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西藏生死書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400幅插畫、圖表,完全圖解生死輪迴的奧祕、即身成佛的關鍵。
─距今一千二百年的古老經典,全球印行30餘種版本,暢銷數百萬冊。
─現代臨終關懷、生死學研究不可錯過的必讀者目。
◎來自古老西藏的死亡旅程指南、臨終指導手冊
西藏有一本書專門記載人們死亡的所有歷程,這本書我們通稱為《西藏生死書》,但它更準確的名字是《中陰聞教救度大法》。所謂「中陰」,是古老西藏用來描述死亡歷程的特殊狀態。
傳說這部經是八世紀藏傳佛教教主蓮花生大師以特殊的伏藏形式埋藏在隱密處所保存,到了十四世紀,由西藏著名的掘藏師卡馬林巴發現而流傳給世人。
◎現代生死學的重要課題
此經充滿奧秘,宛如等待解碼的生命密碼。在古代,西藏的喇嘛們都是以口授背誦的方式傳下來,並無文字的記載,直到近幾世紀才被寫成經文,二十世紀初,再由藏文譯成英文流傳到全世界。
首部英文譯本”The Tibetan Book of Dead”是出現在1927年。此後陸續有不同版本翻譯與出版,至今流通的版本不下三十種,在在都顯示這部古老經典對現代生死課題的啟發性。
這部經指導死亡者如何避開各種死亡境界的險難,提昇未來生命的去向。閱讀本書的意義不在於強調死後世界的種種奇異經歷,而是學習如何與死亡面對面?透過對心性本質、心性智慧的了解,從容面對死亡,找到自己生命的淨土。
◎藏傳佛教裡的生命觀
藏傳佛教認為生命最高的解脫境界是「即身成佛」,也就是在今生的肉體上可以獲得解脫。當死亡來臨時,就是即身成佛的關鍵時機。古老的《中陰聞教救度大法》透過念誦與聆聽方式,指導臨終者解脫到美好地方。
本書精彩剖析整個死亡歷程,並深入探討:
● 臨終時如何運用「遷識法」(頗瓦法),將意識遷移到淨土?
● 怎樣才不會錯過紅明點本遇的關鍵時刻?
● 死亡過程如何真正體驗空性,達到即身成佛?
● 如何辨別死亡中陰景象裡的真實與幻相?
● 大圓滿與大手印如何幫助亡者獲解脫?
◎第一本以圖解形式剖析神秘死亡歷程的著作 \ 中文世界佛教經典的另類閱讀
本書首次以圖解形式呈現《中陰聞教救度大法》的奧秘,將嚴肅的生命課題以豐富插圖和圖表表達,目的在於讓神秘的古老教法能貼近現代人的閱讀。此書亦是開啟中文世界佛教經典的另類閱讀。
閱讀本書的意義不在於強調死後世界的種種奇異經歷,而是學習如何與死亡面對面?透過對心性本質、心性智慧的了解,從容面對死亡,找到自己生命的淨土。
【趣味問題】
你知道死後七七四十九天是怎麼計算的?
死亡時為什麼會看見光芒?你知道各種光芒所代表各種路徑嗎?
你知道什麼是五大分解?你如何診斷死亡徵候嗎?
你知道死後四十九天裡將遇見112位神祇?祂們如何幫助你?
面對冥界的審判,有什麼解脫方法?
你知道人死後會有超強的神通力,記憶力比生前高九倍,可以去到任何想去的地方?
假如你沒來得及解脫到美好淨土,還會再回到這個世界嗎?
如何選擇比較好的胎門去投胎?
假如你該當下地獄,有什麼法子可以扭轉情勢再回到人間?
能化解中陰險境的救命錦囊是什麼?
