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路上看莊子
On Spiritual Zhuangzi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世間技藝、知識學問,隨類不同,無量無邊。是什麼因緣,引你搜尋《靈修路上看莊子》這本書?是莊子哲思的博大精深、意象的壯麗渾厚?文字的汪洋恣肆?或是你還在摸索修行方向、不知靈修之路的層層境界?
《莊子》有內篇、外篇和雜篇三部分。內篇是莊子自己的心法,蘊藏道學真諦;外篇是離莊子較近的弟子所撰,可視為內篇的輔助,與莊學之妙,相去不遠;雜篇呢?應是後學所作,內容兼攝諸家之學,頗有旁通其餘各家思想之功。
《莊子》,幾千來年的曠世之作,它的智慧不是熟背強記可得的,它的辯才無礙也不是條理分析能學來的。內篇〈大宗師〉說:「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真正明瞭道的人,並非一般所謂修道近於成仙的道士,而是真正得道證道的聖人,是明心見性的菩薩。見了道,才真懂得如何修道,才有真正的般若智慧。
如果你已在修行路上,《靈修路上看莊子》將是你從修煉天道提升至佛道,很重要的一本書。作者蔡武陽博士多年精研《華嚴》,深入一乘佛法後,回頭讀老莊,藉由此書,他期盼帶你圓悟圓解《莊子》主要篇章的真諦,教你如何回歸自性、融入大自然,與天地合一,「魚相忘乎湖,人相忘乎道術」,常與道相隨。
《莊子》有內篇、外篇和雜篇三部分。內篇是莊子自己的心法,蘊藏道學真諦;外篇是離莊子較近的弟子所撰,可視為內篇的輔助,與莊學之妙,相去不遠;雜篇呢?應是後學所作,內容兼攝諸家之學,頗有旁通其餘各家思想之功。
《莊子》,幾千來年的曠世之作,它的智慧不是熟背強記可得的,它的辯才無礙也不是條理分析能學來的。內篇〈大宗師〉說:「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真正明瞭道的人,並非一般所謂修道近於成仙的道士,而是真正得道證道的聖人,是明心見性的菩薩。見了道,才真懂得如何修道,才有真正的般若智慧。
如果你已在修行路上,《靈修路上看莊子》將是你從修煉天道提升至佛道,很重要的一本書。作者蔡武陽博士多年精研《華嚴》,深入一乘佛法後,回頭讀老莊,藉由此書,他期盼帶你圓悟圓解《莊子》主要篇章的真諦,教你如何回歸自性、融入大自然,與天地合一,「魚相忘乎湖,人相忘乎道術」,常與道相隨。
目錄
【第一部】莊子內篇
第1章 逍遙遊第一 解說與啟示(一)
第2章 逍遙遊第一 解說(二)修行的四種靈性階
第3章 逍遙遊第一 正解之一
第4章 齊物論第二 真義解說(一)吾喪我及天籟章
第5章 齊物論第二 真義解說(二)
第6章 養生主第三 吾生有涯 吾知無涯 緣督以為經闡釋
第7章 人間世第四 解說:心齋 內聖外王
第8章 大宗師第六 精華解說
第9章 應帝王第七 解說
第10章 寓言“渾沌之死”之真義與啟示
【第二部】莊子外篇、雜篇
第1章 胠篋第十註解
第2章 黃帝問道於廣成子 — 修身養性長生不老之道
第3章 黃帝問道 — 罔象得道與女子出定之啟示
第4章 秋水第十七 解說
第5章 達生第十九 真義解說
第6章 達生第十九(一) 外重者內拙
第7章 達生第十九(二) 寓言解說及啟示
第8章 知北遊第二十二 解說(一)
第9章 知北遊第二十二 解說(二)孔子問道於老聃
第10章 外物第二十六 外物不可必 甚憂兩陷而無所逃
第11章 盜跖第二十九 白話註解
第1章 逍遙遊第一 解說與啟示(一)
第2章 逍遙遊第一 解說(二)修行的四種靈性階
第3章 逍遙遊第一 正解之一
第4章 齊物論第二 真義解說(一)吾喪我及天籟章
第5章 齊物論第二 真義解說(二)
第6章 養生主第三 吾生有涯 吾知無涯 緣督以為經闡釋
第7章 人間世第四 解說:心齋 內聖外王
第8章 大宗師第六 精華解說
第9章 應帝王第七 解說
第10章 寓言“渾沌之死”之真義與啟示
【第二部】莊子外篇、雜篇
第1章 胠篋第十註解
第2章 黃帝問道於廣成子 — 修身養性長生不老之道
第3章 黃帝問道 — 罔象得道與女子出定之啟示
第4章 秋水第十七 解說
第5章 達生第十九 真義解說
第6章 達生第十九(一) 外重者內拙
第7章 達生第十九(二) 寓言解說及啟示
第8章 知北遊第二十二 解說(一)
第9章 知北遊第二十二 解說(二)孔子問道於老聃
第10章 外物第二十六 外物不可必 甚憂兩陷而無所逃
第11章 盜跖第二十九 白話註解
序/導讀
●自序●
如果一生只能讀一本靈性古書,你會選哪一本擺在書架上,陪你從青春年少到年華老去?
