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為什麼要抄經?有何殊勝與福報?
抄經,
是對治煩擾的心,
紛飛的意念,
一切苦厄,
與世間有情眾生的執拗妄想的容易法門。
循著抄經時身、心、意的灌注筆尖,
漸漸地,心無罣礙,
終究遠離顛倒夢想,
讚揚了佛法、也親炙了如來。
菩提自性,油然歡喜而生。
版稅將全數捐贈給大慈育幼院
本書作者以抄經來對治活躍煩亂的心,試圖找到適合自己的佛法之門。
在清淨堂內裊裊檀香裡,小燈泡銀鈴般的聲響間,作者任煩惱隨意來去,一意抄經。
終於恍然,心,原是如屹立不搖的青山!
黑墨下的經文,喚醒作者內在的覺察能力;書寫時的專意,造就了心念不動搖。
在抄經的當下,原本散亂的心神就一分一分收伏而回。
若還想照見五蘊皆空,更得深深下工夫,不只提起正念,還須使淨念源源不絕!
是這樣殊勝的抄經,每日自早到晚身心意專注筆尖,不作他想。
只是抄經,漸漸也能調伏那顆妄想的心。當不再迷惘時,整個身心都是清涼自在。
你,抄經了嗎?
抄經,
是對治煩擾的心,
紛飛的意念,
一切苦厄,
與世間有情眾生的執拗妄想的容易法門。
循著抄經時身、心、意的灌注筆尖,
漸漸地,心無罣礙,
終究遠離顛倒夢想,
讚揚了佛法、也親炙了如來。
菩提自性,油然歡喜而生。
版稅將全數捐贈給大慈育幼院
本書作者以抄經來對治活躍煩亂的心,試圖找到適合自己的佛法之門。
在清淨堂內裊裊檀香裡,小燈泡銀鈴般的聲響間,作者任煩惱隨意來去,一意抄經。
終於恍然,心,原是如屹立不搖的青山!
黑墨下的經文,喚醒作者內在的覺察能力;書寫時的專意,造就了心念不動搖。
在抄經的當下,原本散亂的心神就一分一分收伏而回。
若還想照見五蘊皆空,更得深深下工夫,不只提起正念,還須使淨念源源不絕!
是這樣殊勝的抄經,每日自早到晚身心意專注筆尖,不作他想。
只是抄經,漸漸也能調伏那顆妄想的心。當不再迷惘時,整個身心都是清涼自在。
你,抄經了嗎?
序/導讀
前言
靜對墨香
會不會還有這種時候?
狂亂的風、粗暴的雨,都被我關在心門之外。窗外是風是雨,甚至是瞬間颳起的強風,誇張地撼動著抄經堂外的大樹,也仍然引不起絲毫關注。
室外的鳳凰(颱風名)一如孩子耍賴般狂打著抄經堂的木質窗櫺,在無人理會它的時候。這無疑是一種試煉,大自然以喧鬧狂亂的型態,更進一步要挑戰堂內所有同修專注的定力。然而抄經堂內依舊悄然無聲,甚至連稍稍濃濁的喘息聲也沒有,沒有人左顧右盼、沒有人禁不住室外風雨的挑釁,沒有人掛意紅塵裡正為風雨侵擾的家。每一個正抄著經的佛門子弟,只在當下,全心對治最難掌控的心。
日常生活中,來自個人內在的考驗不在少數,而得自外在環境所給予的檢測,又何嘗少過?總是時時藉由各式各樣的境界出現,什麼時候將有何事發生,誰又能預料?
所以,心不是該要煩亂?意念不是應如雨紛飛?
為什麼心讓抄經人安住了?是虔敬靜對墨香時尋回清淨自性吧!
每回上山抄經,師父都會開示「萬緣放下」。既然給自己一次沉澱心靈的機會,便要真正照顧本心;既然要修持定力,對城市裡那座屋宅掛念再多,又有何用?颱風來襲只是一種因緣,風雨如何、家又如何,豈是研墨書寫時的心該去觀照的?又怎是我們觀照得了的?
