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與轉生:中陰身的秘密和轉世之道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中陰救度的根本教義是,
如果我們能一眼認出中陰境相示現的諸佛,
就能當下覺悟;
反之,則將一再輪迴於六道。
蓮花生大師所著的《西藏度亡經》,敘述死亡與轉生之間的中陰境相,藉以開示臨終者和死者,以度過中陰險境,同時也指導生者認識死亡,為死亡早做準備。本書所闡釋的臨命中陰和投生中陰的大部分內容,是《西藏度亡經》所沒有輯錄的,值得仔細詳讀。
中陰救度的根本教義是,如果我們能一眼認出中陰境相示現的諸佛,就能當下覺悟;反之,則將一再輪迴於六道。當然,若今生並無種下善業,事到臨頭便無法辨認出來,所以應及時皈依佛陀,發大慈悲心,積聚福德,為覺悟儲備資糧,免得一再墮入輪迴。
在我們臨終之際,如果諸佛突然示現,我們便能當下覺悟。整個教義的根本要點是,一眼認出即是覺悟得道的關鍵。如果我們今生造了許多惡業,也對覺悟的事實不抱什麼信心,那麼,一旦死亡,在業力的影響下,就無法一眼認出諸佛。這意味著我們沒有機會獲得解脫。要是相信我們在今生不用費力,便能在中陰境相中一眼認出諸佛,這真是大錯特錯。所以現在就發揮慈悲心,並皈依佛陀,以積功德,這是極端重要的。此外,要好好修持禪定,並盡可能清楚地觀想諸佛。這樣一來,透過在今生所養成的正面性的習性,便能在中陰境相覺悟得道。
如果我們能一眼認出中陰境相示現的諸佛,
就能當下覺悟;
反之,則將一再輪迴於六道。
蓮花生大師所著的《西藏度亡經》,敘述死亡與轉生之間的中陰境相,藉以開示臨終者和死者,以度過中陰險境,同時也指導生者認識死亡,為死亡早做準備。本書所闡釋的臨命中陰和投生中陰的大部分內容,是《西藏度亡經》所沒有輯錄的,值得仔細詳讀。
中陰救度的根本教義是,如果我們能一眼認出中陰境相示現的諸佛,就能當下覺悟;反之,則將一再輪迴於六道。當然,若今生並無種下善業,事到臨頭便無法辨認出來,所以應及時皈依佛陀,發大慈悲心,積聚福德,為覺悟儲備資糧,免得一再墮入輪迴。
在我們臨終之際,如果諸佛突然示現,我們便能當下覺悟。整個教義的根本要點是,一眼認出即是覺悟得道的關鍵。如果我們今生造了許多惡業,也對覺悟的事實不抱什麼信心,那麼,一旦死亡,在業力的影響下,就無法一眼認出諸佛。這意味著我們沒有機會獲得解脫。要是相信我們在今生不用費力,便能在中陰境相中一眼認出諸佛,這真是大錯特錯。所以現在就發揮慈悲心,並皈依佛陀,以積功德,這是極端重要的。此外,要好好修持禪定,並盡可能清楚地觀想諸佛。這樣一來,透過在今生所養成的正面性的習性,便能在中陰境相覺悟得道。
目錄
卡盧仁波切賜序
中文版序 【阿闍黎黃英傑】
出版因緣 【噶舉得頓庫查中心】
前言
第一章 臨終中陰
第二章 實相中陰
第三章 投生中陰
【附錄】
名詞釋義
虔敬禱文
作者簡介
參考書目
中文版序 【阿闍黎黃英傑】
出版因緣 【噶舉得頓庫查中心】
前言
第一章 臨終中陰
第二章 實相中陰
第三章 投生中陰
【附錄】
名詞釋義
虔敬禱文
作者簡介
參考書目
序/導讀
中文版序
阿闍黎黃英傑
