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璞歸真:純粹的基督教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2000年《今日基督教》雜誌評選的「改變20世紀的一百本基督教書籍」中排名第一,自1952年問世以來一直是暢銷書籍,每年銷售量約25萬冊。
如果你對基督教不甚了解,卻又對這門擁有世界人口三分之一信眾的宗教感到好奇,《反璞歸真──純粹的基督教》是一本最好的為你解釋基督教信仰的書籍。
路易士為20世紀最重要的作家,不論你是神學家、文學家、科學家、小學老師,或是家庭主婦你可以透過它具有吸引力的、令人興奮的語詞和敘述,發掘原來神學如此有魅力。
在這裡,你會發現一位和你一樣重視理性的嚴肅學者在剖析基督教信仰的合理性,這個人以一種開放的態度說:「一個人若經過最慎重的推理,得出結論說基督教信仰沒有充分的根據,我請求他不要接受基督教。」如果你是一位基督徒,本書對於你將是一個靈性的源泉,因為路易士對真理的執著和他來自深刻的信仰體驗的洞見,會讓你從中汲取眾多的滋養。
目錄
譯者序
前言
第一章是與非——發現宇宙意義的線索
人性法
幾點異議
這個律真實存在
這個律背後的東西
我們有理由感到不安
第二章基督徒的信念
兩種對立的上帝觀
進攻
令人震驚的選擇
完美的贖罪者
實際的結論
第三章基督徒的行為
道德三部分
基本德性
社會道德
道德與精神分析
性道德
基督徒的婚姻
寬恕
大罪
愛
望
信
再論信
第四章超越人格——三位一體教義初階
造與生
三位一體的上帝
時間與超越時間
好的感染
固執的玩具兵
兩點注釋
我們來假裝
做基督徒困難還是容易?
計算代價
好人或新人
新人
序/導讀
譯者序
這本書要求讀者在閱讀時聯繫其歷史背景,把它看作是在一個瘋狂的世界講述故事、醫治創傷的勇敢舉動。1942年,在一場毀滅了整整一代年輕人的殘酷戰爭之後僅僅24年,英國再次捲入戰爭。這一次,遭受苦難的是普通的平民百姓,在臭名昭著、改變戰爭面目的閃電空襲中,這個小小的島國一夜遭到400架飛機的狂轟濫炸,一座座城市變為前沿陣地。
C.S.路易士年輕時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服役,蹲過可怕的戰壕。1940年納粹開始轟炸英國時,他肩負起自己的責任,擔任空襲民防隊員,向英國皇家空軍發表演講。他知道在執行13次轟炸任務之後,大多數的皇家空軍將被宣佈死亡或者失蹤,他們的處境促使他去談論苦難、痛苦和惡的問題。由於這些演講,英國廣播公司(BBC)邀請他於1942至1944年間就基督教信仰發表一系列戰時廣播講話。這些講話後來結集成書,便是我們今天所知道的《反璞歸真》。
這本書的內容不是學術性的哲學沉思,而是戰時對普通大眾的講話。當時人們每天打開收音機,聽到的都是死亡和戰爭造成的難以形容的破壞,突然間他們聽到一個充滿智慧、幽默、探究的聲音談論公道、正當人道的行為、明辨是非的重要性,可以想像這是多麼地奇怪。應英國廣播公司邀請,路易士承擔起向自己的同胞解釋基督教信仰的任務,仿佛這是世界上最簡單同時也是最重要的工作。
我們不禁感到奇怪,與最初的聽眾密切相關的那些比喻——那幅把我們的世界描述成敵戰區、正遭受著強大的、一心想要毀滅一切善的惡勢力侵襲的畫面——今天似乎依然真實。一切現代性和進步的觀念、一切技術工藝的發展都沒有結束戰爭;宣稱罪的觀念已經過時也沒有減少人類的苦難;責備科技或者宗教沒有解決問題,這個問題在路易士看來始終是我們自己。無論何時我們屈服於體制的或個體的惡,仿佛這是唯一的選擇,我們這個世代就是幾千年前《詩篇》的作者和先知們譴責的彎曲悖謬的世代。
