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雅走向回家的路
內容簡介
美國亞馬遜五顆星★★★★★評價!
坦然面對生老病死,讓活著的每一天充滿意義!
好好準備死亡是一種療癒;
不是為醫治身體,而是治癒靈魂。
透過這種情感與心靈的療癒,
我們的餘生會活得更有意義,也更有放下的勇氣。
生命的最後一程,我們不必踽踽獨行,
那些在愛與恩寵中早一步返回天家的親友,
就是我們最好的嚮導。
人生也有四季更迭,每個季節所走的路、面對的挑戰及獲得的成長各不相同;生命最後的季節也不例外。這段時期是上主的祝福和禮物,祂賜下美善與慈愛,希望我們從容地準備、明智地抉擇,依靠祂的恩寵助佑和親友的關懷協助,懷著希望與信心迎向人生旅途的終點。
本書是珍重生命的嚮導,勇於面對死亡的心靈指引,用積極、充滿活力的態度,談論人生最重要的生死課題。透過與末期病人的心靈交流、安寧病房真實動人的生命故事,提出簡單透澈的生死觀點和具體實用的建議,幫助我們釐清擔憂並克服恐懼,重新思考活著與死亡的意義,學習以溫暖的同理心和豁達的勇氣看待生老病死,讓人生活得更精采踏實!
「為此,我們絕不膽怯,縱使我們外在的人日漸損壞,但我們內在的人卻日日更新。」(《格林多後書》四16)
ISSUU試閱連結:http://issuu.com/wisdompress/docs/9789866036484
本書特色
★ 以正向的態度面對死亡,懷著希望與信心積極生活。
★ 生命教育最佳教材、熟齡樂活指南,有助於省思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 適合醫療從業人員、諮商輔導、社工人員、關懷師、牧靈人員,以及所有願意活出豐盛生命的人閱讀,也適合讀書會等成長團體共讀討論。
坦然面對生老病死,讓活著的每一天充滿意義!
好好準備死亡是一種療癒;
不是為醫治身體,而是治癒靈魂。
透過這種情感與心靈的療癒,
我們的餘生會活得更有意義,也更有放下的勇氣。
生命的最後一程,我們不必踽踽獨行,
那些在愛與恩寵中早一步返回天家的親友,
就是我們最好的嚮導。
人生也有四季更迭,每個季節所走的路、面對的挑戰及獲得的成長各不相同;生命最後的季節也不例外。這段時期是上主的祝福和禮物,祂賜下美善與慈愛,希望我們從容地準備、明智地抉擇,依靠祂的恩寵助佑和親友的關懷協助,懷著希望與信心迎向人生旅途的終點。
本書是珍重生命的嚮導,勇於面對死亡的心靈指引,用積極、充滿活力的態度,談論人生最重要的生死課題。透過與末期病人的心靈交流、安寧病房真實動人的生命故事,提出簡單透澈的生死觀點和具體實用的建議,幫助我們釐清擔憂並克服恐懼,重新思考活著與死亡的意義,學習以溫暖的同理心和豁達的勇氣看待生老病死,讓人生活得更精采踏實!
「為此,我們絕不膽怯,縱使我們外在的人日漸損壞,但我們內在的人卻日日更新。」(《格林多後書》四16)
ISSUU試閱連結:http://issuu.com/wisdompress/docs/9789866036484
本書特色
★ 以正向的態度面對死亡,懷著希望與信心積極生活。
★ 生命教育最佳教材、熟齡樂活指南,有助於省思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 適合醫療從業人員、諮商輔導、社工人員、關懷師、牧靈人員,以及所有願意活出豐盛生命的人閱讀,也適合讀書會等成長團體共讀討論。
名人推薦
好評推薦:
「這本書引領我們思考,總有一天得接受自己正步向生命終點的事實。天主恩賜人妥善準備生命最後階段的能力與機會,祂要帶領我們善用信德、望德、愛德與智慧的恩寵,體現優雅從容的生命狀態,好好地走回天家。」
──王婉如(天主教曉明社會福利基金會長青組主任)
