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出好人緣:謝震武的獨門說話術(暢銷慶功版)
全台灣說話最得體的名人謝震武,公開傳授贏得好人緣的獨門方法!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簡單卻顛覆的思辯,帶你穿越人生迷霧...自我成長書展75折起,滿額送保溫袋 👉逛逛去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內容簡介
暢銷慶功全新封面改版!
★《Cheers》雜誌票選「說話最得體的名人」第一名
★各大電視台第一指名知性節目主持人
★理性嚴謹、專業誠懇、內外兼修好形象保持人
教你學會如何用耳傾聽,說得好聽,贏得人心。
全台灣說話最得體的名人謝震武,公開傳授贏得好人緣的獨門方法!
你總是說錯話,讓人退避三舍嗎?
當處在陌生環境中,你總是默默躲在一旁,找不到人說話嗎?
你知道其實隨便罵人也算犯法嗎?
謝震武教你如何學會傾聽、思考、不直覺,說話禮貌、圓滑、不傷人;
把話說得漂亮,不會不小心觸法,讓新朋友、舊同事、長輩、晚輩統統喜歡你。
初次見面的人該怎麼打破僵局?
如何當個受歡迎的客人?
當朋友遇到瓶頸時,如何安慰他們?
說話反擊,如何能贏又不犯法?
想轉職,怎麼說,主管不會生氣?
以上答案,都在謝震武的獨門說話術中。
三招應對說話術
狀況:朋友兒子考大學,多半人會問:「大學考得怎麼樣?」
第一招:考上不錯的大學。
稱讚他:「不錯的學校喔!不簡單,真是虎父無犬子,爸爸有成就,兒子也很棒!」
第二招:考上十幾、二十分就能上的大學。
鼓勵他:「上了大學,好好學點東西啊!」
第三招:一所大學都沒考上。
安慰他:「耽誤一年又沒有關係,重點是要好好考一個自己喜歡的科系,未來才重要。不然你問你老爸,他大學那一兩年在幹什麼,他一定也不知道。」
同樣的關心,不同的表達;讓我們一起把話說得有心、有理、有效果。
影音介紹
目錄
第一章:說好話贏得好人緣
01學說話之前,先學會聽話
02小心說話 一字千金
03笑話拉近彼此的距離
04說故事高手
05如何當個受歡迎的客人
第二章:說話的藝術
01找話題破僵局
02不要憑直覺說話
03如何開口說不?
04金錢與人情的兩難
05好久不見,你好嗎?
第三章:談判權利學
01討價還價不吃虧
02人生的意外
03為自己的權益奮戰
第四章:上班族的生存之道
01老闆就可以任意罵人嗎?
02資遣與慰留話術
03電子溝通陷阱多
04小員工的說話術
05道歉的哲學
06相信我,我值得信賴
07團隊提案的默契
08拉近和客戶的距離
第五章:新鮮人面談守則
01第一次面試
02天哪!當時好糗
03面試必考題
第六章:主導談話大局
01臨場反應考驗主持功力
02今晚誰當家
03 Live節目最刺激
第七章:你也可以是朋友的心理諮商師
01你倒楣,我比你更倒楣
02失戀、失業、失意
第八章:甜言蜜語話情人
01紅男綠女訴情衷
02老夫老妻話溝通
第九章:哄小的,逗老的
01寶貝學說話
02說話訓練班
03管教孩子有原則
04來不及說的愛
試閱
我告你公然侮辱
前一陣子,有一家公司老闆在開會時公然辱罵員工:「你是豬腦袋啊?連這些東西都弄不好。」沒想到員工竟然將這一段話錄音,成為呈堂證供。最後老闆不僅被告,還得被罰錢。
最近不少新聞節目都拿這些案件當作新聞,但對我們而言,這些根本不是新聞。我如果將最近成立的毀謗或是公然侮辱的案件收集起來,大家可能都會嚇一大跳,原來這麼多啊!
長期以來,很多主管都被教壞了,以為主管就有權力可以罵人,而且愛罵什麼就罵什麼。主管絕對應該教人,但不一定可以罵人,責罵下屬一則難堪;二則效果有限,有時還得擔負其他風險,運氣不好還會被告。
以教導取代大聲責罵,就消極面來講,這是主管自保的方法;就積極面來講,自古說,帶人帶心,強將手下無弱兵。但這絕不是你天天粗言大罵部屬,就可以造就出來的強兵。
難道,身為主管就只能忍氣吞聲,對無能的員工完全莫法度嗎?當然不是!主管當然可以責罵屬下,但須要有技巧。基本上,能不罵人就盡量不要罵,非不得以一定要罵時,也要用反話罵人,也就是所謂的「反諷法」。
聰明的反話罵人法
「死三八」、「狐狸精」這些經常被拿來作為罵人的詞句,大家都覺得這只不過是隨口說說,也不會掉你一塊肉,其實已經構成刑法上的毀謗或是公然侮辱。大家對自己日常生活用語的觀念,實在有必要做很大的調整。信口拈來隨口一句,都可能被告,話在說出口之前,的確應該好好拿捏。
很多人喜歡罵人「豬頭三」或是「白癡」,心想:拜託!這又沒有什麼大不了的。自己身邊或是電視上,幾乎一天到晚都有人罵這些話,真的要告,恐怕告不完。如果你心裡存有這種天真的想法,那你可得小心了。
你罵人可能會被告,但同樣是罵人,我不會被告,為什麼?如果你罵人豬頭三、白癡,一旦被告,罪名一定成立,因為你罵人只是為了出一口氣,讓自己爽一點而已。如果重點只是要講到「豬頭三」、講到「白痴」,為什麼不用反話罵呢?
