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與佛光山弟子們(影音雙碟珍藏套書)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星雲大師對佛教現代化的貢獻
體現在人間佛教的弘揚和實踐
本書是佛光山十八位法師及開山長老的訪談
記述近半世紀師徒「佛教靠我,捨我其誰」的故事
特別收錄「遠見創意製作」精心攝製
《佛教靠我》、《星雲傳承》影音雙碟
歷時四年製作、跨越八個國度取景
深刻影像記錄與專訪星雲大師和多位弟子
看大師與人間佛教,如何以無我慈悲
不分宗教、種族,用教育翻轉無數人的宿命
星雲大師出家八十餘年,佛光山開山亦逾五十載,培養僧眾弟子一千三百人,全球五大洲建寺院道場三百間。對漢傳佛教的振衰起敝,對整個佛教現代化的貢獻,主要體現在人間佛教的弘揚和實踐。
九十四歲的星雲大師,寫過一首著名的偈,三個版本反映他人生的三個階段:
一:願心廣大
心懷度眾慈悲願,身似法海不繫舟;
問我平生何所願,佛光普照五大洲。
二:願力已成
心懷度眾慈悲願,身似法海不繫舟;
問我平生何功德,佛光普照五大洲。
三:走入眾中(成為佛陀座下佛教徒之一)
心懷度眾慈悲願,身似法海不繫舟,
問我一生何所求,平安幸福照五洲。
本書是十八位法師及開山長老的訪談,記述近半世紀師徒「佛教靠我,捨我其誰」的故事。
星雲大師以「集體創作、制度領導、非佛不作、唯法所依」作為佛光山的未來指引。
他的傳承者已在全世界為光大人間佛教續添新猷。
《佛教靠我──星雲大師紀錄片》
歷時四年製作、跨越八個國度取景拍攝。以星雲大師接受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教授、王力行發行人專訪為主軸,看大師與人間佛教,如何以無我慈悲,不分宗教、種族,用教育翻轉無數人的宿命。
規格:DVD-ROM
片長:78分鐘
《星雲傳承──人間佛教的集體創作》
片長:34分鐘
以深刻影像忠實記錄與專訪星雲大師多位弟子,看星雲大師的「集體創作」的管理理念,實踐「給」的哲學。他的慈悲、遠見及創意,是宗教上的思索創見,集眾之力,共成共榮、發揚光大人間佛教。
規格:DVD-ROM
片長:34分鐘
體現在人間佛教的弘揚和實踐
本書是佛光山十八位法師及開山長老的訪談
記述近半世紀師徒「佛教靠我,捨我其誰」的故事
特別收錄「遠見創意製作」精心攝製
《佛教靠我》、《星雲傳承》影音雙碟
歷時四年製作、跨越八個國度取景
深刻影像記錄與專訪星雲大師和多位弟子
看大師與人間佛教,如何以無我慈悲
不分宗教、種族,用教育翻轉無數人的宿命
星雲大師出家八十餘年,佛光山開山亦逾五十載,培養僧眾弟子一千三百人,全球五大洲建寺院道場三百間。對漢傳佛教的振衰起敝,對整個佛教現代化的貢獻,主要體現在人間佛教的弘揚和實踐。
九十四歲的星雲大師,寫過一首著名的偈,三個版本反映他人生的三個階段:
一:願心廣大
心懷度眾慈悲願,身似法海不繫舟;
問我平生何所願,佛光普照五大洲。
二:願力已成
心懷度眾慈悲願,身似法海不繫舟;
問我平生何功德,佛光普照五大洲。
三:走入眾中(成為佛陀座下佛教徒之一)
心懷度眾慈悲願,身似法海不繫舟,
問我一生何所求,平安幸福照五洲。
本書是十八位法師及開山長老的訪談,記述近半世紀師徒「佛教靠我,捨我其誰」的故事。
星雲大師以「集體創作、制度領導、非佛不作、唯法所依」作為佛光山的未來指引。
他的傳承者已在全世界為光大人間佛教續添新猷。
《佛教靠我──星雲大師紀錄片》
歷時四年製作、跨越八個國度取景拍攝。以星雲大師接受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教授、王力行發行人專訪為主軸,看大師與人間佛教,如何以無我慈悲,不分宗教、種族,用教育翻轉無數人的宿命。
規格:DVD-ROM
片長:78分鐘
《星雲傳承──人間佛教的集體創作》
片長:34分鐘
以深刻影像忠實記錄與專訪星雲大師多位弟子,看星雲大師的「集體創作」的管理理念,實踐「給」的哲學。他的慈悲、遠見及創意,是宗教上的思索創見,集眾之力,共成共榮、發揚光大人間佛教。
規格:DVD-ROM
