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性覺知:修行者的奇幻旅程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不用意識心覺知的當下即是佛
「遵慈似乎給朋友們指出一條走上『無上正等正覺』的正確道路,這道路既嚴謹而又自由自在,無特定目的卻又能行往理想的『空』、『空性』的覺知之境,一切依自己之可行與能力精進。」
--辛意雲(台北藝術大學教授,知名作家)
「這本書的著眼點是實修。佛教史上談理論的書多如恆河沙,但是說實修的書極少。我深知自己不具備著書的資格,既無受教於佛門大師的資歷,更無飽讀經論的學問,唯一的經驗就是實坐實修了四十年,很幸運用對了方法,承蒙佛菩薩護佑走到了今天。」
--龔遵慈
兩千六百年來,佛法在人間流佈得既廣且深,影響億萬庶民的生活信仰,也留下數萬卷偉大的經典。然而,對於如何開悟,如何步上成佛之道,卻眾說紛云,莫衷一是,少有成就者。
台灣首位獲邀參加蘇富比拍賣會的珠寶設計師龔遵慈,在人生困頓之時,偶然接觸佛法,透過認真實修,從渾沌中驀然開悟,明白空性經典不只是讓我們讀誦,而是讓我們用來印證修行的。
龔遵慈曾兩度開授「開悟」與「空性」課程,其後決心寫一本言簡意賅,且契合空性經典真實義的禪修書,歷經五年時間多次反覆打磨,終於寫就這本《空性覺知:修行者的奇幻旅程》。
本書從龔遵慈的自身經驗出發,不空談佛學理論,而強調實修要義,引領有志修行者透過正確的禪修止觀訓練,停止意識心運作,一窺「真心」的片斷,從電石火光到恍然大悟,終於了知「真心」,走向開悟之道。
本書裝幀由金鼎獎設計師楊雅棠操刀,以素簡澄淨外貌呈現靜寂意境,但翻開書封,一個個細膩精緻的設計巧思與極臻完美的印製細節,展現曖曖內含光的靈慧質感,體現簡明處見奧義的修行本質,內斂優雅,典麗明澈,值得珍藏。
「遵慈似乎給朋友們指出一條走上『無上正等正覺』的正確道路,這道路既嚴謹而又自由自在,無特定目的卻又能行往理想的『空』、『空性』的覺知之境,一切依自己之可行與能力精進。」
--辛意雲(台北藝術大學教授,知名作家)
「這本書的著眼點是實修。佛教史上談理論的書多如恆河沙,但是說實修的書極少。我深知自己不具備著書的資格,既無受教於佛門大師的資歷,更無飽讀經論的學問,唯一的經驗就是實坐實修了四十年,很幸運用對了方法,承蒙佛菩薩護佑走到了今天。」
--龔遵慈
兩千六百年來,佛法在人間流佈得既廣且深,影響億萬庶民的生活信仰,也留下數萬卷偉大的經典。然而,對於如何開悟,如何步上成佛之道,卻眾說紛云,莫衷一是,少有成就者。
台灣首位獲邀參加蘇富比拍賣會的珠寶設計師龔遵慈,在人生困頓之時,偶然接觸佛法,透過認真實修,從渾沌中驀然開悟,明白空性經典不只是讓我們讀誦,而是讓我們用來印證修行的。
龔遵慈曾兩度開授「開悟」與「空性」課程,其後決心寫一本言簡意賅,且契合空性經典真實義的禪修書,歷經五年時間多次反覆打磨,終於寫就這本《空性覺知:修行者的奇幻旅程》。
本書從龔遵慈的自身經驗出發,不空談佛學理論,而強調實修要義,引領有志修行者透過正確的禪修止觀訓練,停止意識心運作,一窺「真心」的片斷,從電石火光到恍然大悟,終於了知「真心」,走向開悟之道。
本書裝幀由金鼎獎設計師楊雅棠操刀,以素簡澄淨外貌呈現靜寂意境,但翻開書封,一個個細膩精緻的設計巧思與極臻完美的印製細節,展現曖曖內含光的靈慧質感,體現簡明處見奧義的修行本質,內斂優雅,典麗明澈,值得珍藏。
目錄
【目錄】
推薦序 讀遵慈有感 辛意雲
自序 華開月正明 龔遵慈
前言 佛就是覺者
第一章 開悟
第二章 停心
第三章 置心一處
第四章 空性
第五章 凡聖之間
問與答
