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藏傳佛教生死輪迴書
死亡不代表結束,而是生命的又一次旅行。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死亡不代表結束,而是生命的又一次旅行。
人面對死亡,很少灑脫,因為害怕失去,恐懼面對未知的死亡。作者在她的人生遇見了四次死亡,從以為父親出國旅行到母親病痛離世,這些對死亡的認知轉變需要歲月和閱歷給她智慧面對。
藏傳佛教生死輪迴學像是經驗老到的死亡之旅導遊,鉅細靡遺向我們介紹中陰世界的景象和旅遊須知,最棒的是向我們傳達了可以在有生之年為死亡預做準備,像養生事業一樣去做養死事業,無須以訛傳訛抱持對於死亡的無知和偏見,在面臨突然襲來的死亡前,擔心、悲傷與不知所措。我們不必等到親人在臨死的邊緣,才驚恐地意識到死亡真的會來,也不必等到自己的大限降臨,麻木迎接未知。
在浸淫藏傳佛教生死輪迴時,作者把個人對生死的困惑與探究在裡面尋找往返,首先是生命和死亡的關係為何?然後詢問對死亡的看法,面對死亡要如何處理,倘若進入中陰世界,對神尊鬼怪產生的幻相會怎樣的恐懼和面對,然後最想投生到哪一道?萬一無法到極樂世界,會不會難過?後來把「擔心」放下,覺得輕鬆多了。在世為人,就儘量提點自己存善念,做善事,萬一歹念生起,停一下,不要做,這樣可以救自己救別人,往後進入中陰世界,神尊和地府主審官都會和我們清算善惡業有哪些?想到這裡,對於「地獄的審判」就會放心了,原來它有嚇阻我們生歹念做壞事的功能,它具有勸世的效力,呈現正向的教化,一時之間從小時候建立的牛鬼蛇神地獄小鬼形象個個都溫馨起來了。
本書特色
1、 以圖解漫畫的方式將難以說明的生死觀念趣味化。
2、 以簡單的圖表協助讀者了解複雜的意義和步驟。
3、 以生動的古今案例說明藏傳佛教生死輪迴學的內涵。
4、 以正向的引導解惑大家對藏傳佛教生死輪迴和地獄的恐懼。
5、 以淺白的說明宣揚藏人捨身大愛的奉獻做為世人學習的範例。
6、 以養生事業的預防醫學精神去經營養死培福的事業。
目錄
作者序:生死無憾,有了輪迴人生才會迴轉 006
契機 010
1、臨終治療手冊:《西藏度亡經》 010
2、版面說明 012
PART 1 生死觀與生死輪迴 014
第1章 從宗教角度看中西方的生死觀和輪迴說 016
1、凡人對人生和生死的看法 018
2、中國輪迴說的起源 037
3、佛教無我的輪迴 058
4、藏傳六種中陰思想 071
第2章 儒家道家禪宗藏傳佛教的生死觀 098
1、儒家的生死觀:追求天人合一,重生前非死後 098
2、道家的生死觀:生死氣化,順應自然 122
3、禪宗的生死觀:超越生死成佛,生要活得自在,死要死得灑脫 127
4、藏傳佛教的生死觀:養死輪迴,傾注關懷和祝願 131
第3章 藏傳佛教的生死輪迴 138
1、藏傳佛教起源到朝聖之路 138
2、西藏天葬禮儀的起源 153
3、什麼是生死輪迴? 158
4、各宗教的輪迴世界 177
5、科學的生死輪迴:歷史記載的輪迴案例 196
PART 2 看見生命的喜悅 204
第1章 藏傳佛教對生命的看法 206
1、大地生生不息 208
2、人生無常的特性 210
第2章 藏傳佛教生命儀式的意義 213
1、土葬(墓葬) 217
2、天葬(鳥藏) 218
3、塔葬 218
4、水葬 220
5、火葬 220
6、野葬 221
第3章 健康的生前、臨終、死後觀念 222
1、有出生的經過,卻沒有死亡的經歷 222
2、好好告別這一世 226
3、死後會怎樣? 227
4、死亡路上會遇見哪些聖尊?237
PART 3 嚥下那口氣的從容:250
臨終中陰
第1章 如何送終? 252
1、誦經 252
2、生命儀式的習俗與禁忌 276
第2章 死亡之旅 279
1、死亡的SOP 279
2、修遷轉意識的「遷識法/頗瓦法」 298
3、抓住成佛的最好時機 305
PART 4 結束這一世至投胎下一世的 308
平靜:實相(法性)中陰
第1章 實相(法性)中陰的真諦 310
1、實相(法性)中陰的基調 310
2、對亡靈的關鍵提示 322
3、五蘊生命元素的再現 323
第2章 14天幻相遇見的神祇聖尊 326
1、神祇聖尊的開示 326
2、生前修行才是正道 328
第3章 瀕臨死亡與離身 337
1、瀕臨死亡 337
2、離身 344
3、地獄 346
PART 5 往生極樂,投胎發心: 364
投生中陰
第1章 進入投胎前 368
1、為下一世做好準備 368
2、生後的神通力 372
3、意生身的亮點 375
第2章 面對誘惑 379
1、投生中陰的七種幻相 379
2、冥界大審判 387
3、輪迴六道業力的誘惑 391
4、修法念咒和念佛消化鬼神的威嚇 392
5、轉識前往淨土 394
第3章 慎選胎門 397
1、進入畜生道如何轉生人道? 398
2、六級根器瑜伽修行解脫 403
3、好好說再見 405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