孔孟老莊,中國四哲,是知識份子跨越時空的良師益友,哪一位聖哲說的道理既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又清新脫俗、動人心扉?誰能把寓言故事說到恍惚難解,又令人回味無窮?
公元前三百多年,戰國時期的莊子,是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人和發展者。他不僅是哲學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也是文學史上不朽的散文家,文字汪洋恣肆,意象雄渾飛躍,想像奇特豐富,情致高雅曠達,靈氣絕妙脫俗。《莊子》一書,在中國文學史上獨樹一幟,同時,也代表了先秦散文、哲學的最高成就。
莊子,這位明心見性的大聖人,相當於《華嚴》初住菩薩,所說真理,介於天道與一乘佛道之間。《莊子》有內篇、外篇和雜篇三部分。內篇是莊子自己的心法,最得道學真諦;外篇是離莊子比較近的弟子所作,可視為內篇的輔佐,即使未完全得莊學之妙,也相去不遠;雜篇是莊子的後學所寫,內容兼攝諸家之學,雖然離莊學真義已遠,但仍有旁通其餘各家思想之功。
《莊子》內篇及外篇成書於“軸心時代”(Axial Age),這段時期是人類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時期。不論你是否讀過整本《莊子》,對〈逍遙遊〉、〈齊物論〉、〈渾沌之死〉及〈秋水〉一定耳熟能詳。然而,不論莊子文章如何氣勢磅礴,氣質如何優雅,現代人讀來,不免深奧難明,多家注釋不見得能引你與莊子同遊,即使是白話解說的文哲書刊,仍環繞著世間法看莊子,亦不乏藉文抒情、附會風雅者。千古以來,《莊子》的不朽,在於時下文青的風花雪月嗎?那麼,莊子思想扣人心弦之深,深在何處?
莊子認為人生的最高境界,在於追求“與造化同逍遙”,像天地萬物般自然祥和、寧靜愉悅、精采自足,不隨俗世競逐功名利祿。從〈逍遙遊〉一文,我們看到他編織著超越人類知識想像所及的意境。在最精采的〈齊物論〉文章裡,他主張人與萬物同等齊觀、物我一體,這個“天人合一”的境界影響之深遠,深深隱含在歷代中國人的DNA裡。莊子主張世界萬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來雖然千差萬別,歸根究柢是齊一的,沒有所謂的是非或不同。透過〈齊物論〉,他意圖消解人類對世俗價值的盲從與執著,想要解開儒墨兩家是非對立的學說論辯。
外雜篇的代表作,〈秋水篇〉,再次闡發了〈齊物論〉的旨趣,其主題論述在“河伯”與“海若”的對話中展開,就在河老大與海龍王的問答間,破解人間小大、是非、貴賤等的對立與執著分別。其實,莊子追求的回歸到“萬物一體”,就是佛法裡的“入不二法門”,語言文字雖有不同,佛佛道同,所說皆指向去除我執,由無我而達到平等一如。
〈大宗師〉又說:「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為什麼莊子此處和儒家大唱反調?為何莊子以“道”為師,追求清心寂神、離形去智?他何以認為應該消解是非善惡等價值觀念的偏執,從而實現對世俗倫常的超越?莊子所謂的真人境界是什麼?〈應帝王〉倡導“無為而治”的政治思想,主張“帝王應是能夠聽任自然、順乎民情、行不言之教的聖人。”“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無心而任物化,行不言之教,順物自然,予民逍遙,這些智慧的道理何在,為何至今仍令人如此嚮往?
