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亞洲佛教史:中國佛教系列(全套三冊)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日本學界嶄新論述
多樣的思想文化風貌
◆「新亞洲佛教史」是日本佛教學界近年最大規模的結集,動員超過兩百位菁英學者;作者群以整體觀點,依各別專攻的主題領域,進行層層闡述。
◆ 除傳統的教理教義、文獻語言、史料分析之外,也擴及美術、考古、文藝、民俗等不同層面;並嘗試跳脫過去的宗派中心主義或歷史文獻學的限制,結合學術界最新研究成果,呈現佛教研究範式的革新。
◆總覽佛教在亞洲發展的遼闊時空歷程與演變軌跡,勾勒出更豐富、多元的整合樣貌,議論豐富,可讀性極高。
【中國佛教系列】全三冊
《佛教的東傳與中國化:中國I 南北朝》
佛教傳入中國的過程,從神異傳奇到融入日常生活,從外來宗教到成為世俗倫理;從陌生到熟悉,進而根植為思維與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浩蕩旅程。為了認識佛教,中國進行大規模的譯經運動,規模之大、內容之豐、形式之多元,可說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奇蹟。
在漢譯佛典的基礎上,佛教輻射傳布至朝鮮半島、扶桑四島、中南半島,成為東亞醒目的文化景觀,而中國從佛教邊地也搖身一變成為佛法聖地。舉凡國王大臣乃至庶民百姓,不論是在政治、民俗、儀式,甚至文化上,莫不深契佛法。此時期的鳩摩羅什、僧肇、慧遠、竺道生等不世出的諸大師,為中國佛教的走向奠定基調。藉由本書,我們明瞭魏晉南北朝時期,在中國佛教發展過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樞紐角色。
《興盛開展的佛教:中國II 隋唐》
穿越古絲路傳至中國的印度佛教,在隋唐時期已經成為中國所容受的佛教,達到了空前的開展與轉型,並形成今日我們所知曉的「宗派」樣貌。
此書其中有三論、唯識、天台、華嚴、淨土、禪、密教等有關教學、弘化的內容,作者細膩勾勒出隋唐帝國時期的皇室和民間,在與佛教的微妙關係之下,展現出各宗派獨特的教學理念與弘化儀禮。同時,以多元的視角觀察整體的脈絡,將隋唐時期佛教興隆發展的軌跡,詳細地述說全貌與始末,藉此讓我們一窺隋唐佛教的輝煌燦爛!
《中國文化中的佛教:中國III 宋元明清》
佛教在中國文化歷史性的重要轉型時期,總是扮演關鍵性的角色。從唐宋到晚清,在佛教的刺激之下,宋代新儒家深入探討心性之學,此外,文學、藝術、民俗等面向,莫不皆受影響。從知識菁英的哲學思辨到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佛教普及到中國各個角落的不同階層。天台、華嚴、禪等宗派,雖然都發韌於中國,卻也成為東亞文化交流中最重要的載體,在各國開花結果。
此書從思想史、文化史、民眾史的角度出發,省思中國傳統佛教發展的軌跡,嘗試勾勒佛教樣貌傳承迄今所形成的文化脈絡。並將宋、元、明、清的佛教史,提供一個精彩的全觀圖像。
目錄
序/導讀
新亞洲佛教史中文版總序
釋果鏡 / 中華佛學研究所所長
弘揚漢傳佛教,從根本提昇漢傳佛教研究的品質與水準,一直是本所創辦人念茲在茲的心願。這是一場恆久持續的考驗,雖然中華佛學研究所自知能力有限,但仍然願意傾注所有心力,結合海內外的先進與同志,共同攜手為此一目標奮進。
在佛教學術研究的領域,日本學術界的成果一直受到全世界的肯定與注目。「新亞洲佛教史」此一系列研究是日本佛教學界近年來最大規模的結集,十五冊的規模,動員超過兩百位菁英學者,從耆宿到新銳,幾乎網羅無遺,可以說是當今日本佛教學界最具規模的成果展示當不為過矣。本套「新亞洲佛教史」系列海納萬有,概而言之,其重要性約有數端:
