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0930_開學語言展

心識與解脫:對比視域下的佛教心意識理論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95 675
    71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世界佛學研究進入21世紀,觀點和方法轉趨多元,除傳統佛典文獻思想的分析考證,也逐漸參與當代學科的知識討論,「跨界」到各式哲學問題的對談交流。本書即以佛教觀點探討當前學界熱門的「心意識」主題,除佛學理論外,還關注英語學界「自然化」等哲學發展,亦援引古代中國哲學思想進行參照,著重於「對比」進路之探索,分別以「當代研究」、「古代回歸」、「擴大視域」、「聚焦佛學」、「展開對話」以及「分析論辯」之鋪陳架構,試著開展「跨文化」的多元交談。

作者

林建德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博士,美國夏威夷大學哲學系、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佛學研究中心訪問學者,現任佛教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教授兼所長。主要研究領域為佛教哲學、人間佛教思想、佛教心理學、佛道比較宗教,並教授宗教哲學、佛教倫理學等課程,長年關心跨文化佛學研究,並旁及印順思想研究等。著有《道與空性:老子與龍樹的哲學對話》,並於Philosophia、Contemporary Buddhism、Asian Philosophy、Sophia等國內外學術期刊中發表多篇論文。

目錄

自序 朝向多元對比的佛教哲學
導論 佛教心靈的現代探索
第一章 佛學觀點下的意識研究:以「神經現象學」與「冥想科學」為例
  一、前言
  二、「神經現象學」與「冥想科學」之取借佛學觀點
  三、對意識研究的正面啟發
  四、以佛學觀點回應意識問題之可能挑戰
  五、綜合反思及展望
  六、結語
第二章 初期佛教意識觀點的回歸:以《阿含經》為主
  一、前言
  二、「識」概念在初期佛典中三個主要脈絡
  三、初期佛教「識」概念的論述:以水野弘元、印順法師及漢密爾頓為主
  四、「識」之相關概念及待解問題
  五、佛教「識」概念之特色:與現今意識研究作對比
  六、結語
第三章 試論東方哲學對意識艱難問題之可能回應:價值向度的探索
  一、前言
  二、兩種意識概念及意識問題
  三、意識與道德之相似特質
  四、東方傳統下的意識觀點:以價值實踐為主
  五、多元視域下的意識探究
  六、結語
第四章 從意識經驗到道德良知:儒佛觀點的初步思考
  一、前言
  二、為什麼「痛」是必要的:儒家的觀點
  三、為什麼「痛」是必要的:佛教的觀點
  四、「我痛,故我在」:意識經驗賦予道德意義
  五、結語
第五章 初探中國古代「心」之思想起源及特色:余英時觀點的解讀
  一、前言
  二、「軸心突破」在中國
  三、中國古代「心」之思想起源
  四、中國古代「心」思想起源之特色奠立
  五、結語
第六章 初探佛教心理學之思想起源與現代意義:以「軸心突破」為線索
  一、前言
  二、佛教心理學之思想起源
  三、佛教心理學之現代意義
  四、結語
第七章 佛教「意業為重」之分析與探究
  一、前言
  二、《阿含經》「意業為重」經文解析
  三、《成實論》「意業為重」之正反辯證
  四、「意業」及其與身口業之關係
  五、佛教「意業為重」之倫理學特質及相關反思
  六、結語
第八章 佛教主張身心二元論嗎?:主流學界觀點作對照
  一、前言
  二、身心二分僅是暫時性區分
  三、身心問題之中道立場
  四、業力之心:為什麼「心」不僅僅是身或腦?
  五、結語
第九章 吉爾伯特.賴爾「心」之理論的佛學詮釋
  一、前言
  二、賴爾的「範疇錯置」與佛教「無我」論證之對比
  三、「心」作為「知道如何」及佛教觀點
  四、「心」指涉「行為傾向」及佛教觀點
  五、結語
第十章 英語學界詮釋意識問題之局限:以約翰.瑟爾為例
總結:見心識之真實得解脫
參考書目
專有名詞索引
人名索引