「這是一本「回家」的極佳導引手冊或心靈地圖。在醫院接受治療的病人,沒有一位不渴望「回家」:一是得到醫療治癒或穩定控制病情後回到自己的家,二是走完生命最後一程後回到天家。作者以安寧療護靈性關懷師及牧師的身分,細膩而深入地分享陪伴病人與親友走最後一程的生命故事,這些寶貴經驗足以陪伴讀者好好走一段回家的路。」
──洪萬六神父(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院牧)
「邁克.默瑟關懷師溫柔地帶領我們衝破這死亡的禁忌之門,向內窺望;讓原本只有灰色色彩的死亡,多了許多顏色與溫度、真實而充滿愛的圖像。也讓我們重新反思要如何活著,才能優雅而無憾地轉身!」
──陳怡如(天主教康泰醫療教育基金會全人關懷師)
「本書讓我更清楚地連結「三善與四通」的安寧概念。在「善生」、「善別」與「善終」的架構裡,作者用親身參與輔導的臨床個案,點出「道愛」、「道謝」、「道歉」與「道別」的四道精髓,並提出具體及可行的建議,讓無論在助人領域哪一方面的專業,是否屬基督宗教的讀者都能得到豐富而實際的收穫。我推薦此書為成人生命教育的教材!」
──葉炳強(天主教耕莘醫院神經醫學中心榮譽顧問醫師、天主教輔仁大學醫學系教授)
「這是一本陪伴人好好走向人生最後旅程的最佳指南,啟發生死意義,給人希望和信心,珍惜把握每一個現在。極力推薦這本真實且有生命力的書,如同知音難遇,邀請你我一同分享豐盛的生命!」
──葉偉強(義大大昌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這本書引領我們思考,總有一天得接受自己正步向生命終點的事實。天主恩賜人妥善準備生命最後階段的能力與機會,祂要帶領我們善用信德、望德、愛德與智慧的恩寵,體現優雅從容的生命狀態,好好地走回天家。」
──王婉如(天主教曉明社會福利基金會長青組主任)
「這是一本「回家」的極佳導引手冊或心靈地圖。在醫院接受治療的病人,沒有一位不渴望「回家」:一是得到醫療治癒或穩定控制病情後回到自己的家,二是走完生命最後一程後回到天家。作者以安寧療護靈性關懷師及牧師的身分,細膩而深入地分享陪伴病人與親友走最後一程的生命故事,這些寶貴經驗足以陪伴讀者好好走一段回家的路。」
──洪萬六神父(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院牧)
「邁克.默瑟關懷師溫柔地帶領我們衝破這死亡的禁忌之門,向內窺望;讓原本只有灰色色彩的死亡,多了許多顏色與溫度、真實而充滿愛的圖像。也讓我們重新反思要如何活著,才能優雅而無憾地轉身!」
──陳怡如(天主教康泰醫療教育基金會全人關懷師)
「本書讓我更清楚地連結「三善與四通」的安寧概念。在「善生」、「善別」與「善終」的架構裡,作者用親身參與輔導的臨床個案,點出「道愛」、「道謝」、「道歉」與「道別」的四道精髓,並提出具體及可行的建議,讓無論在助人領域哪一方面的專業,是否屬基督宗教的讀者都能得到豐富而實際的收穫。我推薦此書為成人生命教育的教材!」
──葉炳強(天主教耕莘醫院神經醫學中心榮譽顧問醫師、天主教輔仁大學醫學系教授)
「這是一本陪伴人好好走向人生最後旅程的最佳指南,啟發生死意義,給人希望和信心,珍惜把握每一個現在。極力推薦這本真實且有生命力的書,如同知音難遇,邀請你我一同分享豐盛的生命!」
──葉偉強(義大大昌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目錄
好評推薦
前言好好走回家
第一章回家的時候到了!
第二章接受死亡不等於放棄生命
第三章如何體驗主愛的臨在?
第四章你想留下什麼禮物?
第五章哪些習慣能帶來安慰和力量?
第六章我好害怕
第七章天上的家
第八章在那天來臨前
結論如何好好準備死亡?
附錄積極面對,立即行動
註釋
前言好好走回家
第一章回家的時候到了!
第二章接受死亡不等於放棄生命
第三章如何體驗主愛的臨在?
第四章你想留下什麼禮物?
第五章哪些習慣能帶來安慰和力量?
第六章我好害怕
第七章天上的家
第八章在那天來臨前
結論如何好好準備死亡?
