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潘麟先生講授《金剛經》

  • 9 360
    400
  • 分類:
    中文書宗教命理佛教心經/金剛經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潘麟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秦鼎文流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3/10/05
  • 相關主題: 金剛經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走出宗教藩籬的《金剛經》,早已成為中華民族一部根本與智慧的經典。它讓我們融入般若這個無邊無際的海洋之中,擁有一種無堅不摧的金剛力量,這種力量徹底而圓滿地摧毀、超越、瓦解我們所有的顛倒、愚昧、輪回、生死、自我,讓我們到達解脫的彼岸。

本書為2015年8月2日至7日,中國當代傑出原創型學者和思想家潘麟先生於廣東省惠州市講授《金剛經》之講課紀錄。

全書依經文析分三十二品,潘麟先生以其廣博的學識、深厚的古籍涵養別開生面,由生命科學的角度逐篇講述《金剛經》要義,提供了理解、詮釋經典重要全新視角,使人們更易了悟經典的本意,了解佛陀蘊藏於經典中,對生活與生命實踐的智慧,引領人們到達全新的、最高的生命境界。

本書特色

1. 中國當代傑出原創型學者潘麟,以生命科學的角度重新詮釋《金剛經》的佛學經典,深入解讀國學與佛學思想交融的傳統文化與現代應用。
2.將《金剛經》全文細分三十二品,逐句釋要,使人們更易了悟經典的本意,了解佛陀蘊藏於經典中,對生活與生命實踐的智慧。

 

作者

潘麟

潘麟先生,安徽定遠人,哲學碩士,生命學家,當代對生命科學有深刻貢獻的思想家。長期致力於東方文明的傳播與推廣,注重中華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以心性傳承與實踐為基礎,開創、宣導並推動生命科學的發展與普及。

主要著作有《家門沒上鎖》、《皇冠瑜伽》、《〈大學〉廣義》、《到彼岸賞月》、《〈瑜伽經〉直解》、《以心傳心》、《直指生命的真相》、《〈中庸〉心要》和《潘麟先生講授〈金剛經〉》等,部分著作被譯成英、俄等文字在國外出版,並撰有各類學術論文近百篇。

 

目錄

前言 3
後記:成佛之後做什麼? 312
附錄:金剛般若波羅密經 315
參考文獻 328

《金剛經》的成書背景 7
《金剛經》的學習方法 12
《金剛經》的譯者鳩摩羅什 20
一、鳩摩羅什的生平事蹟 21
二、鳩摩羅什的歷史貢獻 23
《金剛經》經題的含義 25
一、金剛 25
二、般若 26
三、金剛般若波羅密經 48
第 一 品 法會因由分 51
第 二 品 善現啟請分 81
第 三 品 大乘正宗分 101
第 四 品 妙行無住分 122
第 五 品 如理實見分 130
第 六 品 正信稀有分 132
第 七 品 無得無說分 143
第 八 品 依法出生分 155
第 九 品 一相無相分 161
第 十 品 莊嚴淨土分 168
第 十 一 品 無為福勝分 192
第 十 二 品 尊重正教分 194
第 十 三 品 如法受持分 198
第 十 四 品 離相寂滅分 208
第 十 五 品 持經功德分 219
第 十 六 品 能淨業障分 228
第 十 七 品 究竟無我分 234
第 十 八 品 一體同觀分 242
一、肉眼 244
二、天眼 246
三、慧眼 251
四、法眼 253
五、佛眼 255
第 十 九 品 法界通化分 264
第 二 十 品 離色離相分 266
第 二十一 品 非說所說分 268
第 二十二 品 無法可得分 275
第 二十三 品 淨心行善分 276
第 二十四 品 福智無比分 280
第 二十五 品 化無所化分 281
第 二十六 品 法身非相分 283
第 二十七 品 無斷無滅分 286
第 二十八 品 不受不貪分 289
第 二十九 品 威儀寂靜分 291
第 三 十 品 一合理相分 295
第 三十一 品 知見不生分 305
第 三十二 品 應化非真分 307

