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8~1110_2026手帳年曆

尋找來世的居所

  • 9 270
    300
  • 分類:
    中文書宗教命理佛教藏傳佛教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堪千創古仁波切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譯者:堪布羅卓丹傑
  • 出版社: 創古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3/12/02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雙11更好買,25家銀行信用卡分期0利率!

內容簡介

死亡,是千百年來人類不斷討論的重要命題,
幾乎所有的宗教都承認有死後的生命和死後的世界。

 

死亡之路對於一般人來說都是崎嶇且難行,死後的未知世界也為人們所嚮往且懼怕。因此,對於要如何平安度過死亡之路的指南顯得格外的重要,而《中陰聞教得度》便是佛教對於死後直到投生這一段時間的描述和地圖。正如堪千•創古仁波切所說:「如果真的在臨終那一刻發現沒有中陰的話,那就真的沒事。但是,如果到了臨終才發現原來是真的有中陰,那就慘了!因為他毫無準備。」因此無論你相信與否,對於死後世界的探討絕對是有利無弊的。

佛教除了相信眾生的神識會隨著自己所造的業而投生六道輪回中的善趣或惡道之外,也相信超越六道輪回之外的凈土世界。淨土世界是由佛菩薩的願力和修持所化現的清淨國土,不同於一般人所說的天堂,這裡除了具備天堂所有的優點之外,更具備了修行佛法的條件。在眾多的淨土當中,最為人們所熟悉的就是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

佛在《阿彌陀經》中曾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要往生淨土,必須在生前累積一些修持,本書將結合堪千•創古仁波切針對《中陰救度》、《彌陀法門》和《破瓦法》,讓讀者對這三種法門有概括性的瞭解,對於死後的世界不再懼怕!

本書特色

本書將藏傳佛教中,針對死亡最主要的法教-中陰、彌陀法門和破哇法,系統地做了整理。這三部法雖然個別不同,卻是相輔相成。所謂:「善生即能善死」,雖然這三部法與死亡有莫大的關係,但卻是一連串生時必須準備的功夫。透過作者對「中陰」詳細的講解,就像是給了我們死亡後的路線地圖一般,指引我們投生善道的路。

大部分的佛教徒都希望死後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本書的第二部分《彌陀法門》就給讀者介紹了阿彌陀佛法門的實際修持方式,讓讀者能夠在生前就可以透過修持彌陀法門,與阿彌陀佛的慈悲心多加鏈接。這樣,在往生的時候,便可以輕易地想起阿彌陀佛,以及極樂世界地莊嚴,進而往生淨土。

第三部分是「破哇法」細節的講解,「破哇法」是藏傳佛教獨特的往生法,透過平時對明點的觀想及修持,去「習慣」死亡,「練習」死亡,透過這樣反覆的修煉,等到自己真正死亡的時候,便可以透過「破哇法」直接往生極樂淨土。

本書提供了一個次第性的講解,讓讀者逐步瞭解在生前及死後需要修持的方法,讓我們的生命更加圓滿。

目錄

第一部:中陰救度教授
前言
爲什麽要修持「中陰法教」?
第一章:四種中陰
第一節:此生中陰
持戒
聞、思
實修
四共前行
四不共加行
第二節:臨終中陰
身體的分解
放下
正念
心識的分解
止觀
我們可以做什麽?
平靜
破瓦法
第三節:法性中陰
第四節:受生中陰
一切唯心造
夢觀
關閉惡道之門
仁波切,我有問題!

第二部:彌陀法門教授
《極樂淨土修持簡軌》
動機——善惡與大小的分界
凈土四因——往生淨土的基本條件
第一章:明觀淨土
第一節:皈依——一切法教之根本
第二節:發心——大乘法教之根本
第三節:加持供品——積聚資糧之根本
第四節:觀想——明觀淨土之正行

第二章:積聚資糧——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
生彼國

第三章:發菩提心——為利有情願成佛
第四章:發願往生——不為他趣所阻斷

仁波切,我有問題!

第三部:破哇法教授
第一章:破哇法總論
破哇法求生淨土之原理
關閉惡道之門,開啓淨土之路
《金剛總持祈請文》
前行-皈依發心
正行-破哇法之觀想
封閉惡道之門
開啓淨土之路
發願
珍惜當下-長壽法

第二章:破哇法延續
《金剛總持祈請文》
往生淨土的條件-淨土四因
第一節:明觀淨土
第二節:積聚資糧
第三節:發菩提心
第四節:發願迴向
破哇正行修法-開啓淨土之路
破哇正行修法-關閉惡道之門
祈請《根本上師傳承祈請文》
寧瑪派破哇傳承祖師祈請文》
《噶舉派傳承上師祈請文》
《往生淨土願文》
長壽法門
六波羅蜜
仁波切,我有問題!
附錄:《極樂淨土祈願文》

序/導讀

前言

《無常經》云:「生者皆歸死」,死亡是所有生命體的終結,沒有一樣生命體不被死亡所吞噬。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我們擁有思考的能力,會想要探討死亡和死後的生命,因此產生了許多關於死亡的哲學與宗教。釋迦牟尼佛在經典上曾說:「若老、病、死世間無者,如來應正等覺不出於世,為諸眾生說所證法及調伏事」,如來之所以出世,都是爲了告訴我們生命的真相。既然每個人都無可避免地會經歷死亡,按理說來死亡應該是人人必學;而且死亡並不會告訴我們何時會來臨,因此學習死亡必須從現在開始!

然而,現代人對於死亡卻抱著無知的態度——不是對死亡有所避忌,便是認為死亡離我們實在太遙遠了。坊間對於死亡的詮釋往往是陰暗和恐怖的,尤其是中國人對於「人死為鬼」的觀念,更將死亡蒙上了一層陰森的面紗。此外,常見與斷見照成了許多社會問題,尤其是自殺和因果觀念的破壞,這些種種的問題都是來自對生命的不瞭解所產生的。因此,死亡教育對於自身與社會發揮著積極的作用。許多人認為討論死亡是一件很消極的事情,但是堪千•創古仁波切在本書中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要點:「善生則能善死」,只要在生前做出許多對眾生有利益的事情,哪怕死亡有一天真的來臨,也不會感到恐懼!

本書不單只是一本教導大家如何面對死亡的書,更重要是教導大家如何將自己的生命活得更有意義。堪千•創古仁波切深邃的智慧與深入淺出的開示,必定讓讀者有所收穫……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81819192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197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