推薦序 讀遵慈有感 辛意雲
自序 華開月正明 龔遵慈
前言 佛就是覺者
第一章 開悟
第二章 停心
第三章 置心一處
第四章 空性
第五章 凡聖之間
問與答
試閱
華開月正明 龔遵慈
我是懵懂的人,一輩子不曾有過立志這回事,總是水流到哪裡就被帶到哪裡,周遭環境出現什麼就悶頭對付。生活起起落落、時好時壞,落差非常大。小學時的資優生,唸到初中居然留級。到了高中聯考時,又奇蹟般的考取北一女。婚後風光時,隨夫和美國某州衆議員同團參訪克里姆林宮,落魄時流落台北街邊擺地攤。相隔十五年後又成了珠寶設計師,被蘇富比拍賣公司帶進國際拍賣會。這一切都是因緣,從來不是我想要什麼。這個隨波逐流的人,直到五十歲之後,才從某種渾沌狀態中,逐漸清醒過來。
一九八四年,顛沛流離十二年後,我終於有了自己的窩,心想以後可以安定的生活了。當時從未料到,更艱困的日子就在不遠處等著我,更沒想到,一個不到三坪的小房間,居然翻轉了我的人生,將一個平凡人推向修行之路。
搬家後第二年,我三十九歲了,幸福的擁有事業成功的另一半和三個孩子。某天,突發奇想的整理出小儲藏室,心想:就來打坐吧!於是去買了些佛法書回家研究,但始終找不到有關打坐的資訊,只好隨心所欲的胡亂開始了!那時所用的方法,就是閉上眼睛,死命盯住腦袋瓜裡想像出來的一面牆。只要心跑掉了、牆不見了,就用力抓回心念拴在牆上。當時並不知道這是達摩祖師面壁九年所修的「壁觀」,就這樣,我糊里糊塗的坐了四、五年。
一九九一年,婚姻出現狀況,前夫的外遇擊碎了我平靜的生活。身心俱創下,被朋友強送去萬里靈泉寺打禪七。禪七坐得非常辛苦,我已經忘了每天是坐十還是十二柱香,總之就是禪堂規矩嚴格,香板打得凶。我既害怕又不會盤腿,雙腿痛到無法忍受。在種種逼迫煎熬之下,居然用了唯覺老和尚教導的數息法,在第四天第四柱香時,突然進入「定」的狀態,奇蹟似的解除了腿痛!當時,我並不瞭解那就是「定」,只是大喜過望的慶幸自己從疼痛的地獄爬了出來!
靈泉寺這一坐,開啟了我修行的道路,雖然日後接觸過許多漢傳和藏傳佛法的高僧大德,但修行並沒有太多進展。直到二〇〇一年八月在明就仁波切的課中,被他擊木聲一拍驚醒!自此我才發奮用功,除了每天認真打坐,並且大量吸收佛學知識。我在二〇〇三年進入觀境,二〇〇五年觀修完成,觀境化虹而去。到這裡,不知不覺我已經禪修了二十年。
止觀完成後,智慧之門開啟得非常緩慢,大約是在「觀」完成後,又過了十五年。慧門開啟的因緣,很可能是二〇一五年我隨緣開講了五課十小時的「開悟」,二〇一九年又講了兩課「空性」。講完之後心中懸念不已,直覺大事未了。我對講課內容十分不滿,總覺得空泛膚淺,因此決心要寫一本禪修書,不僅僅言簡意賅、清楚易懂,更要契合空性經典的真實義。
這個決心一下,落筆之際,無聲無息的法訊就大量湧入。只是魯鈍的我,還是花費了數年時間,在作廢和重寫之間,反覆了四、五個回合之後終於定稿。這時已經是二〇二四年的年初了。
這本書的著眼點是實修,佛教史上談理論的書多如恆河沙,但是說實修的書極少。我深知自己不具備著書的資格,既無受教於佛門大師的資歷,更無飽讀經論的學問,唯一的經驗就是實坐實修了四十年,很幸運的用對了方法,承蒙佛菩薩護佑走到了今天。
本書完成後面臨出版時,遭遇種種挫折紛擾,但最終還是得到許多鼓勵和協助付梓了。除了感恩,內心隱約覺察這本書似乎自己在選擇出版的時機、方式,還有,人!
希望這本書對於真正想要修行的人,能夠提供一點指路的功能,同時借用中峯明本國師的兩句話,鼓勵所有願意踏上這條路的同修——
誰知萬丈紅塵裡
菡萏華開月正明
附記
感恩一路走來鼓勵和協助此書完成的朋友;鄭天凱、黃心侃、李明鳯、楊雅棠、李靜宜、黃尹青、徐馥、南美瑜、藍漢傑、邵世光、童瑞燦、龔野蓬。特別感謝辛意雲老師寫序!