「對啦!我也不能說你是豬頭三,我也不能說你是白痴,但是你這件事情做得實在是……」
這就是反話罵人法。用反話罵人基本上比較不容易被告,「不能說你是豬頭」這種說法,罵也罵了,但對方沒辦法告你,因為我又沒有說你是豬頭三或是白痴。對方就算想告也告不成。
有一次我到法院開庭,那是一個刑事法庭的案件。我的當事人做了一些事,那件事情涉及兩造利益的問題,檢察官起訴我的當事人很重的罪,因為他認為我的當事人圖利一方。
說實在的,那件事情有點弔詭,根據證據顯示,應該沒有這回事,因此我在庭上說:「我先強調下面那句話不是事實,它只是為了突顯其矛盾性。檢方說我們當事人做了這個決定,有圖利左邊這一邊。那麼,依照同樣的邏輯,如果檢察官你起訴了我們這一邊,我是不是也同樣可以說,你圖利了另外一邊。這不是一樣的道理嗎?你不能因為一個決定,就直覺認為有圖利的問題,必須再檢視其他證據。我再強調一次,我剛才所說的不是事實,我只是想突顯這個矛盾性而已。」
當時我們這邊的被告有很多人,其中有一位不是我的當事人。當我講完以後,那名被告一副得到有力支持的樣子,大喇喇地站起來說:「對啊!我就覺得你們檢察官也很有問題,你們根本就是拿人家的好處……」話才一出口,檢方當場立刻說:「記名筆錄,我要告你。」
這時候法官開口了:「你跟人家謝律師比什麼,人家在邏輯上,就已經告訴你不是事實,只是為了突顯矛盾。你跟人家學什麼,東施效顰的結果,你就是要挨告。」
那位被告所講的和我講的內容,某種程度是要突顯同樣的問題,只是他不會拿捏尺度,最後結果大不相同。關起門來不公開
也許有些人會認為,我是律師,受過專業訓練,說話都會經過三思。但是一般主管通常都覺得,罵員工是天經地義的事,如果不得不罵,究竟還有什麼方法可以避免罵人罵到被告呢?
當你想罵人時,先回房間去,這在任何吵架都適用。罵人要搞清楚罵人的場合,否則容易構成公然侮辱罪。不過,既然叫做「公然侮辱」,意思就是公開罵人。三人以上為「眾」,如果你把門關起來,裡頭只有你們兩個人,那麼,不管你怎麼罵他,都不會有「公然侮辱」的問題。
另外,罵人盡量不要涉及人身攻擊的形容詞。很多人把人身攻擊的話語當成家常便飯,「豬頭」、「豬腦袋」這樣的字眼聽來稀鬆平常,如果不懂得罵人的「眉角」,就連罵人「死胖子」,都可能構成毀謗或是公然侮辱罪,因為「死胖子」是個侮辱詞。
其實,即使不用情緒性的字眼,依然可以把人罵得狗血淋頭。我在指正公司員工的錯誤時,絕對不會用情緒性字眼,因為情緒性字眼通常會涉及公然侮辱和毀謗。例如公司的律師如果訴狀寫得真的很糟,我會對他說:「你寫出這樣的東西,我真懷疑你當初是怎麼考上律師執照的。」對一個律師而言,這樣已經算是很嚴重的指責,夠令他難堪了。
其次,我盡可能用自己的角度去陳述問題。「如果是我,我會怎麼做……」譬如我們跟客戶之間,有時會有一些信件或是電話來往。在訴訟期間,律師講幾句話,對客戶會產生心靈安慰的效果。但有些律師因為個性的關係,不習慣這樣做。這時候我會告訴他:「其實對我們來說,那只是一個案子。但對當事人來說,這可能是他這一輩子最重大的一件事。當他們碰到官司訴訟時,經常是六神無主,他們一定很想多聽聽你的意見。你講的內容也許有實際效果,也許只是心靈安慰劑,但無論如何,這時候你必須同時扮演這樣的角色,多跟客戶聯絡,像我就會經常跟當事人聯絡,這對當事人是好的。」
如果我們律師事務所的律師,他的訴狀寫得不理想,我通常會這樣告訴他:「我以前也是這樣寫,但經過這些年的經驗,我發覺,轉成我現在的這種寫法,可能會比較好。」這種說法會讓員工覺得,老闆以前剛畢業的時候也是這樣,表示不是只有他寫得不好而已。一方面為員工做正確的示範;一方面不要為了指正錯誤,讓他覺得自己蠢到極點,反而因此士氣低落,可就得不償失了。
另一方面,現在很多新聞喜歡用驚悚的標題,後面再加上問號,表示不確定,以為這樣就能規避法律責任。我們最近也處理很多類似的案件,不過這仍得視新聞的內容而定。如果標題為了避免責任而打問號,但內容都是肯定句,最後還是有可能被告。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