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中的法語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泰國最受人敬重的法師——阿姜查經典之作
比起證悟的結果,他注重的是修煉的過程。
當代南傳佛教大師中,阿姜查對西方佛子的影響無人能及,他的教法如此普及的關鍵是「清晰與親切且受用」。對不同文化背景與佛教傳承的人來說,是最容易親近佛法的路徑,從本書就可以一窺阿姜查開示魅力的究竟。
阿姜查常說:「起初人們先聞法,但是還不懂得思惟;接著他開始思惟,但是不會修行;修行後,尚未見到法的實相;見法後,則依然未能證入。」這構成了本書的架構--聞法、思法、修法、見法、證法、傳法。這是一般人修行的道路,阿姜查卻將此視為一種生活方式,這也是他開示善巧方便的地方,總是於不經意間將弟子導向解脫。
他不直接談經典中超越世俗名言的深奧智慧,因為透過讀誦艱深的經典可能只得到概念,卻可能錯過真正的修行,就像他認為我們應該盡量救治盲人的眼疾,而非只是告訴他顏色。就如佛陀所說:「我只教導兩件事,即苦與苦的止息。」不需要一直描述涅槃等名相。阿姜查關切的是修煉的過程,而非證悟的結果;重點在於幫助眾生清除障礙,以便讓他們看得更清楚。他用最通俗、最具體、最適合聽者的內容,如隨手引來的狗、芒果、雞、稻田與水牛等,來說明一般人不易了解的經典術語。
他在本書教導各種正念與禪定的傳統修法時,總是盡量不提定境或開悟等特殊經驗。他認為禪定不過是一種工具,一種端坐檢視自身的方法,目的只是為了降伏與拓展內心。因此,對於真實法而言,其實不需要學太多,只需要貫徹一些簡單原則即可。所需要學習的,只是知道要修些什麼,以及如何修,然後勇往直前而已。
本書也提到了阿姜查非常注重的倫理道德,也就是佛教的持戒和行善,這些常被一般人誤認為是一種緊箍和恫嚇。阿姜查指出倫理與道德的目的在於創造一顆寬鬆的心,與一個和諧的生活環境,可幫助行者調整心性,為禪修奠定堅實的基礎。
綜觀全書,讀者會發現,佛法就是幫助人們見道的善巧方便。「法是用來生活的」--這也就是本書的真諦:證道者僅只是坐著,縫衣服,所達到的境界,也遠高於未證道者修習好幾小時的禪坐。
目錄
〔推薦序〕 看,那飄落的葉片∕奚淞
〔推薦序〕 隨順緣起而與空相應∕楊郁文
〔推薦序〕 在覺察中安住∕傑克.康菲爾德
〔英譯者序〕 教導苦與苦的止息
〔中譯者序〕 證悟者,離我們不遠
〔作者簡傳〕 證入無我達寂境
導 論 進入法的道路
第一章 聞法
第二章 思法
現在法
獵人的陷阱
第三章 修法
寂滅之道
戒帶來快樂──於松克朗(泰國舊曆新年)的開示
修習禪定
在家修──別讓猴兒燒了你的房子
出家的生活──人們為什麼要出家?
是日已過──對巴蓬寺尼眾之講話
第四章 見法
憍陳如覺悟了
摸索
第五章 證法
超越因果
讓它成為涅槃之因
第六章 傳法
〔附錄〕辭彙表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