感恩諸位大德,合十。
我是懵懂的人,一輩子不曾有過立志這回事,總是水流到哪裡就被帶到哪裡,周遭環境出現什麼就悶頭對付。生活起起落落、時好時壞,落差非常大。小學時的資優生,唸到初中居然留級。到了高中聯考時,又奇蹟般的考取北一女。婚後風光時,隨夫和美國某州衆議員同團參訪克里姆林宮,落魄時流落台北街邊擺地攤。相隔十五年後又成了珠寶設計師,被蘇富比拍賣公司帶進國際拍賣會。這一切都是因緣,從來不是我想要什麼。這個隨波逐流的人,直到五十歲之後,才從某種渾沌狀態中,逐漸清醒過來。
一九八四年,顛沛流離十二年後,我終於有了自己的窩,心想以後可以安定的生活了。當時從未料到,更艱困的日子就在不遠處等著我,更沒想到,一個不到三坪的小房間,居然翻轉了我的人生,將一個平凡人推向修行之路。
搬家後第二年,我三十九歲了,幸福的擁有事業成功的另一半和三個孩子。某天,突發奇想的整理出小儲藏室,心想:就來打坐吧!於是去買了些佛法書回家研究,但始終找不到有關打坐的資訊,只好隨心所欲的胡亂開始了!那時所用的方法,就是閉上眼睛,死命盯住腦袋瓜裡想像出來的一面牆。只要心跑掉了、牆不見了,就用力抓回心念拴在牆上。當時並不知道這是達摩祖師面壁九年所修的「壁觀」,就這樣,我糊里糊塗的坐了四、五年。
一九九一年,婚姻出現狀況,前夫的外遇擊碎了我平靜的生活。身心俱創下,被朋友強送去萬里靈泉寺打禪七。禪七坐得非常辛苦,我已經忘了每天是坐十還是十二柱香,總之就是禪堂規矩嚴格,香板打得凶。我既害怕又不會盤腿,雙腿痛到無法忍受。在種種逼迫煎熬之下,居然用了唯覺老和尚教導的數息法,在第四天第四柱香時,突然進入「定」的狀態,奇蹟似的解除了腿痛!當時,我並不瞭解那就是「定」,只是大喜過望的慶幸自己從疼痛的地獄爬了出來!
靈泉寺這一坐,開啟了我修行的道路,雖然日後接觸過許多漢傳和藏傳佛法的高僧大德,但修行並沒有太多進展。直到二〇〇一年八月在明就仁波切的課中,被他擊木聲一拍驚醒!自此我才發奮用功,除了每天認真打坐,並且大量吸收佛學知識。我在二〇〇三年進入觀境,二〇〇五年觀修完成,觀境化虹而去。到這裡,不知不覺我已經禪修了二十年。
止觀完成後,智慧之門開啟得非常緩慢,大約是在「觀」完成後,又過了十五年。慧門開啟的因緣,很可能是二〇一五年我隨緣開講了五課十小時的「開悟」,二〇一九年又講了兩課「空性」。講完之後心中懸念不已,直覺大事未了。我對講課內容十分不滿,總覺得空泛膚淺,因此決心要寫一本禪修書,不僅僅言簡意賅、清楚易懂,更要契合空性經典的真實義。
這個決心一下,落筆之際,無聲無息的法訊就大量湧入。只是魯鈍的我,還是花費了數年時間,在作廢和重寫之間,反覆了四、五個回合之後終於定稿。這時已經是二〇二四年的年初了。
這本書的著眼點是實修,佛教史上談理論的書多如恆河沙,但是說實修的書極少。我深知自己不具備著書的資格,既無受教於佛門大師的資歷,更無飽讀經論的學問,唯一的經驗就是實坐實修了四十年,很幸運的用對了方法,承蒙佛菩薩護佑走到了今天。
本書完成後面臨出版時,遭遇種種挫折紛擾,但最終還是得到許多鼓勵和協助付梓了。除了感恩,內心隱約覺察這本書似乎自己在選擇出版的時機、方式,還有,人!
希望這本書對於真正想要修行的人,能夠提供一點指路的功能,同時借用中峯明本國師的兩句話,鼓勵所有願意踏上這條路的同修——
誰知萬丈紅塵裡
菡萏華開月正明
附記
感恩一路走來鼓勵和協助此書完成的朋友;鄭天凱、黃心侃、李明鳯、楊雅棠、李靜宜、黃尹青、徐馥、南美瑜、藍漢傑、邵世光、童瑞燦、龔野蓬。特別感謝辛意雲老師寫序!
感恩諸位大德,合十。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