多少的好奇與不解,信堅請你放下思維,讓信堅帶你,以清淨心,共讀莊子不可思議的寓言故事,帶你見識他壯闊的胸懷,一窺他無待的逍遙,領略他滔滔的辯才,以及同感他亙古貫今的曠世靈性!
蔡武陽
如果一生只能讀一本靈性古書,你會選哪一本擺在書架上,陪你從青春年少到年華老去?
孔孟老莊,中國四哲,是知識份子跨越時空的良師益友,哪一位聖哲說的道理既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又清新脫俗、動人心扉?誰能把寓言故事說到恍惚難解,又令人回味無窮?
公元前三百多年,戰國時期的莊子,是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人和發展者。他不僅是哲學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也是文學史上不朽的散文家,文字汪洋恣肆,意象雄渾飛躍,想像奇特豐富,情致高雅曠達,靈氣絕妙脫俗。《莊子》一書,在中國文學史上獨樹一幟,同時,也代表了先秦散文、哲學的最高成就。
莊子,這位明心見性的大聖人,相當於《華嚴》初住菩薩,所說真理,介於天道與一乘佛道之間。《莊子》有內篇、外篇和雜篇三部分。內篇是莊子自己的心法,最得道學真諦;外篇是離莊子比較近的弟子所作,可視為內篇的輔佐,即使未完全得莊學之妙,也相去不遠;雜篇是莊子的後學所寫,內容兼攝諸家之學,雖然離莊學真義已遠,但仍有旁通其餘各家思想之功。
《莊子》內篇及外篇成書於“軸心時代”(Axial Age),這段時期是人類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時期。不論你是否讀過整本《莊子》,對〈逍遙遊〉、〈齊物論〉、〈渾沌之死〉及〈秋水〉一定耳熟能詳。然而,不論莊子文章如何氣勢磅礴,氣質如何優雅,現代人讀來,不免深奧難明,多家注釋不見得能引你與莊子同遊,即使是白話解說的文哲書刊,仍環繞著世間法看莊子,亦不乏藉文抒情、附會風雅者。千古以來,《莊子》的不朽,在於時下文青的風花雪月嗎?那麼,莊子思想扣人心弦之深,深在何處?
莊子認為人生的最高境界,在於追求“與造化同逍遙”,像天地萬物般自然祥和、寧靜愉悅、精采自足,不隨俗世競逐功名利祿。從〈逍遙遊〉一文,我們看到他編織著超越人類知識想像所及的意境。在最精采的〈齊物論〉文章裡,他主張人與萬物同等齊觀、物我一體,這個“天人合一”的境界影響之深遠,深深隱含在歷代中國人的DNA裡。莊子主張世界萬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來雖然千差萬別,歸根究柢是齊一的,沒有所謂的是非或不同。透過〈齊物論〉,他意圖消解人類對世俗價值的盲從與執著,想要解開儒墨兩家是非對立的學說論辯。
外雜篇的代表作,〈秋水篇〉,再次闡發了〈齊物論〉的旨趣,其主題論述在“河伯”與“海若”的對話中展開,就在河老大與海龍王的問答間,破解人間小大、是非、貴賤等的對立與執著分別。其實,莊子追求的回歸到“萬物一體”,就是佛法裡的“入不二法門”,語言文字雖有不同,佛佛道同,所說皆指向去除我執,由無我而達到平等一如。
〈大宗師〉又說:「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為什麼莊子此處和儒家大唱反調?為何莊子以“道”為師,追求清心寂神、離形去智?他何以認為應該消解是非善惡等價值觀念的偏執,從而實現對世俗倫常的超越?莊子所謂的真人境界是什麼?〈應帝王〉倡導“無為而治”的政治思想,主張“帝王應是能夠聽任自然、順乎民情、行不言之教的聖人。”“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無心而任物化,行不言之教,順物自然,予民逍遙,這些智慧的道理何在,為何至今仍令人如此嚮往?
多少的好奇與不解,信堅請你放下思維,讓信堅帶你,以清淨心,共讀莊子不可思議的寓言故事,帶你見識他壯闊的胸懷,一窺他無待的逍遙,領略他滔滔的辯才,以及同感他亙古貫今的曠世靈性!
蔡武陽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