片長:34分鐘
目錄
總策畫序 「人對,事對」的集體創作 高希均、王力行
【卷一】大師的話
佛光山未來展望 星雲大師
【卷二】人間佛教的集體創作──佛光山法師訪談錄
˙人生有法無礙—心保和尚(佛光山寺住持)
˙邊磨邊學,逼所成慧—心定法師(佛光山泰國泰華寺住持、退居和尚)
˙堅定教育的信念—慈惠法師(佛光山開山寮特助)
˙創新文化的妙意—慈容法師(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署理會長、佛光山傳燈會會長)
˙持續耕耘人間佛教的理想—依空法師(佛光山文化院院長)
˙珍視善緣的力量—蕭碧霞師姑(佛光山司庫室顧問)
˙難行更要前行—慧傳法師(佛光山寺常務副住持、佛光山寺都監院院長)
˙以佛法滋潤大眾—永光法師(佛光山菲律賓教區總住持)
˙多元包容與尊重—慧東法師(佛光山西來寺住持)
˙用身教影響別人—慧顯法師(佛光山德里文教中心主任、印度沙彌學園園長)
˙當下就是最好的—滿謙法師(佛光山海外巡監院院長、佛光山台北道場住持)
˙散播歡喜自在的種子—滿潤法師(佛光山法水寺住持)
˙有信仰就能承擔—覺培法師(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祕書長、佛光山金光明寺住持)
˙多蓋一所學校,就會少一座監獄—覺誠法師(佛光山新馬泰印教區總住持)
˙有佛法就有辦法—妙士法師(大陸宜興大覺寺都監)
˙善用集體創作新平台—如常法師(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
˙傳遞佛法大智慧—覺元法師(佛光山藏經樓堂主)
累積人緣、善緣、佛緣—妙穆法師(新加坡佛光山副住持)
【卷一】大師的話
佛光山未來展望 星雲大師
【卷二】人間佛教的集體創作──佛光山法師訪談錄
˙人生有法無礙—心保和尚(佛光山寺住持)
˙邊磨邊學,逼所成慧—心定法師(佛光山泰國泰華寺住持、退居和尚)
˙堅定教育的信念—慈惠法師(佛光山開山寮特助)
˙創新文化的妙意—慈容法師(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署理會長、佛光山傳燈會會長)
˙持續耕耘人間佛教的理想—依空法師(佛光山文化院院長)
˙珍視善緣的力量—蕭碧霞師姑(佛光山司庫室顧問)
˙難行更要前行—慧傳法師(佛光山寺常務副住持、佛光山寺都監院院長)
˙以佛法滋潤大眾—永光法師(佛光山菲律賓教區總住持)
˙多元包容與尊重—慧東法師(佛光山西來寺住持)
˙用身教影響別人—慧顯法師(佛光山德里文教中心主任、印度沙彌學園園長)
˙當下就是最好的—滿謙法師(佛光山海外巡監院院長、佛光山台北道場住持)
˙散播歡喜自在的種子—滿潤法師(佛光山法水寺住持)
˙有信仰就能承擔—覺培法師(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祕書長、佛光山金光明寺住持)
˙多蓋一所學校,就會少一座監獄—覺誠法師(佛光山新馬泰印教區總住持)
˙有佛法就有辦法—妙士法師(大陸宜興大覺寺都監)
˙善用集體創作新平台—如常法師(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
˙傳遞佛法大智慧—覺元法師(佛光山藏經樓堂主)
累積人緣、善緣、佛緣—妙穆法師(新加坡佛光山副住持)
序/導讀
總策畫序
「人對,事對」的集體創作
高希均、王力行
今年九十四歲高壽的星雲大師,弘法八十年期間,創立百千座道場、學校、圖書館、美術館等,他如何治理這龐大的文教事業,以及傳承聯繫僧信二眾的心?
大師曾在二○○六年〈怎樣做個佛光人〉以「集體創作,制度領導,非佛不作,唯法所依」做為他的指導原則,這是運用到宗教上的創見。
台灣社會近三十年來,已進入一個既少權威、也少英雄,以個人為主的年代。因此,制度難以推動,典範難以建立。影響所至,大到國家議事空轉,小至人人各行其是,「一事無成」、「缺少共識」變成了民主化的代價。此刻再度研讀與推動星雲大師「集體創作」的管理理念,雖是宗教上的思索創見,放在企業管理上、社會大眾心態上,也可以相互呼應。
什麼是「集體創作」?
