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維摩詰所說經》思想豐富完備,具有大乘佛教「相即圓融」的精神。
本書以「圓融的智慧」和「圓滿的修行」撐起一個具哲理性的思想體系,並附以圖解說明,讓讀者更容易了解《維摩詰所說經》的精髓:從「心淨則佛土淨」到「除病不除法」;從「默然無言入不二法門」到對應傳法之種種方便法門都有概括說明。
再者,《維摩詰所說經》如何影響三論宗的四重二諦判教系统、天台宗的相即體系和禪宗不立文字的境界,本書更有詳細專論。以至對於傳統成實論宗對《維摩詰所說經》的定位判分為抑揚教亦有評論,以三論宗吉藏大師的立場和天台宗智者大師之觀點,清楚指出《維摩詰所說經》的定位實屬天台宗五時八教的「化儀之秘密與化法之圓」層次。
《維摩詰所說經》(以下稱《維摩經》)的思想,在中國大乘佛教中,獲得正面的重視,受各大德及學者尊重和研究。然而,三論宗、天台宗在一言一派的基礎上,往往用自己宗派的立場、詞彙、觀念、思想來疏釋《維摩經》經文的意思,其實已經發展了《維摩經》的思想,即是說,其疏本已不是《維摩經》的原意。例如:天台宗智顗以相即(理即)和五時八教來解說《維摩經》 ;三論宗吉藏將《維摩經》之「默然無言」開展為四重二諦之「言忘慮絕」 。直至現代由於漢語語法產生變遷,一般學者研究《維摩經》,其實是採用了白話語譯附上隨文疏釋的方法。近十年則出現了更多專論文章,在眾多現代學者對《維摩經》進行的研究成果中,一般集中於對某一、兩個重要概念進行探討 ,或對全經的主旨作出個別的研究,例如:「心淨則佛土淨」、「不二法門」、「人間淨土」,以及從文學、美學和考據學等角度來研究《維摩經》。
可見,前者的優點是為某些重要概念作出微觀的探究,但未能全面地了解全經的思想體系;後者的優點則能概括地掌握了全經的要旨,但對個別的義理仍有待研究。因此,在這個基礎上,本書之獨特處在於不但要對《維摩經》的重要概念進行現代詮釋,更重要是展示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關係,概括出一個較全面的思想體系。
本書以「圓融的智慧」和「圓滿的修行」撐起一個具哲理性的思想體系,並附以圖解說明,讓讀者更容易了解《維摩詰所說經》的精髓:從「心淨則佛土淨」到「除病不除法」;從「默然無言入不二法門」到對應傳法之種種方便法門都有概括說明。
再者,《維摩詰所說經》如何影響三論宗的四重二諦判教系统、天台宗的相即體系和禪宗不立文字的境界,本書更有詳細專論。以至對於傳統成實論宗對《維摩詰所說經》的定位判分為抑揚教亦有評論,以三論宗吉藏大師的立場和天台宗智者大師之觀點,清楚指出《維摩詰所說經》的定位實屬天台宗五時八教的「化儀之秘密與化法之圓」層次。
《維摩詰所說經》(以下稱《維摩經》)的思想,在中國大乘佛教中,獲得正面的重視,受各大德及學者尊重和研究。然而,三論宗、天台宗在一言一派的基礎上,往往用自己宗派的立場、詞彙、觀念、思想來疏釋《維摩經》經文的意思,其實已經發展了《維摩經》的思想,即是說,其疏本已不是《維摩經》的原意。例如:天台宗智顗以相即(理即)和五時八教來解說《維摩經》 ;三論宗吉藏將《維摩經》之「默然無言」開展為四重二諦之「言忘慮絕」 。直至現代由於漢語語法產生變遷,一般學者研究《維摩經》,其實是採用了白話語譯附上隨文疏釋的方法。近十年則出現了更多專論文章,在眾多現代學者對《維摩經》進行的研究成果中,一般集中於對某一、兩個重要概念進行探討 ,或對全經的主旨作出個別的研究,例如:「心淨則佛土淨」、「不二法門」、「人間淨土」,以及從文學、美學和考據學等角度來研究《維摩經》。
