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起讀阿含:中阿含部(上)
內容簡介
★ 以裁接化約方式深入《阿含經》文本!
★ 以平實文字偕讀者深解、消化原始佛義。
★ 跨越佛法大小乘義理分野,並肩同行。
讀《阿含經》,是踩著肉身佛陀的足跡,猶如隨侍在側的阿難及諸佛弟子,不曲真實的佛義,接力邁向每一個人類世代,展現自性光輝的一份幸福。特別是當今學大乘者,讀好阿含,將更感精神抖擻,意懷寧遠。
作者周勳男先生深入經藏,以他豐厚的學養,平易信實之筆,順入阿含如深密叢林的全程文本,巧妙裁接,約化釐出其中每一件佛所說法的情節分脈及事理主軸,客觀地托顯法義與相關佛法正見背景知識,更於重要轉折處輕扣其節,言省而意足。
目錄
	編者的話
	 
	守城與渡河的道行──中阿含經第一卷
	一、善法經:道人的七種德慧
	二、晝度樹經:天樹的變化象徵修行的過程
	三、城喻經:梵行如守城
	四、水喻經:學道像渡河
	五、木積喻經:火鼎中的戒行者
	 
	當天上有七個太陽──中阿含經第二卷
	六、善人往經:自淨其意的快慢
	七、世間福經:入世與出世的七種福緣
	八、七日經:當天上有七個太陽
	九、七車經:七階淨法圓滿梵行
	十、漏盡經:由正思惟得無憂智
	 
	護鼻的大象像道人──中阿含經第三卷
	十一、鹽喻經:惡業重報或輕報的原因
	十二、惒破經:業報如樹影
	十三、度經:自作自受與滅苦之道
	十四、羅雲經:護鼻的大象像道人
	十五、思經:身口意去惡向善通達慈心捨心二解脫
	十六、伽藍經:自智無疑斷三毒業
	十七、伽彌尼經:昇天不由天
	 
	你要修淨覺遠離一切觀念的執著──中阿含經第四卷
	十八、師子經:人當有所為、有所不為
	十九、尼乾經:虐待自己不能消業
	二十、波羅窂經:你要修淨覺遠離一切觀念的執著
	 
	一根針頭上可站多少天神?──中阿含經第五卷
	二十一、等心經:一根針頭上可站多少天神?
	二十二、成就戒經:兩種尊貴的修行人
	二十三、智經:梵行在了因
	二十四、師子吼經:舍利弗的德行
	二十五、水喻經:修行要怎樣待人接物
	 
	無事人最正經──中阿含經第六卷
	二十六、瞿尼師經:無事人最正經
	二十七、梵志陀然經:病危修梵天法成就的例子
	二十八、教化病經:諸病難勝佛善根
	 
	見地正確心自淨──中阿含經第七卷
	二十九、大拘絺羅經:見地正確心自淨
	三十、象跡喻經:散盡身家心無邊
	三十一、分別聖諦經:眾苦是幻唯佛真
	 
	奇蹟中的道理──中阿含經第八卷
	三十二、未曾有法經:奇蹟中的道理
	三十三、侍者經:阿難尊者所示現的修行典範
	三十四、薄拘羅經:八十年沒欲想的修道人
	三十五、阿修羅經:修羅海與佛海
	 
	酒後遇佛見性的成就者──中阿含經第九卷
	三十六、地動經:他們始終不知道我是誰
	三十七、瞻波經:護戒一例
	三十八、郁伽長者經(上):酒後遇佛見性的成就者
	三十九、郁伽長者經(下):轉輪王不求富貴
	四十、手長者經(上):真正放下的人
	四十一、手長者經(下):道人的八項德行
	 
	情愛的演化論──中阿含經第十卷
	四十二、何義經:由戒得解脫的過程
	四十三、不思經:正修行不必掛慮下一步
	四十四、念經:忘症的過失
	四十五、慚愧經(上):慚愧心可以通達解脫
	四十六、慚愧經(下):戒如樹皮
	四十七、戒經(上):持戒與破戒
	四十八、戒經(下):戒如樹根
	四十九、恭敬經(上):由恭敬心得解脫身
	五十、恭敬經(下):尊重梵行能成無上道
	五十一、本際經:情愛的演化論
	五十二|五十三、食經(上、下):善法食與惡法食
	五十四、盡智經:要得真智慧由親近善知識開始
	五十五、涅槃經:深知老死苦有緣到涅槃
	五十六、彌醯經:資糧的重要性
	五十七、即為比丘說經:解脫心成熟的條件
	 
	佛度摩竭陀國王──中阿含經第十一卷
	五十八、七寶經:世間七寶與出世間七寶
	五十九、三十二相經:身心全然健康完美的特徵
	六十、四洲經:不知足的頂生王
	六十一、牛糞喻經:眾色如牛糞
	六十二、頻鞞娑邏王迎佛經:佛度摩竭陀國王
	 
	你接待過閻羅王的特使嗎?──中阿含經第十二卷
	六十三、鞞婆陵耆經:能讓人家隨意自在的陶藝師
	六十四、天使經:你接待過閻羅王的特使嗎?
	 
