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思益梵天所問經 三種譯本比對暨研究(全彩版)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9 774
    860
  • 分類:
    中文書宗教命理佛教佛教經典/解說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果濱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萬卷樓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0/02/01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本書為彩色書共三十六萬多字,本經深受南北禪宗如神秀、普寂、鑑宗等大師的重視。主要內容為思益梵天及網明菩薩跟佛陀的對答、思益梵天與文殊及網明菩薩的互相詰問,本經還涉及「如來藏、往生佛國淨土、中觀緣起、密咒修學」等豐富內容。各宗派祖師競相引用修持講解此經至少有七十位以上,您千萬不可錯過此經的精彩內容。

作者

果濱

陳士濱(法名:果濱)
現為高雄光德寺淨覺僧伽大學教授。
佛學專長:一、佛典生命科學。二、佛典臨終與中陰學。三、梵咒修持學(含《蘇婆呼童子請問經》)。四、《楞伽經》學。五、《維摩經》學。六、般若學(《金剛經》+《大般若經》+《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七、十方淨土學。八、佛典兩性哲學。九、佛典宇宙天文學。十、中觀學(中論二十七品)。十一、唯識學(唯識三十頌+《成唯識論》)。十二、《楞嚴經》學。十三、唯識腦科學。十四、敦博本《六祖壇經》學。十五、佛典與科學。十六、《法華經》學。十七、佛典人文思想。十八、《華嚴經》科學。十九、唯識双密學(《解深密經+密嚴經》)。二十、佛典數位教材電腦。二十一、中觀修持學(佛經的緣起論+《持世經》)。二十二、《般舟三昧經》學。二十三、如來藏學(《如來藏經+勝鬘經》)。二十四、《悲華經》學。二十五、佛典因果學。二十六、《往生論註》。二十七、《無量壽經》學。二十八、《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二十九、《思益梵天所問經》學。三十、《涅槃經》學。三十一、三部《華嚴經》。三十二、穢跡金剛法經論導讀。