可見,前者的優點是為某些重要概念作出微觀的探究,但未能全面地了解全經的思想體系;後者的優點則能概括地掌握了全經的要旨,但對個別的義理仍有待研究。因此,在這個基礎上,本書之獨特處在於不但要對《維摩經》的重要概念進行現代詮釋,更重要是展示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關係,概括出一個較全面的思想體系。
目錄
回到「我」還未生起的生命故鄉——《維摩經哲理通析》序 釋大願/7
在家居士的典範之現代詮釋 陳沛然/9
引言 研究因由與方法論/13
第一章 《維摩經》之思想前提
一、慈悲的心靈原動力:大悲心/19
二、緣起性空的存在:緣起法/22
三、無分別的智慧:般若活智/24
四、哲學性的縯繹:《維摩經》之真善美/25
第二章 《維摩經》之方法論前提
一、絕對超越論:不二法門/35
二、回歸相融論:不捨不著一切法而具足一切法/38
第三章 《維摩經》之系統架構及其內在關聯
一、《維摩經》之系統架構/45
二、《維摩經》系統架構之內在關聯/49
第四章 詳論《維摩經》之思想特色
一、圓融的智慧:從超越到回歸/57
二、圓滿的修行:從個人到眾生/90
第五章 《維摩經》與中國大乘佛學的關係/131
一、《維摩經》與三論宗的關係:判教系統的確立/132
二、《維摩經》與天台宗的關係:「相即」體系之確立/143
三、《維摩經》與禪宗的關係:「不立文字」之本意與「平常心是道」之確立/148
第六章 中國佛學對《維摩經》的定位
一、成實論宗判教中的《維摩經》:抑揚教/161
二、三論宗吉藏對《成實論》師之判別加以批評/164
三、三論宗判教中的《維摩經》:吸納言忘慮絕的不二法門/166
四、天台宗對《維摩經》的評價:化儀之秘密與化法之圓/170
第七章 《維摩經》思想之評價
一、《維摩經》的貢獻/181
二、《維摩經》的局限/183
結束語/185
文獻綜述/189
參考文獻/195
鳴謝/199
在家居士的典範之現代詮釋 陳沛然/9
引言 研究因由與方法論/13
第一章 《維摩經》之思想前提
一、慈悲的心靈原動力:大悲心/19
二、緣起性空的存在:緣起法/22
三、無分別的智慧:般若活智/24
四、哲學性的縯繹:《維摩經》之真善美/25
第二章 《維摩經》之方法論前提
一、絕對超越論:不二法門/35
二、回歸相融論:不捨不著一切法而具足一切法/38
第三章 《維摩經》之系統架構及其內在關聯
一、《維摩經》之系統架構/45
二、《維摩經》系統架構之內在關聯/49
第四章 詳論《維摩經》之思想特色
一、圓融的智慧:從超越到回歸/57
二、圓滿的修行:從個人到眾生/90
第五章 《維摩經》與中國大乘佛學的關係/131
一、《維摩經》與三論宗的關係:判教系統的確立/132
二、《維摩經》與天台宗的關係:「相即」體系之確立/143
三、《維摩經》與禪宗的關係:「不立文字」之本意與「平常心是道」之確立/148
第六章 中國佛學對《維摩經》的定位
一、成實論宗判教中的《維摩經》:抑揚教/161
二、三論宗吉藏對《成實論》師之判別加以批評/164
三、三論宗判教中的《維摩經》:吸納言忘慮絕的不二法門/166
四、天台宗對《維摩經》的評價:化儀之秘密與化法之圓/170
第七章 《維摩經》思想之評價
一、《維摩經》的貢獻/181
二、《維摩經》的局限/183
結束語/185
文獻綜述/189
參考文獻/195
鳴謝/199
序/導讀
在家居士的典範之現代詮釋
注解《維摩經》,由後秦、隋、唐乃至宋代,注疏最少已有十八種,疏釋之大師有僧肇、慧遠、智顗、智圓、吉藏、窺基、道掖等宗師。在芸芸析解之中,何曼盈博士之《維摩經哲理通析》有何獨特之處?
