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心向內,認出本覺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重要法寶:大司徒仁波切釋論《普賢如來願文》
#2014年3月14至20日,第十二世慈尊廣定大司徒巴.企美東由竹尊者,應尊貴的詠給明就仁波切主持的「國際德噶學院」祈請,於佛陀成道地:印度菩提迦耶德噶寺,給予七天的課程和灌頂。本書即是此次課程開示整理。
全書分成大三主題:
一,第一部〈入門篇〉轉心向內
二,第二部〈深入篇〉掌握主心骨
三,第三部〈溯源篇〉認出本覺
——在〈入門篇〉,仁波切提示:「轉心向內」才是「內道」佛弟子,對於佛教的思想見解、修持實踐和行為方式,致力給予大眾正知正見。
——在〈深入篇〉,仁波切完整的講解佛陀教法的「根道果」:
「根」,也就是思想的核心;
「道」,是修持的方法;
「果」,就是最終證得的「果」位。
同時講解三乘佛法的主要修持:聲聞乘「四聖諦」,菩薩乘「修心教法」,金剛乘「淨觀與信心之道」。
——到〈溯源篇〉,仁波切則對知名的大圓滿伏藏法《普賢如來願文》,以第十五世噶瑪巴註解本為依據,對於願文當中「本淨大圓滿之根道果」的甚深口訣,給予詳細的逐字教學,更帶領弟子一起實修。
這篇願文釋論,詳列主頌、科判與解釋,方便讀者聞思修,清晰、好讀而有加持力。
目錄
【關於本書】「阿底瑜伽」口訣教授與實修引導/慈仁巴滇
【講述作者簡介】上師金剛持大司徒巴尊者/慈仁巴滇
【請法者簡介】詠給明就與德噶寺/大司徒巴尊者
第一部 入門篇 轉心向內
第一章 你是「內道」,還是「外道」?
總說內道、佛教徒
名詞解釋
內道:除了心,外境並不真實存在
解脫成佛,也是「由心所現」
離苦得樂,是眾生天性
眾生本具如來藏
佛一直住在心中,重點是「認出來」
有信心的圓環,就會被大悲的鉤子鉤住
第二章 信心與虔敬
總說信心虔敬與煩惱惡魔
我執,是最大的魔王
以小執著對治大執念
佛弟子最重要的聖地:菩提迦耶
如何頂禮佛陀?
第三章 探究三寶真實意
總說三寶
稀有殊勝之為寶
佛寶是法寶,也是僧寶
眾生本具佛功德的徵兆
佛法不是阿斯匹靈,但讓人更快樂
第四章 緣呼吸的止禪
禪修練習
一、身要
二、覺知呼吸,數21次
三、放下數息,保持安住
四、安住中,念誦〈四身祈請文〉
練習成習慣,鬆坦安住每一刻
第二部 深入篇 掌握主心骨
第一章 根:認識世俗和勝義兩種真理
總攝根道果
一,根:二諦雙運
(一)世俗諦:因果業力的顯現
善業或惡業?看動機是什麼
因果業力微妙,要看「影響是什麼」
因果業力也有科學邏輯
(二)勝義諦:一切現象,都是空性
觀察起心動念處
以空性對治業力束縛
禪修引導:觀察煩惱本質
第二章 道:累積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
二,道:二資雙運
(一)有所緣的福德資糧
1.布施
2.戒律
3.安忍
4.精進
5.禪定
6.智慧
(二)無所緣的智慧資糧
成就「二資雙融」的方式
第三章 果:從「身語意」現證「法報化」
三,果:二身雙運
「身語意」本質即是「法報化」
因為無明,錯把「身體」當作「我」
從表相的三門,體會本質的三身
如何現證「染污身語意,即是清淨三身」?
禪修引導:「轉三門為三身」的練習
結語:清楚根道果,學佛才及格
第四章 佛為三乘人,宣說解脫法
壹,佛為聲聞、獨覺,說「四聖諦」
一、苦諦
(一)從「行相」了解苦諦
(二)從「字面含義」了解苦諦的四個行相
二、集諦
三、滅諦
四、道諦
貳,佛為菩薩,說煉心法門
實修二種菩提心
一,願菩提心
二,行菩提心
叁,佛為上根菩薩,說密咒金剛乘
三門轉三身,五毒轉五智
九乘結語:希望與相信
人與法要合一,請先做個好人
第三部 溯源篇 認出本覺
〈普賢如來願文〉根本頌
第一章 願文大意(偈1、偈2)
輪涅基上清淨之殊勝祈願
第二章 詳說「基與果的關聯」與「輪涅之分離」(偈3~10)
依普賢之解脫而開展本智之祈願
第三章 眾生是怎麼開始錯亂的?(偈11~15)
祈願「依無明眾生之錯亂而清淨輪迴」
祈願眾生「從俱生無明與遍計無明中解脫」
祈願了知「二種無明為明覺本智之自性」
第四章 我,是一切錯亂的緣起(偈16~30)
錯亂緣起五毒自解脫
祈願「貪愛解脫為妙觀察智」
祈願「嗔恨解脫為大圓鏡智」
祈願「我慢解脫為平等性智」
祈願「嫉妒解脫為成所作智」
祈願「愚痴解脫為法界智」
祈願「依無明眾生之錯亂而清淨輪迴」之結語
第五章 怎樣祈願最有利益?(偈31~33)
祈願之利益與方式
簡要祈願法
複雜祈願法
補充說明五部、五大、五智與能淨所淨
五部
五大
五智
第六章 圓滿迴向
願文利益能穿透一切因緣阻礙
眾生必定能成佛
迴向及祈願
附錄一 結語和灌頂
灌頂:以福慧資糧,淨化罪業習氣
授戒:皈依戒與菩薩戒
附錄二 《普賢如來願文》科判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