序/導讀

導讀

《金剛經》的成書背景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簡稱《金剛經》,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經典,約出現於西元元年前後(一說為西元前一世紀)。從釋迦牟尼(約西元前565 年—西元前486 年)涅槃到《金剛經》面世間隔的這四百多年間,《金剛經》在哪裡?無從知曉。其實不僅是《金剛經》,所有大乘佛法的經典都不知道在哪裡。

不要說一般人見不著,就連僧人也沒聽說過大乘佛經。因為釋迦牟尼去世時,在印度廣為流傳的是小乘佛教的經典,主要以《四阿含經》為代表。

在印度佛教史上,先後有兩次大規模的誕經期。我們現在所見到的大乘經典和金剛乘經典都是後來集中出現的。到底這些經典從何而來?這是人類學術史上的千古之謎,到現在也沒有解開。

第一次集中誕經期自西元元年前後到西元三世紀,大約持續了兩三百年。在此期間,印度出現了車載斗量的大乘佛教經典。因為沒有確切記載這些經典來自何處,所以小乘佛教的保守派一直認為大乘佛教經典非佛說,乃是偽經。

大乘佛教誕生後,佛教僧團慢慢地分化為堅持小乘佛教思想的小乘師和追隨大乘佛教精神的大乘師兩個陣營。這兩個陣營之間經常有激烈的口誅筆伐。大乘僧人瞧不起小乘僧人,而小乘僧人認為大乘佛教經典是魔說。直到現在,以斯里蘭卡為代表的小乘佛教的部分僧人依然認為佛從來沒有說過大乘佛教經典,佛說過的所有經典都被完整地保存在小乘佛教中。除此之外,包括《金剛經》《心經》在內的大乘佛教經典都是後人偽造的。

第二次集中誕經期在西元七、八世紀。這些經典現主要在中國西藏流傳,即藏傳佛教密宗(簡稱藏密)。藏密經典之多,可謂汗牛充棟。這些經典從何而來,也同樣沒有任何歷史記載。這一次,大乘佛教和密乘佛教也是互相指責。

大乘佛教說密乘佛教經典非佛說;密乘佛教瞧不起大乘佛教,認為大乘佛法不徹底。很多時候,佛教僧團內部相互否定,互不認可對方是佛,鬥爭極為嚴重,甚至到了你死我活的程度。他們就這樣不斷地爭論,一直持續到現在。只是佛教界出於維護自己聲譽的目的,儘量掩蓋這些現象。所以,外界對此知之甚少。

客觀地說,小乘佛法、大乘佛法、密乘佛法都是佛說。只要我們深入這些經典就能知道,其中藴藏的智慧只有佛才能說出來,這些智慧之言一定是聖人說的。我們把「佛」看作聖人,是對「佛」作寬泛的理解。「佛」未必一定是釋迦牟尼佛,既然釋迦牟尼彰顯佛性(成佛)後說的話叫佛經,那麼別人彰顯佛性(成佛)後說的話也應該是佛經。因為釋迦牟尼曾說過:「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因有佛性皆可成佛。」數量如此之巨的佛經,斷然不會是釋迦牟尼一個人說的。具體到《金剛經》是不是他說的,有待商榷,當然也有可能是後世高僧成佛後仿釋迦牟尼而說。

中印歷史上有個共同的傳統——後來的智者把自己寫的經典署上過去聖人的名字。這樣做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為了使這部經典流傳下去。如道家,從晉代到宋代的一千多年間誕生了諸多署名為「太上老君」的經典。「太上老君」一般認為是老子,老子生於春秋時代,他並未說過那麼多的經典,因此那些經典顯然係後人所說。因為只要署上聖人的名字,大家就不敢輕易毀損,這部經典便得以千古流傳。