	修行要像哪一種動物?──中阿含經第十三卷
	六十五、烏鳥喻經:修行要像哪一種動物?
	六十六、說本經:施福之勝與魔王亂法不得
	 
	是否有來生的十個問答──中阿含經第十四卷
	六十七、大天㮈林經:前生輪王今世佛
	六十八、大善見王經:成就梵行的轉輪王
	 
	以現實生活為妙喻的佛法──中阿含經第十五卷
	六十九、三十喻經:淨意通大道
	七十、轉輪王經
	 
	有無來生之辯──中阿含經第十六卷
	七十一、蜱肆經:是否有來生的十個問答
	 
	不見大地纖毫過患,才能綻放各種禪定光明──中阿含經第十七卷
	七十二、長壽王本起經:無怨光淨明
	 
	不要過多食而心憂的日子──中阿含經第十八卷
	七十三、天經:獨立的智慧光明照見諸天形色
	七十四、八念經:唯有自知的大人心
	七十五、淨不動道經:佛法的六種如是觀
	七十六、郁伽支羅經:觀察身心的禪定法門
	七十七、娑雞帝三族姓子經:不要過多食而心憂的日子
	 
	梵天上的一場文武比試──中阿含經第十九卷
	七十八、梵天請佛經:梵天上的一場文武比試
	七十九、有勝天經:大心解脫的大光明法
	八十、迦絺那經:阿那律尊者成道因緣
	 
	對治睡眠防礙禪定的方法──中阿含經第二十卷
	八十一、念身經:佛門身修法
	八十二、支離彌梨經:修行未退轉前的徵兆
	八十三、長老上尊睡眠經:對治睡眠防礙禪定的方法
	 
	佛家的真人──中阿含經第二十一卷
	八十四、無刺經:修行人當離的幾種刺物
	八十五、真人經:自貴賤他非真人
	八十六、說處經:提昇生命境界的修行各階段
	 
	修行為法不為食──中阿含經第二十二卷
	八十七、穢品經:要能自知自己是何居心
	八十八、求法經 :吃與不吃之間的道理
	 
	洗不掉心垢的恆河──中阿含經第二十三卷
	八十九、比丘請經:去惡生喜能得止得定而解脫
	九十、知法經:修行當盡除心理深處的各種劣根性
	九十一、周那問見經:佛也說「為道日損」之法
	九十二、青白蓮華喻經:除不善法如三色蓮出於污泥
	九十三、水淨梵志經:洗不掉心垢的恆河
	九十四、黑比丘經:止諍能生無量善法
	九十五、住法經:修善法不進則退
	九十六、無經:修行進步與退步的檢驗
	 
	由呼吸覺觀身心一切活動現象而通達大道──中阿含經第二十四卷
	九十七、大因經:十二因緣的修證法門
	九十八、念處經:由呼吸覺觀身心一切活動現象而通達大道的法門
	 
	斷除欲望的五個步驟和比喻──中阿含經第二十五卷
	九十九、苦陰經(上):何以要斷三患之理
	一○○、苦陰經(下):誰識無言如意之樂
	一○一、增上心經:使心經常寧靜得定的方法
	一○二、念經:修行如牧牛
	 
	一個比丘修禪的願行──中阿含經第二十六卷
	一○三、師子吼經:真正破除無明的佛法
	一○四、優曇婆邏經:潛藏在苦行中的過患
	一○五、願經:一個比丘修禪的願行
	一○六、想經:如實知一切4
	 
	佛教的心理治療學──中阿含經第二十七卷
	一○七~一○八、林經(上、下):住在林間修行的守則
	一○九~一一○、自觀心經(上、下):依止觀得漏盡智
	一一一、達梵行經:佛教的心理治療學326
	一一二、阿奴波經:由淨身談淨心
	 
	由身口意所起的鬥諍世間──中阿含經第二十八卷
	一一三、諸法本經:略說道與修道的幾個層面
	一一四、優陀羅經:正行不入狐徑
	
序/導讀
編者的話
佛法在傳佈上一直存有大小乘義理的分野,彼此互詰而又結伴同行,此緊張且緊密的依存關係,亦有其人類歷史文化思想演化的必然。
實則人們若從阿含藏中釋尊一生示導隨眾的言教與行誼,在寫真的事跡中親切去體感他由證悟菩提所自然散發之平易又崇高的人格風采,一路沉潛迎向品味下去,也就不難發現所謂大小乘法前後連接的臍帶關係。若失去了對原始佛教的深解與消化,或有礙大乘道正常的宏通。
讀阿含是踩著肉身佛陀的足跡,猶如隨侍在側的阿難及諸佛弟子,不曲真實的佛義,接力邁向每一個人類世代,展現自性光輝的一份幸福。特別是當今學大乘者,讀好阿含,將更感精神抖擻,意懷寧遠。
本書《我們一起讀阿含》作者周勳男先生,深入經藏,以他豐厚的學養,平易信實之筆,順入阿含如深密叢林的全程文本,巧妙裁接,約化釐出其中每一件佛所說法的情節分脈及事理主軸,客觀地托顯法義與相關佛法正見背景知識,更於重要轉折處輕扣其節,言省而意足,並從比較宗教與心理學的角度,展望佛法在現代社會文化思想上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書對於不諳古譯文的一般讀者,讀之當可節省心力,而不失在古道邊親讀每一部原典的莊嚴感。對初入門者來說,在這依形貌原味所繪出的一個佛陀法教簡明的大輪廓上尋寶,所得亦不僅是一部刻板的工具書。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