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藏漢對照)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宗喀巴大師於51歲時撰寫此論,至今已超過600年。此論總說本師釋迦牟尼佛三轉法輪的了義與不了義的差別,尤其詳辨唯識與中觀二宗有關空性的見解、所破的辨認、 此二宗如何駁斥所破,以及此二宗駁斥所破之理等。此論援引唯識與中觀二宗依據的經典及論典,從教、理兩方面詳細辨明唯識與中觀二宗關於了義與不了義主張的異同,是想要深入佛陀三轉法輪教法者必讀的重要著作之一。
譯者法尊法師師承安多格西蔣柔瓦,於民國25年佛成道日,在拉薩多門新第三樓丈室譯出本書,距今也將近100年。
為了讓更多華語地區讀者瞭解本書的重要性,聖地文化出版社特別邀請拉加寺羅桑旺秋老師,依文義為藏文本重新分段,撰寫藏文〈導論〉說明本書相關注疏,並請陳怡靜老師將藏文〈導論〉譯成中文。從他整理的72部相關注疏來看,據說此論是最受格魯派僧眾重視的一部著作應不為過。
其次由廖本聖老師於腳注的「校按」中附上號稱近代最詳盡的注疏 ——晉美坦確嘉措的《辨了不了義入門》——解釋難解段落的所在頁碼。鉅細彌遺標示藏、中術語製作藏中〈索引〉。中譯科判為仿宋,引文為標楷,其他行文為細明體。以粗體標示藏文人名、書名及專有名詞,便利讀者對照藏文。藏文內文中以小方括號標示札什倫布寺版(BDRC W22109,vol. No. 3125) 中的新編葉碼,中文內文也以帶有相同數字的小方括號表示與其對應的中文位置。
希望聖地文化出版的這部藏中對照《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 能裨益欲從藏文一窺此論堂奧之學習者。
譯者法尊法師師承安多格西蔣柔瓦,於民國25年佛成道日,在拉薩多門新第三樓丈室譯出本書,距今也將近100年。
為了讓更多華語地區讀者瞭解本書的重要性,聖地文化出版社特別邀請拉加寺羅桑旺秋老師,依文義為藏文本重新分段,撰寫藏文〈導論〉說明本書相關注疏,並請陳怡靜老師將藏文〈導論〉譯成中文。從他整理的72部相關注疏來看,據說此論是最受格魯派僧眾重視的一部著作應不為過。
其次由廖本聖老師於腳注的「校按」中附上號稱近代最詳盡的注疏 ——晉美坦確嘉措的《辨了不了義入門》——解釋難解段落的所在頁碼。鉅細彌遺標示藏、中術語製作藏中〈索引〉。中譯科判為仿宋,引文為標楷,其他行文為細明體。以粗體標示藏文人名、書名及專有名詞,便利讀者對照藏文。藏文內文中以小方括號標示札什倫布寺版(BDRC W22109,vol. No. 3125) 中的新編葉碼,中文內文也以帶有相同數字的小方括號表示與其對應的中文位置。
希望聖地文化出版的這部藏中對照《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 能裨益欲從藏文一窺此論堂奧之學習者。
目錄
發行序/i
導論/iii
簡要科判/xvii
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科判/xix
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 卷一/3
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 卷二/73
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 卷三/143
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 卷四/215
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 卷五/289
參考文獻/383
索引/385
藏文索引/385
中文索引/455
1. 書名/455
2. 名相術語/457
導論/iii
簡要科判/xvii
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科判/xix
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 卷一/3
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 卷二/73
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 卷三/143
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 卷四/215
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 卷五/289
參考文獻/383
索引/385
藏文索引/385
中文索引/455
1. 書名/455
2. 名相術語/457
序/導讀
發行者序