目錄

自序 1
一、本經名稱問題 27
二、本經各品的內容 29
三、「南、北」兩宗禪學,皆同重《思益經》 37
四、修持並提倡本經的僧眾 41
五、本經譯者的作者介紹 53
《思益梵天所問經》三種譯本對照 59
第一卷 59
一-1佛陀在迦蘭陀竹林講法,時大比丘僧有6萬4千人,菩薩有7萬2千人 59
一-2 有16法王子等,及16菩薩賢士等共7萬2千人。欲界、色界諸天及天龍八部亦來雲集 59
一-3 網明菩薩代大眾跟釋迦佛請法 61
一-4 若有眾生能得見「佛身」,此皆是如來威神之力 62
一-5 若佛不加威神,眾生無有能得見佛身,亦無能請問如來法義。如來有33種光,能利益一切眾生 64
一-6 他方無量百千萬億菩薩見佛之33 種光後,皆來至此娑婆世界 69
一-7 東方有國名清潔,佛號日月光如來,有菩薩梵天名思益,欲詣娑婆拜見釋迦佛 71
一-8 日月光佛告思益梵天:汝應以「十法」遊於彼娑婆世界 72
一-9 若人於清淨佛國中,經百千億劫修梵行,不如在彼娑婆世界中,從早上至中午,無瞋恨、無障礙心,其福更殊勝 74
一-10 思益梵天菩薩於諸菩薩中皆最為第一,底下約有15條 86
一-11 思益梵天與一萬二千菩薩俱,頭面頂禮佛足,以偈讚曰 87
一-12 思益梵天菩薩問佛,有關菩薩修行的20個問題 90
一-13 第1個問題:菩薩修行應該以那四種法來「堅固其道心而不疲倦」? 92
一-14 第2個問題:菩薩修行應該以那四種法來「說決定法而不中間反悔」? 93
一-15 第3個問題:菩薩修行應該以那四種法來「增長善根」? 93
一-16 第4個問題:菩薩修行應該以那四種法來達到「無所恐怖畏懼,與不失於威容儀態」? 94
一-17 第5個問題:菩薩修行應該以那四種法來「成就清淨的白法」? 94
一-18 第6個問題:菩薩修行應該以那四種法來「善知從一階地至另一階地的修行」? 95
一-19 第7個問題:菩薩修行應該以那四種法來「善知方便教化眾生」? 95
一-20 第8個問題:菩薩修行應該以那四種法來「隨順諸眾生」? 97
一-21 第9個問題:菩薩修行應該以那四種法來「不失菩提道心」? 98
一-22 第10個問題:菩薩修行應該以那四種法來「專一其心而不散亂」? 100
一-23 第11個問題:菩薩修行應該以那四種法來「善求於法寶」? 101
一-24 第12個問題:菩薩修行應該以那四種法來「出離所毀棄的禁戒之罪」? 101
一-25 第13個問題:菩薩修行應該以那四種法來「斷諸煩惱」? 102
一-26 第14個問題:菩薩修行應該以那四種法來「善巧入於諸大眾」? 103
一-27 第15個問題:菩薩修行應該以那四種法來「開演闡揚諸法施」? 103
一-28 第16個問題:菩薩修行應該以那四種法來「獲得前因後果業力,與獲得不失功德善根」? 104
一-29 第17個問題:菩薩修行應該以那四種法來達到「不需由他人教導而獲得無生之慧,亦能自我修行而至六波羅蜜」? 105
一-30 第18個問題:菩薩修行應該以那四種法來「返轉暫捨禪定,而還生欲界去度化眾生」? 106
一-31 第19個問題:菩薩修行應該以那四種法來達到「佛法之不退轉位」? 110
一-32 第20個問題:菩薩修行應該以那四種法來達到「不會斷滅成佛之種性,期望眾生皆成佛」? 110
一-33 無我、無人、無法、不生、不滅,方為「正問」 113
一-34 於正法位中,不作「垢、淨、生、死、涅槃」問者,方名為「正問」 114
一-35 於諸法中不作「一、異」問者,方名為「正問」 117
一-36 若於諸法性中「無分別心」,則一切法名為正。若有「心分別者」,則一切法名為邪 119
一-37 諸法「離自性、離欲際」,是名「正性」。諸佛不得真實存有之「生死」、亦不得真實存有之「涅槃」 120
一-38 諸法平等,無有真實可得之「往來、出生死、入涅槃」 121
一-39 如來雖說有生死之現象,實無有人真實「往來生死」;如來雖說有涅槃之果位,實無有人真實「獲得滅度」者 122
一-40 涅槃名為除滅「諸相」,遠離一切「動、念、戲論」。若於諸法「寂滅相」中追求「真實存有」之「涅槃」者,此人即為「增上慢者」 123
一-41 涅槃者,但有「假名」之稱,涅槃者,仍不可真實得取 128
一-42 能遠離一切「動、念、我想、戲論」,此即名為「諸佛出世」,亦名為真實「涅槃」之定義也 133
一-43 若能得證涅槃是「無作性」,能知見「法性」乃常清淨,則諸比丘已能住於真正「福田」, 已能淨化解消大眾之「供養」矣 134
一-44 思益梵天與佛陀的問答共有32 題。不為世法之所「牽絆依戀」、於法「無所取」、不壞「菩提性」、不斷「佛種」者,才能獲人天供養 136
