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行證至彼岸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我們讀的是有關自己的心識的故事。
諸佛、菩薩、上師眾、老師、教法等,就好比明鏡一般,
映現出我們的臉龐,讓我們認出自己。
最終,你的容顏、你的色身、你的心等,
在這面清淨無瑕的鏡子裡,看到佛五智分分明明映現其中。
《菩薩行證至彼岸》是「那瀾陀菩提佛學研習課程」中文版「大乘教法系列」的完結篇,內容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份,是針對經過了完整大乘修道的行者,以精要的龍樹菩薩五大因,幫助行者躍入「空性、無我」的至要確信;第二部分,則以《入中論》導引行者確立菩薩十地的修持精華,不論是世智所能理解的或超越凡俗概念的;最後第三部分,再次挈要一擊,說明超凡入聖的關鍵即在於將蘊與識轉化為佛智。
…
本樂仁波切對於這三個層面的法教,既能嚴密精要的傳授經論中的重點,又能在行者經歷了漫長的修道旅程後,給予精神導師或心靈善友的鼓舞。最後,與所有讀者一同迎向無比的信心,說法者與領受者,一同站在清澈湛晰的明鏡之前,心對心的由菩薩行證的舟楫上,跨出最後一步,登上那大樂、恆常豐饒、自由解脫之岸。
純淨無瑕的花苞,已在煩惱污泥中蓄勢待發,等待我們以敬信之力,讓花莖伸出、高舉,緣於清淨的祈願與成熟的行持,蓮花,世間最美麗的悲智之花,終將無染地綻放。
試閱
◎當我們膠著在某個事件上,這個事件就變得似乎很嚴重的樣子,但這也不過維持一剎那罷了──要記得,這也不過是一個剎那罷了。
◎要放下對想法的孤注一擲。放下妄念之舞時,我們會看到,它們就在這個廣大虛空中自然運作著。就好比跳舞時,你就在宇宙這個廣大空間中舞動一般,有一種擁抱空間、空間和實體雙融、身和心兩相結合的感覺,蒼蒼曠曠,廣大無垠。但是你若過於自我意識而扭捏作態,那空間就狹隘起來了;你完全不覺得寬坦自在,反而覺得笨重的身體扭曲著錯誤的舞步,就好像在搖滾樂之父查克‧貝瑞(Chuck Berry)的歌聲中跳著扭擺舞(twist)一樣彆扭,因為,你過於自我意識,只看到身體的各種侷限:死板、僵硬、總是跳錯舞步。這時,我們完全沒有彈性,也感受不到寬廣鬆坦的空間。
◎禪修時,在心的廣境之中,星星微微的念頭來來又去去,有的念頭停留稍久一些,如同國慶煙火,在空中乍然迸現,燦爛炫目、磅礡華麗;也有些念頭如同火花閃現,稍縱即逝,一不注意就溜走了。以上只是比喻性說法,實際上,心的廣境沒有光也沒有顏色,它超越了光和顏色,它溢於言表且無有極限,這就是我們的法身虛空,就是真實身。
◎無論做什麼修持,無論是世俗諦或勝義諦的修持,都有三個階段:初善或前行;中善或正行,也就是實際進行的階段;最終是後善或結行,就好比果實成熟的階段。起初我們播下種子,中間種子開始發芽成長,最後看到所有付出的結果。
◎說到大乘的寂滅境界,六地就是菩薩開始進入後善的階段,逐漸進入寂滅;七地真正契入,八地則終於安住在寂滅之中,九地菩薩從寂滅中起身,在十地證得佛果。
◎釋迦牟尼佛曾經是一名技藝高超的印度六弦琴演奏家,只為了教導某一個眾生;不過,這樣的應化到後來也教導了其他許多演奏家,他透過這六弦琴的樂音,透過演奏,透過聲音的創造教導弟子。
◎我的上師曾經說,金剛喻定就好比念珠上的念珠頭一樣。以念珠持咒計數時,數著數著,一定會掄到最大那顆念珠頭,標記著那一圈持咒的開始和結束,數過那顆念珠頭時,就代表超越了108次,那樣的超越非常美好◎手杖的支撐能幫助我們站立、行走、然後再度坐下;同理,等無間意幫助六識從阿賴耶識的根本座位上起身,幫助六識行於遇上六種對境的不同剎那,也幫助六識完成生起的過程,這時你到達了那個目的地,然後又坐了下來。
◎我們人類六識的感知有多正確?只不過因為我們自認為「人類是萬物之靈」,就堅持自己的感知才是正確的;但實際上,我們所擁有的感知並不更優於海洋中的魚類、街頭流浪犬,或是遨翔空中的小鳥。所有生物的感知都是平等的,我們全都擁有相同的佛性。
