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揭發:揭弊保護政策與管理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公益揭發/揭弊係指將組織內部的不法資訊,透過內部通報機制、相關權責機關或其他訴諸管道來揭發其可疑之不法行為。本書內容包括法務部廉政署揭弊者保護法草案評析、組織與個人管理揭弊初探、日本公益通報者保護法制實務案例探討、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失靈與省思、違反勞動法令保護之內部告發與企業法遵義務、私部門揭發者保護實務運作、勞工揭弊保護的虛與實等議題,反思其於實然與應然間之落差。特別是提醒潛在的揭弊者,組織、制度並不全然值得信賴,要謀定而後動。
目錄
01 法務部廉政署揭弊者保護法草案評析
謝開平、楊戊龍
壹、前言
貳、揭弊者保護法草案規範重點
參、草案規範評析
肆、案例檢驗
伍、結語
02 法務部廉政署揭弊者保護法草案評析(與談)
汪南均
壹、揭弊者保護法草案立法推動進程
貳、揭弊者保護法草案採納公民參與機制
參、揭弊者保護法草案與證人保護法之比較
肆、法務部推動揭弊者保護法草案立法目的
伍、揭弊者保護法草案法制推動爭點
陸、案例檢討回應
柒、揭弊者保護法草案未來修正方向
捌、揭弊者保護法預期效益
03 組織與個人管理揭弊初探:制度信任觀點
楊戊龍、謝開平
壹、前言
貳、制度的信任與不信任
參、組織管理揭弊
肆、潛在揭弊者的自我管理
伍、結語
04 日本公益通報者保護法制實務案例探討:以愛媛縣警搜查費不正支出事件為主要素材
簡玉聰
壹、前言
貳、公益通報者保護法制之基本法制結構
參、愛媛縣警搜查費不正支出事件與判決
肆、判決內容與公益通報者保護法制之檢討
伍、結語
05 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失靈與省思
李淑如
壹、前言
貳、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
參、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失靈及省思
肆、代結語
06 違反勞動法令保護之內部告發與企業法遵義務
林良榮
壹、前言:「一例一休」爭議與吹哨子條款之政策意義
貳、勞動基準規範之實踐與吹哨者保護
參、企業的法遵義務與勞動條件明示
肆、勞動檢查行政與雇主之工作時間管理
伍、結論
07 私部門揭發者保護實務運作
莊仲
壹、前言
貳、法規之現況
參、實務案例分析
肆、結論
08 勞工揭弊保護的虛與實:勞動權益、公共利益
及落實機制
孫友聯
壹、前言
貳、缺乏公益揭弊:企業有恃無恐,勞工直接受害
參、公、私部門的揭弊規範應有的具體內涵
肆、結論:公益揭弊保護與產業民主的落實
序/導讀
公益揭發/揭弊係指將組織內部的不法資訊,透過內部通報機制、相關權責機關或其他訴諸管道來揭發其可疑之不法行為。然而,在傳統觀念裡,涉及組織內部或成員不法情事之揭發,被視為告密之性質,而不見容於許多雇主、管理者、同僚及社會文化。當組織內部人員基於公益挺身揭發弊端後,常換得組織的不利益對待。世界各國立法者意識到內部人吹哨具有相當高的公益價值,蓋基於內部人較易察覺組織的不法行為,得對外界早期預警,對於維護公共利益、金融市場秩序、消費者權益、環境保護等具有高度的意義,因此紛紛立法制定相關的保護要件及揭弊者的救濟措施。
本系曾率國內學術單位之先,在2010年舉辦「公益揭發/揭弊保護學術與實務研討會」、2012年舉辦「公義社會與廉能政府研討會」,倡議公益揭發/揭弊保護立法,提出「公益揭發保護法」草案。近年來,樂見主管機關將揭弊保護議題納入政策議程及提出「揭弊者保護法」草案。2013年「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及2016年「勞動基準法」 的修正,也納入揭弊者保護條款,顯示我們的倡議具有些許的實質作用。鑒於法務部廉政署推動適用於公部門之揭弊者保護法(草案),已進入行政院審議及立法階段,抽象的法律保護框架已現雛形,本系沿著公益揭發立法的軌道,再於今(2017)年舉辦「公益揭發/揭弊保護政策與管理研討會」,希藉此引起跨領域討論與實務謀求契合的可能性。
本書內容包括法務部廉政署揭弊者保護法草案評析、組織與個人管理揭弊初探、日本公益通報者保護法制實務案例探討、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失靈與省思、違反勞動法令保護之內部告發與企業法遵義務、私部門揭發者保護實務運作、勞工揭弊保護的虛與實等議題,反思其於實然與應然間之落差。特別是提醒潛在的揭弊者,組織、制度並不全然值得信賴,要謀定而後動。
本書的出版,首先要感謝提供論文的學術及實務界先進,也要感謝考試院、台灣民主基金會、高雄市政府政風處的協辦或贊助。揭弊(吹哨)這個議題剛要受到重視,卻也顯現被濫用的跡象,未來,本系會持續表達關注,也希望學術及實務界繼續給予支持。內容疏漏難免,尚請各位先進見諒及不吝指正。
李淑如 謹識
民國106年10月25日
於高雄大學政治法律學系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