一位朋友曾經稱路易士為「愛上想像的人」。他相信,心安理得地接受現狀不只是反映了人的膽怯。在《返璞歸真》中,如同在他更富有想像力的《納尼亞傳奇》和科幻小說中一樣,路易士對想像力揭示人類真實的處境、給人類帶來希望的能力表現出極大的信心。「最長的彎路也是最近的歸途」,引自《返璞歸真》。這既是寓言的邏輯,也是信仰的邏輯。
前言
這本書的內容最初在廣播節目中播出,後來以《廣播講話》(1942)、《基督徒的行為》(1943)和《超越人格》(1944)的名字分作三冊發表。在付梓成書時,我對原先在廣播中所講的內容作了一點補充,其他地方基本保持了原貌。我認為,廣播講話應該儘量接近真實,聽起來不應該像在朗讀文章,所以,在廣播講話中我採用了平常談話中使用的省略形式和口語。出書時,我又把它們還原了回去,用donot代替了don’t,wehave代替了we’ve。在廣播講話中,我想突出一個詞的重要性時就加重這個詞的語氣,在成書時這些詞都改用了斜體表示。現在我幾乎認為這是一種錯誤,是在說話的藝術和寫作的藝術之間進行了一個不恰當的糅合。講話者為了強調應該使用不同的語氣,他的表達手段很自然地讓他使用這種方法。但是,作家不應該為了同樣的目的而使用斜體,他有其他的方式來引出關鍵字,應該利用這些方式。在這個版本中我又增加了省略形式,把原先用斜體詞的大部分句子都重新改寫了一下,(希望)沒有改變我一直想要保持的那種「通俗的」或者說「熟悉的」口吻。對有些問題,我認為自己的認識比十年前更深刻,原先的版本有些地方遭到了誤解,在這些地方我都作了一些增減。
我應該提醒讀者,對任何一個在基督教的兩個「教派」之間猶豫不決的人,我不能給他提供任何幫助,從我這裡你無法獲悉自己應該成為聖公會教徒,還是衛理公會教徒、長老會教徒或天主教教徒。我有意在自己的書中省略了這一部分。我絲毫不隱瞞自己的立場,我是英國國教會的一個極其普通的平信徒,既不屬典型的「高派」,也不屬典型的「低派」,或任何其他典型的派別。但是,在本書中我並不想勸說別人站到和我同樣的立場上來。自從成為基督徒以後,我就一直認為,我為那些不信教的「鄰人」所能做的最好的事,可能也是唯一的事就是向他們解釋各個時代幾乎所有的基督徒都共同持守的信仰,並為這個信仰辯護。我之所以持這種觀點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那些讓基督徒之間產生分裂的問題往往涉及高級神學,甚至教會歷史,這些問題應該永遠留給真正的專家來討論。這些問題我自己也不能理解,我非但不能幫助別人,自己還需要幫助。其次,我認為我們必須承認,討論這些有爭議的問題根本不可能將一個教外人士引領到基督教會中來。對這些問題,無論我們寫什麼、說什麼,我們不但不大可能讓他加入我們的團契,還極有可能妨礙他進入任何一個基督教團契。除了在那些已經相信存在著一位上帝、耶穌基督是他的獨生子的人面前,這些分歧永遠都不應該討論。最後,我認為,討論這類有爭議的問題的作家無論在數目上還是在天賦上,都遠遠超過了為「純粹的」基督教辯護的作家(「純粹的」基督教一詞出自巴克斯特[1]),我認為自己能夠發揮最佳作用的陣線也是看上去最薄弱的陣線,所以我理所當然地加入了那段陣線。
我認為自己的目的就是這些。在一些爭議性的問題上我保持沉默,如果你們不因此作一些臆想的推測,我會感到非常高興。
