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同盟!婆媳的美好關係,一種超越血緣的親情:沒有血脈關係的綿延,卻是兩人之間的惺惺相惜,世間有那麼一種婆媳關係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簡單卻顛覆的思辯,帶你穿越人生迷霧...自我成長書展75折起,滿額送保溫袋 👉逛逛去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內容簡介
婆婆是媳婦永遠的宿敵?
家庭×愛×生死×人性
以媳婦視角細膩描繪與婆婆相處十年間的點點滴滴
特別是在婆婆癌症復發期間的相伴直至生命終點──
從心理學和日常生活細節提供培養良好婆媳關係的實用建議
▎醫院時光,最後的守候
本章深入描繪了作者在婆婆生命的最後階段中的細膩情感和體會。從初次為婆婆擦洗身體,到維持其生命尊嚴的每一個細節,作者透露了在這段難熬時光中學到的關於生命、愛和家庭的深刻教訓。
▎還是走了
面對生與死的終極課題,本章探討了等待的價值,以及在失去婆婆後,家的定義及其變化。作者細緻地探究了生死離別帶來的痛楚,並提出了關於如何在生命中尋求深層省思的問題。
▎與婆婆初相遇
回到過去,作者回顧了與婆婆的初次見面和早期相處的日子。這些回憶闡述了她如何從一個準媳婦逐步成為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員,以及她與婆婆之間如何建立起一種特殊的連繫。
▎婆婆身體的真相
當揭開婆婆健康真相的面紗,作者與讀者一起見證了婆婆面對生命挑戰時的勇氣和堅韌。本章不僅展示了婆婆作為一位女性的力量,也展示了家庭成員之間的支持和愛。
▎喜歡去婆婆家
透過分享在婆婆家的溫馨時光,作者討論了家的意義及其如何塑造個人成長和成熟。本章強調了不同世代之間的連繫和傳承的重要性。
▎ 廚房是我們兩個女人的陣營
廚房成為了婆媳關係中一個特殊的共享空間,象徵著合作和交流。透過一系列關於烹飪和日常生活的故事,作者展示了她與婆婆之間如何建立起深厚的情感連結。
▎兒子的降臨,謝謝婆婆
本章講述了家庭中新增成員帶來的變化,以及婆婆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作者感激婆婆對她自己以及她的孩子所展現出的無條件的愛。
▎當婆婆遇上媽
婚姻不僅是兩個人的結合,也是兩個家庭的融合。作者探討了婆婆和她自己的母親之間的關係,以及這種特殊關係如何影響整個家庭的和諧。
▎我們榨乾了婆婆最後一滴血
面對婆婆的健康惡化,作者真摯地反思了自己和家庭在婆婆生命的最後階段所扮演的角色。本章充滿了對於婆婆無盡的愛與感激之情。
▎新婆婆來了,無法替代的痛
透過對新婆婆的介紹和她與家庭的互動,作者探討了失去至親後的悲痛處理,以及如何在心中保留對逝去親人的記憶。
▎如果我是婆婆
作者將自己置於婆婆的角度,想像未來可能的婆媳關係,從而提出了一系列關於理解、共鳴和愛的深入思考。本章不僅是對未來的展望,也是對過去經歷的反思,尋求在角色轉換中保持關係和諧的智慧。
▎這些年寫給婆婆的信:妳在天堂還好嗎?
作者透過一封封富有情感的信件,向已故婆婆表達自己的思念與未曾說出的話。這些信件不僅是對婆婆生前共同經歷的回顧,也是作者自我療癒的過程,展現了跨越生死的愛與記憶。
本書特色
作者以細膩的文筆描繪了作者與婆婆十年的相處細節及共度癌症末期的珍貴時光,透過生活細節與心理學指引,探討如何培養和諧的婆媳關係。本書不僅是對親情的頌歌,更提供了實用的相處之道,是對每一位女性在婚姻、家庭中角色轉換的深刻洞察,展現了真實生活的美好與挑戰。
目錄
推薦序1 可以只有美好
推薦序2 讀一本早晨般清白的書
自序
第一章 醫院時光,最後的守候
第二章 還是走了
第三章 與婆婆初相遇
第四章 婆婆身體的真相
第五章 喜歡去婆婆家
第六章 廚房是我們兩個女人的陣營
第七章 兒子的降臨,謝謝婆婆
第八章 當婆婆遇上媽
第九章 我們榨乾了婆婆最後一滴血
第十章 新婆婆來了,無法替代的痛
第十一章 如果我是婆婆
第十二章 這些年寫給婆婆的信:妳在天堂還好嗎?