現今中西文化相交超過百年,中國內地之佛學研究方法擅長思想史之傳承,台灣亦有文獻式之注釋。香港是個較具特色的地區,中西文化相擊相盪而孕育出自身之風格。何博士之《維摩經》著作堪稱是具有香港特色之傑作。
從方法論而言,何博士之通析既能建基於文獻學之根據,亦能進行哲學思辯之分析與評論,更能自行建構出維摩居士之思想架構,令《維摩經》之思想體系矗立起來,條分理清,突破一般資料性之陳述及隨文疏釋之形態,以中西合璧之成果而從傳統之殿堂突圍而出。
《維摩經》以在家居士之形象而贏得佛陀之印證,完完全全切合日常生活之現實性,乃成為在家居士之生活典範。《維摩經》來到中土後,在中華文化之思想定位中,閃耀著永不磨滅的光輝,成為佛家人文生活之指導性楷模。無論是《六祖壇經》,乃至《紅樓夢》,亦有其踪影。
何博士以深厚之學養,從佛教之義理系統,展示了《維摩經》對三論宗、天台宗與禪宗之影響,確實是令人大開眼界,真是得來不易。
最後我寫一首〈維摩經頌〉,以總結其核心思想,來祝賀何博士之鉅著面世。
〈維摩經頌〉
維隨心凈佛土凈,
摩現身疾為說法。
詰難解脫不思議,
所除其病不除法。
說行非道達佛道,
經無住本立諸法。
讚入默然不二門,
頌諸煩惱作佛法。
陳沛然
香港佛學研究所 所長
注解《維摩經》,由後秦、隋、唐乃至宋代,注疏最少已有十八種,疏釋之大師有僧肇、慧遠、智顗、智圓、吉藏、窺基、道掖等宗師。在芸芸析解之中,何曼盈博士之《維摩經哲理通析》有何獨特之處?
現今中西文化相交超過百年,中國內地之佛學研究方法擅長思想史之傳承,台灣亦有文獻式之注釋。香港是個較具特色的地區,中西文化相擊相盪而孕育出自身之風格。何博士之《維摩經》著作堪稱是具有香港特色之傑作。
從方法論而言,何博士之通析既能建基於文獻學之根據,亦能進行哲學思辯之分析與評論,更能自行建構出維摩居士之思想架構,令《維摩經》之思想體系矗立起來,條分理清,突破一般資料性之陳述及隨文疏釋之形態,以中西合璧之成果而從傳統之殿堂突圍而出。
《維摩經》以在家居士之形象而贏得佛陀之印證,完完全全切合日常生活之現實性,乃成為在家居士之生活典範。《維摩經》來到中土後,在中華文化之思想定位中,閃耀著永不磨滅的光輝,成為佛家人文生活之指導性楷模。無論是《六祖壇經》,乃至《紅樓夢》,亦有其踪影。
何博士以深厚之學養,從佛教之義理系統,展示了《維摩經》對三論宗、天台宗與禪宗之影響,確實是令人大開眼界,真是得來不易。
最後我寫一首〈維摩經頌〉,以總結其核心思想,來祝賀何博士之鉅著面世。
〈維摩經頌〉
維隨心凈佛土凈,
摩現身疾為說法。
詰難解脫不思議,
所除其病不除法。
說行非道達佛道,
經無住本立諸法。
讚入默然不二門,
頌諸煩惱作佛法。
陳沛然
香港佛學研究所 所長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