(一)「新亞洲佛教史」雖然以印度、中國、日本三大部分為主,但也兼顧中亞、東南亞、越南、韓國等不同地區,涵蓋南傳、漢傳、藏傳等不同的佛教傳統;處理時段從佛陀出世迄於今日。就目前同性質的著作之中,處理時間之長遠,空間之寬闊,迄今尚未有出於其右者。
(二)傳統佛教史的寫作總是詳古略今,無法充分呈現佛教演變的歷史面貌。此次「新亞洲佛教史」對於近世以降佛教演變的軌跡著意甚深,可謂鉅細靡遺。
(三)傳統佛教史大多集中於思想概念以及政治關係的描述,此次「新亞洲佛教史」在可能的範圍內,嘗試兼顧語言、民俗、文學、藝術、考古學等文化脈絡,開展出各種認識佛法的不同可能性。
職是之由,「新亞洲佛教史」不僅是時間意義上,更重要的意義是一種研究範式的建立。中華佛學研究所取得佼成出版社正式授權,嘗試將日本佛教研究最新系列研究成果介紹給漢語文化圈。其間受到各方協助,特別是青山學院大學陳繼東教授居中聯繫,其功厥偉。同時也要感謝佼成出版社充分授權與協助,讓漢語文化圈的讀者得以接觸這套精心策畫的研究成果。透過高水準學術研究作品的譯介,借鏡世界各國佛教研究者的智慧,讓漢傳佛教研究的境界與視野更高更遠,這是中華佛學研究所責無旁貸的使命,以及未來持續努力的目標。
序
末木文美士 / 編輯委員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佛教史研究在新史學領域形成中顯著發展,這些研究成果彙整為家永三郎、赤松俊秀、圭室諦成共同監修的《日本仏教史》全三卷(法蔵館,一九六七)、舊版《アジア仏教史》日本編全九卷(一九七二─七五)等,成為有口皆碑的通史著作典範。
戰後發展的佛教史,其特徵是根據鎌倉新佛教的中心史觀所形成。換言之,就是將新佛教的代表祖師親鸞、道元、日蓮視為日本佛教的巔峰人物,有關其生涯或思想,甚至所建構的新佛教諸宗發展史則成為研究核心。至於古代佛教的意義僅在於成為新佛教的發展前提,所謂的舊佛教,在中世亦被視為應被新佛教超越的保守派。近世以後因沿襲中世新佛教並邁向墮落的時期,故而評價甚低。
然而,黑田俊雄於一九七五年倡說的顯密體制論卻推翻以上觀點。黑田主張中世時期是由顯密佛教的體制派佛教(所謂的舊佛教)掌握實權,新佛教堪稱只屬異端的少數派。如此說法遭學界大肆批判,但至少讓日本佛教史的研究方向產生顯著轉變,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
顯密體制論出現後,學者不僅關注新佛教,對於過去被視為舊佛教的發展動向亦十分矚目。律宗的社會活動、密教儀禮、神佛習合等課題,過去一直被漠視的時代發展趨勢,顯然具有重大意義。此外,學者並非針對個別研究宗派史,而是從整體觀點來闡明佛教史。這種新研究是以對寺院聖教進行堅實的實證發掘為基礎,並在史學、佛學、文學、美術史等多元領域的研究者協助下所產生的豐碩成果。
鎌倉新佛教中心史觀瓦解之後,顛覆了將中世視為佛教史巔峰期的觀點,促使對古代、中世、近世、近代的佛教皆各具價值的觀點表以認同,並進行研究。此外,並非只局限於日本國內,在亞洲拓展的研究領域亦獲得嶄新的洞見。
在此趨勢中,擔任責任編輯委員的筆者與志同道合的友人們,於一九九二年至二○○一年舉辦日本佛教研究會,與多方領域的研究者進行密切交流,此後編輯並刊行《日本の仏教》全九卷(法蔵館,一九九四─二○○一)、《日本仏教34の鍵》(春秋社,二○○三),就此致力於開拓新方向。
此次筆者適逢《新アジア仏教史》日本編刊行,加上當時身為執筆主力的大久保良峻、佐藤弘夫、林淳、松尾剛次予以協助編輯,目標在於完成堪稱是近年日本佛教史研究集大成之通史著作。日本編共由五卷構成(第十一至十四卷),分別是古代、中世、近世、近代。各卷皆由六章所構成,若有跨時代主題而難以設定在某特定時期之際,則以特論形式另行處理。至於沒有列入通史介紹,內容卻耐人尋味的話題,則透過專欄加以補足。最後的第十五卷將旨趣略做變更,依照不同主題來探討日本佛教的現狀及課題,同時以編輯委員的提議做為總結。筆者期盼本系列不僅打破過去定型化的佛教史形象,亦可成為今後新佛教史研究的出發點。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