後記
序/導讀
自序
在網路上找了這本書來看,裡面講的婆媳關係,甚至婆媳關係,真是一觸即發,劍拔弩張,彼此的關係恍如一支在弦的箭,隨時待命般等待一聲號令便可噴發而出。一旦這支箭射出,可能就是一齣熱鬧非凡的鬧劇,婆說婆有理,媳說媳有理,讓老公在中間做著夾心餅乾,左右為難。也許那是小說,源自生活,卻有著高於生活的戲劇性,可是在我們周圍確實也有那麼些婆媳,她們之間的關係,即使不能用劍拔弩張來形容,可也是隔著厚厚的衣服,打著肚皮官司,媳婦在老公耳邊念叨幾句:你媽怎麼怎麼的了。婆婆在兒子跟前嘮叨幾句:你老婆如何如何懶惰了。
不知那些未婚女性看了此類將婆媳關係描寫得如此緊張的書籍,再加上道聽塗説,聽些已婚婦女在辦公室裡大談身邊的婆媳經,是否還有勇氣跨進婚姻的殿堂?
所謂的婆媳之戰,更像是一場拔河比賽。繩索的兩頭,精神抖擻地站著婆婆和媳婦,哨聲一響,兩人同時發力,身邊的那個男人就像是拔河繩中間的那紅色中點,地上劃著明顯的河界,非此即彼,只有此岸和彼岸,沒有中間地帶。
雄赳赳地站在拔河繩兩端的兩個女人,都想施盡一切辦法將站在中間的那個木訥的、不知所措的男人拉到自己這邊來,然後看著對方垂頭喪氣的樣子,不禁得意地笑。
誰勝誰負,於那個拔河繩中間的男人來說,都很為難,有種裡外不是人的尷尬。而繩索兩邊的女人,殊不知以此為樂,鬥智鬥勇,帶著一生可以與之大戰三百六十回合的勇氣,據理力爭,贏的一方可以驕傲地仰頭,輸的只能灰溜溜地等待時機改日再戰。
連三毛也曾說:「婆婆大人真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她不必出現,只要碰到她的邊緣,夫妻之間自然南北對峙,局勢分明了。」
各家電視臺播放的和婆媳關係有關的電視劇似乎都頗為熱門,婆婆的頑固、媳婦的刁蠻、婆婆的小算盤、媳婦的小心眼,都活靈活現地展現在眼前。許多人都喜歡看這類電視劇,還有很多未結婚的女子,也在心頭早已樹立起唯婆婆難伺候的牢固觀念。
而其實還有一種婆媳關係,很少有人展現。一種全然的,帶著母愛,視為己出的,相敬如賓的婆媳,幾乎很少在書籍裡或電視上看到。難道這世間真的不存在這樣一種婆媳關係?
