想做的事,即使沒有辦法想到九十九件事,但有五件、十件也都是極好的,「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你完成。」從這一刻開始,展開你的奇幻人生吧!
文/賴純美
推薦序
每夜抱著必死的決心入睡
人不是身體垮了才會死,有時候,摩天大樓和地球會先垮掉!
這七年來,我在高雄市張啟華文化藝術基金會開班授課,關於安寧療護、生死學、生命教育、預防保健等等。兩年前,受邀回母校高雄醫學大學開選修課「生死學與生命關懷」,已近第四回合尾聲。我從事安寧療護工作滿二十年,讀過很多生死學相關書籍,也寫過、出版了十幾本書,陸續舉辦各種生死與安寧讀書會,繕打了不少讀書摘錄、寫了些許讀後心得,放在部落格和臉書上分享,算是順便推銷這類書籍。
因為《死亡大事》讀書摘錄而牽連的緣分,我接到好讀出版社編輯來電邀約,要在一週內完成《死前要做的99件事》(新版)推薦序。我一向服膺老師說的話:「有求必應」,是要對方「有求」,然後我們盡量「必應」。我有很多事情想做,暫時還不能死,《死前要做的99件事》對我是很好的提醒和參考,雖然這輩子不可能完成那麼多事。
一般人都誤以為身體垮了才會死掉,於是「自認為身體還健康,我又不是末期病人」,而沒有警覺。可是,從臺灣九二一地震、美國九一一事件、日本三一一海嘯,我們可以知道:有時候摩天大樓和地球會先垮掉,而且在天災地變與人禍戰爭中一次死掉的健康者更多。我經常說:「每個人從一出生開始,就應驗了霹靂布袋戲那句名言──『一步一步踏入死亡的界線』!」
需要做死亡準備的不只是末期病人,其實是所有的健康者!
二十年前,曾有朋友跟我說:「假如我癌症末期,希望主治醫師不要跟我講病情。」我說:「那你怎麼做準備?」她想了一下說:「那就請主治醫師跟我說:『你可以開始去環遊世界了。』這樣我就知道了。」我笑著回她:「你笨蛋啊!現在身體還健康,不趕快去環遊世界,等到癌症末期,還有體力去環遊世界嗎?」現在想起來,恐怕連臺灣環島都做不到吧!
我某次回母校高醫(醫院)對大約兩百位護理人員演講,故意提問:「假如有人告訴你,你的生命只剩下三個月,還會留下來繼續做你現在工作的人舉手?」結果竟然零個。於是我說:「看來這家醫院對員工非常不好!」臺下哄堂大笑(無奈)。我接著說:「這表示你現在所做的事情,並不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問題是沒有人會提醒你:到什麼時候,會只剩三個月可以活。」
我在「生死學與生命關懷」課程給大學生的作業題目是:「假如你的生命只剩三個月,你想要做些什麼事、過什麼樣的生活?」多數大學生都是:環遊世界、陪伴家人、吃美食、寫自傳、去冒險(如高空彈跳)等等。麻煩的是:他們都以為生命最後三個月可以行動自如,極少人想過,萬一是臥床、甚至接著呼吸器到死。重要的是:為什麼要等到生命只剩三個月才去做呢?這些事情平時就可以做啊!
沒人敢給我們掛保證:你今天睡著,明天一定會醒過來!
我演講生死學相關題目時,偶爾會問更刺激的問題:「假如今天上床睡覺,就再也醒不過來,還敢上床睡覺的人請舉手?」多數人都神色驚惶,因為從來沒想過這件事,當然不能睡也不敢睡啊!通常只有少數人敢舉手,可是有人的理由竟然是:不睡怎麼行,還是要睡覺啊!我們每夜可以很安心的、敢上床睡覺,其實是誤以為明天早上一定會再次醒過來。佛教師父說:「明天或無常何者先到?誰也不知道!」因此從今以後,每天晚上要抱著必死的決心上床,就算睡死了都不覺遺憾!
