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用此心(新版)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超越信仰藩籬的心語錄
禪的鍛鍊是要幫助修行者回到自性的家,回到普世真理的家,回到永恆生命的家,回到物質與精神統一和諧的家,也就是回到本具的清淨心,並成為自己的心和念頭的主人。若能正確地、精進地參禪破執,就一定能悟道。修行的知見對了,剩下的就只是時間和努力的問題。悟了道,就了解沒有任何東西能超越心,心就是一切,心就是宇宙,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任何因原都能無罣礙的自在,就是解脫、就是禪。
禪的鍛鍊是要幫助修行者回到自性的家,回到普世真理的家,回到永恆生命的家,回到物質與精神統一和諧的家,也就是回到本具的清淨心,並成為自己的心和念頭的主人。若能正確地、精進地參禪破執,就一定能悟道。修行的知見對了,剩下的就只是時間和努力的問題。悟了道,就了解沒有任何東西能超越心,心就是一切,心就是宇宙,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任何因原都能無罣礙的自在,就是解脫、就是禪。
目錄
關於賽斯文化
﹝推薦人的話﹞禪宗與賽斯,殊途同歸
﹝自序﹞融通異見,追尋開悟之路
第一章 空開口——沒有形相的心,可以起無量作用
第二章 印匪從人得——照破虛妄自我,體現普世真理
第三章 業發現、隨業受報——正確知見才能修得人生功課的真髓
第四章 中鹹味——起心動念會引生無限度的漣漪效應
第五章 在——解脫限制性信念的囹圄,展現心的本來面目
第六章 潑潑——每一刻起念都是自由的,不受任何限制
第七章 片冰心在玉壺——最有效的淨心和靜心方法是靜坐
第八章 處皆真--不起妄想而作用,當下即是實相
第九章 牛歸家,家不在--你不只是你的念,你更是起念的人
﹝推薦人的話﹞禪宗與賽斯,殊途同歸
﹝自序﹞融通異見,追尋開悟之路
第一章 空開口——沒有形相的心,可以起無量作用
第二章 印匪從人得——照破虛妄自我,體現普世真理
第三章 業發現、隨業受報——正確知見才能修得人生功課的真髓
第四章 中鹹味——起心動念會引生無限度的漣漪效應
第五章 在——解脫限制性信念的囹圄,展現心的本來面目
第六章 潑潑——每一刻起念都是自由的,不受任何限制
第七章 片冰心在玉壺——最有效的淨心和靜心方法是靜坐
第八章 處皆真--不起妄想而作用,當下即是實相
第九章 牛歸家,家不在--你不只是你的念,你更是起念的人
序/導讀
推薦人的話
妙參和尚是我的親哥哥……小時候的我,曾期待與哥哥一同為人生奮鬥;傷心之餘,命運卻給了我更好的發展。實所謂殊途同歸。尤其得以拜讀妙參和尚這一本書,更令我感嘆命運的奧妙,明明弟弟走的是賽斯心法,哥哥走的是禪宗佛法,可當我看這本書時,心中竟是驚喜連連。
翻開第一章,許多內容文字,令人不得不拍案叫絕,「現實是自造心念的相應呈現,人是自己生命唯一的創造者。」這豈不就是賽斯所謂「你創造你自己的實相,信念創造實相」嗎?再來,「如何才能創造一個圓滿的人生呢?首先要去除黏纏於心的習慣性,不自覺的起心動念模式」,這不又是賽斯在《個人實相的本質》提到的「限制性信念」嗎!
「當個體本身體悟到自己既是整體,同時也是整體的一部份,即是合一,亦是永恆生命的起始點。」這就是禪宗、也是賽斯所說的感覺基調(feeling tone)!佛是本體,是存有,禪是道路,是方法,是進入本體的途徑;既無大我,也無小我,既是大我,也是小我,皆是我的顯現。
許添盛醫師
導讀
從妙參和尚的教導中學到一個重要的觀念:若某些事被說是「真理」,則應該要對這真理提出疑問,並且親自驗證它,如此才能知道其是否為真理,而且此體驗乃是由自身的經驗得知的。同時,每個人的心都有相同的功能,因此若有人能夠成就,其他人也必能同樣地成就。
「清淨心」、「開悟」、「靜坐」 和「禪宗」,在這本書裡會討論到這些名相和概念。你或許會覺得奇怪,究竟這些名相和概念與生活有什麼關係?為什麼這些名相與你有關?既然這本書在你的手中,它必然與你有關。
每個人都在尋找改善生命的方法,也已經試過各種課程和教學,來確保一個比較好的人生。然而,它們卻經常使人面對相同的狀況。如果目標是要改善人生,這些方法或教學並無法把人生帶到更好的層面去。
改變應該要從正知見開始,正知見是很重要的,沒有正知見就會繼續迷失,繼續在業海中尋尋覓覓。
希望藉由這本書,引導你了解正知見。本書將談及生命裡的每件事,是如何與心的狀態及思想的模式相關連,並提供了一系列的概念和方法,來幫助你了解生命、改善生命,達到最終的解脫自在。
妙參和尚是我的親哥哥……小時候的我,曾期待與哥哥一同為人生奮鬥;傷心之餘,命運卻給了我更好的發展。實所謂殊途同歸。尤其得以拜讀妙參和尚這一本書,更令我感嘆命運的奧妙,明明弟弟走的是賽斯心法,哥哥走的是禪宗佛法,可當我看這本書時,心中竟是驚喜連連。
翻開第一章,許多內容文字,令人不得不拍案叫絕,「現實是自造心念的相應呈現,人是自己生命唯一的創造者。」這豈不就是賽斯所謂「你創造你自己的實相,信念創造實相」嗎?再來,「如何才能創造一個圓滿的人生呢?首先要去除黏纏於心的習慣性,不自覺的起心動念模式」,這不又是賽斯在《個人實相的本質》提到的「限制性信念」嗎!
「當個體本身體悟到自己既是整體,同時也是整體的一部份,即是合一,亦是永恆生命的起始點。」這就是禪宗、也是賽斯所說的感覺基調(feeling tone)!佛是本體,是存有,禪是道路,是方法,是進入本體的途徑;既無大我,也無小我,既是大我,也是小我,皆是我的顯現。
許添盛醫師
導讀
從妙參和尚的教導中學到一個重要的觀念:若某些事被說是「真理」,則應該要對這真理提出疑問,並且親自驗證它,如此才能知道其是否為真理,而且此體驗乃是由自身的經驗得知的。同時,每個人的心都有相同的功能,因此若有人能夠成就,其他人也必能同樣地成就。
「清淨心」、「開悟」、「靜坐」 和「禪宗」,在這本書裡會討論到這些名相和概念。你或許會覺得奇怪,究竟這些名相和概念與生活有什麼關係?為什麼這些名相與你有關?既然這本書在你的手中,它必然與你有關。
每個人都在尋找改善生命的方法,也已經試過各種課程和教學,來確保一個比較好的人生。然而,它們卻經常使人面對相同的狀況。如果目標是要改善人生,這些方法或教學並無法把人生帶到更好的層面去。
改變應該要從正知見開始,正知見是很重要的,沒有正知見就會繼續迷失,繼續在業海中尋尋覓覓。
希望藉由這本書,引導你了解正知見。本書將談及生命裡的每件事,是如何與心的狀態及思想的模式相關連,並提供了一系列的概念和方法,來幫助你了解生命、改善生命,達到最終的解脫自在。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