◎佛五智存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沒錯,我們談的就是自己的佛五智和八識。有時,我們讀書讀到忘記這些內容說的是我們自己,還以為自己正在讀某個叫做釋迦牟尼佛的印度王子、噶瑪巴或蓮花生大士的故事。但實際上,我們讀的是有關自己的心識的故事。諸佛、菩薩、上師眾、老師、教法等等,就好比明鏡一般,映現出我們的臉龐,讓我們認出自己。這面明鏡不是迪士尼樂園的哈哈鏡,會扭曲影像,而是可以放心看著這面清晰淨亮的鏡子,看到佛五智分分明明映現其中。你的臉龐、你的色身、你的心等等,在這面清淨無暇的鏡子裡,照映出的是佛五智的本性。
◎從大乘教法的觀點來看,我們整個生命存在的本質就在於八識,而這些平凡八識的本性,就是五佛智;散存於八識中的五佛智的整體狀態,就稱為「佛性」。
◎要放下對想法的孤注一擲。放下妄念之舞時,我們會看到,它們就在這個廣大虛空中自然運作著。就好比跳舞時,你就在宇宙這個廣大空間中舞動一般,有一種擁抱空間、空間和實體雙融、身和心兩相結合的感覺,蒼蒼曠曠,廣大無垠。但是你若過於自我意識而扭捏作態,那空間就狹隘起來了;你完全不覺得寬坦自在,反而覺得笨重的身體扭曲著錯誤的舞步,就好像在搖滾樂之父查克‧貝瑞(Chuck Berry)的歌聲中跳著扭擺舞(twist)一樣彆扭,因為,你過於自我意識,只看到身體的各種侷限:死板、僵硬、總是跳錯舞步。這時,我們完全沒有彈性,也感受不到寬廣鬆坦的空間。
◎禪修時,在心的廣境之中,星星微微的念頭來來又去去,有的念頭停留稍久一些,如同國慶煙火,在空中乍然迸現,燦爛炫目、磅礡華麗;也有些念頭如同火花閃現,稍縱即逝,一不注意就溜走了。以上只是比喻性說法,實際上,心的廣境沒有光也沒有顏色,它超越了光和顏色,它溢於言表且無有極限,這就是我們的法身虛空,就是真實身。
◎無論做什麼修持,無論是世俗諦或勝義諦的修持,都有三個階段:初善或前行;中善或正行,也就是實際進行的階段;最終是後善或結行,就好比果實成熟的階段。起初我們播下種子,中間種子開始發芽成長,最後看到所有付出的結果。
◎說到大乘的寂滅境界,六地就是菩薩開始進入後善的階段,逐漸進入寂滅;七地真正契入,八地則終於安住在寂滅之中,九地菩薩從寂滅中起身,在十地證得佛果。
◎釋迦牟尼佛曾經是一名技藝高超的印度六弦琴演奏家,只為了教導某一個眾生;不過,這樣的應化到後來也教導了其他許多演奏家,他透過這六弦琴的樂音,透過演奏,透過聲音的創造教導弟子。
◎我的上師曾經說,金剛喻定就好比念珠上的念珠頭一樣。以念珠持咒計數時,數著數著,一定會掄到最大那顆念珠頭,標記著那一圈持咒的開始和結束,數過那顆念珠頭時,就代表超越了108次,那樣的超越非常美好◎手杖的支撐能幫助我們站立、行走、然後再度坐下;同理,等無間意幫助六識從阿賴耶識的根本座位上起身,幫助六識行於遇上六種對境的不同剎那,也幫助六識完成生起的過程,這時你到達了那個目的地,然後又坐了下來。
◎我們人類六識的感知有多正確?只不過因為我們自認為「人類是萬物之靈」,就堅持自己的感知才是正確的;但實際上,我們所擁有的感知並不更優於海洋中的魚類、街頭流浪犬,或是遨翔空中的小鳥。所有生物的感知都是平等的,我們全都擁有相同的佛性。
◎佛五智存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沒錯,我們談的就是自己的佛五智和八識。有時,我們讀書讀到忘記這些內容說的是我們自己,還以為自己正在讀某個叫做釋迦牟尼佛的印度王子、噶瑪巴或蓮花生大士的故事。但實際上,我們讀的是有關自己的心識的故事。諸佛、菩薩、上師眾、老師、教法等等,就好比明鏡一般,映現出我們的臉龐,讓我們認出自己。這面明鏡不是迪士尼樂園的哈哈鏡,會扭曲影像,而是可以放心看著這面清晰淨亮的鏡子,看到佛五智分分明明映現其中。你的臉龐、你的色身、你的心等等,在這面清淨無暇的鏡子裡,照映出的是佛五智的本性。
◎從大乘教法的觀點來看,我們整個生命存在的本質就在於八識,而這些平凡八識的本性,就是五佛智;散存於八識中的五佛智的整體狀態,就稱為「佛性」。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