我曾經有段時間不敢搭飛機,因為臺灣連續好幾年鬧「機瘟」,我年初剛想今年應該會沒事,隔不久就有飛機掉下來,此後不敢亂想。有人笑我:「你在做安寧療護,看過那麼多死亡,自己還會怕死?」我回話:「我是怕,本來是我的報應,卻要連累兩百人陪葬。」飛機掉下來那一瞬間,你在死前連這件事都做不到:「跟親
試閱
引言:
我願意回故鄉,重返舊家園;眾親友聚一堂,重享從前樂。
──安東尼亞.德弗札克(捷克音樂家)
內文1:
文壇暱稱為「林先生」的作家林海音,有著海峽兩岸的鄉愁,以《城南舊事》聞名兩地,在臺灣出生,北京長大,既精通臺語,又擅標準京片子,身為頭份望族之後的林海音,出生於大阪,三歲時返回父親的故鄉頭份,五歲時被父母帶往北京,在北京度過了二十五個年頭,林海音懷念北京之情,從她大量描寫記憶北京的人事物可以窺得部分,許多人在林海音的小說裡才認識了「驢打滾兒」、「蟹殼黃」等北京小吃食,在她筆下,好像還可以在胡同和四合院裡看見小女孩英子與奶娘宋媽活靈活現的身影。
林海音也說過:「臺灣是我的故鄉,北京是我成長的地方。總希望有一天,噴射機把兩個地方連接起來,像臺北到臺中那樣,朝發而午至,那時就不會有心懸兩地的苦惱了。」
一九九○年五月,林海音又回到了北京,探望那些已經凋零的親族,並走訪當年英子就讀的小學,講到自己上學時的模樣與老師上課的神態,已經七十二歲的林海音步履不再緩慢,彷彿童年時的英子重現,她那爽朗的京片子在偌大的迴廊裡迴響著:「當年我……」話語裡有著錯綜複雜的情緒。
之前她曾經說過:「沒有了城牆,我回北京去做啥呢?」但童年的力量那樣強大,讓她無法扼抑地想再見到北京紅葉、帶著鈴鐺的小驢兒、充滿人情味的街頭巷弄,雖然北京的城牆不再,親戚朋友也流離失散,但四十三年的兩地相思,終於在此時得到了紓解。
內文2:
海峽兩岸,因為政治的關係,很多人小時候離開故鄉,就一輩子沒能再回去,而他們這一輩子心心念念的,總是故鄉的種種。
陳芳明,當年在海外寫政論文章,因此被列為異議分子,年輕時出國留學,卻被迫不能再回國,直到臺灣解嚴後,他透過許多人的努力,終於在二十幾年後再度獲准回到臺灣。當年出國還是年輕黑髮的青年,一九九七年回到臺灣,父母老了,他也步入中年,頭髮花白,真是情何以堪。看電影《高山上的世界盃》,一群被迫從西藏流亡到印度的喇嘛,在印度過著刻苦的生活,他們常想起在西藏的種種,有一次大師兄要去請示住持關於年輕喇嘛想看世界盃的事,怕他們因此而荒廢學習,住持卻突然跟大師兄說:「我想我再也回不去西藏了,所以準備放棄對西藏的思念,你想這些年輕喇嘛有機會回西藏嗎?」
有些人一輩子沒有離開過故鄉,有些人在外飄泊以後還是覺得故鄉好,有些人老了決定再回到故鄉定居,離開的你,再回到故鄉會是什麼樣的心情呢?我想,除了人事全非的慨嘆之外,還有那一段曾經單純的年代,讓人不自禁再次純真地感動。
死前要做的第13件事:懂得謙遜
引言:
智慧是寶石,如果用謙虛鑲邊會更加燦爛奪目。
──馬克辛‧高爾基(俄國作家)
內文1:
蕭伯納自蘇聯訪問返國,朋友想知道這個妙人在蘇聯碰到什麼有趣的事情,因此大家都跑到他家裡來,簡直是高朋滿座。
但蕭伯納除了談自己此行的心得外,還說了另一個故事:「蘇聯那裡有個小女孩聰明得不得了,有天我在街頭碰到她,因為這女孩又活潑又伶俐,我實在滿喜歡她的,就跟她多玩了一下,臨別時我跟她說:『你回去告訴媽媽,你今天跟世界聞名的蕭伯納玩。』」蕭伯納看看朋友問道:「你們猜那女孩會怎麼說?」
朋友們什麼意見都出來了,有人說小女孩一定會覺得很榮幸,然後感謝到底,還有人說,能跟大劇作家玩,真是八輩子修來的福喔!
「哈哈哈,你們都猜錯了。」蕭伯納說,「大概是我太傲慢了,那小女孩竟然學我的口吻,對我說:『你回去告訴你媽媽,說今天跟你玩的就是蘇聯姑娘某某。』」
結果在場的朋友先驚訝地「啊」了一聲,頓時大家哄堂大笑了起來。
「不論有多大成就,都應該平等看待所有人,得時時保持謙遜哪!」蕭伯納感慨地說,「這就是那女孩給我的教訓。我這一輩子都不會忘記她。」內文2:
達賴喇嘛兩歲時,就被認證為十三世達賴喇嘛轉世,成為達賴第十四世。十四歲時,有一天攝政上完課後嚴厲地責罵他:「就算你的證量如天神一般,你的行為也必須順應人類。」
曾經造成收視熱潮的韓劇《大長今》主角長今,經過一番波折後,從宮女變成醫女,醫女受訓期間,必須通過醫官的考試才能拿到醫簿成為正式醫女,但只要醫官在受訓期間給她三個「X」,就必須退訓,連醫女都當不成。長今因為聰明又努力,一直都表現良好,但在第一節課的時候,就被醫官老師打了一個X,原因是她還不是醫女卻幫人治病,老師認為她自視太高,所以給她一個X;另一次考試是要分辨各種藥的特性,區分藥材,長今很容易就區分了藥材特性,寫完交卷,但這一次,長今還是得到一個X,原因是每一種藥都不能絕對地區分,而是要依各個病患的狀況去調整。長今原先無法理解為何老師會給她X,去找老師後,才真正瞭解,老師是要她知道,聰明努力並不是當醫者的條件,醫者最重要的是仁心,是要虛心細微去觀察,而不是傲慢地憑著聰明才智而忽略了病患的症狀,更不能自恃自己的醫術高明,而草菅人命。
人常常因為名氣或是被人吹捧忘了自己是誰,即使證量如天神一般的達賴喇嘛,都被要求行為必須順應人類,更何況是一般人呢?「滿招損,謙受益」,懂得謙遜的人才是真正有實力的人。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