第二個原因是這些經典的核心思想來自聖人。比如,這些經典儘管不是老子本人親自所寫,而是其徒子徒孫所寫,但只要他們能夠遵循老子的思想,能夠體現老子的智慧和精神,署名老子也無可厚非。佛經亦是如此,若釋迦牟尼的徒子徒孫把他的思想吃透了並據其思想寫了幾部經典,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算是釋迦牟尼所寫。他們認為自己只是代筆者,這些經典表達的是若干年前的聖人釋迦牟尼的思想,因此署名釋迦牟尼。

因此,哪些是釋迦牟尼在世時說的經典,哪些是後世人寫的經典,這是歷史上永恆的一個謎。兩千多年來,中印乃至全世界的學者們一直努力想要解開這個謎團,但始終沒能解開。

憑常情而論,釋迦牟尼時代不可能誕生這麼多的經典,這不符合歷史發展規律。因為當時識字的人極少,而且要把經典刻在樹葉上,無論是大量刻寫還是長久保存,都不是易事。

當時已有文字,包括梵文。好多人以為釋迦牟尼是用梵文來教授弟子的,這是錯誤的。經季羨林先生考證,釋迦牟尼講法並不使用梵文,因為當時並非所有人都有資格使用梵文,只有婆羅門教祭司才有權力使用,一般人不得使用。印度存在著森嚴的種姓制度,這一制度將人分為四個等級:第一種姓是婆羅門,屬最高等級,占印度人口的10%左右;第二種姓是剎帝利,主要是世間權力擁有者,包括帝王家族及武士階層;第三種姓是吠舍,主要是普通勞動者;第四種姓是首陀羅,屬最低階層,就是無業者,靠給別人家當奴隸換取食物等報酬來維持生計。

釋迦牟尼屬於剎帝利,無權使用梵文。他會兩三種語言。一種是本國語言,姑且叫迦毗羅衛國語。他中晚年時,本國語言隨著國家的滅亡而消失。另外一種是摩揭陀語,這是摩揭陀國(釋迦牟尼主要傳法地區)的語言。由於摩揭陀國非常富庶,故而其語言在周邊國家也普遍使用。摩揭陀語在釋迦牟尼中晚年時開始演變為一種新的語言——巴利文。巴利文從哪兒來?學術界的主流說法是:巴利文是由摩揭陀語和當時的宗教用語梵文相互借鑒、相互融合而產生。釋迦牟尼去世後,弟子們把他一生的教導集結成經典,用的就是巴利文。

巴利文一直被佛教使用了三五百年。到了西元前後,佛經才慢慢引入梵文。這種引入有一個過程,不是一夜之間就能完成的,而是前後持續了兩三百年,當絕大部分經典都變成梵文時,已經是西元後一二世紀了。這一階段不僅是佛經用語的變更期,也是小乘佛經到大乘佛經的變更期。當佛經中的語言差不多全部變成梵文的時候,大乘佛經也全部誕生了。因此大乘佛經90%以上都是用梵文書寫的。梵文的佛經讓我們產生了一種誤解,誤以為佛經全部是由梵文書寫的,實際上只有90%以上的大乘經典使用梵文,而我們中國又以引進大乘經典為主,才會產生這種誤解。

佛學的確是「天下第一學」,特別不好鑽研,因為它涉及歷史、語言以及不同經典、不同教派、不同區域,即使在印度內部(印度分為東印度、西印度、南印度、北印度和中印度),不同地區的風俗、民情、語言、思維習慣也大不一樣。我現在看一部佛經,大體上能看出這部佛經誕生在什麼地方,因為不同地區的語言、思維習慣、措辭、語氣是不一樣的。根據《金剛經》的語言、語氣可以判斷出它一定誕生在中印度和東印度,或者更大可能是在中印度和東印度的交界處;《法華經》一定誕生在印度喜馬拉雅山區,就是北印度;而《楞伽經》和《楞嚴經》這些經典,從語言、措辭上可以判斷出它們一定誕生在南印度。印度人的思維很特別,除非你長期生活在印度,不然你不會知道他們在說什麼。我在印度待了五年,雖然主要生活在首都德里,但我幾乎到過印度所有的地方,從首都到最偏遠的山區——喜馬拉雅山裡,恒河的源頭。但即使到了快回國之前,我也只弄明白了百分之八九十,仍然有一些思維方式和思維習慣弄不明白。由此可見,瞭解一個文化、一段歷史、一段文明、一個民族,是非常困難的。經過長期深入的研究,我仍然不敢說全部地瞭解。那些沒有去過印度的人,突然接觸到印度文化、印度經典,確實不知道它為什麼這樣說。