大師說:
這個世間不是只屬於我一個人的,一件事情的成功,需要經過多少人的經驗,多少人的智慧,多少人的辛苦,共同來成就,才能成功的。
——《人間佛教語錄.宗門思想篇》(二○○八「香海文化」出版)
在中華文化裡,君子有成人之美,稱讚、成就別人的善行,這當中就是「人」與「善行」,所以人對了還不夠,事也必須對了(須是善行),才有可能成就一件好事。星雲大師一生奉行「以退為進,以眾為我,以無為有,以空為樂」的人生觀,凡事先要求自己,以「無我」去成就別人,我在眾中,廣結善緣。放在入世的觀點來看,他以「集體創作」的無私無我,積極開創,培養人才,成就今日佛光山叢林道場,以文化、藝術與教育弘法。
大師對集體創作的看法,充滿智慧:
集體創作是大眾,沒有個人;集體創作是共有,沒有個人;集體創作是真理,真理不是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相輔相成。
集體創作的核心是方法要集中、觀念要溝通;主管必須要有屬下的擁護,屬下必須要服從主管領導。能夠「互相成就」,才能發揮集體創作,才能共成共榮。
——《人間福報》二○○一年三月六日
「集體創作」使星雲大師有大成就,同時也使人間佛教在全球流傳。本書收錄了卷一「大師的話」這篇重要文章:星雲大師談佛光山的未來展望;卷二則是「遠見創意製作」在二○一八、二○一九年特別專訪了心保和尚、心定法師、慈惠法師、慈容法師、依空法師、蕭碧霞師姑、慧傳法師、永光法師、_慧東法師、慧顯法師、滿謙法師、滿潤法師、覺培法師、覺誠法師、妙士法師、如常法師、覺元法師、妙穆法師,追隨大師多年的十八位弟子們,細述了人間佛教的發揚與集體創作的成就。
本書順利出版,特別謝謝特約主編項秋萍,一支筆傳寫動人的故事,吳佩穎及天下文化編輯團隊賴仕豪、陳珮真等的精心編輯,遠見創意製作團隊駱俊嘉、葉政榮、賴興俊不眠不休日夜投入,顧問楊棟樑以獨特視角,掌鏡拍攝本書封面,正是共同成就的「集體創作」,也是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近三百位同事對星雲大師的集體敬意。
大師曾自述「生於憂患、長於困難,一生喜悅」,我們在大師的身教與言教,看到了人間佛教與佛光山安頓人心的力量。追隨與仰慕大師的海內外信徒與大眾,不能僅僅是看到與體會,更要好好地傳承與發揚。
寫於二○一八年八月十日
二○二○年四月八日補正
「人對,事對」的集體創作
高希均、王力行
今年九十四歲高壽的星雲大師,弘法八十年期間,創立百千座道場、學校、圖書館、美術館等,他如何治理這龐大的文教事業,以及傳承聯繫僧信二眾的心?
大師曾在二○○六年〈怎樣做個佛光人〉以「集體創作,制度領導,非佛不作,唯法所依」做為他的指導原則,這是運用到宗教上的創見。
台灣社會近三十年來,已進入一個既少權威、也少英雄,以個人為主的年代。因此,制度難以推動,典範難以建立。影響所至,大到國家議事空轉,小至人人各行其是,「一事無成」、「缺少共識」變成了民主化的代價。此刻再度研讀與推動星雲大師「集體創作」的管理理念,雖是宗教上的思索創見,放在企業管理上、社會大眾心態上,也可以相互呼應。
什麼是「集體創作」?
大師說:
這個世間不是只屬於我一個人的,一件事情的成功,需要經過多少人的經驗,多少人的智慧,多少人的辛苦,共同來成就,才能成功的。
——《人間佛教語錄.宗門思想篇》(二○○八「香海文化」出版)
在中華文化裡,君子有成人之美,稱讚、成就別人的善行,這當中就是「人」與「善行」,所以人對了還不夠,事也必須對了(須是善行),才有可能成就一件好事。星雲大師一生奉行「以退為進,以眾為我,以無為有,以空為樂」的人生觀,凡事先要求自己,以「無我」去成就別人,我在眾中,廣結善緣。放在入世的觀點來看,他以「集體創作」的無私無我,積極開創,培養人才,成就今日佛光山叢林道場,以文化、藝術與教育弘法。
大師對集體創作的看法,充滿智慧:
集體創作是大眾,沒有個人;集體創作是共有,沒有個人;集體創作是真理,真理不是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相輔相成。
集體創作的核心是方法要集中、觀念要溝通;主管必須要有屬下的擁護,屬下必須要服從主管領導。能夠「互相成就」,才能發揮集體創作,才能共成共榮。
——《人間福報》二○○一年三月六日
「集體創作」使星雲大師有大成就,同時也使人間佛教在全球流傳。本書收錄了卷一「大師的話」這篇重要文章:星雲大師談佛光山的未來展望;卷二則是「遠見創意製作」在二○一八、二○一九年特別專訪了心保和尚、心定法師、慈惠法師、慈容法師、依空法師、蕭碧霞師姑、慧傳法師、永光法師、_慧東法師、慧顯法師、滿謙法師、滿潤法師、覺培法師、覺誠法師、妙士法師、如常法師、覺元法師、妙穆法師,追隨大師多年的十八位弟子們,細述了人間佛教的發揚與集體創作的成就。
本書順利出版,特別謝謝特約主編項秋萍,一支筆傳寫動人的故事,吳佩穎及天下文化編輯團隊賴仕豪、陳珮真等的精心編輯,遠見創意製作團隊駱俊嘉、葉政榮、賴興俊不眠不休日夜投入,顧問楊棟樑以獨特視角,掌鏡拍攝本書封面,正是共同成就的「集體創作」,也是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近三百位同事對星雲大師的集體敬意。
大師曾自述「生於憂患、長於困難,一生喜悅」,我們在大師的身教與言教,看到了人間佛教與佛光山安頓人心的力量。追隨與仰慕大師的海內外信徒與大眾,不能僅僅是看到與體會,更要好好地傳承與發揚。
寫於二○一八年八月十日
二○二○年四月八日補正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