這種沉默不代表我自己抱一種騎牆的態度。基督徒之間爭論的有些問題,我認為還沒有人告訴我們答案,有些問題我也許永遠不會知道答案。倘若我問這些問題,即使在一個比現在更好的世界裡,(就我所知)我得到的答覆也可能與一個遠比我偉大的提問者[2]得到的相同,那就是,「與你何干?你跟從我吧!」[3]但是有一些問題我確實有自己的看法,只是沒有說出來,因為我寫作的目的不是要闡述「我自己的宗教」,而是要闡述「純粹的」基督教,那種不管我是否喜歡,在我出生之前久已這樣,現在仍然這樣的基督教。
我只在聲明基督由童貞女所生時才提到聖母馬利亞,有些人便由此得出一些沒有根據的結論。我對聖母馬利亞不作更多的談及,原因不是很明顯嗎?多說就會立刻將我捲入極為爭議性的領域,基督徒之間在這點上的爭議最需慎重。在這個問題上,天主教徒不但以所有真誠的宗教信仰都普遍具有的那種熱情持守著他們的信念,而且還(很自然地)以一種獨特的,在某種程度上說俠義的敏感來持守它們,這種敏感是男人在自己的母親或愛人的名譽受到威脅時即會產生的。所以,當你和他們意見有分歧時,他們就很難不把你看作異端,外加無禮之徒。恰好相反,新教徒在這個問題上的對立觀點喚起的情感可以追溯到所有一神教的原始根源。在激進的新教徒看來,造物主和造物(無論它多麼神聖)之間的區別有被抹殺的危險,多神教又復活了。所以,當你和他們意見有分歧時,他們就很難不把你看得比異端還壞,你就是一個異教徒。若有什麼話題絕對能使一本有關「純粹的」基督教的書身敗名裂,若有什麼話題能使尚未相信那位童貞女之子即是上帝的人讀了而全然無益,那無疑就是這些了。
奇怪的是,從我對爭議性的問題保持沉默當中,你甚至無法斷定我究竟認為它們重要還是不重要。因為是否重要本身就是一個爭議性的問題,基督徒之間的分歧之一就是分歧的重要性問題。兩個不同教派的基督徒往往爭議不了多久,其中一個就會問:某某問題是否「真的重要」?這時另一個人就會回答說:「重要?這絕對是最根本的問題。」
我講這一切只是想讓讀者明白這本書的性質,我無意隱瞞自己的信念,也無意逃避對其所負的責任。對於這些信念,我前面說了,我毫不隱瞞,引用大家常說的話就是:「這些信念都寫在公禱書中。」
這樣帶來的危險是顯然的,我可能會把英國國教會特有的,(更糟糕的是)把我自己特有的東西作為基督教共同的東西提出來。為了儘量避免這種危險,我把本書第二部的原稿寄給了四位教士(聖公會的、衛理公會的、長老會的和天主教會的),徵求他們的批評。衛理公會的教士認為我對「信」講得不夠充分,天主教會的教士認為我在解釋贖罪時過分貶低了理論的重要性,其餘的內容我們五個人觀點都一致。我沒有請人對這本書的其他部分進行類似的「審查」,因為這些部分的內容基督徒之間可能會產生分歧,但是這些分歧只存在不同個人或不同思想方式之間,而非不同教派之間。
根據書評及收到的大量的來信判斷,這本書(不管在其他方面有怎樣的缺陷)至少成功地向人們展現了一個大家均認可的,或者說共同的、核心的、「純粹的」基督教。這樣,人們可能就不會認為,省略了那些爭議性的問題之後,剩下的就只是一個含含混混、沒有生氣的最大公約數。實際上,這個最大公約數不但明確而且醒目,它和一切非基督教的信念之間有一條深淵之隔,基督徒之間最大的分裂也無法真正與這條深淵相比。倘若我沒有直接為基督教的團結事業作出貢獻,我或許讓人們清楚地看到了團結的必要性。從其他教派堅定的信徒那裡我幾乎沒有遇到想像的神學方面的反對意見,對我的反對更多地來自英國國教會內部或外部的邊界人群,即那些沒有明確地歸屬任何教派的人。這對於我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安慰。在她[4]的核心,在她(在其他部分提到信仰、教會等用的是它)真正的子民聚集的地方,各教會在靈裡面(倘若不在教義上)彼此最為接近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