序/導讀
「圖解西藏生死書」這部書的完成並不是偶然,而是在編輯與作者多年探索和期許下誕生的。
近三年來,橡樹林編輯和作者張宏實先生固定在每星期有一個讀書會,探討各種佛法知識,像是深奧的佛教名相、隱誨的宗教語彙、唐卡圖像的象徵意義等等。面對浩瀚的佛法知識,我們最大的困惑往往不是如何記住這些艱澀的知識,而是:佛法知識是否可以用更貼近生活的語言和方法來傳遞?有沒有可能幫助自己也幫助讀者,解決宗教語彙的限制與障礙,領略語彙背後的意義?
張宏實先生多年研究藏傳佛教與唐卡藝術的基礎,主要是建立在擅長運用電腦繪圖軟體,整理分析大量佛教知識。透過他所整理出來的一張張圖解與表格,不僅能準確而快速地閱讀到知識重點,並能啟發思考與討論。這是一種全新的「學習」經驗,而也就是這種學習經驗,啟發了我們製作「圖解書」的想法。
以「圖解」做為新的編輯工具,是一個令人興奮和極具挑戰的工作。作者與編者的視角一起從線性的文字方式進入一個三度的立體空間,彷彿戴上了3D立體眼鏡,可以看見更寬闊明晰的世界。而選擇「西藏生死書」來做為圖解系列所嘗試的第一部書,是最恰當不過的了。對於這部過程龐雜、描述隱晦的經典,「圖解」恰好給了它最好的表達與詮釋工具。
這部傳自八世紀的《西藏生死書》,更貼切的經名是「中陰聞教救度大法」,所謂「中陰」,是古老西藏用來描述死亡歷程的特殊狀態。此經詳細記載人死亡的所有歷程與遭遇,透過唸誦與聆聽的方式,幫助死者從容面對死亡,提升生命的未來方向。古代的西藏喇嘛都是以口授背誦的方式傳下來,並無文字的記載,直到近幾世紀才被寫成經書,二十世紀初,再由藏文譯成英文流傳到全世界。由於內容精彩奧祕,至今有多達三十餘個版本流通全世界。
歸納本書之所以複雜深奧,應該是在於下面幾點:
●時空轉換的複雜:從臨終到死亡有三種時空情境的轉換。
●生命現象的複雜:在死亡歷程,生命會經歷肉體、淨幻身、意識體等生命現象的轉換。
●對應人物的複雜:這部經的讀誦對象包括:亡者、上師以及活著的親友等等。
●對應事物的複雜:亡者在死亡中陰會經歷各種光芒、顏色、聲響、神祇以及險境幻相。
●神祇數量與名字的龐雜:多達112位神祇將顯現而來,令人眼花撩亂。
●神祇、方位與顏色對應的複雜:這在藏傳佛教有嚴格的體系,不容錯置。
這些脈絡層層交錯,再加上隱晦的敘述,經常讓讀者彷彿走入迷宮一般地迷失方向。透過圖解,能將句句經文抽絲剝繭,重新釐清脈絡,我們的原則在於:
一個圖像可以看清楚的事物,不須用五百字來說明。
一個流程圖可以釐清的繁瑣過程,不要用冗長的文字來交待。
一個表格可以清晰比較的概念,勝過綿密繁瑣的文字敘述。
這個共識幫助了作者與編者(包括文字、繪圖、製表編輯)能在一個共同的軌跡上運作,以至於呈現出眼前這樣的面貌。我們期待:這樣一個平易近人的編輯工具,能有效正確地傳達知識,啟發讀者的理解與思考。
最後,要特別說明的是:在本書附錄,編輯部採用了1945年趙宏鑄先生所譯《中有聞教得度密法》,作為讀者對照閱讀原經的中文參考譯本。此譯本以四字偈語寫成,易於讀誦,是我們公認最好的中文譯本之一。但由於此譯本年代久遠,已過了著作權追溯期,同時兩岸之間也沒有著作權保護方法,因此希望趙先生的後人能與我們聯繫,讓我們有表達謝意的機會。
(橡樹林副總編 顏素慧)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