印度誕生過極度輝煌的文明,所以它是一個文明「古」國,但不是一個文明「今」國。現在的印度,無論是人文、社會還是政治,跟古代的印度截然不同。因為它的歷史在英國人近兩百年的殖民統治中被攔腰切斷了:過去是過去,現在是現在,相互之間沒有關係。同樣一個國家,同樣一片土地,卻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世界。

佛經就誕生在這樣一個國度,如果你不瞭解它的背景,不瞭解它過去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和傳承等,你怎麼能夠深入地把握這些經典更深層的含義?中國人學習佛經有個先天弱點:不瞭解佛經誕生的背景,不瞭解那個時代前後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和傳承等。如果在不瞭解文化背景的情況下來理解這些經典,很多時候僅僅是字面理解或望文生義,難以對它有深入的把握。要想理解佛經,就需要理解佛經的諸多背景。當你深入、透徹、全面地瞭解背景之後,再來理解佛經,就會有別樣的感悟。

我們中國人學佛經,學了幾千年,但真正悟進去的人極少,只有一些高僧大德、天才們悟進去了,一般人只是在那裡鸚鵡學舌,學了一輩子都不知道它是什麼意思。如背經,歷朝歷代,上至帝王將相,下至販夫走卒,抄寫及背誦《金剛經》的人不計其數,但最終有多少人能從中獲益?從歷史看,獲益者極少。究其原因,是因為我們不瞭解這部經典的背景和來源,沒有把握住這些基礎性的東西,所以領悟不進去。

像《金剛經》這樣偉大的經典,是人類智慧中最明亮的珍珠之一。從時間上講,《金剛經》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從空間上講,兩千多年來《金剛經》從印度流傳到中國,從中國的一個區域擴展到全國,再從中國走出去,走到日本、朝鮮半島、新加坡等地,最近一兩百年,又從亞洲流傳到歐美各地。

可以說,現在全球人都在學習《金剛經》、抄寫《金剛經》、談論《金剛經》。無論從時間上講,還是從空間上講,這部經典都走過了一段十分輝煌的歷史和路程,但它對我們人類到底發揮了多大的價値?我們的期待値很高,但真正從經典中得到的收穫與我們下的功夫並不成正比。我們下了成倍的功夫、心血,但最終的收穫很不理想,事倍而功半。為什麼?因為我們不理解這部經典的背景,不理解這部經典的源流。它到底要說什麼,我們始終把握不淸楚,難以領悟進去,從而無法讓《金剛經》發揮它應有的威力,就好比它本來是黃金,到了我們手中,卻變成了黃銅。

《金剛經》的「金剛」能摧毀一切,而不被一切摧毀,但我們沒有把「金剛」二字發揮到極致,用它來摧毀一切不好的東西。這個世界現在仍然充滿了愚癡、黑暗、顚倒、混亂⋯⋯這些不好的東西並沒有因為《金剛經》的誕生而被一舉摧毀。它有沒有能力摧毀?答案是肯定的。它有能力摧毀,但事實上它又沒有摧毀。我們學習《金剛經》,就要讓《金剛經》在我們的身心中發揮出它應有的價値、應有的意義,而不是停留在表面上。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963547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52
    • 商品規格
    • 24*17*1.8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7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