一-45 無貪著者,方為真正快樂之人 139
一-46 菩薩於一切法無有戲論者,方能行真智慧 141
一-47 能清淨「身口意」三業者,即能遍行至一切功德之處 146
一-48 菩薩能通達「世間法」而廣度眾生,亦不壞「世間法」 148
一-49 如來出過世間,亦說世間「苦」、世間「集」、世間「滅」、世間「滅道」 150
一-50「真聖諦」的定義是:苦為「無生」,集為「無和合」,滅為「無生、無滅」,道為「諸法平等,不二之門」 154
一-51 真聖諦者,無有「虛妄」。無「我、人、眾生、壽者」、無「生死」、無「涅槃」 157
一-52 外道說:苦是「生死相」、集是「眾緣和合」、滅是「滅法」、道是「以二法
求相」者 159
一-53 如來所得法,乃不可「見、聞、覺、識、取、著、說、難」,超過一切諸
法相,無語、無說 160
一-54 如來已證得如是「寂滅相法」,而仍以「文字言說」方便教人令證 162
一-55 思益梵天云:若善男子、善女人能信解如是「般若空性」法義者,能得底下108種不可思議功德 164
一-56 若能信解如是「般若空性」法義者,則以一劫,或減一劫,皆不能說盡其功德 177
《思益梵天所問經》三種譯本對照 179
第二卷 179
二-1若菩薩能知如來以何「言語、隨宜、方便、法門、大悲」等「五力」,而為眾生說法,是為菩薩能作佛事 179
二-2「說法」者,猶如「幻人、夢、響聲、影、鏡中像、陽焰、虛空」說,無決定性,故諸法相亦「不可說」也 181
二-3「隨宜」者,或於「垢法」中說淨,或於「淨法」中說垢。諸法實相是涅槃,故六度亦是涅槃 184
二-4 如來很多法義皆是「隨宜」所說,只欲令眾生捨「增上慢」故 186
二-5「方便」者,佛常說修六度可獲無量功德,然而六度乃至涅槃,皆亦無真實可得 189
二-6「法門」者,「十二入」皆無我、無自性。空、無相、無作、無生、無滅、性常清淨、離自體 192
二-7「大悲」者,如來以「三十二種」大悲在救護眾生 194
二-8 菩薩知諸法相與「化人」無異,故於如來所說「無二」之「實際」法義,無生「喜悅、愁戚」心,於諸眾生亦不生「下劣想」 201
二-9 網明菩薩與思益梵天的問答共有12題。一切行皆非真實之行,一切說皆非真實之說,一切道皆非真實之道。 202
二-10 能不住一切法,而亦能於十方示現有行、有生死,具有如是智慧辯才 205
二-11 普華菩薩與舍利弗的問答共有20 題。法性無多、無少、無相,並非有一個真實的能證與所證,但亦不離「法性」而證 208
二-12 聖人無所「斷」,凡夫無所「生」。故凡夫亦可云「常在定」也,以凡夫亦不壞「法性三昧」故 210
二-13 舍利弗不生、不得「賢聖法」;亦不滅、不見「凡夫法」 213
二-14 從法之「性相」來說,則智慧為無量無邊;若隨入「法性」多少,則智慧將成為有量有限 215
二-15 網明菩薩從左右手的「赤白莊嚴抓指」之間,放大光明,普照十方無量佛國,皆悉通達。所有眾生,遇斯光者皆得快樂 217
二-16 網明菩薩之光明力,令一切大眾,皆同一金色,與佛無異。從地踴出之「四菩薩」皆讚歎網明菩薩福德本願不可思議 219
二-17 從下方世界「七十二」恒河沙佛土來的四菩薩,國名現諸寶莊嚴,佛號一寶蓋,今現說法 221
二-18 網明菩薩未來成佛,號普光自在王如來,國土純清淨金色菩薩而無二乘。時會中有4萬4千人皆共發願欲往生彼國 223
二-19 網明菩薩告大迦葉云:諸法皆如幻化人,無決定相,誰可問「汝幾時當成阿耨菩提?」 238
二-20 菩薩雖不得生死,亦不證涅槃,但亦能滅度無量眾生 240
二-21 網明菩薩云:我非於「生死中、涅槃中、眾生相中」而行,但亦不離此三者 242
二-22 一切法從本已來皆離「貪、恚、癡」相。以是故,一切法相皆如佛所幻化 243
二-23 若有眾生見網明菩薩者,皆不墮三惡道,若能得聞其所說法者,則魔不能得便去障礙此人 246
二-24 網明菩薩於過七百六十萬阿僧祇劫當得作佛,號普光自在王如來,世界名曰集妙功德 247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精裝
    • ISBN
    • 9789864783441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470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9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