第一世卡盧仁波切是筆者的承恩上師之一,在他的大悲開許之下,這本《中陰教授──死亡與轉生之道》方得問世與讀者見面,因此筆者也竭盡所能地協助本書的疑難校對,將其中的佛學術語,統一為台灣金剛乘弟子較為熟悉的面貌,並修正部分翻譯。
尊貴的堪布卡盧仁波切賜序
藉著本人弟子羅德喇嘛(Lama Lodo)所撰寫的這本書,我樂意結識所有發大願及採信業報而護持佛法的人。出於利益他人的心願,羅德喇嘛執筆敘述了中陰的三個境相,他的這些文字皆可被視為真實可靠的,與中陰救度法和諸如噶瑪千美(Karma Chagme)仁波切等上師的著作一致。由於希望人人都能從這些教義中獲大利益,我想要要求所有試圖要探討這些教義的人將這件事謹記在心。我的這番言語,表達了我對佛陀教法傳承的至高敬意。
Samdrub Thargay Llng Monastery
P. O. Sonada 734219
Darjeellng, W. Bengal, lndia
前言
金剛乘稱為「密宗」的原因,
是因其中含有非常殊勝的法門,
能使修行者即刻覺悟。
在我們徘徊中陰境相時,
若能認出示現的諸佛,
便能當下解脫。
但若所造惡業累累,
即無法一眼認出,
故應立即皈依佛陀,修持禪定,
免於一再輪迴六道。
在下文所講述的教義中,我們將探討臨終中陰和實相中陰。尊貴的卡盧仁波切以口耳傳授方式教授我這些教義,此外,我也在千美仁波切所撰的《獨處之法》(Dharma of Solltubc)一書中讀到了有關臨終中陰的敘述。實相中陰的部分將不詳細提及;這方面的內容在創巴(Trungpa)仁波切和法蘭西斯卡菲曼特(Franccsca Fremantle)的著作中敘述得很清楚,有興趣的人士應向他們請教。在伊凡思‧溫慈(Evans-Wentz)所編,而由達瓦桑杜格西(Kazl Dawa-Samdup)翻譯的書籍裡,也可見到有關實相中陰的內容。不過,臨終中陰的教義卻未包含在先前所出版的譯本內。現在,這些珍貴的典籍已出版上市,你將全然明白金剛乘中如何達成解脫的教義。
我們稱金剛乘為「密乘」的理由是,其中含有非常特殊的法門,能使修行者即刻覺悟。這些法門極為簡單,所以,許多人都不相信;同時,這些法門相當玄妙,大多數的人於是無法理解。心智未受佛法洗禮的人,若接觸了這些法門,師徒雙方都將遭遇危險。倘若師父不曾嚴密觀察弟子,師父將會有危險;弟子要是不信這些法門,並對密乘抱持錯誤觀念,也會有危險。
在我們臨終之際,如果諸佛突然示現,我們便能當下覺悟。整個教義的根本要點是,一眼認出即是覺悟得道的關鍵。如果我們今生造了許多惡業,也對覺悟的事實不抱什麼信心,那麼,一旦死亡,在業力的影響下,就無法一眼認出諸佛。這意味著我們沒有機會獲得解脫。要是相信我們在今生不用費力,便能在中陰境相中一眼認出諸佛,這真是大錯特錯。所以現在就發揮慈悲心,並皈依佛陀,以積功德,這是極端重要的。此外,要好好修持禪定,並盡可能清楚地觀想諸佛。這樣一來,透過在今生所養成的正面性的習性,便能在中陰境相覺悟得道。
現在就是你透過閱讀、學習及修持來覺悟得道,以利益一切眾生的時候了。你們要是受灌頂而接觸了中陰百尊、口傳(lung)和開示,就應該修持金剛薩塊(Dorje Sempa)的禪定,以常保虔敬信奉之心。百字明咒即是中陰百尊的本質。
願一切眾生皆能透過這些教義從輪迴之海解脫。
阿闍黎黃英傑