宗喀巴大師於51歲撰寫的鉅作དྲང་བ་དང་ངེས་པའི་དོན་རྣམ་པར་འབྱེད་པའི་བསྟན་བཅོས་ལེགས་བཤད་སྙིང་པོ་(以下簡稱དྲང་ངེས་ལེགས་བཤད་སྙིང་པོ་)至今已超過600年,而師承安多格西蔣柔瓦(ཨ་མདོ་དགེ་བཤེས་འཇམ་རོལ་བ་)的法尊法師(བཙུན་པ་ཆོས་འཕགས་སམ་དགེ་སློང་ཧྥ་བཙུན་)於民國25年佛陀成道日在拉薩多門(སྒོ་མང་, 音譯即果芒)新第三樓丈室譯出的《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距今也將近100年。從羅桑旺秋老師(རྒན་བློ་བཟང་དབང་བྱུག་ལགས་)整理的72部相關注疏(據說可能還不止此數)來看,說此論是最受格魯派僧眾重視的一部著作應不為過。 此論總說本師釋迦牟尼佛三轉法輪的了義與不了義的差別,尤其詳辨唯識與中觀二宗有關空性的見解、關於所破的辨認、此二宗如何駁斥所破,以及此二宗駁斥所破之理等。此論援引唯識宗所依的《解深密經》與中觀宗所依的《無盡慧經》,以及唯識與中觀二宗主要依據的論典,從教、理兩方面詳細辨明唯識與中觀二宗關於經典了義與不了義主張的異同,是想要深入佛陀三轉法輪教法者必讀的重要著作之一。 為了讓更多華語地區讀者了解本書的重要性,此次聖地文化出版社邀請拉加寺羅桑旺秋老師依文意為藏文本重新分段,並撰寫藏文〈導論〉說明本書相關注疏,另請陳怡靜老師將藏文〈導論〉譯為中文並下注說明。 藏中對照的དྲང་བ་དང་ངེས་པའི་དོན་རྣམ་པར་འབྱེད་པའི་བསྟན་བཅོས་ལེགས་བཤད་སྙིང་པོ་與《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則由廖本聖老師以粗體標示藏文人名、書名及專有名詞,中譯科判為仿宋,引文為標楷,其他行文為細明體。其次,藏文內文中以方括號標示札什倫布寺版(BDRC W22109, vol. No.3125)中的新編葉碼,中文內文也以內含相同數字的方括號表示與其對應的中文位置。另外,中文內文中的方括號的文字表示校譯者為使前後文義順暢而添加的文字;小圓括號內的文字為法尊法師所附加,參「法尊法師全集」第八冊。此外,並於腳注的「校按」中附上號稱近代最詳盡的注疏——晉美坦確嘉措(འཇིགས་མེད་དམ་ཆོས་རྒྱ་མཚོ་)的དྲང་ངེས་འཇུག་ངོགས་(《辨了不了義入門》——解釋難解段落的所在頁碼。 最後,再請脩化法師針對分段的藏文配上對應的法尊法師的中譯,並依廖本聖老師鉅細彌遺地標示的藏、中術語,製作藏中〈索引〉及編輯、排版。 希望聖地文化出版的這部藏中對照《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能便利欲從藏文一窺此論堂奧的學習者。
宗喀巴大師於51歲撰寫的鉅作དྲང་བ་དང་ངེས་པའི་དོན་རྣམ་པར་འབྱེད་པའི་བསྟན་བཅོས་ལེགས་བཤད་སྙིང་པོ་(以下簡稱དྲང་ངེས་ལེགས་བཤད་སྙིང་པོ་)至今已超過600年,而師承安多格西蔣柔瓦(ཨ་མདོ་དགེ་བཤེས་འཇམ་རོལ་བ་)的法尊法師(བཙུན་པ་ཆོས་འཕགས་སམ་དགེ་སློང་ཧྥ་བཙུན་)於民國25年佛陀成道日在拉薩多門(སྒོ་མང་, 音譯即果芒)新第三樓丈室譯出的《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距今也將近100年。從羅桑旺秋老師(རྒན་བློ་བཟང་དབང་བྱུག་ལགས་)整理的72部相關注疏(據說可能還不止此數)來看,說此論是最受格魯派僧眾重視的一部著作應不為過。 此論總說本師釋迦牟尼佛三轉法輪的了義與不了義的差別,尤其詳辨唯識與中觀二宗有關空性的見解、關於所破的辨認、此二宗如何駁斥所破,以及此二宗駁斥所破之理等。此論援引唯識宗所依的《解深密經》與中觀宗所依的《無盡慧經》,以及唯識與中觀二宗主要依據的論典,從教、理兩方面詳細辨明唯識與中觀二宗關於經典了義與不了義主張的異同,是想要深入佛陀三轉法輪教法者必讀的重要著作之一。 為了讓更多華語地區讀者了解本書的重要性,此次聖地文化出版社邀請拉加寺羅桑旺秋老師依文意為藏文本重新分段,並撰寫藏文〈導論〉說明本書相關注疏,另請陳怡靜老師將藏文〈導論〉譯為中文並下注說明。 藏中對照的དྲང་བ་དང་ངེས་པའི་དོན་རྣམ་པར་འབྱེད་པའི་བསྟན་བཅོས་ལེགས་བཤད་སྙིང་པོ་與《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則由廖本聖老師以粗體標示藏文人名、書名及專有名詞,中譯科判為仿宋,引文為標楷,其他行文為細明體。其次,藏文內文中以方括號標示札什倫布寺版(BDRC W22109, vol. No.3125)中的新編葉碼,中文內文也以內含相同數字的方括號表示與其對應的中文位置。另外,中文內文中的方括號的文字表示校譯者為使前後文義順暢而添加的文字;小圓括號內的文字為法尊法師所附加,參「法尊法師全集」第八冊。此外,並於腳注的「校按」中附上號稱近代最詳盡的注疏——晉美坦確嘉措(འཇིགས་མེད་དམ་ཆོས་རྒྱ་མཚོ་)的དྲང་ངེས་འཇུག་ངོགས་(《辨了不了義入門》——解釋難解段落的所在頁碼。 最後,再請脩化法師針對分段的藏文配上對應的法尊法師的中譯,並依廖本聖老師鉅細彌遺地標示的藏、中術語,製作藏中〈索引〉及編輯、排版。 希望聖地文化出版的這部藏中對照《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能便利欲從藏文一窺此論堂奧的學習者。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