附錄積極面對,立即行動
註釋
序/導讀
前言
好好走回家
小時候,我們常走路。現在回想起來,好像不管去哪裡,都用走的。上學用走的,放學用走的,去朋友家也用走的。我尤其記得走到鎮上另一頭去探望爺爺和奶奶;還有走到夢寐以求的球場,組隊廝殺,一較高下;或走去附近商店,把口袋裡的五角、一元全掏出來買糖果、汽水和棒球卡。放學後,我們走到市區的教堂,參加聖詠團練唱;暑假時,我們走去游泳池戲水。
想練棒球,走路去;想打籃球,腋下夾顆籃球就往公園球場走;想釣魚,扛著釣竿就往水壩上的小河邊走,希望幸運釣上幾尾鯰魚;想聽音樂,就走到唱片行拿當週排行榜前四十名的歌單──等到存夠錢,再去買最新的45轉黑膠唱片。我們有時騎腳踏車,但多半是用走的。
我們走在大街,走在人行道,走在綠草如茵的田野和修剪整齊的草地。小時候,我們家和附近鄰居家的後院相連,中間完全沒有籬笆或任何屏障(當年的圍籬比較少),鄰居也很好心讓我們借道他們家後院,或在那裡玩耍。小孩子想去的地方,幾乎只要從前門的紅磚路走或穿越後院,就都到得了。
年紀稍長後,我們還是繼續走,只是身旁的伴不同了。那時候,不是陪男女朋友逛,就是一大群人──有情侶也有單身男女──大家一起走走逛逛。漸漸的,有些人成雙成對地離開了團體,同步去追尋年輕的夢想與永恆的奧祕。
在那些日子,我們很多時候只是漫無目的地走。我們告訴父母:我們出去「逛逛」。但不論是想逛去某個地方或只是隨便走走,最後總要回家。時間到了,就得往回走;我們已經逛完了。到了家門口,我們道聲再見,三步兩步跨過門前階梯,拉開紗門,走進屋內,就回到家了。
這本書講的就是走回天家的事。
不論是因為年事已高或是罹患重症,你知道你的人生已走到快回天家的時候。你正走在人生旅程的最後一段路上,很快就要穿越一扇叫做「死亡」的門,回到天家。你的家可能在鎮上另一頭──還有好長一段路,或只隔幾條街,或就在轉角處;甚至可能在視線範圍內,只要再走幾步,就摸得到那扇門。你很快就要和陪伴你走過人生旅途的親朋好友道別,穿越那扇我們稱為「死亡」的門,進入另一個現實。那時候你就回到天家了。
我寫這本書是為了在回天家的路上陪你走一程,希望有幸和你作伴,幫助你思考「好好走回家」對你來說是怎麼一回事。
好好走回家
小時候,我們常走路。現在回想起來,好像不管去哪裡,都用走的。上學用走的,放學用走的,去朋友家也用走的。我尤其記得走到鎮上另一頭去探望爺爺和奶奶;還有走到夢寐以求的球場,組隊廝殺,一較高下;或走去附近商店,把口袋裡的五角、一元全掏出來買糖果、汽水和棒球卡。放學後,我們走到市區的教堂,參加聖詠團練唱;暑假時,我們走去游泳池戲水。
想練棒球,走路去;想打籃球,腋下夾顆籃球就往公園球場走;想釣魚,扛著釣竿就往水壩上的小河邊走,希望幸運釣上幾尾鯰魚;想聽音樂,就走到唱片行拿當週排行榜前四十名的歌單──等到存夠錢,再去買最新的45轉黑膠唱片。我們有時騎腳踏車,但多半是用走的。
我們走在大街,走在人行道,走在綠草如茵的田野和修剪整齊的草地。小時候,我們家和附近鄰居家的後院相連,中間完全沒有籬笆或任何屏障(當年的圍籬比較少),鄰居也很好心讓我們借道他們家後院,或在那裡玩耍。小孩子想去的地方,幾乎只要從前門的紅磚路走或穿越後院,就都到得了。
年紀稍長後,我們還是繼續走,只是身旁的伴不同了。那時候,不是陪男女朋友逛,就是一大群人──有情侶也有單身男女──大家一起走走逛逛。漸漸的,有些人成雙成對地離開了團體,同步去追尋年輕的夢想與永恆的奧祕。
在那些日子,我們很多時候只是漫無目的地走。我們告訴父母:我們出去「逛逛」。但不論是想逛去某個地方或只是隨便走走,最後總要回家。時間到了,就得往回走;我們已經逛完了。到了家門口,我們道聲再見,三步兩步跨過門前階梯,拉開紗門,走進屋內,就回到家了。
這本書講的就是走回天家的事。
不論是因為年事已高或是罹患重症,你知道你的人生已走到快回天家的時候。你正走在人生旅程的最後一段路上,很快就要穿越一扇叫做「死亡」的門,回到天家。你的家可能在鎮上另一頭──還有好長一段路,或只隔幾條街,或就在轉角處;甚至可能在視線範圍內,只要再走幾步,就摸得到那扇門。你很快就要和陪伴你走過人生旅途的親朋好友道別,穿越那扇我們稱為「死亡」的門,進入另一個現實。那時候你就回到天家了。
我寫這本書是為了在回天家的路上陪你走一程,希望有幸和你作伴,幫助你思考「好好走回家」對你來說是怎麼一回事。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