序/導讀

自序 朝向多元對比的佛教哲學(摘錄)

從《心識與解脫:對比視域下的佛教心意識理論》標題來看,大致可知本書有著三個向度的關注:一是以心意識為探討主題,二是佛教的理論觀點(趨入於解脫),三是對比的視域或方法進路。今日心意識的哲學問題百家爭鳴、莫衷一是,源遠流長的佛學傳統又是如何看待的?是故帶著一定對話的「疑情」,在對比的脈絡中提出佛學對心意識問題的可能回應。

如此「跨文化」的對比視域,在心意識探討中應有其必要,而不能只限於「一家之言」,甚至也不是單以「學院派」研究可以得到確切的解答〔如〈導言〉引榮格(Carl G. Jung)所言〕,不同文化之不同角度皆提供各種思考的可能,特別是人文學科的思想探索,理應有寬闊的眼界宏觀主題研究的全局,因此這裡的「對比視域」同時也意味著多元寬廣的視域,其間雖以佛教思想為主,卻也不限於佛教,一方面試著抉發佛教心意識理論的諸多洞見,另一方面也兼顧非佛教學者的研究關注,使能從中獲悉佛教心識說的整體梗概。

是以本書放在比較、對比視域下探究佛教的心意識學說,相對於專論式深入原典的研究,也重於通論式撰述取向。或者說本書分有兩大類文章,一種是專論式的,如第二章論述《阿含經》之「識」的概念特色、第七章「意業為重」的分析探究以及第十章回應瑟爾(John R. Searle)談論意識問題之論證;其餘多半是通論式的(即便是專論亦帶有通論傾向),目的即是為了「對比」。如此之「對比」進路,不可避免的要「化繁為簡」,畢竟「小題大作」、太過專技性古籍思想的分析考證,很難達成有效的對話,也因此「抓大放小」成了本書不得不的選擇。而既是「抓大放小」,就有特定的立場偏好以及觀點取捨,多少帶有筆者個人主觀的詮解,在我理解下的佛學大致(可以)是如此,因此只能是「一種」觀點而未必是「唯一」。

事實上,佛教心意識哲學、佛教心理學一如佛教倫理學等新興研究,有著各種詮解可能,相對於說是「佛教觀點下的心意識研究」,或許更該說是「佛教觀點『啟發』下的心意識研究」,畢竟古來傳統已然眾說紛紜,更何況現今對比式的解讀。不過,本書雖取角寬廣、嘗試擴大思考維度因應重要哲學問題,卻始終是立基於佛教的核心法義,亦即《阿含經》的基礎教法來展開對比式探索,同時也審視佛教在心意識問題上的根本洞見。

縱觀全局而作寬闊對比,在進路上重於詮釋,如此就有一己解讀的發揮,而未必是限定於文本的精確意義,由此可見吾人哲學取徑的佛學研究(至少在「心境」上是哲學的)。當今「佛教哲學」研究,誠如吳汝鈞先生所說,「哲學」與「文獻學」雙軌並進的研究法是較為理想的,但究實而言少有人兼而有之,畢竟單一面向的精良訓練已屬不易。由於我關心佛教思想在現今哲學境況中的發展潛勢,也因此相對於「文獻學」更重於「哲學」的論究思辨。

雖然學生時代曾在日文、梵文下過工夫(各修滿12學分),也短時間學過巴利文、藏文等,卻始終志不在此,沒有往語言文獻的方向前行,倒是把精研佛典語言的時間挪移到當代哲學(特別是英美分析哲學)的消化和吸收上,而我相信這也是「佛教哲學」研究的一環,試著由此走出自己的一條路,盼從佛學汲取思想養分來面對現今的哲學討論,及至於有所回應與對話。倘若問我東方哲學、佛學之心意識觀點為何,這本書大致是我想說的,藉此提供一些尋思的線索。當然「學無止盡」,個人所知所得仍舊有限而不敢言「貢獻」,只願自己一小步嘗試得以拋磚引玉,有助於心意識研究向前跨步的進程。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3504221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528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本商品會員日滿額金幣加碼回饋最高15倍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