第一世卡盧仁波切是筆者的承恩上師之一,在他的大悲開許之下,這本《中陰教授──死亡與轉生之道》方得問世與讀者見面,因此筆者也竭盡所能地協助本書的疑難校對,將其中的佛學術語,統一為台灣金剛乘弟子較為熟悉的面貌,並修正部分翻譯。
尊貴的堪布卡盧仁波切賜序
藉著本人弟子羅德喇嘛(Lama Lodo)所撰寫的這本書,我樂意結識所有發大願及採信業報而護持佛法的人。出於利益他人的心願,羅德喇嘛執筆敘述了中陰的三個境相,他的這些文字皆可被視為真實可靠的,與中陰救度法和諸如噶瑪千美(Karma Chagme)仁波切等上師的著作一致。由於希望人人都能從這些教義中獲大利益,我想要要求所有試圖要探討這些教義的人將這件事謹記在心。我的這番言語,表達了我對佛陀教法傳承的至高敬意。
Samdrub Thargay Llng Monastery
P. O. Sonada 734219
Darjeellng, W. Bengal, lndia
前言
金剛乘稱為「密宗」的原因,
是因其中含有非常殊勝的法門,
能使修行者即刻覺悟。
在我們徘徊中陰境相時,
若能認出示現的諸佛,
便能當下解脫。
但若所造惡業累累,
即無法一眼認出,
故應立即皈依佛陀,修持禪定,
免於一再輪迴六道。
在下文所講述的教義中,我們將探討臨終中陰和實相中陰。尊貴的卡盧仁波切以口耳傳授方式教授我這些教義,此外,我也在千美仁波切所撰的《獨處之法》(Dharma of Solltubc)一書中讀到了有關臨終中陰的敘述。實相中陰的部分將不詳細提及;這方面的內容在創巴(Trungpa)仁波切和法蘭西斯卡菲曼特(Franccsca Fremantle)的著作中敘述得很清楚,有興趣的人士應向他們請教。在伊凡思‧溫慈(Evans-Wentz)所編,而由達瓦桑杜格西(Kazl Dawa-Samdup)翻譯的書籍裡,也可見到有關實相中陰的內容。不過,臨終中陰的教義卻未包含在先前所出版的譯本內。現在,這些珍貴的典籍已出版上市,你將全然明白金剛乘中如何達成解脫的教義。
我們稱金剛乘為「密乘」的理由是,其中含有非常特殊的法門,能使修行者即刻覺悟。這些法門極為簡單,所以,許多人都不相信;同時,這些法門相當玄妙,大多數的人於是無法理解。心智未受佛法洗禮的人,若接觸了這些法門,師徒雙方都將遭遇危險。倘若師父不曾嚴密觀察弟子,師父將會有危險;弟子要是不信這些法門,並對密乘抱持錯誤觀念,也會有危險。
在我們臨終之際,如果諸佛突然示現,我們便能當下覺悟。整個教義的根本要點是,一眼認出即是覺悟得道的關鍵。如果我們今生造了許多惡業,也對覺悟的事實不抱什麼信心,那麼,一旦死亡,在業力的影響下,就無法一眼認出諸佛。這意味著我們沒有機會獲得解脫。要是相信我們在今生不用費力,便能在中陰境相中一眼認出諸佛,這真是大錯特錯。所以現在就發揮慈悲心,並皈依佛陀,以積功德,這是極端重要的。此外,要好好修持禪定,並盡可能清楚地觀想諸佛。這樣一來,透過在今生所養成的正面性的習性,便能在中陰境相覺悟得道。
現在就是你透過閱讀、學習及修持來覺悟得道,以利益一切眾生的時候了。你們要是受灌頂而接觸了中陰百尊、口傳(lung)和開示,就應該修持金剛薩塊(Dorje Sempa)的禪定,以常保虔敬信奉之心。百字明咒即是中陰百尊的本質。
願一切眾生皆能透過這些教義從輪迴之海解脫。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