在冥冥中,有那麼兩個人,就像那種有眼緣的人,見第一面,就覺得這正是和你投緣的那個人。
我相信在婆媳關係中,也有那樣一種關係,她們心心相印,她們相互體諒,她們愛著同一個男人,用兩種不同的方式──母愛與情愛,去愛著這個男人,而彼此之間,因為這個男人成為紐帶。這個男人是幸福的,這樣生活在一起的兩個女人也是幸福的。她們一起在廚房裡一邊談家事,一邊切菜煮飯;她們坐在沙發上小聲地說著悄悄話,等著那個貪睡的男人起床。
我承認,這世間的確存在這樣的兩個人,存在這樣和睦的婆媳關係。而我也相信,這世間並非只有這兩個人享受過如此融洽的婆媳關係。
我想寫這本書,我想寫我的婆婆,是因為我想告訴世人,這世間的確有那麼一種婆媳關係存在,它溫暖、持久,沒有血脈關係的綿延,卻是兩個人之間的另一種惺惺相惜,一種不膩的母愛,將婆媳關係梳理得順當、和諧、寧靜而悠遠。
想寫下這些最真實的文字,告訴這世間的女子,我曾親歷過這樣的相互尊重、相互憐愛的美好的婆媳關係。在這世上也真有過這樣的我,有過這樣好的婆婆,我們相親相愛,直至她生命的最後。
在回憶中,我和婆婆之間沒有發生過波瀾壯闊的大生活,我們之間的故事都是小橋流水般的靜水生活,看似完全不值一提,可是在一字一句的書寫之中,我卻再次發現我有一位多麼好的婆婆,我和婆婆的關係多麼微妙,甚至親密得超越了與自己媽媽的關係。也許這樣說,會令我自己的媽媽難過,可是沒有辦法,事實也許就是如此。
因為我遇見了一位世上最好的婆婆。
對於我來說,寫這本書太難了。那是因為,我所寫的每一個字,都與婆婆有關,雖然婆婆離開我已經五年了,但我對婆婆的那種哀思,一直讓我無可救藥地沉浸。而且我所經歷的情緒的起伏,還得背著我的家人,不讓他們為我擔心。我在另一間屋子裡寫作,我得背著東哭泣;當孩子回來時,我也不能紅著眼,可是我決定將這樣的文字進行到底。我要將最純粹的情緒放在裡面,我不想運用更多的文學技巧,我就想原汁原味地呈現。雖然在文章裡為了區別自己的媽媽,我寫的稱呼是婆婆,可是在生活裡,我從來都叫她「媽媽」,一定是疊音的「媽媽」二字,和自家媽媽沒有區別的稱呼。
寫這些字時,我一直緊鎖著眉頭。我將我的網路暱稱改為了「深深沉浸」。可是我想這些文字,會成為我對婆婆去世五年之後的一個交代。
第一次希望用書的方式,將有關她的文字集結出來,也許我們婆媳平凡的故事,無法挑起更多人喜歡熱鬧的神經,可是我相信,那些能讀懂我文字的人,會在我的每一個字裡看到一份深情,看到一種婆媳之間融洽相處的藝術。
我就是想向世人宣告,世界上真的有那麼一種情,它介乎母女之間,也許比母女略略疏遠,有著適當的距離,有著適當的禮貌,也保留著讓彼此舒適的空間。它不似母女關係那樣親密無間,它看似沒有母女關係那樣隨意任性,更不能無理取鬧,可是這樣的情分,會讓這樣的兩個女人更像朋友,以禮相待,惺惺相惜。
我慶幸,我曾親歷其中,與另一個女人一起感受過這種情分,我們兩人一起經歷,一起證明,的確有這樣一種關係存在:兩個心生柔軟的人,懂得女人何苦為難女人的道理,她們有忘年交的感情,卻並不似金蘭義氣,她們持著「萬物生」的相知之道,來相伴相攜,直至生命的最終。
我與婆婆便是在最後那一刻的相守中,一起走進了彼此生命的本質與核心。我們在一起探尋生命的意義與源頭,讓我也更加謹慎地對待自己的生命。
有很多人說我遇到了一個好婆婆,我是幸運的。的確,我跟周圍的人說起我與婆婆之間的事情,沒有幾個女人不羨慕。以至在婆婆離世之後,最不能走出她去世陰影的反而是我這個媳婦。
到我提筆時,婆婆已去世三年了。這些文字讓我全然地傾訴,只有文字,讓我從悲傷的情緒中釋放出來,慢慢整理,如剝筍一樣,層層剝落,但見真心。也許對於我來說,只有寫完這本書,我心中的一些不釋才能得以放下。
我想用我最樸素的文字,來祭奠她身在天堂自由的靈魂。
五瓣花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