在墨香裡靜對案上抄經本,一句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便是一種功課,該要努力自我修持,檢視自己每一個當下的起心動念,而後安住其中。因為紛亂如浮雲來去不定的妄想雜念,總在每一個疏忽的空隙躍然而起,如果任它心猿意馬,恐怕那心便將離了身。
怎能讓自己成了「無心」的人?
選擇用抄經來對治這活躍易煩亂的心,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法門。在清淨堂內裊裊檀香裡,在小燈泡銀鈴般的響聲下,煩惱便任它隨意來去,心,原是如屹立不搖的青山啊!
是那黑墨下的經文,喚醒了自我內在的覺察能力;是那書寫時的專意,造就了心念不受影響。在抄經的當下,原本散亂的心神就一分一分收攝回來。照見五蘊皆空,真要深深下工夫,不只提起正念,更要讓淨念相繼不斷啊!
是這樣殊勝的抄經七,每日自早到晚身心意都在筆尖,不作他想,只是抄經,漸漸也能調伏那顆妄想的心。當不再迷惘時,整個身心都是清涼自在。
這樣特別的風雨因緣,悄悄開啟了一條路,一條回到清淨家園的路。
靜對墨香
會不會還有這種時候?
狂亂的風、粗暴的雨,都被我關在心門之外。窗外是風是雨,甚至是瞬間颳起的強風,誇張地撼動著抄經堂外的大樹,也仍然引不起絲毫關注。
室外的鳳凰(颱風名)一如孩子耍賴般狂打著抄經堂的木質窗櫺,在無人理會它的時候。這無疑是一種試煉,大自然以喧鬧狂亂的型態,更進一步要挑戰堂內所有同修專注的定力。然而抄經堂內依舊悄然無聲,甚至連稍稍濃濁的喘息聲也沒有,沒有人左顧右盼、沒有人禁不住室外風雨的挑釁,沒有人掛意紅塵裡正為風雨侵擾的家。每一個正抄著經的佛門子弟,只在當下,全心對治最難掌控的心。
日常生活中,來自個人內在的考驗不在少數,而得自外在環境所給予的檢測,又何嘗少過?總是時時藉由各式各樣的境界出現,什麼時候將有何事發生,誰又能預料?
所以,心不是該要煩亂?意念不是應如雨紛飛?
為什麼心讓抄經人安住了?是虔敬靜對墨香時尋回清淨自性吧!
每回上山抄經,師父都會開示「萬緣放下」。既然給自己一次沉澱心靈的機會,便要真正照顧本心;既然要修持定力,對城市裡那座屋宅掛念再多,又有何用?颱風來襲只是一種因緣,風雨如何、家又如何,豈是研墨書寫時的心該去觀照的?又怎是我們觀照得了的?
在墨香裡靜對案上抄經本,一句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便是一種功課,該要努力自我修持,檢視自己每一個當下的起心動念,而後安住其中。因為紛亂如浮雲來去不定的妄想雜念,總在每一個疏忽的空隙躍然而起,如果任它心猿意馬,恐怕那心便將離了身。
怎能讓自己成了「無心」的人?
選擇用抄經來對治這活躍易煩亂的心,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法門。在清淨堂內裊裊檀香裡,在小燈泡銀鈴般的響聲下,煩惱便任它隨意來去,心,原是如屹立不搖的青山啊!
是那黑墨下的經文,喚醒了自我內在的覺察能力;是那書寫時的專意,造就了心念不受影響。在抄經的當下,原本散亂的心神就一分一分收攝回來。照見五蘊皆空,真要深深下工夫,不只提起正念,更要讓淨念相繼不斷啊!
是這樣殊勝的抄經七,每日自早到晚身心意都在筆尖,不作他想,只是抄經,漸漸也能調伏那顆妄想的心。當不再迷惘時,整個身心都是清涼自在。
這樣特別的風雨因緣,悄悄開啟了一條路,一條回到清淨家園的路。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